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南县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三次测试生物试卷
2023年4月8日
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二 3.3-4.3,选择性必修三 1.1-2.2;考试时间:50 分钟;
一、单选题(本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新农村建设开发沼气工程,以人畜粪便、秸杆为原料,产生的沼气可以为燃料,沼渣可以作为家禽的饲料及食用菌的培养基,沼液通入养鱼池用于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增加鱼的饲料,减少对林灌草地进行滥采滥伐,保护生态环
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沼气工程充分利用了循环原理,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B.在保护林灌草地改善水土流失的过程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 对林灌草地进行保护后,很多鸟类和小动物迁入、定居,改变了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D. 可以通过植树造林、种草、开发沼气等绿色清洁能源来尽早实现“碳中和”
《齐民要术》记载一种称为“动酒酢(酢同醋)法”的酿醋工艺:“大率酒一斗,用水三斗,合瓮盛,置日中曝之。七日后当臭,衣(指菌膜)生,勿得怪也,但停置,勿移动,挠搅之。数十日,醋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方法原理是醋酸菌将酒精转化为醋酸B.加水使酒精稀释,可避免高浓度酒精毒害醋酸菌C.“衣”位于变酸酒的表面,由酒中酵母菌繁殖而成D.“挠搅”促进酒精与醋酸菌接触,还增加溶氧量
3. 如图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作用的范围。y 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 表示恢复到原来状态所需的时间;曲线与正常
范围之间所夹的面积可以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TS)。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y 的大小可以作为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的定量指标
B.在遭到干扰时,x、y 的大小与生物种类有关,与数量无关C.对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说,y 和 x 之间呈正相关
D.TS 越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大
4.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只能在不同种生物之间以及非生物环境与生物之间进行传递
蝙蝠“回声定位”和狗外出时的“频频撒尿”分别体现了行为信息、化学信息
牧草生长旺盛,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体现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泡菜是许多亚洲国家的传统食品。某科学家在一坛泡菜的发酵液中发现的微生物包括一种特殊的兼性厌氧型乳酸菌、
酵母菌和丝状真菌。如图表示卷心菜乳酸发酵过程中这 3 种不同微生物种群中活细胞数和 pH 的变化。发酵液中的溶解
氧量随时间下降,在第 22 天被完全耗尽。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
1
A.pH 从第 0 天到第 3 天的下降可能与 CO2 有关
B.酵母菌细胞在第 28 天后开始产生酒精
C.酵母菌细胞从第 0 天到第 22 天的增殖与发酵液中的氧气有关D.一些丝状真菌对低 pH 条件具有一定的耐受性
具有“生物黄金”之称的红豆杉,是一种生长在我国云南、西藏、湖南等地的集观赏和药用于一身的世界珍稀树种,被列为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随着人们对红豆杉的掠
夺性采伐,红豆杉野生资源日趋枯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人类活动是造成红豆杉成为濒危物种的主要原因
可以通过建立种子库、基因库等生物技术对红豆杉的基因进行保护C.保护红豆杉最好的方法是建立红豆杉植物园
D.保护红豆杉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环境的关系
下列有关统计细菌数目的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细菌计数板,在显微镜下可以准确计算出一定容积的样品中活菌的数量
B.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C.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
D.为保证计数的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 30~300 的平板进行计数
微生物接种时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下列关于两者的区别,说法正
确的是()
比较方面 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① 需在无菌条件下操作 不需无菌操作
② 培养基中不加琼脂 培养基中加有琼脂
③ 不可计算菌液中的活菌数 可计算菌液中的活菌数
④ 需要接种环 需要涂布器
A.②、④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21 年,在中国昆明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上,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
体”为主题,为未来 10 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绘制了美好蓝图。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各样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B.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C.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D.对行将灭绝的物种应该进行易地保护
10. 下列有关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尽量缩小城市生态足迹面积,可减少对城市内外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
B.餐厨垃圾分类、回收与利用可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小生态足迹
C.减少围湖造田、推广生态农业等措施均可提高生态承载力
D.增大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均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某研究小组使用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筛选淀粉分解菌。接种培养后,若细菌能分解淀粉,那么培养平板经稀碘液处理,会出现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如图),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2
菌种 菌落直径: 透明圈直径: H/C
C(mm) H(mm)
细菌Ⅰ 5.1 11.2 2.2
细菌Ⅱ 8.1 13.0 1.6
有关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基除淀粉外还含有氮源等其他营养物质
B.筛选分解淀粉的细菌时,菌液应稀释后涂布
C.细菌 I 和细菌Ⅱ均不能将淀粉酶分泌至细胞外
D.H/C 的大小反映了两种细菌分解淀粉能力的差异
12. 图为“蔬菜—鸡、猪—沼气”系统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有 3 个箭头不能代表能量流动
B.该系统提高了人类对光合作用所固定能量的传递效率
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蔬菜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D.该系统实现了资源的多层次利用,属于物质循环利用的农业
生态工程
下列关于“酵母菌的纯培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马铃薯捣烂后的滤液中含有酵母菌生长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
接种环灭菌时,顶端的环和环后的部分柄均需通过火焰灼烧
平板划线时,接种环应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轻轻地连续划线
D.完成平板划线后,应将平板立刻倒置培养以免污染培养基
图甲表示稀释涂布平板法中的部分操作,图乙表示平板划线法的操作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A.甲中涂布前先要将涂布器灼烧,待冷却后才能涂布菌液
B.甲、乙操作相比较,甲涂布后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
C.在接种前后,乙中接种环共需要灼烧 6 次
D.乙中的连续划线的起点都是上一次划线的末端
蓝莓酒是以蓝莓果汁为原料发酵而成的,在蓝莓酒的基础上继续发酵可得到蓝莓醋。下列相
关叙述正确的是()
在蓝莓酒发酵过程中,将蓝莓果汁装满发酵瓶可排出多余空气
在蓝莓酒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要放气一次,以排出 CO2
酿制蓝莓酒时温度控制在 30~35℃,酿制蓝莓醋时温度控制在 18~30℃
D.在酿制蓝莓醋的过程中,发酵装置要密封好,以利于醋酸菌的发酵
3
如图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实验中样品稀释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 某一稀释度下至少涂 3 个平板,该实验方法统计得到的结果常会比实际活菌数目少
3 号试管中的样品溶液稀释倍数为 104 倍
5 号试管的结果表明每克土壤中的菌株数为 1.7×108 个
该实验需设置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对照,用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有选择作用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通过采用特定技术将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药物连接到能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的单克隆抗体上,实现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ADC 的结构及其发挥作用的
机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通常将免疫后得到的 B 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
B.用 96 孔板培养和多次筛选杂交瘤细胞后,在体外大规模培养可获得单克隆抗体
C.ADC 通过抗体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肿瘤细胞
D.ADC 在肿瘤细胞里被溶酶体裂解,释放药物,使肿瘤细胞死亡
科研人员利用下图所示的流程,将小鼠多能干细胞(PSC)诱导成为精子,并使其成功与卵
细胞受精,得到正常后代,这项研究给男性无精症导致的不孕不育带来了福音。下列分析不合
理的是( )
A.PSC 诱导形成精子的过程中,会发生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B.步骤④只能加入一个分化出的精子,以避免多个精子和卵细胞融合
C.步骤⑤受精卵在体外培养时需提供 95%空气和 5%CO2 的混合气体环境D.上述流程利用了动物细胞培养、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
2020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发现丙肝病毒的三位科学家。丙肝病毒引起的丙型肝炎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下图为利用小鼠甲为
实验材料研制丙肝病毒的单克隆抗体的实验流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4
A.在动物细胞培养时,培养液中除营养物质外还要添加一定量的血清、血浆
B.动物细胞培养时通常采用培养皿或松盖培养瓶,并将其置于含有 95%,加 5%CO2 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C.图中筛选 1 的目的是获得杂交癌细胞
D.若 B 淋巴细胞的基因型为 HH,骨髓癌细胞的基因型为 SS,在两两融合后基因型可能有
HHSS、HHHH、SSSS
20. 如图表示利用棉花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培养进行遗传改良的过程,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①过程需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混合物处理
B.②过程能定向诱导原生质体产生优良性状的突变
C.③过程中叶肉细胞失去了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
D.④过程需用适宜配比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处理
培育肉是利用动物体内分离的肌肉母细胞或全能干细胞,采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培养出类似于动物肌肉的肉丝,同时添加了人体所需的元素如铁、钙等,使之营养更加丰富。下列相关叙
述不正确的是()
A.用胃蛋白酶处理肌肉组织,可以获得分裂能力强的肌肉母细胞
B.生物反应器内应控制温度适宜,并充入一定量的 CO2 保证培养液的 pH 相对稳定
C.培养液中的支架提供了更多的细胞附着面积,有利于细胞贴壁生长
D.“人造牛肉”的培养有利于工厂化生产,产品是真肉
22. 植物细胞工程在农业、医药工业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主要是利用促进细胞生长的培养条件,提高单个细胞中次生代谢物的
含量
B.植物顶端分生组织附近的病毒很少,甚至无病毒,因此人们为了获得抗病毒苗常常利用茎尖
进行植物组织培养
C.利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玉米幼苗,直接从中选择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这样能够极大的缩
短育种年限
D.快速繁殖花卉的过程中,诱导愈伤组织期间一般不需要光照,此时细胞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
型
5
23. 下图为动物成纤维细胞的培养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步骤①的操作不需要在无菌环境中进行 B.步骤②中用盐酸溶解细胞间物质使细胞分离C.步骤③到④的分瓶操作前常用胰蛋白酶处理 D.步骤④培养过程中不会发生核型变化
Leigh 氏综合征是由线粒体基因突变导致的。一位母亲的线粒体携带这一突变基因,她的前两个孩子因患有该病而夭亡。她的第三个孩子因为接受了另一名女性捐赠的卵母细胞而成为全
球首个拥有“三个父母”的男婴。下图为男婴的孕育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为核移植技术 B.②需要使用灭活病毒诱导
C.③过程中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D.④为胚胎移植技术
25.“白菜—甘蓝”是用细胞工程的方法培育出来的蔬菜新品种,它具有生长期短、耐热性强和
易于储藏等优点。下图是“白菜—甘蓝”的杂交过程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除去细胞壁形成原生质体,可运用的酶是纤维素酶、淀粉酶和果胶酶
B.通常可诱导上述原生质体相互融合的方法是 PEG 和灭活的病毒诱导
C.杂种细胞形成的标志是诱导产生了新的细胞壁
D.愈伤组织形成“白菜—甘蓝”植物体必须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
二、多选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全部选对 4 分,选不全 2 分,选错 0 分)
26. 下图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X 细胞是从脾脏中提取的已免疫的 B 淋巴细胞
B.Y 细胞是杂交瘤细胞,通常取用培养 10 代以内的细胞
C.图中筛选过程至少两次且方法不同,最终保留抗体检
测呈阳性的细胞
D.图中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细胞在培养过程中不会出现
接触抑制的现象
6
如图为烟草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流程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对过程①获取的根组织块应做较彻底的灭菌处理
B.过程②应根据要求使用适宜的培养基,在避光的
环境中进行
C.过程③发生脱分化,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定向诱导 X 细胞可得到有利的突变体
2022 年 6 月 10 日,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北极狼在北京呱呱坠地。克隆北极狼的供体细胞来自哈尔滨极地公园引进的一只野生北极狼的皮肤样本,卵母细胞来自一只处于发情期的母犬,代孕母体则是一只比格犬。克隆过程如图
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比胚胎干细胞核移植技术更易成功
用电刺激、Ca2+载体等方法激活重构胚,促进其分裂发育
图中细胞分裂、分化形成克隆胚胎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
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有望用于增加濒危动物的种群数量
29. 为了从土壤中筛选对抗生素有抗性、能高效降解淀粉的微生物,研究人员利用土壤浸出液进
行了如图所示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 X 培养基上接种的方法为平板划线法
B.X 培养基含有淀粉和抗生素,Y 培养基是不含琼脂的液体培养基
C.菌落①可能是硝化细菌,因不能产生淀粉酶所以无透明圈
D.图中降解淀粉最高效的是菌落⑤,可根据菌落特征初步判断微生物类型
甲品种青花菜具有由核基因控制的多种优良性状,但属于胞质雄性不育品种。通过体细胞杂
交,成功地将乙品种细胞质中的可育基因引入甲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照光处理的甲青花菜下胚轴细胞中存在叶绿体,有利于筛选杂种细胞
B.细胞融合依赖生物膜的流动性,获得的融合原生质体需放在无菌水中以防杂菌污染
C.培养形成的愈伤组织可继续在原培养基中分化形成植株
D.杂种植株含有控制甲青花菜优良性状的基因,并能通过父本进行传递
7
三、填空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30 分)
31.(无特殊说明,每空 2 分,共 16 分)长春碱(一种抗癌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有较大的毒性作用,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可同时与癌细胞和药物结合。如图是科研人员生产能同时识别癌胚抗原和长春碱的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部分过程。分析回答:
(1)传统的获得抗体的方法是向动物体内反复注射某种抗原,使动物产生抗体,然后从动物的血清中分离所需的抗体,这种方法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2)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相比,过程②诱导融合还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
过程②细胞融合后可以得到 3 种类型的融合细胞,其中能在 HAT 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胞类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④为克隆化培养和筛选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
(3)请根据所学知识,用箭头和文字补全图中方框内获取单克隆杂交—杂交瘤细胞的生产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4)图中通过体外培养的方法获得了大量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除该方法外,还可以使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可以作为“生物导弹”治疗癌
症,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
32.(无特殊说明,每空 1 分,共 14 分)科学家利用番茄(2N)和马铃薯(4N)利用如图技术得到“番茄﹣马铃薯”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获得 a、b 所选用的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2)图示技术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 d 培育成植株的过程运用的技术手
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用的化学诱导剂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过程成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4)过程④是______________,⑤过程增殖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诱导 f 中植株生根过
程中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较④过程_______(高/低);最终获得的“番茄-马铃
薯”属于________倍体植株(2 分)。
8辉南县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三次测试生物试卷答案
A 2. C 3. D 4. D 5. B
C 7. A 8. B 9. A 10. D
C 12. D 13. D 14. B 15. B
C 17. C 18. B 19. B 20. B
A 22. D 23. C 24. B 25. C
ACD 27. ACD 28. BD 29. BCD 30. BC
31.
(1)产量低,纯度低,而且制备的抗体特异性差(合理即可)
(2)灭活的病毒;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细胞(或杂交瘤细胞);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
(3)将获得的B淋巴细胞与单克隆杂交瘤细胞融合→在选择培养基上筛选出杂交—杂交瘤细胞→克隆化培养、抗体检测筛选出单克隆杂交—杂交瘤细胞
(4)将获得的单克隆杂交—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合理即可);不损伤正常细胞、减少用药剂量(答出一点即可)
32.
(1)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2)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细胞全能性
(3)原生质体融合;PEG(聚乙二醇);杂种细胞再生出细胞壁(形成新的细胞壁)
(4)脱分化;有丝分裂;高;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