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4月质检试卷
生 物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的一项)
1.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在深圳华大万物试验基地,一棵棵茄树上,同时长着茄子、西红柿、辣椒、人参果、枸杞等果实,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多宝茄树”。栽培出这种“超级物种”所采用的主要繁殖方法是( )
A. 扦插 B. 嫁接 C. 压条 D. 植物组织培养
2. 农技人员用桃溪蜜柚作为砧木,在这棵桃溪蜜柚树上培育出金桔、脐橙等品种和风味完全不同的六种果实,所采用的繁殖方式是( )
A. 扦插 B. 嫁接 C. 组织培养 D. 种子繁殖
3. 图是部分果实和种子的结构示意图,果实或种子依靠动物和人类的活动进行传播的是( )
A. 大豆 B. 蒲公英 C. 苍耳 D. 虞美人
4. 甘薯具有抗癌、健脾胃、通便等功效,是人们比较喜欢的一种食材。人们常采用无性繁殖的方法对甘薯进行繁殖,下列植物的生殖方式与甘薯不同的是( )
A. 水蜜桃用嫁接的方式繁殖 B. 向日葵用种子繁殖
C. 石榴用压条的方式繁殖 D. 马铃薯用块茎繁殖
5. “花褪残红青杏小”,形成小青杏依次经过的生理过程是( )
A. 开花→传粉→受精→结果 B. 开花→受精→传粉→结果
C. 传粉→受精→开花→结果 D. 传粉→开花→受精→结果
6. 蟠桃的可食用部分来自于( )
A. 胚珠 B. 受精卵 C. 子房壁 D. 珠被
7. 关于动物的特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鱼类体表都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
B. 两栖动物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C. 爬行动物是真正摆脱对水依赖的陆生脊椎动物
D. 哺乳动物大都体表被毛,牙齿分化,体内有膈
8. 在下列鸟类中,属于早成鸟的是( )
A. 鸭 B. 家鸽 C. 燕子 D. 麻雀
9. 伞藻是一类大型的单细胞水生绿藻,其细胞核位于基部的假根内,成熟后,伞藻的顶端长出一个伞帽,伞帽的形状因伞藻的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如图所示。科学家将伞藻A(伞“帽”形状为伞形)与伞藻B(伞“帽”形状为菊花形)的细胞核互相交换移植,一段时间后,从伞藻C的伞柄上长出的伞“帽”形状为( )
A. 一半菊花形,一半伞形 B. 菊花形
C. 伞形 D. 无法判断
10. 生物体内的主要遗传物质是( )
A. DNA B. 蛋白质 C. 脂肪 D. 糖类
11. 下列示意图中,能够正确表示番茄果肉细胞中的基因、染色体和细胞核三者之间的关系的是( )
A. B.
C. D.
12. 下列各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丹丹是单眼皮,强强也是单眼皮 B. 山羊的毛较少,绵羊的毛较多
C. 姚明长的较高,全红婵长的较瘦 D. 豌豆种子的圆滑与皱缩
13. 下列有关生物性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物的性状都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
B. 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都是显性性状
C. 生物的性状相同,决定该性状的基因组成一定相同
D. 性状就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
14. 能卷舌(A)和不能卷舌(a)是一对相对性状。这对基因在人群中应该是( )
A. 能卷舌个体的基因组成都是AA B. 不能卷舌个体的基因组成都是Aa
C. 能卷舌个体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 D. 不能卷舌个体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
15.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子女和父母相似,是由于子女继承了父母的基因
B. 生物的性状都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
C. 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B型血是一对相对性状
D. 性别属于人的性状,与遗传有关
16. 人类的红绿色盲遗传表现为外祖父→母亲→儿子的特征,不会出现祖父→父亲→儿子的现象,因此可以推测红绿色盲基因位于( )
A. X染色体上 B. 一对性染色体上 C. Y染色体上 D. 任意染色体上
17. 人体卵细胞中所含有的性染色体是( )
A. 22条+X B. 22对+XX C. X或Y D. X
18. 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一对染色体上有多对基因 B. 每条染色体有一个基因
C. 基因是染色体的另一种叫法 D. 染色体上的片段都是基因
19. 有一对夫妇前两胎都是生育了女孩,那么他们第三胎生育男孩的可能性为( )
A. 100% B. 50% C. 25% D. 12.5%
20. 下列全为遗传病的是( )
A. 白化病、色盲 B. 侏儒、呆小症 C. 色盲、狂犬病 D. 白化病、流感
21. 我国每年患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中,7%~8%是由遗传因素造成的。下列关于遗传病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一般情况下遗传病都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
B. 遗传病患者不一定出生时就有明显的症状
C. 近亲结婚会增加后代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D. 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可以对遗传病进行监测和预防
22. 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B. 性状遗传的实质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
C. 由于环境改变引起的变是都是不遗传的变异
D. 转基因超级鼠的实验充分证明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23. 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遗传物质发生变化的变异是可遗传的有利变异
B. 遗传和变异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
C. 为生物进化提供材料的变异主要指可遗传的变异
D. 变异可用于培育生物新品种
24. 以下食品的制作过程均与微生物有关的是( )
A. 酱油、米酒 B. 腐乳、米粉 C. 面包、鲜奶 D. 豆浆、馒头
25. 夏天,猪肉放在室温条件下容易腐败,但放在冰箱冷冻室里却能保存较久,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 低温能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 B. 低温能杀死细菌和真菌
C. 低温能抑制猪肉细胞的呼吸作用 D. 冰箱冷冻室内无细菌和真菌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 (12分)麻阳冰糖橙果肉脆嫩、果味甘甜,被誉为“橙之极品”。图一为麻阳冰糖橙常采用的一种生殖方式,图二为一种冰糖橙害虫——潜叶蛾的生殖发育过程,图三为捕食潜叶蛾的益鸟——灰椋鸟的鸟卵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一所示的生殖方式属于 生殖,确保接穗成活的关键是使接穗和砧木的 紧密结合。
(2)图二所示潜叶蛾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相比,特有的发育阶段是[ ],这种发育过程称为 。
(3)所有鸟类生殖和发育必经的阶段有 ,鸟类发育的生命起点 。
27. (14分) 如图表示某些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的生殖方式为 (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要想提高成活率,此种操作的关键是使①和②的 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2)乙图是菜粉蝶的发育过程,它比蝗虫多了一个 的重要时期,它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针对菜粉蝶的发育过程,你认为消灭菜粉蝶的最佳时期是 。
(3)丙图是两栖类的发育过程,受精方式是 受精,发育过程是 发育,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
(4)丁图是鸟卵的发育图,如果这是一个已受精的鸡卵,那么将来发育成雏鸡的部位是②胚盘,①的主要作用是 。
28. (14分) 如图是家蚕和蝗虫的生活史图解,请据图回答:
(1)家蚕这种发育属于 ______发育。为提高产丝量,应延长蚕的 ______期。属于这种发育类型的昆虫有 ______(举1例)。
(2)蝗虫与家蚕相比,发育少了图中的[______]______期,因此蝗虫发育属于 ______发育。
(3)蝗灾时,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机是 ______期。
29. (10分) 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中部开雌花(如图)。某生物兴趣小组以玉米为材料进行了二组遗传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亲代杂交组合 子代性状及数量
第一组 黄玉米×黄玉米 黄玉米粒588、白玉米粒195
第二组 黄玉米×白玉米 黄玉米粒412、白玉米粒386
第三组 白玉米×白玉米 白玉米粒686
(1)根据第 组杂交实验结果,可以判断黄色是显性性状。
(2)若A基因控制黄色性状、a基因控制白色性状,则第一组子代中黄玉米粒的基因组成 。
(3)第二组黄玉米粒与白玉米粒作亲本杂交,其后代黄玉米粒的基因组成是 。
(4)第三组白玉米粒与白玉米粒作亲本杂交,其后代出现黄玉米粒的概率是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扦插也称插条,是一种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可以剪取某些植物的茎、叶、根、芽等,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扦插是无性繁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A不符合题意。
B.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一棵棵茄树上,同时长着茄子、西红柿、辣椒、人参果、枸杞等果实,所采用的主要繁殖方法是嫁接,B符合题意。
C.压条是将植物的枝、蔓压埋于湿润的基质中,待其生根后与母株割离,形成新植株的方法。又称压枝,C不符合题意。
D.组织培养是在无菌的情况下,将植物体内的某一部分器官或组织,如茎尖、芽尖、形成层、根尖、胚芽和茎的髓组织等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放在适宜培养基上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分化最后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答案】B
【解析】解: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农技人员用桃溪蜜柚作为砧木,在这棵桃溪蜜柚树上培育出金桔、脐橙等品种和风味完全不同的六种果实,所采用的繁殖方式是嫁接,可见B正确。
故选:B。
3.【答案】C
【解析】解:A、大豆的种子成熟后,豆荚会裂开,种子会自动散布出去,A错误;
B、蒲公英的果实和种子小而轻,依靠风力传播,B错误;
C、苍耳的果实生有刺或钩,钩挂在人或动物身体上,靠人类和动物的活动传播,C正确;
D、虞美人的种子成熟后会自动散布出去,D错误。
故选:C。
4.【答案】B
【解析】解: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如扦插、嫁接、插条、马铃薯用块茎繁殖等都属于无性生殖,与甘薯的生殖方式相同;向日葵用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与甘薯的生殖方式不同。B正确。
故选:B。
5.【答案】A
【解析】解:花、果实和种子是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器官。花成熟以后开放,花粉从花药里面散出,借助于外力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后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头端破裂,释放出两个精子,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极核细胞融合成受精极核。受精完成后,花的各部分发生了以下变化:
由此可见开花结果的过程是开花→传粉→受精→果实(种子),小青杏是果实,因此形成小青杏依次经过的生理过程是开花→传粉→受精→结果。
故选:A。
6.【答案】C
【解析】解: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蟠桃的可食用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
故选:C。
7.【答案】A
【解析】解:A、结合分析可知,鱼类体表并非都覆盖着鳞片,A错误;
B、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B正确;
C、在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古代的鱼类,并逐渐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古代的两栖类又进化为爬行类,某些爬行类又进化为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其中鱼类和两栖类的生殖发育都离不开水,而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C正确;
D、结合分析可知,哺乳动物大都体表被毛,牙齿分化,体内有膈,D正确。
故选:A。
8.【答案】A
【解析】解:早成雏从鸟蛋里孵出来时身体外表已长有密绒羽,眼已张开,在绒羽干后,就随母鸟找食。晚成雏出壳时还没充分发育,身体外表没有或只有很少绒羽,眼不能张开,需要由母鸟衔虫喂养。鸡、鸭等的雏鸟为早成雏,燕子、家鸽、麻雀等的雏鸟为晚成雏。
故选:A。
9.【答案】B
【解析】解: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遗传物质主要位于细胞核中,细胞核对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因此,如果对伞藻A和伞藻B相互进行细胞核移植,移植后的伞藻C长出的伞帽形状与伞藻B的伞帽形状一样,是菊花形。
故选:B。
10.【答案】A
【解析】解: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遗传片段。
故选:A。
11.【答案】B
【解析】解: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是由两条长链状盘旋而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故B正确。
故选:B。
12.【答案】D
【解析】解:A、丹丹是单眼皮,强强也是单眼皮,是同种物种的同一形状,是同种表现形式,不是相对性状。
B、山羊的毛较少,绵羊的毛较多,是山羊和绵羊两个物种,不是相对性状。
C、姚明长得较高,全红婵长得较瘦,高矮与胖瘦属于人体的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
C、豌豆种子的圆滑与皱缩,是豌豆种皮的形状,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
故选:D。
13.【答案】D
【解析】解:A、生物的性状有的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如形态结构、行为方式等,有的肉眼看不到,如生理特征人的ABO血型等,A错误。
B、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有的是显性性状如双眼皮,有的是隐性性状,如单眼皮,B错误。
C、性状相同,基因组成不一定相同。如豌豆高茎基因组成就有DD与Dd,C错误。
D、任何生物体都有许许多多性状。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有的是生理特性(如人的ABO血型),有的是行为方式(如婴儿一出生就会吮吸、惯用右手等行为),等等。可见,性状就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D正确。
故选:D。
14.【答案】C
【解析】解:通过分析可知,能卷舌个体的基因组成是AA和Aa,不能卷舌个体的基因组成是aa。如果父母都是不能卷舌的,控制基因均为aa,则其孩子也一定是不能卷舌的aa。孩子是不能卷舌的,则其父母可能是能卷舌的,如父母均为Aa。
故选:C。
15.【答案】B
【解析】解:A、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因此子女的某些特征与父母相似,这是由于父母将各自基因传给了子女,A正确;
B、生物的性状有的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如形态结构、行为方式等,有的肉眼看不到,如生理特征人的ABO血型等,B错误;
C、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B型血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C正确;
D、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性别也属于人的性状,与遗传有关,D正确。
故选:B。
16.【答案】A
【解析】解: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男子的Y染色体只能传给儿子不能传给女儿,男子的X染色体只能传给女儿不能传给儿子。如果红绿色盲基因位X么染色体上,则人类的红绿色盲遗传表现为外祖父→母亲→儿子的特征,如果红绿色盲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人类的红绿色盲遗传表现为祖父→父亲→儿子的特征,但是人类的红绿色盲不会出现祖父→父亲→儿子的现象,因此可以推测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故选:A。
17.【答案】D
【解析】解:人体的23对染色体中,有一对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另外22对与性别无关的染色体,叫常染色体。人类产生生殖细胞时,染色体数目减半,成对的染色体分开,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23条。在产生生殖细胞时,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另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因此,人体卵细胞中所含有的性染色体是X。
故选:D。
18.【答案】A
【解析】解:AB、染色体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并且一对染色体上有许许多多对基因,A正确,B错误。
C、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包括DNA和蛋白质,基因是DNA上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基因不是染色体的另一种叫法。C错误。
D、染色体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是基因。D错误。
故选:A。
19.【答案】B
【解析】解: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人类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各是50%。因此有一对夫妇前两胎都是生育了女孩,那么他们第三胎生育男孩的可能性为50%。
故选:B。
20.【答案】A
【解析】解:A、白化病、色盲都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遗传病。
B、侏儒、呆小症是激素分泌异常造成的,不属于遗传病。
C、色盲是遗传病;而狂犬病属于传染病,不属于遗传病。
D、白化病是遗传病;而流感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不属于遗传病。
故选:A。
21.【答案】A
【解析】解:A、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错误。
B、有些遗传病出生时没有明显症状,生长到一定时期才表现出来的,正确。
C、近亲结婚时,夫妇双方携带的隐性致病基因可能同时传递给子女,大大提高了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正确。
D、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可以对遗传病进行监测和预防。正确。
故选:A。
22.【答案】C
【解析】解:A、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这是生物进化的基础。A正确。
B、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B正确。
C、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如果环境变化,导致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那么就是可遗传的变异。如果单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未改变的变异,就是不可遗传的变异。C错误。
D、在转基因超级鼠的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鼠的大小,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生长激素基因,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D正确。
故选:C。
23.【答案】A
【解析】解:A、遗传物质发生变化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不一定是有利变异,如玉米的白化苗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可遗传的变异,但是白化苗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是不利变异,A不正确;
B、遗传是普遍存在的,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变异也是普遍存在的,如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因此遗传和变异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B正确;
C、遗传和变异为生物进化的内在基础,生物只有具有可遗传的变异,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不断的进化,因此为生物进化提供材料的变异主要指可遗传的变异,C正确;
D、变异可用于培育生物新品种,如杂交育种,D正确.
故选:A.
24.【答案】A
【解析】解: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酱油、腐乳要用到霉菌,制米酒、馒头要用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等,其中米粉、鲜奶、豆浆与微生物的发酵无关。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25.【答案】A
【解析】解: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冰箱冷冻室温度低能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因此可以使猪肉保存较久,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26.【解析】解:(1)图一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易于成活。嫁接属于无性生殖,无性生殖的优点是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2)潜叶蛾的发育过程经过了四个时期,幼虫和成虫差别较大,是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为:①卵→②幼虫→③蛹→④成虫。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了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并且幼虫和成虫差别不大,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发育过程比蝴蝶的发育过程少了③蛹期。
(3)鸟类的繁殖行为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复杂的繁殖行为。所有鸟类生殖和发育必经的阶段有求偶、交配、产卵,鸟类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因此生命起点是受精卵。
故答案为:(1)无性;形成层
(2)③;完全变态发育
(3)求偶、交配、产卵;受精卵。
27.【解析】解:(1)甲图是嫁接,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嫁接时要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这样新分裂出来的细胞才能愈合在一起,提高嫁接成活率。
(2)菜粉蝶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因此与菜粉蝶相比,蝗虫不经过的发育时期是蛹期。菜粉蝶是害虫,它主要取食植物的叶,由于它在幼虫时期没有翅膀不会飞,活动范围小,因此适于消灭。
(3)雌蛙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青蛙的生殖过程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其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及生活习性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蛙的发育是变态发育。
(4)图中是卵黄,其主要作用是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
故答案为:
(1)无性生殖;形成层。
(2)蛹;幼虫期。
(3)体外;变态。
(4)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
28.【解析】解:(1)家蚕的发育经过②受精卵→③幼虫→④蛹→①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为了提高产丝量应延长蚕的幼虫期。蚊、蝇都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2)(3)蝗虫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为不完全变态发育;而家蚕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为完全变态发育,所以蝗虫与家蚕相比,发育少了图中的④蛹期。蝗虫的幼虫只会跳,不会飞,是消灭的最佳时期。
故答案为:(1)完全变态;幼虫;蚊。
(2)④ 蛹;不完全变态。
(3)幼虫。
29.【解析】解:(1)根据第一组杂交实验结果,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白色为隐性性状,黄色为显性性状。
(2)若A基因控制黄色性状,a基因控制白色性状,第一组亲代都是黄玉米,子代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白玉米,因此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基因组成为Aa,遗传图解如下:
从图示可知,则第一组子代中黄玉米粒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
(3)第二组黄玉米粒与白玉米粒作亲本杂交,则第二组子代为白玉米的基因组成为aa,则第二组亲代黄玉米粒的基因组成为Aa,遗传图解如下:
从图示可知,子代中黄玉米粒的基因组成Aa。
(4)第三组白玉米粒与白玉米粒作亲本杂交,因为控制白玉米粒的基因为隐性基因,所以其后代出现黄玉米粒的概率是0。
故答案为:(1)一
(2)AA或Aa
(3)Aa
(4)0
第15页,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