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
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
王昌龄: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唐高宗调露、永隆年间,土蕃、突厥曾多次侵扰甘肃一带,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出师征讨。《从军行》组诗就是描写这期间边塞战士的。
陆游:著名的南宋爱国诗人。这首诗写于宋光宗绍熙三年的秋天,当时陆游已经六十八岁了。
同桌合作学习要求:
1.自主朗读《从军行》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借助注释大致了解诗意。
3.同桌合作朗读,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 陆游
三万里河 东入海,
五千仞岳 上摩天。
遗民泪尽 胡尘里,
南望王师 又一年。
望 谁“望” “望”什么 为什么“望” “望”时的心情
从军行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苍凉
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壮丽
凉州词
从军行
唐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攻入北宋都城开封,北宋灭亡,中原大好河山落入金人之手。金兵在中原大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无数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临安称帝,统治着江南一小块江山,根本不思进取,无心收复失地,继续过着花天酒地的日子。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
☆背背默默
从军行
唐 王昌龄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 陆 游
第二课时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
字子美 自号少陵野老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后人誉他为“诗圣”
其诗被赞为“诗史”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剑外 忽传 收蓟北,
初闻 涕泪 满衣裳。
却看 妻子 愁何在,
漫卷 诗书 喜欲狂。
白日 放歌 须纵酒。
青春 作伴 好还乡。
即从 巴峡 穿巫峡,
便下 襄阳 向洛阳。
安史之乱让繁华安定的唐朝岌岌可危,也把杜甫卷入了这场灾难中,使他经历了长达八年之久的逃难生活。
cháng指下身穿的衣服。类似现在的裙子。
juǎn
同桌合作学习要求:
1.自主朗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借助注释大致了解诗意。
3.同桌合作朗读,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喜极而泣 热泪盈眶 欣喜若狂 兴高采烈 喜出望外 喜笑颜开
安史之乱爆发,时年45岁的杜甫与难民一起流亡,被安禄山军俘到长安,后逃到唐肃宗所在的凤翔,任左拾遗。不久,贬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弃官,入蜀营建草堂。其间因蜀中军阀混战,又一度流亡梓州等地。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动作
神态
语言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