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讽刺小说特点,品析其艺术手法。
2.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
3.理解警官奥楚蔑洛夫的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思想。
教学重难点:品析讽刺小说中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了解讽刺小说
讽刺小说是用嘲讽的表现手法来揭露生活中消极落后和腐朽反动的事物。其讽刺对象多是没落势力的代表或在品质、性格上有缺陷的人物。是为了引发读者否定和贬斥丑的精神,以达到警诫教育或暴露、鞭挞、抨击的目的。
二、.讽刺小说常用的艺术手法有夸张、对比、描写等,接下来我将结合《变色龙》中的相关语段,从这三方面来分析讽刺小说的讽刺艺术。
1.夸张
夸张是把人或事的假、恶、丑加以扩大或缩小,使之变相变形以突出某个特征,来体现讽刺艺术。
我们来看下面这组语段:
去调查一下,这是谁家的狗,打个报告上来!这条狗呢,把它弄死好了。马上去办,别拖!这多半是条疯狗……
难道它够得着你的手指头?它是那么小;你呢,却长得那么魁梧!
这条狗呢,鬼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毛色既不好,模样也不中看,完全是个下贱胚子。
说不定这是条名贵的狗;可要是每个坏家伙都拿烟卷戳到它的鼻子上去,那它早毁了。狗是娇贵的动物……
这是条野狗!用不着白费功夫说空话了。
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
思维图展示:
狗的主人是谁?
疯狗 那么小的狗 下贱胚子 名贵的狗 野狗 伶俐的狗
在这组语段中,奥楚蔑诺夫的态度和裁断随着狗主人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在短短的时间里,对小狗的评价变化次数之多,之快。由疯狗---那么小的狗---下贱胚子---名贵的狗---野狗---伶俐的狗,尤其是(5)(6)句,在将军家厨师的两句话之间,他的嘴脸变化之快,跨度之大,令人瞠目。作者运用夸张手法,突出了奥楚蔑诺夫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卑劣品质,极具讽刺效果。
2.对比
我们从这个语段中不难看出,奥楚蔑诺夫对小狗的评价和处理意见有着鲜明的对比,另外,我们还可以从一些语段中读出奥楚蔑诺夫对待被咬人(赫留金)的态度在前后也有着鲜明的对比。
对比是把讽刺对象对待同一个人或事的前后不同言行进行描述,以显示被讽刺对象的愚蠢可笑,强化讽刺效果。
我们来看这组语段:
我绝不轻易放过这件事。
你这种人啊……是出了名的!我可知道你们这些鬼东西是什么玩意儿!
你呢,赫留金,受了害,我们绝不能不管。
你这混蛋,把手放下来!不用把你那蠢指头伸出来!怪你自己不好!
我早晚要收拾你。
我们从这组语段可以看出,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的态度随狗主人身份的变化而变化,时而正义凛然地要处理咬人的狗,时而声色俱厉指责被咬的人,前后矛盾,对比鲜明。并且我们注意到,当奥楚蔑洛夫确定小狗是将军哥哥家的狗时,他对一只狗的奴颜婢膝和对人的威风凛凛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出奥楚蔑洛夫耀武扬威,欺下媚上的形象特点,读来令人捧腹,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3.本文除了用对比、夸张手法来强化讽刺效果,其细致的描写也使文章的讽刺意味于无形之中变得深刻而透彻。
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进行一系列生动的描绘,暗含作者的批判知青,以达到讽刺的目的。
文中有几处细节描写
(1)奥楚蔑洛夫微微向左一转,往人群那里走去。
(2)奥楚蔑洛夫挤进人群里去。
(3)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了一声,拧起眉头,
(4)“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
(5)“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
作者用严肃的笔调刻画出一个严肃的警官,这位警官的一副官架子,装模作样的丑态只用“转”“挤”“咳”几个字,几个动作就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尤其是(4)(5)句中“脱”“穿”大衣的两个动作描写,生动传达出主人公内心活动和思想起伏,一个装腔作势的警官,决定严加惩处狗主人,却得知狗主人是将军,他为自己的放肆而惴惴不安。他的心理活动和狼狈相就通过这一热一冷,一脱一穿的细节描写,展现得淋漓尽致,讽刺极为尖刻。
总结
通过对《变色龙》语段的分析,我们看到作者将合理的夸张,鲜明的对比和细致的描写,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揭露了沙皇俄国统治下社会的黑暗和官僚阶层的厚颜无耻,批判了当时腐朽专制的社会和孕育这种奴性人格的土壤。整篇文章中的讽刺艺术表现得不动声色又炉火纯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