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课时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课时作业(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15 19:41: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20世纪30年代,摩洛哥主要种植甘蔗,黄金海岸(今加纳)主要生产可可,利比里亚和安哥拉主要生产咖啡,埃及、苏丹、乌干达等国主要种植棉花,南罗得西亚(今属津巴布韦)以种植烟草为主。这反映出当时非洲( )
A.经济发展的依附性特征 B.饮食结构发生巨大改变
C.区域经济的互补性特征 D.完全沦为欧美的殖民地
2.提出以爱、真理和非暴力争取印度自治和独立思想的领导人是
A.甘地 B.扎格鲁尔 C.桑地诺 D.卡德纳斯
3.柴鲁尔是埃及独立运动的领袖,1882年参加抗英战争,失败后被捕监禁。1918年率代表团赴英谈判,要求完全独立,并起草《民族要求宪章》。由此可知柴鲁尔( )
A.领导埃及人民取得民族独立 B.参加了阿拉比领导的反英斗争
C.肯定是祖国党的领袖 D.始终主张对英国妥协
4.埃及华夫脱运动的结果是
A.英国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B.埃及取得彻底独立
C.取消了英国在埃及的特权 D.运动遭到残酷镇压
5.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将其殖民地印度的士兵,法国将其北非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摩洛哥的士兵,大量投入战场。正是在帮助宗主国作战并取得胜利的过程中,殖民地人民认识到,白人不是天命所注定的、应当统治有色人种的种族。这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 )
A.推动了殖民地的民主革命运动
B.改变了世界各国力量的对比
C.促进了殖民地民族意识的觉醒
D.导致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
6.印度甘地倡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以和平手段争取自治;埃及人民以游行、罢工、罢市、街垒战斗的方式争取国家独立;埃塞俄比亚通过游击战击败意大利,恢复国家独立。这反映出( )
A.西方殖民扩张性质变化 B.各国反殖斗争受国际环境影响
C.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D.亚非拉反殖民斗阵具有多样性
7.1923年,中国共产党一份议决案中指出:“依中国社会的现状,宜有-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中国共产党的这一认识
A.标志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推动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
C.放弃了党对民主革命领导权 D.导致国民革命运动最终失败
8.1927年7月,桑地诺在发表的宣言中写道:“查莫罗及其继承人迪亚斯想在美国侵略者刺刀的帮助下统治这个灾难深重的国家,不!决不可能!……我将发动并参加这场战斗,以战斗呼声来回答阴险的侵略者和出卖祖国的罪犯们。”桑地诺发动的“这场战斗”( )
A.采取了非暴力手段 B.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
C.实现了最初的目标 D.以反帝反独裁为任务
9.20世纪20年代中叶至二战爆发前,作为埃及政坛上强大的政党力量,华夫脱党常将国家事务诉诸全民支持,反对未经人民授权或民选议会批准而组建政府、制定宪法及对外协商。华夫脱党的做法
A.促使英国在埃及的特权被废除 B.反映了埃及民族意识的觉醒
C.抑制了外国资本在埃及的扩张 D.使埃及最终获得了民族独立
10.在1898—1905年乔治·寇松任印度总督期间,英印政府一方面发展教育,改良农业生产、改革税制、减轻农民负担,大力修筑铁路、发展公共事业等,另一方面又孤立知识分子,不让印度人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政府工作。据此可知,当时( )
A.印度无产阶级已经开始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
B.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严重危及英国统治
C.英印政府禁止印度资产阶级参与政治
D.英印政府试图遏制印度民族主义发展
1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提出了许多纲领或口号。下列纲领或口号与图1中序号所示地区对应一致的是( )
A.①——“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
B.②——“用一切合法的、和平的手段,以争取实现自治”
C.③——“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D.④——“美洲是英洲人的美洲”
12.1922年2月,当第一次不合作运动在印度蓬勃发展之际,一个叫曹里—曹拉的小村庄发生了警民暴力冲突。甘地在得知此事后,不听他人劝阻,毅然宣布中止全国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一事件反映了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
A.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B.实现了印度的民族独立
C.强调运用道德力量 D.开创了抗英斗争新形式
13.1935年,意大利法西斯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并一度得逞。但埃塞俄比亚人民最终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于1941年恢复了国家独立。其有利的外部环境是
A.塞拉西一世的坚强领导 B.英国自始至终支持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
C.埃塞俄比亚武器装备先进 D.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支援
14.1930年3月12日,甘地发起食盐进军号召。他在一个月中步行240英里,到达印度西海岸的丹迪,并从海水里提取食盐。其间追随甘地的人数不断增加,他多次谈及其对非暴力抵抗运动的愿景,并举行记者招待会,还为《民报》和《年轻的印度》口述多篇文章。甘地的这些行动( )
A.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B.意在团结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
C.恢复了印度的传统经济 D.遭到了英国殖民当局的坚决抵制
15.下列属于亚非拉在民族革命方面取得的成果的是
A.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B.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
C.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 D.各国建立了共和制政体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在门罗主义指导下,美国掀起了美洲大陆扩张高潮。在拉美政策实践中,大多数拉美国家已感到“门罗主义是一种自私的政策”。美国单独的力量尚不足以把欧洲势力赶出美洲,反而伤害了拉美国家的情感,拉美各国对美国的不信任感增强,美国便于19世纪80年代接过拉美国家提出的“泛美主义”口号,以“泛美主义”挽回失信的“美洲体系原则”。这一变化是美国对拉美政策理论的一次突破,门罗主义的美洲体系融于泛美主义的泛美体系中更具迷惑性。
——摘编自(美)格雷厄姆·斯图尔特《拉丁美洲与美国》等
材料二 学术界历来对“泛美主义”的解释虽然众说纷纭,但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观点。一种把“泛美主义”与玻利瓦尔提倡的大陆团结思想混为一体,认为前者就是后者的初期阶段,后者是在前者的基拙上发展而来的。美国许多政治家和历史学家都以这种观点来掩盖“泛美主义”的侵略本质,给其披上一层迷人的面纱。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美国提倡的“泛美主义”和玻利瓦尔的大陆团结思想以及在此之前拉美国家为了实现这一思想而做出的实际努力根本就不音天渊。
——摘编自王晓德《十九世纪末美国提倡的“泛美主义”剖析》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泛美主义提出的背景并作简要评价。
(2)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历史解释的主要因素。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长期以来拉美各国形成了依赖初级产品出口的所谓外向型经济模式。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导致发达工业国对拉美出口产品需求骤减,拉美经济陷入萧条。一些拉美国家开始在政策上重视民族经济。1949年,担任过政府财政部副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的阿根廷经济学家普雷维什提出了“中心—外围”理论。该理论认为世界经济体系由中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外围(发展中国家)构成,中心国家在国家交换中通过不平等、不公正的贸易条件,剥削生产初级产品的外围国家。外围国家的根本出路在于实行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实现工业化。这一理论为第三世界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摘编自李新《世界经济格局下的“中心—外围”体系的历史演进》
材料二 二战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思想起始于1955年的万隆会议。1961年第一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提出,在国际经济领域中发展中国家要采取联合行动抵制不平等的国际贸易。1964年联合国第一届贸易与发展会议上,77个发展中国家发表《联合宣言》,谴责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对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的掠夺和控制,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由此组成七十七国集团。为了与旧的国际经济秩序进行斗争,许多亚非拉原料出口国还联合建立国际经济组织。1960年中东产油国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并在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石油作为武器与以色列及支持国展开斗争,使西方经济陷入混乱。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心—外围”理论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三世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举措并分析其影响。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根据材料,摩洛哥等国生产初级农产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非洲是欧洲国家的殖民地,各地区单一作物种植园的生产与销售都依附于殖民宗主国,不能独立自主,A项正确;材料是说农产品生产,不是饮食结构,排除B项;材料表明非洲国家各自的农产品生产,没有体现经济互补,排除C项;非洲是欧洲国家的殖民地,不是“欧美”,排除D项。故选A项。
2.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甘地是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发起者,A项正确;BCD项人物均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无关,排除。故选A项。
3.B
【详解】根据所学,埃及在反对英国的侵略中,出现了非洲第一个政党—祖国党,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以此唤起埃及人民的民族意识。在1882 年反抗英国侵略埃及的斗争中,祖国党领袖、爱国军官阿拉比领导埃及军民进行了英勇无畏的抵抗。后抵抗失败,阿拉比被俘,英国占领埃及。因此根据“柴鲁尔是埃及独立运动的领袖,1882年参加抗英战争,失败后被捕监禁。”可得出他参加了参加了阿拉比领导的反英斗争,B项正确;埃及并没有独立,排除A项;CD项太绝对,排除CD项。故选B项。
4.A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为了加强控制和奴役埃及,英国宣布埃及处于英国的保护之下,埃及沦为英国的保护国。战后,英国继续维持埃及的保护国地位,激起埃及人民的强烈反对,埃及资产阶级政党华夫脱党提出“通过和平手段”争取埃及的完全独立,得到人民的支持。1919年春,英国殖民当局断然拒绝这一合理要求,并逮捕了华夫脱党领导人,引发了埃及人民的反英大起义。1919年3月,以开罗学生的反英示威为起点,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风潮迅速席卷全国。在埃及人民的强大压力下,1922年2月,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故选A,排除B;CD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点睛】
5.C
【详解】根据“正是在帮助宗主国作战并取得胜利的过程中,殖民地人民认识到,白人不是天命所注定的、应当统治有色人种的种族”,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人民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民族意识的觉醒,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殖民地的民主革命运动的信息,排除A项;B项表述太绝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6.D
【详解】解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都属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斗争形式多样,既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有无产阶级领导的武装斗争,还有反法西斯民族解放运动,既有暴力斗争,又有“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从全球观点来看,这些事件反映出当时亚非拉反殖民斗争具有多样性,D项正确;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殖民扩张的性质并未发生变化,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国际环境”对“各国反殖斗争”的影响,排除B项;根据材料无法判断“世界殖民体系”是否已经彻底瓦解,排除C项。故选D项。
7.B
【详解】中共认识到在当时的中国,只有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政党,这样中共就逐渐靠近国民党,为国共两党的合作起到了推动作用,故选B;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排除A;材料信息无法说明中共放弃了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排除C;导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不是中共的这一认识,排除D。
8.D
【详解】“想在美国侵略者刺刀的帮助下统治这个灾难深重的国家,不!决不可能”“以战斗呼声来回答阴险的侵略者和出卖祖国的罪犯们”等,反映出桑地诺起义以反帝反独裁为任务,D项正确;采取了非暴力手段与桑地诺发动起义、开展武装斗争等不符,排除A项;桑地诺领导的尼加拉瓜反美斗争未能动摇整个世界殖民体系,排除B项;桑地诺的斗争并没有取得胜利,排除C项。故选D项。
9.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2年埃及宣布独立后,华夫脱党要求英国放弃特权,领导埃及人民进行护宪运动,反映了埃及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B项正确;华夫脱党倡导的民权斗争并未完全成功,英国在埃及的特权没有因此被废除,A项错误;资产阶级追求民主政治和民族权益的愿望不能直接抑制外国资本在埃及的扩张,C项错误;使埃及最终获得民族独立的是纳赛尔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D项错误。
10.D
【详解】根据材料的信息可以看出,英国政府一方面在印度发展农业及进行相关的改革,另一方面却限制印度的知识分子,不让其参与国家管理,这正是英国政府殖民控制印度的手段,即试图限制印度民族主义的发展,防止印度民族意识的进一步觉醒,从而反抗英国,D项正确;材料没有无产阶级的信息,排除A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开始于一战后,排除B项;材料中针对的是印度人,即整个印度民族,而不是特指资产阶级,排除C项。故选D项。
11.B
【详解】结合地图可知②对应的地区是南亚的印度,结合所学知识,一战后,印度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甘地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提出用一切合法的、和平的手段,以争取实现自治,B项正确;①对应的地区是北非,“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是埃及在19世纪末提出的,排除A项;③对应地区是中国,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口号是辛亥革命时期口号,时间不对应,排除C项;④对应的地区是拉丁美洲,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12.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虽然推动了印度民族独立斗争迎来了新高潮,但其主张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印度的民族独立运动,这正是其局限性的体现,A项正确;实现了印度的民族独立与史实相悖,排除B项;强调运用道德力量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到抗英斗争,排除D项。故选A项。
13.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支援下,埃塞俄比亚人民最终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并于1941年恢复了国家独立,D项正确;塞拉西一世的坚强领导是内部原因,排除A项;英国自始至终支持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埃塞俄比亚武器装备先进不符合史实,排除BC项。故选D项。
14.B
【详解】材料反映出在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第二阶段,甘地决定通过抗议缴纳盐税,并通过传媒宣传其非暴力抵抗理念,将印度教徒、穆斯林等印度各阶层团结起来,共同反对英属印度政府的统治,B项正确;甘地的食盐进军具有反帝的性质,因为此时印度是被英国殖民统治的,但没有涉及反封建,排除A项;抗议缴纳盐税,发起食盐进军号召只不过是甘地争取独立的手段,印度也没有回到传统的自然经济时代,排除C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第三阶段,甘地发动的要求英国立即撤离的“退出印度”行动激怒了英国殖民当局,甘地和国大党重要领导人都遭到逮捕,排除D项。故选B项。
15.A
【详解】根据题意要求,题干强调的是民族革命的成果,只有A项符合题意,A项正确;BCD都不属于民族革命的成功,排除BCD项。故选A项。
16.(1)背景:19世纪末大多数拉美国家反感门罗主义;泛美主义理论在拉美地区发展;19世纪末美国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任答两点即可)
评价:它是美国对拉美政策理论的一次突破;它适应了美国帝国主义阶段侵略扩张的需要;客观上对已独立的拉美各国免受欧洲再次侵略起到一定保护作用。(任答两点即可)
(2)主要因素:政治立场;时代环境;国家利益;史料利用等。(任答两点即可)
【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一中的“19世纪40年代,在门罗主义指导下,美国掀起了美洲大陆扩张高潮。在拉美政策实践中,大多数拉美国家已感到‘门罗主义是一种自私的政策’”可以得出,19世纪末大多数拉美国家反感门罗主义;根据材料一中的“美国便于19世纪80年代接过拉美国家提出的‘泛美主义’口号,以‘泛美主义’挽回失信的‘美洲体系原则’”可以得出,泛美主义理论在拉美地区发展;根据所学“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出,19世纪末美国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评价:根据材料一中的“这一变化是美国对拉美政策理论的一次突破”可以得出,它是美国对拉美政策理论的一次突破;根据材料一中的“门罗主义的美洲体系融于泛美主义的泛美体系中更具迷惑性”可以得出,它适应了美国帝国主义阶段侵略扩张的需要;根据材料中的“美国单独的力量尚不足以把欧洲势力赶出美洲”、“美国便于19世纪80年代接过拉美国家提出的‘泛美主义’口号,以‘泛美主义’挽回失信的‘美洲体系原则’”并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泛美主义”在客观上对已独立的拉美各国免受欧洲再次侵略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2)主要因素:根据材料一中的“在门罗主义指导下,美国掀起了美洲大陆扩张高潮”、“在拉美政策实践中,大多数拉美国家已感到‘门罗主义是一种自私的政策’”可以得出,双方所代表的政治立场(阶级利益)、国家利益是不同的;根据材料一中的“19世纪40年代”、“19世纪80年代”信息可以得出时代变迁环境改变影响对历史概念的解释;根据材料二中的“学术界历来对‘泛美主义’的解释虽然众说纷纭”、“一种观点……,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等信息可以得出,史料利用的角度不同等因素都会影响对历史的解释。
17.(1)经济危机对拉美经济的冲击;拉美经济发展模式存在问题;拉美民族主义的兴起;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依然存在;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高涨,亚非拉国家纷纷赢得民族独立,帝国主义殖民体系逐渐瓦解;普雷维什的工作经历。
(2)举措:召开国际会议;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建立国际经济组织;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西方作斗争。
影响:有利于亚非拉国家巩固民族独立,促进民族经济发展;提高了第三世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详解】(1)根据“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导致发达工业国对拉美出口产品需求骤减,拉美经济陷入萧条”得出经济危机对拉美经济的冲击;根据“长期以来拉美各国形成了依赖初级产品出口的所谓外向型经济模式。”得出拉美经济发展模式存在问题;根据所学可得出拉美民族主义的兴起;根据“该理论认为世界经济体系由中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外围(发展中国家)构成,中心国家在国家交换中通过不平等、不公正的贸易条件,剥削生产初级产品的外围国家。”得出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依然存在;根据所学可得出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高涨,亚非拉国家纷纷赢得民族独立,帝国主义殖民体系逐渐瓦解;普雷维什的工作经历。
(2)举措:根据“二战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思想起始于1955年的万隆会议。”得出召开国际会议;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根据“为了与旧的国际经济秩序进行斗争,许多亚非拉原料出口国还联合建立国际经济组织得出建立国际经济组织;根据“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由此组成七十七国集团”得出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西方作斗争。影响:根据所学可得出有利于亚非拉国家巩固民族独立,促进民族经济发展;提高了第三世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