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所重点]江苏教育学院附属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五《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课件+学案(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百所重点]江苏教育学院附属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五《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课件+学案(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5-28 13:01:12

文档简介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主备人:高二语文备课组 钱玉芳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帕斯卡尔作品思想、道德、理性等人生哲学命题的深刻内涵。了解著名思想家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看法,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2、能体会帕斯卡尔深邃的思想与诗意的激情高度融合的表达效果,能了解用形象化的语言阐释抽象道理的写法。
3、指导学生读写结合,尝试将理性的思考与真挚的感情相结合写作断片式的杂感或较复杂的说理文,或仿写情理相融的片断或格言。
学习重点难点:
1、思考帕斯卡尔在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的著名比喻中所体现出的对思想与人生的认识。
2、分析《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用断片式的随感写出自己思考的写作特点。
学习时数:1课时。
学法指导:问题探讨。
课前预习·导学:
一、了解帕斯卡尔其人。
二、扫清字词障碍。
三、思考文章思想性和艺术性。
课堂学习·研讨
  一、导入新课
人是什么?(学生讨论)
这是具备深邃思想内涵的哲学问题。今天让我们从[法]帕斯卡尔这里寻找答案。
  二、作品小介
本文节选自《思想录》的第六编“哲学家”,侧重于对思想之价值的体认。《思想录》原是帕斯卡尔一部未完成的手稿,部分已大致成章,有些则仅有题目或提纲。书中并没有建构思想体系,属于一种人生哲学,集中了帕斯卡尔对于人生和宗教等问题的沉思与感悟,以其思想的深邃以及文笔的流畅隽永已经成为思想文化史上的古典著作。
三、整体把握
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住散发出思想华彩的句子,抓住文章中的基本观点,根据上下文弄懂基本意思。
第1段即是帕斯卡尔的一个核心观点。人之伟大源于他拥有思想。
第2、3段,写思想能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
第4段,写人心灵追求与实际表现的矛盾。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存在状态中,才有了人性的不幸和悲哀、高尚和喜乐。
第5、6、7段,写思想的伟大和卑贱。
第8、9段,写人是可悲与伟大的统一体。
第10段,以“伟大君主”、“失了位的国王”类比,仍然强调人是伟大与可悲的统一体。
四、问题探讨
(围绕本专题的人文话题,通过组织讨论,要求学生把人生积累和经验带入文本,演绎自己的认识,与文本化为一体,在大师的思想沐浴下真正得到一次精神的洗礼。)
可以重点探讨下面几个问题:
1、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概括了人什么样的特点?
2、为什么说人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提示:这主要集中于第2、3段,写思想能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帕斯卡尔先把人放在阔大浩瀚的宇宙背景下,用只能在风中无力摇晃的苇草作喻,形象写出人本身的脆弱、渺小,在大自然中是不堪一击的,这是人悲剧性的一面。然而作者更看到人脆弱表象背后的东西,那就是人又是高贵的,比能毁灭他的宇宙高贵得多,因为他有思想。宇宙的阔大,能毁灭脆弱渺小的人;人却因为思想,可以囊括宇宙。这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全部尊严。作者曾说过,可以想像人没有手、没有脚,然而,不能想像人没有思想。这里,作者把思想看作人之所以为人及人超出其他万物的主要标志。人是高于自然的,在自然界中人有着绝对的优势,他的优势表现在精神上,在于他的思想上,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质,可以通向无限,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严,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提高自己”,要“努力好好地想想”,这就是我们存在于世界的意义,人在自然中的崇高的使命。作者更把这一使命上升到道德层面,换言之,人若不能努力思考,人就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即失却了人成为人的起码的条件。
3、思想既然是无与伦比的东西,为什么又说它有缺点又是卑贱的?
提示:这主要集中于第5、6、7段,写思想的伟大和卑贱。思想是伟大的,因为它是独立的、自由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可惊叹的、无与伦比的东西。正是它使人如芦苇一样脆弱的生命变得有力,是它使人高于其他万物,超越了一切貌似强悍的对手,成为万物灵长。是它使人拥有尊严,是它形成了人的伟大。然而它又是卑贱的,帕斯卡尔认为“欲念和强力是我们一切行为的根源”,人们总是被许多虚幻、邪恶的欲念包围着,它驱使人们追求享乐、追求安适、追求衣食温饱,追求天伦之乐,人们永远不会满足于此,妄想得到更多的更高的来自别人的关注,所以思想难以超越这些虚荣而真实地生活。
4、如何认识人是可悲与伟大的统一体?
提示:这主要集中于第8、9段,写人是可悲与伟大的统一体。人是一个可悲的存在,人是卑鄙渺小、微不足道的,然而可贵的是,人能认识到他的可悲,其他万物,比如一棵树就做不到,因此人又是伟大的。帕斯卡尔可以说是深刻地洞察了人类心灵的辩证法,他不像愤世疾俗的人那样,只看到了人性的黑暗;也没有如那些浮浅的乐观主义者一般,只看到了人性的光明。面对着人的心灵,他敏锐地觉察到:人性之中最奇怪的东西莫过于我们在一切事物里都发现相反性。人的伟大和可悲,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点。
5、如何认识人心灵追求与实际表现的矛盾?
提示:这主要集中于第4段,写人心灵追求与实际表现的矛盾。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存在状态中,才有了人性的不幸和悲哀、高尚和喜乐。人,即便他堕落了,但也没有完全泯灭心中的灵性之光,所以,他才会想表现为天使;但这个善良的愿望只是人的显意识,而在这一个显意识的冰山下蠕动的,常常是连禽兽都不知的邪恶,而人又常常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漠视这些邪恶。有一句老话:善良的愿望往往把人引导到地狱中去,这些善良的愿望可以用自由、民主、平等、博爱名之,也可以用幸福、革命、富裕、正义描绘,但在历史上,有多少的罪恶都是借着这些善良的愿望而大行道呵。
  五、拓展延伸
1、要求大家收集有关思想的名言警句。(课前准备)
有些思想家的观点阐述的角度可能与帕斯卡尔所说不一致,比如:
罗素说:“人们对思想的恐惧远远超过对地球上任何东西的恐惧--甚至超过对死亡的恐惧。”
蒙田说:“思想像利刃一般危险,甚至对思想者本人。没有任何一种牲畜能面对闪烁的光芒而不眨眼。”
确实,正如蒙田和罗素所说,历史上思想有时给思想者带来的不是尊严,而是折磨、迫害甚至被判以死刑。这是因为思想能破除迷信,冲破禁忌,揭穿骗局,照亮黑暗,嘲弄神圣,危及特权,动摇宝座。
2、探讨:既然思想不能带给思想者尊严,为什么人类的思想者还要前赴后继,冒着杀身之祸顽强地思考呢?
提示:因为帕斯卡尔说,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这种尊严,应是普罗米修斯式的被饿鹰啄食的充满苦难而又伟大的尊严,思想者用思想之火照亮了无思想的黑暗的天空。
六、总结全文
文中“能思想的苇草”这一著名的比喻,不仅确立了思想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也蕴含着帕斯卡尔对于能思想的人生的自尊与激情。揭示两种相反的真理的关系,是帕斯卡尔思想的重要特点。帕斯卡尔认为要同时看到人的崇高使命和人的软弱无力才能看到真理。他在《思想录》中,反复地论述了这一人的悖论:即人是伟大崇高的,又是卑鄙渺小的,是可以达到幸福的,又是处于十分悲惨的状况的。所以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至少是认识人的一部分,伟大与卑微的统一,高贵与贫贱的统一,幸福与不幸的统一,我们对自己越是认识的深刻,就越是接近于一个真实的人。
拓展延伸·巩固
一、完成《第二教材》、《评价手册》相关内容。
二、类文鉴赏。
【导读】这是让人心灵为之一颤的句子:“真正的思想从来不诞生于掌声之中,而残喘于呵斥之下”。这句话使我们又想起了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的思想,博大精深,而记录着这博大精深的思想的每一个文字,都看不出有丝毫的炫耀。先生的思想,重在启迪国人,为着国人的进步,先生鞠躬尽瘁,俯首甘做勤耕的黄牛,──先生的思想,空前绝后,独舞乾坤。读本文同样让振奋精神!
思想的独舞
魏剑美
思想是一种卑微的野草,只适合在低洼处生长和蔓延。那些高处招摇的,往往不是藤类就是花朵。失去思考力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可以身处黑暗而相信这就是光明,这才是光明。
面对追上来的强盗,主人惊慌失措,催促驴子跟着他快跑。驴子问:“难道他们会要我驮更
多的东西吗?”主人说那倒不一定。驴子于是不紧不慢地回答:“那我为什么要跑啊?”
写这则寓言的伊索忘记了一个基本前提:身为驴子,一旦有了思想,他就不可能有机会在路上,而只可能在屠房。
在日益“后现代”的今天,我仍然能够清晰地听到人们思想中响起的镣铐的声音,尽管
它可能用着迪斯科的节奏。人类是唯一不需要缰绳就可以被牵着走的动物。没听说一个人靠贩卖虎皮能成为老虎,但靠贩卖思想却能成为思想家。公平的意义在于:羊绒和虎皮上的梦丝毫不比草地上的梦甜美。同样,阔居广厦者的思想空间也未必就比蜗居陋室者开阔。
思想的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幸福的自由,它不可能因为金钱和权势而得到,却经常因为金钱和权势而失去。唯一公道的是,当有人企图扼杀他人思想自由的时候,他自己的心灵也已经被屠戮。历史上的每一个独裁者,其强悍的外表下面没有一个不是病态的、怯懦的内心,他永远不可能明白自由呼吸的灵魂所能享受到的那种幸福和惬意。
在缺水的沙漠里,仙人掌成了栋梁。休儒成为巨人也出于样的道理。
读过有些所谓的“大师”、“文豪”志得意满的杰作,心底里只想对他们说一句:下跪的姿势无论多么优美,它终究是下跪。
真正的思想从来不诞生于掌声之中,而残喘于呵斥之下。很多学者、专家、理论家的
田地里,生长的都是些季节性的作物,常常可以随行就市,卖个不错的价钱。
2006年 8月《读者》
【赏析】本文意味深长,颇具哲思。“思想是一种卑微的野草,只适合在低洼处生长和蔓延。那些高出招摇的,往往不是藤类就是花朵”。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对某一领域略知了些许皮毛,便招摇过市,大叫大卖!招摇,叫卖的目的,无外乎图名牟利,真以为他们是金子,银子,难免要上个不小的当呢。而令人惋惜的是,这世界其实骗子不多,倒是受骗的多,骗子惯用巧言,惯用如花般美丽的巧言,巧言利诱,美语攻心,便使很多人丧失设防。对此作者说这些挂着招牌的骗子,总会“卖个不错的价钱”。能够独舞于思想的领域,在我们,真的很难,因为,我们中华几千年教育的努力,都在于培养相同的声音。
课件14张PPT。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法 帕斯卡尔 如果整个法国文学只能让我选择一部书留下,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留下《思想录》,它是一个崇高的纯粹法国天才的标本。   
——维克多·吉罗
他之于法兰西、犹如柏拉图之于希腊,但丁之于意大利,塞万提斯之于西班牙,莎士比亚之于英格兰。   
——谢瓦里埃走近哲人 帕斯卡尔,法国17世纪最具天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同时又是一位哲学家、散文大师和宗教圣徒似的人物。他在理论科学和实验科学两方面都做出巨大贡献。
他一生体弱多病,只活了39岁,但在身后却为自己留下了高耸的纪念碑,他的主要著作是《给外省人》和《思想录》,前者常常被看做是法国古典主义散文的奠基之作,后者则为哲学和宗教方面的探讨提供了丰富的源泉,成为人因思想而伟大的一个明证。作者把人比作“苇草”,这个比喻说明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以“苇草”为喻形象地写出了人的渺小、脆弱,在大自然面前不堪一击。这样比喻是为了衬托出思想的力量:思想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宇宙的浩大,能毁灭脆弱渺小的人;人却因为思想,可以概括宇宙,这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全部尊严。这是帕斯卡尔的核心观点。课文解读 两千多年前,罗马军队攻进了希腊的一座城市,他们发现一个老人正蹲在沙地上专心研究一个图形。他就是古代最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他很快就死在了罗马军人的剑下,当剑朝他劈来时,他只说了一句话:“不要踩坏我的圆。” 征服了欧亚大陆的亚历山大大帝视察希腊的另一座城市,遇到正躺在地上晒太阳的哲学家欧根尼,便问他:“我能替你做些什么?”欧根尼说:“不要挡着我的太阳。”霍金 我很能想像一个人没有手、没有脚、没有头(因为只是经验才教导我们说,头比脚更为必要)。然而,我不能想像人没有思想:那就成了一块顽石或者一头畜牲了。
——帕斯卡尔 作者在文中除了提出这一著名比喻外,对思想还作了辨证的思考,在文中他还作了哪些思考?第4段,写人心灵追求与实际表现的矛盾。
第5、6、7段,写思想的伟大和卑贱。
第8、9段,写人是可悲与伟大的统一体。
第10段,以“伟大君主”、“失了位的国王”类比,仍然强调人是伟大与可悲的统一体。怎么来理解人的思想在天使与禽兽间的关系? 人,即便他堕落了,但也没有完全泯灭心中的灵性之光,所以他才会想表现为天使;
但这个善良的愿望只是人的显意识,而在这一个显意识的冰山下蠕动的,常常是连禽兽都不知的邪恶,而人又常常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漠视这些邪恶。有一句老话:善良的愿望往往把人引导到地狱中去。这些善良的愿望可以用自由、民主、平等、博爱名之,也可以用幸福、革命、富裕、正义描绘,但在历史上,有多少的罪恶都是借着这些善良的愿望而大行其道。天安门自焚者
——陈果思想既然是无与伦比的东西,为什么又说它有缺点又是卑贱的? 思想是伟大的,因为它是独立的、自由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可惊叹的、无与伦比的东西。是它使人高于其他万物,超越了一切貌似强悍的对手,成为万物灵长。是它使人拥有尊严,是它形成了人的伟大。
然而它又是卑贱的,人们总是被许多虚幻、邪恶的欲念包围着,它驱使人们追求享乐、追求安适、追求衣食温饱,追求天伦之乐,人们永远不会满足于此,妄想得到更多的更高的来自别人的关注,所以思想难以超越这些虚荣而真实地生活。如何认识人是可悲与伟大的统一体? 人是一个可悲的存在,人是卑鄙渺小、微不足道的,然而可贵的是,人能认识到他的可悲,因此人又是伟大的。帕斯卡尔可以说是深刻地洞察了人类心灵的辩证法,他不像愤世嫉俗的人那样,只看到了人性的黑暗;也没有如那些浮浅的乐观主义者一般,只看到了人性的光明。面对着人的心灵,他敏锐地觉察到:人性之中最奇怪的东西莫过于我们在一切事物里都发现相反性。人的伟大和可悲,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点。 毫无疑问,充满缺点乃是一件坏事,但是充满了缺点而又不肯承认缺点,则是一件更大的坏事;因为它在缺点之上又增加了一项故意制造幻觉的缺点。
——帕斯卡尔 人们对思想的恐惧远远超过对地球上任何东西的恐惧——甚至超过对死亡的恐惧。
——罗素
思想像利刃一般危险,甚至对思想者本人。没有任何一种牲畜能面对闪烁的光芒而不眨眼。
——蒙台涅百家争鸣 几年以后,人们建起了一座新大厦,作为智慧老人的住宅,并准备把勇敢先驱者的遗骨埋在里面。
????? 一支肃穆的队伍回到了早已荒无人烟的山谷。但是,山脚下空空如也,先驱者的尸首荡然无存。
????? 一只饥饿的豺狗早已把尸首拖入自己的洞穴。
????? 人们把一块小石头放在先驱者的尽头(现在那已是一条大道),石头上刻着先驱者的名字,一个首先向未知世界的黑暗和恐怖挑战的人的名字,他把人们引向了新的自由。
????? 石上还写明,它是由前来感恩朝礼的后代所建。——《宽容》序言 房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