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课时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课时作业(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15 19:39: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下表为载有明代青花瓷的部分沉船统计。这说明( )
年代 沉船地点 船名 国籍
1576年 美国南加州海岸 “圣菲利普号” 西班牙
1588年 爱尔兰水域 “特里尼达·巴伦西亚号” 西班牙
1609年 西非几内亚湾洛佩斯角 “毛里求斯号” 荷兰
1625年 马来西亚东海岸 “万历号” 葡萄牙
A.中国元素参与全球时空巨变 B.西欧重商主义盛行
C.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地位稳定 D.中西贸易日益频繁
2.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绝大多数地区已经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拉丁美洲国家也成为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至此,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不能说明这时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C.世界联系越来越隔离开来 D.整个世界被瓜分完毕
3.黑斯廷斯是英印帝国的主要建立者,支配印度政治舞台长达二十年,他却被称为“一个一只手握着血迹斑斑的权杖、另一只手在扒窃的人”。这一评论
A.肯定了殖民活动的积极意义 B.说明殖民掠夺成为英国财源
C.揭露了殖民者的贪婪与罪恶 D.表达了印度争取独立的诉求
4.下图是1901年4月刊登于美国时政周刊《PUCK》的漫画。现实中的美国刚刚在美西战争中获胜,画中的“美国”正在尝试扮演新角色,对镜试戴一顶轮船样式的帽子,轮船炮筒上分别写着“陆军”和“海军”,喷出的黑烟写着“扩张”。材料直接反映出美国( )
美国新角色
A.推行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 B.要求重新瓜分海外殖民地
C.成为超越英国的工业强国 D.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5.马克思认为:“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在经济方面形成完整的“世界史”的标志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6.1971年,乌拉圭爱德华多·加莱亚诺的著作《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阐述了“地球的富有造成人类的贫困”“发展是遇难者多于航行者的航行”。它揭示了当时拉丁美洲( )
A.民族民主革命任重而道远 B.自殖民统治以来长期的贫困落后
C.成为欧洲国家的原料产地 D.政局动荡与经济发展停滞的现状
7.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到:"垄断殖民地贸易本来是为了本国产业的利益,可实际上不但没有发展哪怕是一点点本国产业,反而削弱了本国产业……垄断确实提高了商业的利润率……但却是为了促进一个国家一个小阶层的小利益,伤害了这个国家所有其他阶层和所有其他国家所有阶层的利益。”这一观点( )
A.阐述了自由贸易政策的必要性 B.揭示了垄断资产阶级的贪婪性
C.揭露了海外殖民掠夺的野蛮性 D.论证了平等国际秩序的合理性
8.观察如图(图中深色阴影部分,是欧洲列强早期开辟的殖民地),由图中信息可以推知(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商业资本是殖民扩张的动力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确立 D.自由主义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9.英国学者霍布斯鲍姆提出:“1880年时,我们所面对的不完全是一个单一的世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所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据此可知,这一全球体系( )
A.有利于世界政治局势趋于稳定
B.促进了西方帝国主义阶段的到来
C.实现了西方对世界的直接统治
D.使得国际分工在合理有序中发展
10.马克思将苏伊士运河称之为“东方伟大的航道”。每年约有1.8万艘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船只通过苏伊士运河。中东地区出口到西欧的石油,70%经由苏伊士运河运送,每年经苏伊士运河运输的货物占世界海运贸易的14%。由此可见,苏伊士运河
A.改变了人民日常生活 B.是世界开凿最早的运河
C.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 D.改变了埃及的经济结构
11.英国政府接管印度后,英国人在印度进行教育改革,推行英式教育,建立文官制度,规定殖民地官员的选拔必须通过英语考试。这些措施
A.客观上利于印度的社会进步 B.说明英国放弃了在印度的殖民利益
C.极大地促讲了英印文化融合 D.推动战后新兴民族国家文化的发展
12.1651英国议会年颁布的《航海条例》规定,英国本土以及殖民地货物只能用英国船只运送;船上四分之三的船员必须是英国人。另一方面《航海条例》所列举的某些殖民产品及重要战略物资,只能从原产地直接出口到英国或英国殖民地。这些规定( )
A.客观上保护了君主专制的经济基础 B.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发展
C.直接促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革命 D.旨在以暴力掠夺亚非拉殖民地原料
13.1912年12月,美国总统塔夫脱在最后一次国情咨文中总结他的外交政策:“……这不过是大棒政策的变种,目的在于利用经济手段对拉丁美洲国家进行控制,进一步杜绝欧洲国家对拉丁美洲事务的干涉……”据此可知,塔夫脱的外交政策是( )
A.门罗主义 B.武力控制 C.门户开放 D.金元外交
14.英国的霍布斯鲍姆在《帝国的年代:1875-1914》中指出:“1880年时,我们所面对的不完全是一个单一的世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复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而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这主要表明
A.世界殖民体系已经形成
B.殖民扩张导致东方日渐从属于西方
C.欧洲加速资本原始积累
D.工业革命使世界紧密连成一个整体
15.柴鲁尔是埃及独立运动的领袖,1882年参加抗英战争,失败后被捕监禁。1918年率代表团赴英谈判,要求完全独立,并起草《民族要求宪章》。由此可知柴鲁尔( )
A.领导埃及人民取得民族独立 B.参加了阿拉比领导的反英斗争
C.肯定是祖国党的领袖 D.始终主张对英国妥协
二、材料分析题
16.东印度公司
新航路开辟后,随着贸易中心的转移,商业经营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为了有效垄断对外贸易,英、法、荷等国建立了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如英国东印度公司,从 17世纪初获得第一个特许证,到 19世纪中期因英国政府正式接管印度事务而寿终正寝。这期间它与英国政府之 间关系不断变化。
材料一:(东印度公司)是一个具有法人和政治地位的团体,在任何时候都是以伦敦公司和印度总督的名义在印度群岛进行贸易。他们及其后继者在法律上都有权拥有、购买、接收和保留土地、租金、特权、自由、管辖权、特许经营权以及任何种类的财产继承权。东印度公司及其后继者有权在15年的任期内,享有完全独占东印度贸易的自由和特权, 可以自由在东印度的所有岛屿、港口、城市、城镇进行贸易。
——摘译自《伊丽莎白女王授予东印度公司的特许证》(1600年12月31日)
材料二:第1条:(新成立的)公司作为一个法人和政治实体,其名字的全称为“对东印度贸易的英吉利公司”,公司的一切权力和义务均在其专享名称下实现与履行;公司在海外的活动,必 须为整个王国带来荣耀和财富。
第11条: 除进行贸易外,公司在东印度还肩负一定的管理责任,有权对公司在东印度建立的商馆、工厂和仓库等贸易据点进行有效的管理。
——1698年东印度公司特许证,摘自戴斯卡·查尔《印度宪政史资料》
材料三 第5条: 除了纯粹的商业信函外,公司所有有关印度的信函必须先交给督察委员会(作者按:督察委员会在英国本土成立的,成员由国王任命)审查,然后才由公司董事会将指令发往印度,不经过审查,公司董事会不能直接向印度发出任何指示。
第42条:为了更好地管理印度,英国政府将在印度设立总司令一职,对公司所属军队享有最高统帅权。
——1784年议会通过的《改善东印度公司和不列颠印度领地行政法》
(1)在近代西欧,除股份制贸易公司之外,商业经营方式还有( )
A.商品交易所 B.有限责任公司 C.票号 D.百货公司 E. 当铺
(2)根据材料三,英国政府对东印度公司在哪些方面做出了限制?( )
A.决策权 B.立法权 C.军事指挥权 D.贸易权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时代背景,探讨英国政府在不同时期对待东印度公司有什么不同的政策?其原因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东印度公司的认识?
17.海洋事业关系民族生存,关系国家兴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古代世界的希腊、腓尼基、罗马到近代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在欧洲的文化中,海洋总是与商业贸易紧密相连。实际上由古至今,各国争夺海上霸权的根本出发点都是源于争夺海洋中的无限利益。除了欧洲各国间的贸易往来,新航路的开辟更是把贸易范围扩大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市场。欧洲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广阔的殖民地,海洋迅速成为了创造财富和扩张领土的一个重要途径。
——摘编自刘家沂《中西方海洋文化比较》
材料二 中国并非内陆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中国古代不乏向海洋谋求民生利益的卓越人物,但他们主要着眼于鱼盐之利,较少侧重航运的展开。中国古代交通事业中,侧重点是在陆上而非海上,海洋交通未能提到国家兴亡的高度。虽然中国古代祭祀活动中,人们没有忘记祭水,但河川总是置于海洋之前。明朝时期的郑开阳在《海防图论》、胡宗宪在《筹海图编》中提出“经略海上”的构想,但主要也是集中在近海,而且主要出于防范倭寇侵扰的目标。
——摘编自冯天瑜《中国古代经略海洋的成就与局限》
材料三 谓大陆人民,不习海事,性或然也,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现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当维哥达嘉马(达·伽马)发现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顾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我国民虽稍食其赐,亦几希焉。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维哥达嘉马以后,有无量数之维哥达嘉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
——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欧洲海洋文化的特点,结合所学说明新航路的开辟在世界历史 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经略海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被称为世纪三问之一,请结合所学回答“梁启超之问”。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根据题干中在美国、英国、西非和东南亚都有发现载有青花瓷的沉船,且这些沉船都是16或17世纪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的沉船,可见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中中国元素参与其中,A项正确;题干中不能体现西欧的重商主义,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后中国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受到冲击,并未稳定,排除C项;题干中仅列举了四艘沉船,不能说明中西贸易的频繁,排除D项。故选A项。
2.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彻底打破了世界各地封闭孤立状态,世界联系加强,C项符合题意;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整个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ABD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3.C
【详解】根据材料“一个一只手握着血迹斑斑的权杖、另一只手在扒窃的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黑斯廷斯作为殖民者,对印度进行了血腥的统治和贪婪的剥削,反映了殖民者的贪婪与罪恶,所以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殖民活动的积极意义,所以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英国财源,所以B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印度争取独立的诉求,所以D错误。
4.B
【详解】从材料中美国的形象来看,美西战争后,美国对外扩张欲望强烈,这主要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有关,B项正确;金元外交是美国用经济扩张手段来控制拉美等地区的经济,使各国日益依附于美国,材料未涉及金元外交,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同英国的对比,排除C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是在一战后,排除D项。故选B项。
5.D
【详解】材料“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说明之前世界的各个地区是分散孤立的,世界不是一个整体,随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当中,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故D项说法正确;新航路的开辟才开始将世界连接在一起,与题中的程度不符,故A项说法错误,排除;工业革命之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联系尚未牢固,故B项说法错误,排除;第三次科技革命则已经到了二战之后,完整的“世界史”在此之前已经出现,故C项说法错误,排除。
6.B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开始向拉美侵略扩张,他们建立殖民地,发展种植园经济,开采金银矿,掠夺资源,并屠杀印第安人,给拉美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造成拉美地区长期的贫困落后,B项正确;材料意在说明殖民扩张对被殖民地区的危害,A项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A项;C项说法不全面,排除C项;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7.A
【详解】根据材料“垄断殖民地贸易本来是为了本国产业的利益......反而削弱了本国产业......伤害了这个国家所有其他阶层和所有其他国家所有阶层的利益”可知,亚当·斯密反对垄断殖民地贸易,反对为小阶层的小利益伤害所有阶层的利益,这是在表达自由贸易、自由竞争的必要性,A项正确;垄断资产阶级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出现,排除B项;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思想并不反对殖民扩张,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平等国际秩序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8.B
【详解】根据地图所示可知,各个国家的殖民地都主要集中在沿海等交通便利的地区,因为变通便利的地区更有利于发展贸易,表明追逐商业利润和资本是各个国家进行殖民扩张的不竭动力,B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材料没有显示时间因此不能判断,排除A项;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确立在工业革命后,排除C项;自由主义指的是放任经济的自由发展,在1929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之前是西方国家的主流的经济政策,仅凭殖民地无法判断,排除D项。故选B项。
9.B
【详解】根据“一个由两部分所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 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促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为了占有更多的世界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资本主义家加紧侵略扩张,整个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东方日益从属于西方,促进了西方帝国主义阶段的到来,B项正确; 材料强调西方国家对亚非拉殖民地地区的控 制,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 C项错在直接两字,排除C项;D项错误,国际分工并不合理有序中,排除D项。 故选B项。
10.C
【详解】苏伊士运河地处亚欧非三大洲交界处,地理位置极其优越,每年往返的船只很多,是埃及经济的生命线,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C项正确;改变人民的生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苏伊士运河并不是世界开凿最早的运河,排除B项;苏伊士运河与埃及的经济结构的关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11.A
【详解】英国政府接管印度后,在印度进行教育改革,推行英式教育,建立文官制度,规定殖民地官员的选拔必须通过英语考试,都是为英国殖民统治服务,客观上有利于印度的社会进步,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排除B项;C项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C项;新兴民族国家与题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2.B
【详解】根据“英国本土以及殖民地货物只能用英国船只运送;船上四分之三的船员必须是英国人。另一方面《航海条例》所列举的某些殖民产品及重要战略物资,只能从原产地直接出口到英国或英国殖民地。”可得出英国颁布的《航海条例》,直接打击了荷兰的海上贸易,使英国扩大了海上霸权和殖民地,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发展,B项正确;当时英国已经开展资产阶级革命,维护的不是君主专制,排除A项;“直接”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掠夺亚非拉殖民地原料不是主旨,争夺海上殖民霸权才是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
13.D
【详解】根据材料“这不过是大棒政策的变种,目的在于利用经济手段对拉丁美洲国家进行控制,进一步杜绝欧洲国家对拉丁美洲事务的干涉”可知,塔夫脱的外交政策是金元外交。金元外交是美国用经济扩张手段来控制拉美等地区的经济,使各国日益依附于美国,D项正确;门罗主义即欧洲列强不应再殖民美洲,或涉足美国与墨西哥等美洲国家之主权相关事务。而对于欧洲各国之间的争端,或各国与其美洲殖民地之间的战事,美国保持中立。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材料指的是金元外交,B项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门户开放指美国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不符合材料,排除C项。故选D项。
14.B
【详解】1880年,是两次工业革命期间,世界“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而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表明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加紧殖民扩张,使亚非拉地区成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使东方日渐从属于西方,故选B;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瓜分世界完毕,标志世界殖民体系形成,排除A;早期殖民扩张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排除C;材料强调东西方世界的差距,并非强调世界紧密连成一个整体,排除D。
【点睛】
15.B
【详解】根据所学,埃及在反对英国的侵略中,出现了非洲第一个政党—祖国党,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以此唤起埃及人民的民族意识。在1882 年反抗英国侵略埃及的斗争中,祖国党领袖、爱国军官阿拉比领导埃及军民进行了英勇无畏的抵抗。后抵抗失败,阿拉比被俘,英国占领埃及。因此根据“柴鲁尔是埃及独立运动的领袖,1882年参加抗英战争,失败后被捕监禁。”可得出他参加了参加了阿拉比领导的反英斗争,B项正确;埃及并没有独立,排除A项;CD项太绝对,排除CD项。故选B项。
16.(1)A(2)AC
(3)材料一、二: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各国对外殖民扩张的竞争激烈,加之英国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奉行重商主义政策,为了有效垄断对外贸易,英国政府给东印度公司颁发特许证,希望东印度公司为其全球扩张、积累资本冲锋陷阵。
材料三:18世纪下半叶,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英国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产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由此自由主义贸易思想大行其道,冲击了传统的重商主义思想。此时,东印度公司作为政府的特许公司,其垄断性的贸易以及经营方式已经不适应英国“世界工厂”的需要,所以英国政府要限制其权力。
(4)参考视角:(不少于两个视角,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视角一:东印度公司实践了股份制贸易公司的原则和框架,这是新型的商业经营方式,推动商业发展,影响后世。
视角二:英国政府对东印度公司从支持到限制态度的转变,反映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不同诉求。
视角三:东印度公司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侵略,对于被殖民地来说,一方面带来了灾难,印度沦为殖民地,成为经济附庸,也破坏了当地文明发展进程,另一方面又使 得不同文化在碰撞中交流交汇,进行文化重构。
视角四:东印度公司对于印度的侵略,扩大了大英帝国的领土,为进一步在远东地区扩张提供了战略基地。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营方式还有商品交易所,A项正确。
(2)根据材料“ 除了纯粹的商业信函外,公司所有有关印度的信函必须先交给督察委员会审查......为了更好地管理印度,英国政府将在印度设立总司令一职,对公司所属军队享有最高统帅权。”可知英国政府对东印度公司在决策权、军事指挥权做出了限制,A、C项正确。
(3)不同:根据材料一、二“建立了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如英国东印度公司,从 17世纪初获得第一个特许证......东印度公司及其后继者有权在15年的任期内,享有完全独占东印度贸易的自由和特权”可得知17世纪英国政府给东印度公司颁发特许证,东印度公司拥有完全的权力。原因: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各国对外殖民扩张的竞争激烈,加之英国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奉行重商主义政策,为了有效垄断对外贸易及希望东印度公司为其全球扩张、积累资本冲锋陷阵。根据材料三"公司所有有关印度的信函必须先交给督察委员会审查......为了更好地管理印度,英国政府将在印度设立总司令一职,对公司所属军队享有最高统帅权"可得知18世纪英国政府要限制东印度公司的权力。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得知18世纪下半叶,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英国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产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由此自由主义贸易思想大行其道,冲击了传统的重商主义思想。此时,东印度公司作为政府的特许公司,其垄断性的贸易以及经营方式已经不适应英国“世界工厂”的需要,所以英国政府要限制其权力。
(4)根据材料英国政府对东印度公司从支持到限制态度的转变、东印度公司是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的代表、东印度公司是英国对印度进行殖民统治的机构,东印度公司设在印度的鸦片仓、印度上层精英对英国殖民统治的反抗等视角,可得到视角一:东印度公司实践了股份制贸易公司的原则和框架,这是新型的商业经营方式,推动商业发展,影响后世。视角二:英国政府对东印度公司从支持到限制态度的转变,反映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不同诉求。视角三:东印度公司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侵略,对于被殖民地来说,一方面带来了灾难,印度沦为殖民地,成为经济附庸,也破坏了当地文明发展进程,另一方面又使 得不同文化在碰撞中交流交汇,进行文化重构。视角四:东印度公司对于印度的侵略,扩大了大英帝国的领土,为进一步在远东地区扩张提供了战略基地。
17.(1)特点:海洋与商业贸易紧密结合;海洋文化中包含掠夺和殖民等;海洋文化广阔,具有世界性。
作用: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第一次建立起跨越大陆和海洋的全球性联系。各个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状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2)特点:重视鱼盐之利等海洋开发;重陆地交通,轻海洋交通;先河川,后海洋;海洋战略以近海防御为主。(任三点)
影响:促进了近海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抗击了倭寇侵扰;忽视海权意识,使近代中国不断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
(3)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给国家带来了财政负担,未能持续。其实质上是封建制度下的政治活动,致力于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
【详解】(1)特点:根据“在欧洲的文化中,海洋总是与商业贸易紧密相连。”得出海洋与商业贸易紧密结合;根据“实际上由古至今,各国争夺海上霸权的根本出发点都是源于争夺海洋中的无限利益。”得出海洋文化中包含掠夺和殖民等;根据“新航路的开辟更是把贸易范围扩大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市场。欧洲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广阔的殖民地,海洋迅速成为了创造财富和扩张领土的一个重要途径。”得出海洋文化广阔,具有世界性。作用:根据“新航路的开辟更是把贸易范围扩大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得出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第一次建立起跨越大陆和海洋的全球性联系。各个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状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2)特点:根据“但他们主要着眼于鱼盐之利”得出重视鱼盐之利等海洋开发;根据“中国古代交通事业中,侧重点是在陆上而非海上,海洋交通未能提到国家兴亡的高度。”得出重陆地交通,轻海洋交通;根据“虽然中国古代祭祀活动中,人们没有忘记祭水,但河川总是置于海洋之前。”得出先河川,后海洋;根据“但主要也是集中在近海,而且主要出于防范倭寇侵扰的目标。”得出海洋战略以近海防御为主。(任三点)影响:根据“但主要也是集中在近海,而且主要出于防范倭寇侵扰的目标。”并结合所学可得出这促进了近海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抗击了倭寇侵扰;忽视海权意识,使近代中国不断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
(3)根据所学,可从当时中国远航的目的、及国家经济基础等方面理解 ,可得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给国家带来了财政负担,未能持续。根据所学可得出其实质上是封建制度下的政治活动,致力于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