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15 21:29:32

文档简介

2022 学年第二学期宁波三锋教研联盟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B C B A D B B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C D B D B C B D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C C B B A C B D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小题,其中第 31小题 13分,第 32小题 12分,第 33 小题 15分,共
40 分)
31、
(1)特点:继承、融合与创新;阿拉伯语为表现形式;伊斯兰教为指导思想。3分(每点 1分)
作用:桥梁作用。1分
史实:中国造纸术和印度的数字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2分(每点 1分)
(2)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和农奴制度、基督教主导。3 分(每点 1 分)
变化:王权加强;城市兴起并获得自治;城市经济发展;大学兴办;人文主义思想传播。4
分(每点 1 分,任答 4 点给 4 分)
32、(1)时间:1785 年(18 世纪 80 年代)1 分
影响: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催生了交通工具的革命;改变了人
们思想观念;造成了环境污染。5 分(每点 1 分)
(2)问题:工人阶级状况;悬殊的贫富差距;剧烈的社会矛盾;马克思主义诞生。4 分(每点 1
分)。
注意:二手史料的信度;孤证不立。2 分(每点 2 分,任答 1 点 2 分)
33、(1)变化:由排斥商品经济到依靠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力。(2分)
措施: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私营企业发展;以租让制等形式引入外国资本;
允许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分配。4分(任答两点即可,每点2分)
(2)改变:多种所有制到单一公有制;利用市场到建立计划经济。4 分(每点 2 分)
评价(5 分)
积极:实现了工业化;建成了社会主义;卫国战争胜利;赢得国际声誉。2 分(任意两点 2 分)
局限:牺牲农民和农业;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制约以后的发展。2 分(任意两点 2 分)
性质: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体制。1 分
评分标准:一、能从积极和局限两方面评价分析 2 分;只有单方面 1 分
二、积极作用和局限写出两个及以上 4 分
三、能进一步指出性质或地位 5 分
高一历史学科试题第1页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2 学年第二学期宁波三锋教研联盟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 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 7 页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古代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以下不属于文明出现标志的是
A.文字产生 B.原始农业出现 C.阶级对抗 D.国家形成
2、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这两个文化成就在
下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3、古代世界先后出现了一批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下列帝国出现时间最早和最迟的是
①波斯帝国②罗马帝国③奥斯曼帝国④阿拉伯帝国
A.②③ B.①③ C.④③ D.②④
4、与古代东方只许帝王显贵和神灵发生牵连不同,希腊宗教则把神拉到人的中间,神性和人性
不仅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而且交相辉映,神是人的完美典型,在神的形象中可以想见人的智
慧和美丽可能达到的最高境界。这体现了希腊文明具有
A.天赋人权色彩 B.神人感应色彩 C.人文主义色彩 D.君权神授色彩
高一历史学科试题 第1页共 7 页
5、史载,伊凡四世从全国各地甄选了一批中小贵族亲信,组建特辖军,专门镇压被控不忠的大
贵族。据统计,在 1565—1572 年间,就有大约 4000 名大贵族被诛杀。伊凡四世的这种做法
A.稳固了基辅罗斯的专制政体 B.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C.迅速拓展了俄罗斯国土疆域 D.奠定了民族国家基础
6、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影响深远。古代亚洲学习模仿中国政治制度的国家有
①日本②朝鲜③越南④印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1453 年,征服者征服了君士坦丁堡,将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随后征服了西亚和北非部分地
区,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这里的“征服者”是
A.阿拉伯人 B.罗马人 C.俄罗斯人 D.土耳其人
8、1843 年,美国旅行家和考古学家约翰·劳埃德·斯蒂芬斯在《尤卡坦纪闻》一书中描述了位
于尤卡坦半岛的古代金字塔遗址(下图),该遗址所属的文明是
尤卡坦半岛古代金字塔遗址
A.古埃及文明 B.玛雅文明 C.阿兹特克文明 D.印加文明
9、比较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世界地图,变化的原因最大可能是
A.科技革命 B.新航路开辟 C.殖民扩张 D.文艺复兴
10、哥伦布在《航海日记》里写道:“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美洲人)变成基督徒。
臣认为,一旦发朝,毋须多久,大批居民即会信奉吾人之天主教……”由此可见,哥伦布的
航海活动重在
A .促进文化交流 B .推动商业贸易 C .传播天主教 D .殖民掠夺财富
11、1609 年荷兰的格劳秀斯发表《海洋自由论》,主张海洋应自由利用;1635 年英国的塞尔登发
表《海洋封闭论》,则认为英国君主有权占有四周的海洋。这反映出当时
A.殖民竞争日趋激烈 B.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英荷积极探索海洋 D.各方关注海洋权益
高一历史学科试题 第2页共 7 页
12、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开创了大帆船贸易。下图为贸易路线示意图。该图可说明
A.太平洋地区是世界贸易中心 B.帆船贸易使美洲大为受益
C.世界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 D.西班牙主宰世界经济贸易
13、新教主义认为,上帝是在自然发生作用的过程中显现自己的,白昼更替、四季循环、月亮
盈亏和星辰运行都有一定规律,认识这些规律,就认识了上帝的智慧,显示了上帝的全知全
能。这说明,宗教改革
A.否定了天主教因行称义观念 B.推动和传播了人文主义思想
C.有利于欧洲资产阶级的成长 D.客观上有利于近代科学发展
14、科学史家认为,有一部著作“总结了过去时代人类探索宇宙哲学和隐藏在世界后面的物理
学所累积起来的理论成果,不仅埋葬了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而且也宣告比较新的笛卡尔机械
宇宙体系的完结,直接促成了英国的工业革命”。这部著作的作者是
A.伽利略 B.牛顿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
15、有一场重要的思想文化运动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时的思想家对于他们所栖
身的世界展开了广泛深刻的批判:现存的宗教组织、政治体制、社会结构、经济制度、司法
体系、教育模式等均受到了质疑。这场运动
A.倡导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B.形成重视经验和事实的思维方式
C.痛斥教廷兜售赎罪券的行为 D.强调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的理性
16、“这些联合起来的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联合邦……而它们与
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亦从此完全废止。”材料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英国“光荣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俄国农奴制改革 D.德意志的统一
17、1670 年,英王查理二世不顾此前与荷兰、瑞典建立的联盟关系,与法国签订《多佛密约》。
两年后,英法联合对荷宣战,英国议会以拒绝军事拨款相抵制,最后只得单独与荷兰停战。
这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A.君主立宪制继续完善 B.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
C.王权受到议会的限制 D.国王的合法地位面临挑战
高一历史学科试题 第3页共 7 页
18、1798 年,美国弗吉尼亚州议会通过决议,声明各州通过宪法契约建立了联邦政府,只授予
其有限的权力,剩余的绝大部分权力由州及其人民保留。当联邦政府行使宪法未授予的权力
时,各州有权宣布联邦法令违宪。该决议
A.扩大了州政府的权力 B.体现了联邦制分权原则
C.彰显了各州独立平等 D.革除了邦联体制的弊端
19、下表是 1860 年和 1900 年英、德、美、中四国制造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比例示意图,图中
变化说明
A.各国工业均呈上升趋势 B.美国发展成为世界霸主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D.制度变革推动经济发展
20、君主立宪制与民主共和制是近代民主的表现形式。19 世纪末,下列国家实施君主立宪制的

①英国 ②意大利 ③德意志 ④法兰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1866 年,西门子发明了世界第一台直流电机,首次把机械能转换成为电能。此后,有轨电
车、无轨电车、电梯、电气火车等相继由西门子公司最先研发并投入市场。材料主要说明
A.德国成为科技革命的中心 B.英国丧失工业优势地位
C.科技创新与生产紧密结合 D.技术进步推动科学产生
22、19 世纪末,随着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出现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是
A.特权贸易公司 B.工厂制 C.垄断组织 D.跨国公司
23、20 世纪初,欧洲国家间各种矛盾日益激化,国际局势日益紧张。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A.法德矛盾 B.俄奥矛盾 C.英德矛盾 D.英美矛盾
24、1871 年 4 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受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
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
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
A.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B.希望得到农村群众支持
C.实行八小时工作日 D.争取全体人民的普选权
高一历史学科试题 第4页共 7 页
25、下图为殖民扩张和收缩的两个长周期示意图,其中第二次殖民扩张高潮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两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B.列强瓜分世界
C.资本主义列强争夺霸权 D.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6、1885 年签署的柏林会议总议定书宣称:“今后占据目前在其领地外的非洲大陆沿岸地区某领
土的国家,或迄今没有这类领地而即将获得这种领土的国家,以及将要承担保护权的国家,
应该向本议定书的签字国呈送与此有关的相应文件及声明,以便使后者在必要时有可能申诉
自己的要求。”上述内容体现的原则是
A.“有效占领” B.“全体一致” C.“委任统治” D.“机会均等”
27、下列关于一战的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马恩河战役②萨拉热窝事件③同盟国集团形成④日德兰海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
28、巴黎和会的开幕日是 1919 年 1 月 18 日,这天正是普鲁士王国成立纪念日,也是普法战争后
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的纪念日,而签订《凡尔赛和约》的凡尔赛宫镜厅又是德国威廉一世皇
帝即位的场所。这反映出巴黎和会
A.重新确立了战后欧洲新秩序 B.带有浓厚的复仇色彩
C.有效促进了法德两国和解 D.是强权主宰的分赃会议
29、在 20 世纪 30 年代的英国,人们普遍对一战的损失与流血记忆犹新,有些上层人物对法西斯
独裁者公开表露同情,英国政府也力图采取模棱两可、不表态的方针,认为或许可以找出某
些方法,以满足或抚慰独裁者们的要求。这一定程度上导致英国
A.法西斯主义的盛行 B.反战运动高涨
C.放弃大陆均势政策 D.实行绥靖政策
30、某同学拟写作小论文“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以下史事,他可以选用的

①奥匈帝国解体 ②美利坚合众国成立 ③中国收复台湾 ④阿尔及利亚独立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高一历史学科试题 第5页共 7 页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小题,其中第 31小题 13分,第 32小题 12分,第 33小题 15分,共
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今天,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地发现古代伊斯兰帝国与现代的联系:文化贡献、数学和科学发明
等。这些持久的贡献是穆斯林从被征服的民族那里借来的,并打上了自己独特的印迹。阿拉伯语
不仅变成了从波斯到比利牛斯山的主要日常用语,而且代替了波斯语、希腊语等帝国境内多种语
言,成为主要的文化工具,是有力的文化融合剂。伊斯兰教作为阿拉伯半岛和阿拉伯先知的产物,
它不仅要求人们顺从新的信仰,而且要求人们顺从新的社会——实际上就是顺从麦地那政府和先
知以及后来的帝国。8 世纪初,穆斯林从中国工匠那里学到了造纸术,纸张日渐普及,不久所有
大城市都建立了学校和图书馆。
——摘编自【美】罗宾·多克《伊斯兰世界帝国》
(1)根据材料归纳阿拉伯文化的特点?(3 分)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
交流中的作用并列举两个史实说明。(3分)
材料二
表 2 中古中后期西欧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 件
1020 年 首次对西班牙城市莱昂颁布城市自治特许状
1088 年 “欧洲大学之母”博洛尼亚大学成立
1167 年 牛津大学成立,40 多年后该校部分师生又创办了剑桥大学
1296 年 但丁成为佛罗伦萨百人会议的成员
1367 年 德国各大贸易城市正式成立汉萨同盟,包括了近 200 座城市和城镇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古西欧有何基本特征?(3 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
中古中后期西欧社会有何新变化?(4 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一
直到其能量被应用到运输业后,蒸汽引擎才对商业世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英国北部,也
就是新兴工业革命的中心地区,首先响起了蒸汽机车的轰鸣声。刚开始时,机车的烟雾和汽笛声
惊到了很多人,也吓坏了在路边劳作和在附近草场吃草的马儿。虽然他们被蒸汽和煤烟弄得基本
上什么都没看到,但是机车的速度和动力还是让第一批乘客惊诧不已。
——摘编自【美】威廉·麦克尼尔《世界简史》
(1)写出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应用于工厂的时间?(1 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蒸汽引擎的
应用对欧洲产生的影响。(5 分)
高一历史学科试题 第6页共 7 页
材料二
玛丽·巴顿就是这些人中间的一个。这位可怜的织工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他的老板们能够
从原来的房子一次一次地搬到更好的房子里去居住,最后又总是盖造一所比以前所有的房子都来
得体面的住宅,在乡村中建上一大片庄园,可是做织工的人却要身受减削工时、克扣工资、裁员
解雇等等的遭遇,老是为孩子们的面包在不断挣扎……工人们用尽一切粗野的言辞向议会请愿,
诉说他们身受的痛苦和要求。
——摘自小说《玛丽·巴顿》1855 年)
(2)玛丽·巴顿的遭遇如果作为史料可以研究那些问题?(4 分)从研究性学习角度看,这种
史料的应用要注意什么?(2 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 分)
材料一
1905 年,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要消灭商品经济”。1921 年,他又说:“商品交换失败了,
我们要在许多经济领域退向国家资本主义,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退向国家调节买
卖和货币流通”。
——摘编自边丽冉《论列宁商品经济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列宁经济思想的变化?(2 分)结合所学概述列宁是如何“后退”的?
(4 分)
材料二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原则……从
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据叶书宗《善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在所有制结构和经
济体制上有何改变?(4 分)如何评价斯大林体制?(5 分)
高一历史学科试题 第7页共 7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