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跳水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7.跳水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86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16 08:1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列夫
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战争与和平》是他前期的创作总结。《安娜·卡列尼娜》代表他创作的第二个里程碑。《复活》是他长期思想探索的艺术总结,是他对俄国地主资产阶级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长篇小说。
作者简介
1、会认“钩、咽、措、控”四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理解重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事情发展的全过程。
3、继续练习写批注笔记,练习自己提出并解答问题,练习点画重点词语并品味;
4、抓住文中重点词句进行品读,体会孩子的心理变化过程,体会船长的人格魅力。
学习目标
自主读识
自读要求:
画出本课生词,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把文章读通顺、读流利;
试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小提示:谁跳水?为什么跳水?结果怎么样?)
凶狠 逃脱 逗乐 顶端
醒悟 钩住 控出 呜咽
风平浪静:
哭笑不得:
不知所措:
水面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
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处境尴尬,不知如何是好。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读一读,记一记
合作读议
议题一:孩子为什么追猴子一直追到轮船最高的横木上?课文是如何描写他的表现?体会他的心理变化过程。
要求:
1、四人小组合作,相互交流收获;
2、画出重点句子,做好批注笔记;
3、在班上汇报交流。
1、“水手们都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光着头站在那里。”
2、“它好像故意让这孩子生气,指着孩子,冲着他做种种鬼脸。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声叫喊,但是他撕得更凶了。”“水手们笑的声音更大了,孩子的脸红了。”
3、“‘你逃不了!’孩子一边喊一边往上爬。猴子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孩子气急了,不停地往上追。”
4、“眼看就要爬到桅杆的顶端了,这是猴子把身子尽量伸直,用后脚勾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横木的一头,然后爬到桅杆的顶端,乱扭着身子,龇着牙做着怪样。”“孩子气极了。他丢开桅杆,走上横木。”
品读词句
1、孩子的动作:“摇摇摆摆”
2、水手的表情:“全都吓呆了”、“有个人吓得大叫一声”
3、只要孩子一失足,他就会跌到甲板上,摔个粉碎。即使他不失足,拿到了帽子也难以转身走回来。所有的人都不知所措。”
危在旦夕、万分危急、千钧一发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合作读议
议题二: 船长是如何做的?根据这些做法谈谈你对船长的看法。
要求:
1、四人小组合作,相互交流收获;
2、画出重点句子,做好批注笔记;
3、在班上汇报交流。
“正在这时候,孩子的父亲——船长从船舱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本来是要打海鸥的。他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向他瞄准,同时喊:“跳到水里,赶快跳到水里,不跳我就开枪了!”小孩在上面摇晃着,没有听明白爸爸的话。“跳到水里,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在父亲刚喊出“三”的时候,小孩把头往下一低就跳了下来。”
······
“船长一看到这儿,突然间,好像嗓子被什么东西捅了一下似的,呜咽起来。为了不让人看到自己的这副模样,他赶忙一头钻到船长室里去了。”
  2.船长为什么要用枪瞄准孩子,命令他跳水?结果怎样?
这时,要救孩子,唯一的方法就是跳水了,退了不行,摔下来必然粉身碎骨。船长担心孩子不当机立断,所以一再提到“开枪”。

  4、再读课文,文中的水手、猴子、孩子、船长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
水手
猴子
孩子
船长
取乐
放肆


命令跳水
救上甲板
得救
  3.这段和课文题目有什么关系?作者要赞扬什么?
● 结尾回应课题,“跳水”是事情发展的结局。课文以解决问题的方法——跳水做题目,这既与故事情节的发展紧密相关、又突出了船长处事的果断。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跳水”这个故事发生在一艘环游世界正往回航行的轮船上,船上有船长、水手、孩子和猴子。由于水手拿猴子( ),使猴子很( );猴子放肆起来就去( );孩子就去( )猴子,一直追到了( ),处境非常危险,船长看到了就( )孩子跳水,使孩子脱险,最后得救了。
取乐
放肆
拿孩子的帽子

桅杆顶端

课堂讨论
临危不惧,当机立断,从容不迫,急中生智。
如果当时你在场,你能想出更好的办法吗?用自己的话说说船长是怎样的一个人?
  同学们,孩子得救了。那孩子被救上来以后,船长、水手、孩子都会说些什么呢?大家可以想一想,说一说,也可以分小组演一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