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浮力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生活中的浮力;
了解如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
理解浮力的产生原因;
初步探究浮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2.能力目标
通过大量生活事例了解浮力,从而引出浮力的概念;
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通过实验,初步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精神;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悉浮力,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启发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的科学方法
三、学情分析
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分析
作为自然科学的规律课,教材的编写思路一般是
无论从方法论的角度还是对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获得信息的分析,都表明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因此,本课的教法主要是“开放情境、引导探究”,而学法主要是让学生“亲身体验,在探究中学习”。这节课综合应用目标导学、分组实验、直观演示实验、讲授和讨论并辅以电教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已列为《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初中物理教学目的之一,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学中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边动手边思考。从实验数据总结出结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演示手里的乒乓球放手后会怎样,如果换做是在水里会怎么样 引入浮力课题
活动二:浮力的相关概念
提出问题,列举生活中类似的现象。
问题1:从这个浮力的产生条件和大致方向的角度分析概括浮力的概念。
问题2:对静止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力分析,受到几个力,根据平衡条件得出浮力的方向。
教师总结:
一、浮力(F 浮)
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托起的力。
2.方向:竖直向上
活动三:称重法测量浮力
带领学生用称重法测量浮力,并推导出浮力的公式
教师总结:
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F浮=G-F
活动四:浮力的产生原因
回忆液体压强等知识,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
演示实验
乒乓球实验
实验现象:
1.将乒乓球放入瓶内,向瓶里倒水,乒乓球不浮起;
2.将瓶下口堵住,乒乓球浮起。
上、下两面所受压力关系
∵p向上> p向下
∴ F向上> F向下
F浮= F向上- F向下
结论: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活动五: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1.用橡皮泥“造船比赛” ,引导学生思考: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形状)
2.将空易拉罐按入水中感受浮力的大小及排开水的多少。
3. 轮船从江河航行到大海,吃水的深度变化了。由此猜想:浮力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教师活动:①巡回指导实验操作
②对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给出评价
③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物体的密度、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活动六:课堂小结
活动七:布置作业(完成学案习题)
五、板书设计
第1节 浮力
1.浮力
(1)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2)方向是竖直向上。
(3)浮力的大小F浮=G-F弹。
(4)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上、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对它的压力差。
F浮=F合=F向上-F向下。
2.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入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处的深度、物体的密度、质量、体积、物体的形状等无关。物体浸入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六、教学反思
在教授《浮力》这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了解物体在水中的浮力现象,并引导学生思考浮力的原理。接着,我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了浮力的概念、公式和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浮力的大小和变化。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浮力的概念和公式理解较为困难,需要我进行反复讲解和解释。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的操作和安全意识也需要加强,需要我进行更加详细和细致的指导和注意事项提醒。
针对这些问题,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的培养,通过更加生动、具体的实例和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浮力的概念和应用。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我也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巧的培养,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实验效果的准确性。
总之,我会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和知识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