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六国论 课时作业(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6.2六国论 课时作业(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15 17:4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6.2六国论 课时作业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熟悉了朦胧烟火中的阿房宫,深谙于诗赋中的阿房宫,已成为2000多年来国人对美好事物的人文宣泄。但2003年至2004年阿房宫遗址的科学考古工作,却让世人体会到了阿房宫的真实生存状态:纸张、遗存、甚至想象式的,皆是过去时的存在。
阿房宫最早载于司马迁的《史记》:“(始皇)三十五年……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历史学家班固也留有关于阿房宫的墨宝。而最为后世崇拜的是唐代诗人杜牧《阿房宫赋》中壮丽的文学想象。阿房宫因此在过去时中存在了2000多年,直到2002年10月,根据国家文物局的批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联合筹建并成立了阿房宫考古工作队开始翻开阿房宫过去时生存状态的一页。
秦阿房宫遗址为秦都咸阳的上林苑遗址故地。为确定“阿城”就是现在的前殿遗址,阿房宫考古队队长李毓芳对古文献进行了一番“知识考古”:《水经注·河水》载“池水北经镐京东,秦阿房宫西”。李毓芳认为,这里的“池水”指西周已有的“彪池”。
彪池位于现在的沣镐村西,距王寺村西南二里有余。虽历经沧桑,但是彪池低洼的地势现在仍能看清;彪池水向北流,恰恰经过一东西向规模宏大的夯土台基的西面,而该处夯土台基就是现认阿房宫前殿遗址。
据当地群众反映,在1949年以后还看到过前殿遗址夯土台基西部有一道南北向土墚,高约1米,且土墚东西两侧有碎瓦片,后被村庄覆盖。同样,在台基东部亦存在上述遗迹。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著名秦汉都城考古学家李毓芳分析判定,群众反映的遗迹现象应为“阿城”的西墙和东墙。因现在的前殿夯土台基南部勘探和发掘中未发现南墙遗迹,这样一来,在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之中的阿房宫前殿遗址与文献记载中的“阿城”情况是一致的。
阿房宫考古队从2002年10月至2004年12月在前殿遗址已勘探面积35万平方米,试掘和发掘面积300平方米,基本搞清了阿房宫前殿遗址的范围及其所属遗迹的分布,至此阿房宫前殿遗址中有无宫殿建筑成为关键。
根据勘探和试掘的资料,阿房宫前殿遗址夯土台基东西长1270米、南北宽426米、现存最大高度12米左右。遗址东部长400米、宽426米和西部长70米、宽426米的遗址面被现代村庄覆盖。为了了解台基底部结构,考古队还对台基夯土进行了穿透性的钻探,发现夯土台基底部基本为平面,只是夯土台基西南部和台基东部边缘原来地势稍高一些。其土层堆积一般是耕土层、扰土层,然后是夯土台基夯土,汉代、或汉代至宋代的堆积。
阿房宫前殿的轮廓非常重要,但人们更关心其顶部的遗存堆积中是否有秦代宫殿的信息,这对寻找阿房宫——世人心目中的恢宏建筑组群,具有成败攸关的信心指示。但是在排除法下,考古学家们一次次地希望,又一次次地失望,他们逐渐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前殿遗址台基顶部的秦代遗存仅仅限于前殿北墙遗迹及其顶部建筑倒塌的堆积物,也就是说,阿房宫前殿可以说只完成了夯土台基的建筑,没有宫殿建筑。
有专家对文献中阿房宫的建筑时间进行了一番计算,发现阿房宫的修建时间前后最多为4年。这从当时的生产、运输工具和规划设计的工作量来看,4年里能把阿房宫前殿的巨大夯土台基建成已实属不易。
现在能说阿房宫不存在吗?对于记者的提问,李毓芳认为下结论为时尚早,“要搞清阿房宫的范围到底有多大,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科学结论要建立在全部事实之上”。
(有删改)
1.下面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有考古学家认为《水经注·河水》中记载的“池水”,就是西周已有的“彪池”。彪池位于沣镐村西,虽历经沧桑,但现在仍能看清其低洼的地势,水向北流恰恰经过现被认为是阿房宫前殿遗址的夯土台基的西面。
B.2003年至2004年阿房宫遗址的科学考古工作,让世人体会到了阿房宫的真实生存状态:纸张、遗存、甚至想象式的,皆是过去时的存在。这说明阿房宫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
C.李毓芳分析判定,当地群众反映的前殿遗址夯土台基西部有一道南北向土墚,高约1米,且土墚东西两侧有碎瓦片,后被村庄覆盖的这一遗迹现象应为“阿城”的西墙和东墙。
D.虽然阿房宫前殿的轮廓非常重要,但人们更关心其顶部的遗存堆积中是否有秦代宫殿的信息,这对于寻找阿房宫—世人心目中的恢宏建筑组群,尤为关键。
2.有人说“阿房宫前殿没有被焚烧,阿房宫前殿甚至根本没有建成”?请结合全文阐述他们提出这一观点的理由。
3.李毓芳指出“要搞清阿房宫的范围到底有多大,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科学结论要建立在全部事实之上”。你是如何理解“科学结论要建立在全部事实之上”这句话的?请结合全文加以阐述。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其一) ①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
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②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释】①郑驸马,玄宗女儿临晋公主丈夫。韦曲,旅游胜地,在西安城南,多贵族园亭、侯门别墅。杜甫求仕于长安而未得一官,陪郑驸马在此游玩,写下该诗。②禁:消受,享受。
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与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一样,用一“无赖”,灵动全出,表达了作者对春花的喜爱之情。
B.第二句与王安石“春色恼人眠不得”一样,着一“恼”字反语用之,表达春色惹人心动到了极点。
C.前四句描绘韦曲幽雅美景,写惜花之情;而以顾不得石角钩衣的赏春热望,反势一转,写寻幽寄慨之意。
D.诗家常借“韦曲”寄寓兴亡盛衰之感,本诗即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绘,而抒写物是人非却毫无建树之感。
5.前人曾引《南史》注释“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表达的复杂感情。
三、选择题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C.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D.苟以天下之大 洎牧以谗诛
7.下列对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是中国古代一种论文文体。《昭明文选》里将“论”分为两类:一是史论,二是政论。政论即“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如《六国论》。
B.“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诸侯有自己的封地,面积大小一样,必须服从王室,按期纳贡,并随同作战。
C.“郡”是古代的行政区域,始见于春秋时期,不同朝代称谓不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立郡,汉增加郡的数量,隋唐废郡设州,明清称府。
D.“六国”指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因为都在崤山以东,也被称为“山东”六国。
8.下列句中的“以”字,与“不赂者以赂者丧”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C.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D.洎牧以谗诛
四、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的一批垃圾桶有了专属“身份证”。管理部门为辖区内部分餐馆的餐厨废弃物专用桶加装了电子芯片,借助芯片,管理部门得以监控和有效避免餐厨垃圾的去向、来源和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目前,全区已安装“身份证”的商家达到800家。
餐厨废弃物经过油水分离、无害化处理等一系列技术环节后,实现了_____的功效,可用于提炼生物柴油、沼气发电等多个领域。我国每年餐厨废弃物产生量高达9000多万吨,是一笔可以再利用的资源,然而废弃物实际处理率不足20%,效率低下的局面,在媒体的广泛科普之下,早已_____,为人诟病。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监管,不法分子介入其中,餐厨废弃物去向“成谜”。通过安装“身份证”,( ),同时也提升了餐厨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效率,变废为宝,产生了理想的经济效益。
一枚电子芯片,也植入了城市管理者_____的责任。面对地沟油猖獗的严峻形势,城市管理者只有换位思考、主动作为,才能_____,为老百姓提供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管理部门得以监控餐厨垃圾的来源、去向,并有效避免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
B.管理部门得以监控餐厨垃圾的去向、来源,并有效避免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
C.管理部门得以监控餐厨垃圾的去向、来源及这些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
D.管理部门得以监控和有效避免餐厨垃圾的来源、去向及垃圾半路失踪进入黑作坊的问题。
10.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虽然有效阻止了地沟油、边角料回流餐桌,保障我们安全的舌尖
B.不但有效阻止了回流餐桌的地沟油、边角料,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C.既有效阻断了回流餐桌的地沟油、边角料,保障我们安全的舌尖
D.不仅有效阻断了地沟油、边角料回流餐桌,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1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推陈出新 众目昭彰 义不容辞 推己及人
B.新陈代谢 众目睽睽 责无旁贷 推己及人
C.新陈代谢 众目昭彰 义不容辞 以己度人
D.推陈出新 众目睽睽 责无旁贷 以己度人
五、语言表达
12.很多还活跃在今天的成语都来自古代典籍、我们学过的很多文言文中就产生了很多成语。比如,“政通人和”出白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妄自菲薄”出自请葛亮的《出师表》。
(1)请找出出自本课两篇文言文或本课两篇文言文用到的成语并加以解释。
(2)下面是出自本册已学过的文言文的成语,请指出出处并解释,完成下列表格。
成语 出处 释义
缘木求鱼 ① ②
踌躇满志 ③ ④
秋毫无犯 ⑤ ⑥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⑦ ⑧
居安思危 ⑨ ⑩
垂拱而治
六、句子默写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愿为小相焉。”
(2)曰:“莫春者,春服既成,____________,童子六七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咏而归。”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气候不齐。
(4)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____________。
(5)吴楚东南坼,____________。
七、微写作
14.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六国破灭的原因是“赂秦”,有人认为此观点有失偏颇。请你结合你了解的史实,选择六国中的任意一个国家对苏洵的观点加以补充。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200字左右。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①夯土台基底部基本为平面,其土层堆积一般是耕土层、扰土层,然后是夯土台基夯土,汉代、或汉代至宋代的堆积。②前殿遗址台基顶部的秦代遗存仅仅限于前殿北墙遗迹及其顶部建筑倒塌的堆积物。③阿房宫前殿只完成了夯土台基的建筑没有宫殿建筑。 3.①2003年至2004年阿房宫遗址的科学考古工作证明,阿房宫有可能不存在。②唐代诗人杜牧《阿房宫赋》中壮丽的文学想象不能作为阿房宫真实存在的依据。③人们更关心阿房宫前殿顶部的遗存堆积中是否有秦代宫殿的信息,这对于寻找阿房宫——世人心目中的恢宏建筑组群,尤为关键。④前殷遗址台基顶部的秦代遗存,仅仅限于前殿北墙遗迹及其顶部建筑倒塌的堆积物,说明阿房宫前殿没有被焚烧,阿房宫前殿甚至根本没有建成。
【解析】1.此题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B项,“这说明阿房宫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错误,原文说的是“现在能说阿房宫不存在吗……下结论为时尚早……事实之上”,这说明目前人们对阿房宫的了解非常有限,无法给出科学的论断。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文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联系文本内容分析可知,本题的答题区间为第7至8段,“发现夯土台基底部基本为平面,只是夯土台基西南部和台基东部边缘原来地势稍高一些。其土层堆积一般是耕土层、扰土层,然后是夯土台基夯土,汉代、或汉代至宋代的堆积”“前殿遗址台基顶部的秦代遗存仅仅限于前殿北墙遗迹及其顶部建筑倒塌的堆积物,也就是说,阿房宫前殿可以说只完成了夯土台基的建筑,没有宫殿建筑”研读这两段,筛选出能证明“阿房宫前殿没有被焚烧,阿房官前殿甚至根本没有建成”的信息,然后整理成答案即可。
3.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理解句子有几种方法: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指出手法,分析句子;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文中“全部事实”的挖掘,“但2003年至2004年阿房宫遗址的科学考古工作,却让世人体会到了阿房宫的真实生存状态:纸张、遗存、甚至想象式的,皆是过去时的存在”“而最为后世崇拜的是唐代诗人杜牧《阿房宫赋》中壮丽的文学想象”“前殿遗址台基顶部的秦代遗存仅仅限于前殿北墙遗迹及其顶部建筑倒塌的堆积物,也就是说,阿房宫前殿可以说只完成了夯土台基的建筑,没有宫殿建筑”等等,即结合文本,找出考古界目前有哪些考古发现,同时也要分析历史文献与“全部事实”的关系。然后整理成答案即可。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
4.D 5.通过对韦曲春色的描写,运用典故,表达出作者对春色的喜爱之情,因此产生对归隐山林的隐士生活的向往。由陪同驸马游玩想经过举荐求仕,含蓄地表达出对久图功名不得的不甘而又厌倦的复杂情绪。
【解析】4.试题分析:D项,“抒写物是人非却毫无建树之感”理解错误。全诗大意为:韦曲这里的花开得这样美丽可爱,家家户户都是满园春色,实在是惹人心动到了极点;杯中盛满了绿色的美酒,一定要整日痛饮才尽兴,头发花白了更要好好享受这美丽的春色;我一心欣赏美景,顾不得山石尖锐的棱角勾破了我的衣服,藤梢刚刚长出来的嫩芽,颜色那么嫩绿新鲜,直刺人的眼睛;面对这样的美景,我不由得感慨,什么时候我也能够住在竹林里,头戴着隐士的黑头巾,过着悠闲淡泊的隐逸生活啊!前四句写美景,后四句抒发感慨,没有“物是人非”之感。
点睛:本题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诗歌的理解,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其中A项鉴赏诗歌的语言,B项鉴赏诗歌的炼字及手法,C项鉴赏诗句结构,D项鉴赏诗人的情感。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5.试题分析:本题既考查诗歌的用典手法,又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由题干可知“小乌巾”属于用典,表达的是归隐之意,可见诗歌尾联抒发了归隐的情怀,但结合全诗来看,写这首诗时,杜甫尚未授官,安史之乱未起,虽有被遗弃的隐忧,但还没有完全失望,诗人还想通过友人的举荐或走“终南捷径”,以取得一官半职,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诗题中的郑驸马,即郑潜曜,玄宗女儿临晋公主丈夫。韦曲,在樊川(西安城南)。贵族家的园亭、侯门的别墅多在这个地方。杜甫陪郑驸马在此游玩,写下这首绘景咏怀诗。本诗的前四句写惜花志胜,后四句写寻幽寄慨,含蓄地表达出对久图功名不得的不甘而又厌倦的复杂情绪。
6.C
【详解】此题考查文言虚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这是考查虚词的用法,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
A项,代词,有人/副词,也许。
B项,连词,表因果/连词,表转折,却。
C项,都是副词,均为“本来”的意思。
D项,介词,凭借/介词,因为。
故选C。
【点睛】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平时学生中要注意积累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7.B
【详解】此题考核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B项,“面积大小一样”说法错误,诸侯国的面积大小是不一。故选B。
8.D
【详解】本题考查对虚词的理解。
例句中的“以”和D项中的“以”均释为“因为”;
A项中“以”释为“凭借”;
B项中“以”释为“以致”;
C项中“以”释为“拿”。
9.A 10.D 11.A
【分析】9.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
划线句子语病有两处:一是“监控和有效避免”与后文的搭配不当问题;二是“去向、来源”的语序不当问题。修改要结合上述两点,分别合理搭配,再调整词语顺序,题中BC项,“去向、来源”语序不当;CD项,“监控和有效避免”与后文的搭配不当。修改正确的只有A项。
故选A。
1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连贯能力。本题主要考查语句衔接。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
前面说“通过安装‘身份证’”,后面应是说安装“身份证”的价值,后面说“同时也……”,从关联词的搭配角度来看,一般是“不仅……也”“不但……也”。
A.从关联词看,“虽然”是表在承认基础上的转折,与后文缺乏逻辑关联,与后文的“也”搭配不当,排除。
B.从语境看,“阻止”的时过程,而不仅仅是“地沟油、边角料”这类现象。
C.从搭配看,“保障”的是“安全”,而不是“舌尖”。
故选D。
1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
第一处,“推陈出新”和“新陈代谢”都有以新的代替旧的之意,前者强调主观努力的结果,后者强调事物的客观规律。根据语境“可用于提炼生物柴油、沼气发电等多个领域”,此处选用成语“推陈出新”。
第二处,“众目睽睽”和“众目昭彰”都有众人用眼睛看之意,前者只指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后者则指群众的眼睛看得清楚。根据语境“在媒体的广泛科普之下”,此处选用成语“众目昭彰”。
第三处,“义不容辞”和“责无旁贷”都有应该承担不能推辞的意思,前者侧重于在道义上不允许推脱,后者侧重于责任上不可推卸。根据语境“换位思考、主动作为”,此处选用成语“义不容辞”。
第四处,“推己及人”和“以己度人”都有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之意,前者指设身处地 替别人着想,后者侧重于去猜度别人,多指不好的方面。根据语境“为老百姓提供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此处选用成语“推己及人”。
故选A。
12.(1)示例:①勾心斗角:出自《阿房宫赋》,本写作“钩心斗角”。原指宫室结构精巧工致,后用来指各用心机,互相排挤。②抱薪救火;出自《战国策 魏策》,《六国论》引用。比喻因为方法不对,虽然有心消灭祸患,结果反而使祸患扩大。(2)①《齐桓晋文之事》。②用那样的办法来追求那样的目的,就像爬到树上去找鱼样。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③《庖丁解牛》。④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⑤《鸿门宴》。⑥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丝毫不侵犯群众的利益。⑦《鸿门宴》。⑧用来比喻说话或行动虽然表面上另有名目,其真实意图却在于对某人某事进行威胁或攻击。⑨《谏太宗十思疏》。⑩处在安定的环境而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难。 《谏太宗十思疏》。 比喻统治者什么都不用做,却能使天下太平。 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古代经典著作的成语意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静下心来去经典著作中寻找成语,并能结合著作的内容解释成语的意义。
(1)本题题干要求是找出出自本课两篇文言文或本课两篇文言文用到的成语并加以解释。出自《阿房宫赋》的成语有:
勾心斗角: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出自《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出自《六国论》的成语有:
抱薪救火: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出自《六国论》“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日削月割:形容一味割地求和。出自《六国论》“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如弃草芥:像扔掉一根小草那样,形容毫不在意。出自《六国论》“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2)
“缘木求鱼”的出处是《齐桓晋文之事》中的“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成语的意思是: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
“踌躇满志”的出处是《庖丁解牛》中的“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成语的意思是: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秋毫无犯”出处是《鸿门宴》中的“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成语的意思是: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丝毫不侵犯群众的利益。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出处是《鸿门宴》中的“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成语意思是:来比喻说话或行动虽然表面上另有名目,其真实意图却在于对某人某事进行威胁或攻击。
“居安思危”的出处是《谏太宗十思疏》中的“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成语的意思是:处在安定的环境而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难。
“垂拱而治”出处是《谏太宗十思疏》中的“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成语意思是:古时比喻统治者不做什么,却能使天下太平。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13. 宗庙之事 如会同 端章甫 冠者五六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一日之内 一宫之间 弊在赂秦 乾坤日夜浮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默写时要注意以下重点字词:“甫”“冠”“沂”“雩”“赂”“浮”等。
14.苏洵在《六国论》中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的灭亡除了贿赂秦国外,还有六国自身的腐败、不能重用人才等,更有秦国的强大势不可挡,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例如楚国国君楚怀王任用奸臣靳尚,听信宠姬郑袖的谗言,最终导致忠心耿耿的屈原被贬,楚国从此一步步衰落,导致了国家最终的灭亡。秦国的强大和统一中国的宏愿,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诸侯纷争,国家战乱,最终必将走向统一,这是历史发展必然规律。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
本题要求对《六国论》中苏洵的观点加以补充,使其更加严密。首先要指出苏洵的观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不赂者以赂者丧”;然后要选取六国中一个国家的灭亡原因进行分析,那就应首先从六国自身找原因,即六国内部原因,可联系战国时期的名将贤臣的经历来洞察国家命运的变迁,如赵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不惜才,廉颇、李牧这样的名将留不住、保不下;楚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因循守旧,拒绝革新,吴起、屈原这样的贤臣都因变革而死。还要从历史发展规律来看,秦国灭亡六国,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其自身的强大也是能够灭掉六国的原因之一。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