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6单元
期中考试自主学习内容不列入考试范围
第一单元:第1课“人类文明的产生”一目、第2课“古代文明的扩展”一目为学生自主学习内容。
第二单元:第04课古代南亚的国家(“南亚与东亚的国家”一目前3段)、第0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文明的具体状况(说明:要知道古代非、美洲文明的主要国家)可作为自主学习内容。
第三单元:第6课“其他航路的开辟”一目可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内容。
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在欧美的扩展”(说明:保留了日本)开展自主学习活动。
第六单元: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前3目(说明:“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一目要掌握);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一课)。
期中考试范围
【课标1.21】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通过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及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第6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政治制度:17-19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扩展(第9课)
经济联系: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第10课)
殖民扩张:20世纪初资本主义列强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
(第12课)
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1.标志: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绝大多数地区已经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的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独立的拉丁美洲国家实际也成为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
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2.背景:19世纪中后期,伴随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在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中,资本主义各国越来越要求独占更大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
帝国主义,亦称“垄断资本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帝国主义阶段的经济的主要特征: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高度发展,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列强已把世界领土分割完毕……
1895年《马关条约》……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
1842年《南京条约》……接受协定关税以及开放五口通商等
商品输出
资本输出
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3.影响:
1880年时,我们所面对的不完全是一个单一的世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所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
——[英]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
德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由1870年的9.7%上升到1913年的12.6%,从世界第三位跃居第二位。
——邢来顺《德国通史》第4卷
1914年欧洲部分列强占有的殖民地统计表
①对世界: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
②对欧美:列强之间孕育着新的更大的矛盾
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3.影响:
①对世界: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
②对欧美:列强之间孕育着新的更大的矛盾
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德]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③对亚非拉:带来深重灾难,激起反抗斗争
客观上推动现代化
一、拉美陷落:殖民历程
1492·哥伦布发现美洲
圣多明各
(海地岛)
1496·圣多明各殖民地建立
时间 国家 殖民历程
15-16世纪 西班牙 1492年:
在海地建立首个殖民地
16世纪 葡萄牙
17-18世纪 荷兰 英国 法国
16世纪中叶:
已殖民美洲大部分地区
1530年:
在巴西建立首个殖民地
①法、荷入侵巴西失败,各国争夺圭亚那
②英国侵入中美洲地区
二、亚洲沉沦:殖民历程
时间 地区 殖民国家 殖民情况
15世纪-16世纪中叶的亚洲 葡萄牙 1510年:征服印度果阿地区
西班牙
17世纪-20世纪初 南亚 英国
东南亚 荷兰
英法美
西亚 英法俄
东亚 西方列强 与日本
16世纪中叶:已在亚洲建立几十个商站
1565年:开始统治菲律宾
1608年:英属东印度公司船只抵达印度
1602年:在印尼成立荷属东印度公司
①英国入侵缅甸、马来半岛;②法国染指印度支那(越、柬、老);③美国殖民菲律宾
①英俄争夺伊朗;②奥斯曼帝国半殖民地化
①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②日本吞并朝鲜
二、亚洲沉沦:殖民活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
17世纪上半叶
从16世纪末开始,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势力开始衰退……这一时期殖民的特点虽然从本质上没有多大改变,但是从形式上,除仍然使用武力之外,往往采用殖民贸易公司的形式,通过垄断贸易而获取殖民利益。
——赵立行《世界文明史讲稿》
三、瓜分非洲:殖民历程
时间 殖民区域 殖民历程
15世纪-19世纪中叶 沿海地区
18世纪后期-19世纪后期 (蒸汽时代) 北非为主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电气时代) 撒哈拉以南非洲
1415年:葡萄牙占领休达
19世纪中叶:奴隶贸易已持续几个世纪
1830年:法国开始入侵阿尔及利亚
1858年:法国获准成立苏伊士运河公司
1874年:英国开始刚果河流域探险
1882年:英国占领埃及
19世纪后期:英国2C计划(开罗—开普敦)、法国2S计划(塞内加尔—索马里)、德国条顿非洲计划(赤道两侧地区)
1884年:柏林会议(有效占领、地图上作业)
20世纪初:非洲被迅速瓜分完毕
三、瓜分非洲:殖民活动
帝国主义瓜分非洲是从近代以来早已开始的欧洲人蚕食非洲这一历史进程的自然结果……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发展的不平衡性和1873年深刻的经济危机加速了这一进程的到来;科技的进步和勘察非洲的完成则为瓜分提供了客观条件,这些合力构成了资本主义列强瓜分非洲的原因。
——李安山《非洲现代史》
迅速瓜分非洲的原因?
十九世纪以前,西方殖民者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还没有开拓大片殖民地,更未深入内陆,而是在东西海岸圈占若干据点,修建堡垒,设置商站,进行掠夺性的贸易,用玻璃珠、甜酒和劣等的工业品从非洲人手里骗取大量黄金、香料、象牙等珍贵物品,以及从事贩卖黑奴的罪恶勾当。
——瞿季木、黄鸿剑《世界近代史纲》
①早期殖民铺垫;②帝国主义形成;③工业革命推动;④社会危机刺激
三、瓜分非洲:殖民活动
据统计,非洲的国界44%都由经线或纬线划分,30%的国界是用直线或曲线的几何方法划分,仅26%的国界是自然边界。
——金点强、王守望《非洲:几何线边界埋下祸根》
1884·柏林会议
几何边界埋下什么祸根?
割裂统一族群,破坏社会结构,带来动荡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