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课时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课时作业(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15 19:4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1968年遇刺前,长期被联邦调查局严密监视,并被诬称为是“一个危险的进行颠覆活动的共产主义者”;而到20世纪80年代,他已被美国政府着力打造为“国家形象代言人”,其生日被定为“马丁·路德·金纪念日”。这种变化反映出美国政府( )
A.放弃了基于意识形态的冷战思维
B.主动承认黑人民权运动的正当性
C.否认其国内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
D.力图占据人权问题的道义制高点
2.量子力学的假说系统不仅解释了微观世界里的许多现象、经验事实,而且开拓了一系列的新的技术领域。可以说,没有量子力学中的假说,就没有以电脑控制占主导地位的现代化工业。这表明量子假说( )
A.成就了信息时代 B.改变了人类认知
C.否定了经典力学 D.违背了日常经验
3.二战后,西欧国家盛行一种“生产中的资本主义,分配中的社会主义”。其中“社会主义”是指
A.马克思主义 B.平均主义 C.混合经济 D.福利制度
4.20世纪50年代,美国新闻署对外发行影片,讲述黑人体育明星奥尔西·吉布森、拉夫·约翰逊等人的成功。这些电影在颂扬黑人明星的同时,宣称只有民主社会才能培养出如此优秀的人才。美国新闻署此举
A.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 B.解决了种族歧视问题
C.缓和了美苏紧张关系 D.美化了美国国家形象
5.1976年,英国经济学家哈耶克在其著作中建议:“允许人们在合同和账目中自由地使用欧共体国家和欧洲中立国发行的货币,废除限制货币流动的外汇控制或货币管制。”这一建议主要针对
A.重商主义 B.自由主义 C.凯恩斯主义 D.贸易立国
6.如图为苏联时代反美宣传画,图中正义女神被美元蒙蔽了眼睛。此漫画意在说明
A.美苏冷战产生的背景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弊端
C.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 D.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必然
7.1970年,撒切尔夫人被任命为教育及科学大臣。上任第一个月,她向英国免费牛奶政策开刀,取消了向所有幼儿园和小学生供应的免费牛奶,此举引发一连串公众示威,本人也获称“牛奶掠夺者”。英国政府此举( )
A.加速了经济危机的蔓延 B.违背了天赋人权的主张和原则
C.导致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D.力图寻求效率与公平间的平衡
8.二战后,某一经济理念认为:“只有一种市场竞争秩序才有可能提高人民福祉和导向社会公正国家应优先建立和维护市场完全竞争的经济秩序。”在这一经济理念指导下形成的经济发展模式是
A.英国的混合市场经济 B.法国的计划指导型经济
C.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 D.日本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9.社会要对每个人的生存负责,而国家作为社会的管理人,就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二战后这种观念的盛行
A.根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B.推动了美国“新经济”兴起
C.显示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D.促进了“福利国家”的发展
10.如图为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示意图。图中现象的出现
A.受国家干预经济和科技革命的影响 B.受益于经济多极化的发展
C.表明欧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D.体现了区域集团化的明显趋势
11.美国克林顿政府从财政预算中列出专款用于信息技术研究,美国民间对信息产业的投资在1995~1999年的年均增长率为28%(此前五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9%)。1999年,美国全社会用于信息产业的投资远远超过其他几个大国的同类投资数额。这可用于解释
A.美国私人资本主义比较发达 B.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稳固
C.国家干预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D.美国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12.下表反映了美国
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在各产业的分布
时间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53 5.5% 47.2% 48.3%
1963—1967 3.3% 43.5% 53.2%
A.长期对外战争导致经济增长缓慢
B.国际市场扩大利于对外贸易增长
C.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D.两极格局对峙促使产业结构变化
13.对以下三次工业革命进程图主旨的准确解读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没有重工业
B.第二次科技革命促使新经济的出现
C.第三次工业革命以重工业为主
D.产业突破是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关键
14.王斯德在《世界通史》中写道:“以美国为中心的当代资本主义体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基础上,资本的流动和世界市场的拓展不再局限于原来的领土范畴,而是更多地表现出超地域的全球网络特征,在这种条件下,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已不再需要以有形的殖民地为前 提。”该学者意在说明,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之一是( )
A.二战后各殖民地的民族民主意识开始觉醒 B.二战后工业新发展超越了殖民主义旧形式
C.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 D.二战后民族自决和废除殖民主义成为共识
15.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了经济“滞涨”的现象。面对这种局面,凯恩斯主义无法对其做出合理的解释。在此情况下,70年代后期供给学派在美国兴起。它反对凯恩斯主义的有效需求理论及其政策主张,强调把注意力放在供给方面,即强调提高生产效率等。供给学派的理论有可能
A.主张控制货币的发行量 B.推行社会经济“加速发展战略”
C.否定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主张减少税收和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学者关于“国家”观念的主张,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领导人关于“国家”观念的主张与西方的不同之处及其成因,说明中西“国家”观念蕴含的共同价值。
17.材料 进入20世纪以来,对战争本身的态度反映了大多数政治家日益提高的觉悟:某些道德制约限制把战争用作外交政策的工具。政治家们公开谴责战争的蹂躏,有史以来,他们一直以自卫或宗教义务的理由来为自己的参战行为辩护。而避免战争本身-即避免任何战争-只是从20世纪开始才成为治国方略的一个目标。1899年和1907年两次海牙和平会议、1919年的国际联盟、1928年宣布侵略战争为非法的《白里安一凯洛格公约》以及我们时代的联合国,都把避免战争本身作为它们的最终目标。二战前,西方列强的政策受到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战争这种愿望的激励,而这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对它们都是极其不利的。这种愿望压倒了国家政策的所有其他考虑。与此相似的是,在朝鲜战争中,所有大国无一例外地渴望把战争限制在朝鲜半岛内并防止其演变成第三次世界大战;而所有这些大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出现的许多国际危机中也都进行了自我克制。这些都是战争态度发生根本改变的突出例证。
——摘编自【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以来战争态度发生改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大国在战争或国际危机中的“自我克制”有何影响。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马丁·路德·金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20世纪80年代他被美国政府打造为“国家形象代言人”,其生日被定为“马丁·路德·金纪念日”,说明马丁·路德·金被赋予了政治寓意,是美国力图占据人权问题的道义制高点的工具,D项正确;20世纪80年代仍然处于冷战时期,美国并没有放弃冷战思维,排除A项;材料信息反映了马丁·路德·金成为美国力图占据人权问题的道义制高点的工具,而非主动承认黑人民权运动的正当性,排除B项;材料信息反映了马丁·路德·金成为美国力图占据人权问题的道义制高点的工具,而且美国至今仍然存在种族歧视,排除C项。故选D项。
2.A
【详解】考查世界科技。材料的关键信息是“就没有以电脑控制占主导地位的现代化工业”,这说明量子假说开辟了全新的信息技术领域,为人类进入信息化的新时代奠定了理论基础,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量子假说改变了人类认知,排除B项;C项说法错误,量子假说没有否定了经典力学排除C项;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3.D
【详解】根据材料和联系所学,“生产中的资本主义,分配中的社会主义”,是指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都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推行“福利国家”制度,D正确;马克思主义无法体现“分配中的社会主义”,排除A;平均主义不等于“社会主义”,排除B;混合经济属于经济发展模式,而非分配原则,排除C。
4.D
【详解】材料“这些电影在颂扬黑人明星的同时,宣称只有民主社会才能培养出如此优秀的人才”体现的是美国电影对民主政治制度的赞扬,说明的是美国新闻署在冷战期间美化美国的国家形象,D项正确;材料与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及缓和美苏关系无关,排除AC项;美国并未解决种族歧视问题,排除B项。故选D项。
【点睛】
5.C
【详解】根据“废除限制货币流动的外汇控制或货币管制”可知当时的英国应该存在政府限制货币流动的外汇控制或货币管制的措施,这属于国家干预行为,即凯恩斯主义,故选C;哈耶克是主张国家减少国家干预,针对的是国家干预,而非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和贸易立国,ABD均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C。
6.B
【详解】考查二战后的世界经济。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在美国金融和经济占绝对优势基础之上,它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正义女神被美元蒙蔽了眼睛”说明的是美元霸主的消极影响,故B项符合题意;图片与冷战、多极化趋势出现,贸易保护主义无关.故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7.D
【详解】依据材料“1970年……上任第一个月,她向英国免费牛奶政策开刀,取消了向所有幼儿园和小学生供应的免费牛奶”,可以看出受经济滞涨的影响,英国财政吃紧,撒切尔夫人采取减少政府的干预,缩减政府财政开支政策来度过难关,体现了效率和公平的协调,D项正确;该政策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经济危机的蔓延,排除A项;政府此举并没有违背天赋人权的主张和原则,排除B项;政府的做法是为了度过经济危机,与阶级矛盾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8.C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德国基于秩序自由主义理念,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的市场经济,即“社会市场经济”概念,即“只有一种市场竞争秩序才有可能提高人民福祉和导向社会公正,国家应优先建立和维护市场完全竞争的经济秩序。”,故C项正确;英国的混合市场经济是指私人企业与国有化相结合、国家计划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国家干预与自由竞争相结合的特征。与材料无关,排除A;法国的计划指导型经济是指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共存、实行明确的经济发展计划,与材料不符,排除B;日本的政府主导型经济是指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是指在政府引导下,通过各种经济政策、法规等对国内经济进行介入和干预,维护市场规则和秩序,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的体制,与材料无关,排除D。
9.D
【详解】二战后西方发展起来的“福利国家”实质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这与材料中的观念吻合,D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固有矛盾,不可能根除,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新经济”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不符合材料“二战后”的时间限定,排除B项;材料中的观念与美国“新经济”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的观念不限于社会主义国家,C项错误。
10.A
【详解】本题考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响。依据材料可知,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在20世纪50—70年代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这一现象的出现是二战后主义资本主义国家借鉴罗斯福新政,调整经济政策,大规模干预经济及受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的产物,A项正确;经济多极化趋势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B项错误;20世纪50—70年代美国经济增速放缓,欧洲、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欧美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缩小,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与区域集团化无关,D项错误。
11.D
【详解】由材料“克林顿政府从财政预算中列出专款用于信息技术研究”“美国全社会用于信息产业的投资远远超过其他几个大国的同类投资总额”可知,美国社会重视对信息产业的投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信息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全社会对信息产业的投资有利于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D项正确;美国私人资本主义比较发达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实际上是相对削弱的,排除B项;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国家减少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排除C项。故选D项。
12.C
【详解】本题考查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A项,表格反映了美国1953年和1963-1967年产业结构的变化,不涉及经济增长是否缓慢的问题。故A项错误。B项,材料不涉及对外贸易问题。故B项错误。C项,二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等,美国等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与表格现象相符。故C项正确。D项,两极格局对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对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影响不大。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13.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三次工业革命中,每一次都会有新的工业部门产生,而新兴的工业部门又会进一步推动工业革命的开展,故D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就是重工业领域的发明,故A项错误;新经济出现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故B项错误;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第三产业、信息产业发展迅速,故C项错误。
14.B
【详解】由材料可知二战后资本主义和现代工业文明的新发展更多的表现出全球化趋势,对世界市场的需要已经超越了殖民主义的旧形式,这是导致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之一,B正确;民族民主意识在一战前就已经觉醒,排除A项;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D项错在“共识”,排除D项。故选B项。
15.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凯恩斯主义主张利用国家干预的方式解决经济危机,然而却无法解决“滞涨”问题,供给学派强调把注意力放在供给方面,即强调提高生产效率等,主张减少干预,利用减税的方式促进了经济的复苏,D项正确;A项属于货币学派的主张,排除A项;B项是苏联改革措施,排除B项;供给学派主张减少干预而非否定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6.(1)主张及影响:17、18世纪,启蒙思想家描绘了“理性王国”的政治蓝图,为资产阶级反封建、建立资产阶级国家政权提供了理论依据;19世纪中期,政治思想家提出系统的代议民主制思想,宣扬自由主义与民主理念,为当时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与社会改革提供了重要理论;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欧美政治思想家强调国家在促进政治民主和经济发展中的职能,这对欧美各国的政策调整和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2)不同:突出国家在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维护民族独立和实现民族复兴等方面的使命。
成因:近代近百年的落后、屈辱历史的教训;新中国成立后长期面临西方国家的包围与威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借鉴自身和世界各国现代化的经验;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使命。
价值:保障民生,促进自由、民主,推动国家现代化。
【详解】(1)主张及影响:根据材料“公意只着眼于公共的利益,而众意则着眼于私人的利益,众意只是个别意志的总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18世纪,启蒙思想家描绘了“理性王国”的政治蓝图,为资产阶级反封建、建立资产阶级国家政权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材料“理想上最好的政府形式是代议制政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政治思想家提出系统的代议民主制思想,宣扬自由主义与民主理念,为当时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与社会改革提供了重要理论;根据材料“国家之间政治上最重要的区别,不在于政府的形式,而在于政府的水平”“只有‘现代’政体才可以说是人为了共同过上好日子而有意建立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欧美政治思想家强调国家在促进政治民主和经济发展中的职能,这对欧美各国的政策调整和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2)不同:根据材料二“如果不在今后几十年内,争取彻底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国家的状态,挨打是不可避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对比材料一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领导人突出国家在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维护民族独立和实现民族复兴等方面的使命。成因:根据所学知识,从近代屈辱历史的教训、新中国成立后国际环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借鉴自身和世界各国现代化的经验、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使命等方面进行分析。价值:根据所学知识,从保障民生、促进自由民主、推动国家现代化等角度进行说明。
17.(1)政治家对战争认识的深入;避免战争成为治国方略的目标之一;国际社会谋求和平的努力;战争本身的惨烈;各国人民的反战诉求。(答出四点即可)
(2)避免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美苏在“冷战”期间的危机处理上,以妥协让步的方式取代直接的军事对抗,避免了核战争的爆发;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迎来了“黄金时代”。
【详解】(1)根据“进入20世纪以来,对战争本身的态度反映了大多数政治家日益提高的觉悟”得出政治家对战争认识的深入;根据“避免战争本身-即避免任何战争-只是从20世纪开始才成为治国方略的一个目标。1899年和1907年两次海牙和平会议、1919年的国际联盟、1928年宣布侵略战争为非法的《白里安一凯洛格公约》以及我们时代的联合国,都把避免战争本身作为它们的最终目标”得出避免战争成为治国方略的目标之一;国际社会谋求和平的努力;战争本身的惨烈以及各国人民的反战诉求。
(2)根据“在朝鲜战争中,所有大国无一例外地渴望把战争限制在朝鲜半岛内并防止其演变成第三次世界大战;而所有这些大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出现的许多国际危机中也都进行了自我克制。这些都是战争态度发生根本改变的突出例证”得出二战后大国在战争或国际危机中的“自我克制”有利于避免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美苏在“冷战”期间的危机处理上,以妥协让步的方式取代直接的军事对抗,避免了核战争的爆发;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迎来了“黄金时代”。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