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孔丛子·抗志第十》)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先A生B鲁C国D之E士F然G不H以I卫J之K褊L小M犹N步O玉P趾Q而R慰S存T之U
愿V有W赐X于Y寡人Z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恒称其君之恶者”与“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句中的“恒”含义相同。
B.“未审君之愿将何以为”与“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两句中的“审”含义不同。
C.“贤而有实者也”与“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两句中的“贤”含义相同。
D.“君取士果信名而不由实者也”与“腹犹果然”(《逍遥游》)两句中的“果”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穆公对子思的回答感到困惑,就召见成孙弋请他解除疑惑,成孙弋认为子思的话很有见地,
同时也表明总是能指出君主的过错的人还未有过:
B.为报答卫国国君的厚遇,子思认为自己只能向他推荐贤能之士,并在交谈时指出卫国不缺乏
贤才却没有好的国政是因为贤才没有得到重用。
C.对于应该如何取用贤能之才,子思认为不是靠名声,而是要靠实际能力,并趁机向卫国国君
推荐卫国东部边境的李音,说他就是有实际能力的贤人。
D.与周公是大圣人,康叔是大贤人,但他们的后人,也就是现在鲁国和卫国的国君不一定圣贤
一样,李音也未必会像他的祖辈一样一世务农。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为义而远禄爵,非子思,吾恶闻之矣。
(2)君言世臣之子未悉官之,则臣所谓有贤才而不见用,果信矣。
14.子思对鲁穆公和卫国国君的进言各有何侧重?由此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子思?请结合文章简
要分析。(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归阳美兼送刘八长卿
皇甫冉
湖上孤帆别,江南滴宦归。
前程愁更远,临水泪沾衣。
云梦春山遍,潇湘过客稀。
武陵招我隐,岁晚闭柴扉。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的“湖上”是分别之地,次句的“江南”是诗人家乡阳羡所处的区域。
B.以“孤”饰“帆”隐含形只影单之意,“谪”则显示了诗人的身份和归因。
C.颈联运用了互文手法,写楚地的山水处处充满春意,从这里经过的人却少。
D.诗人化用武陵源的典故,暗示自己在隐居生活中获得了安慰,悲情已消减。
高二语文试题第6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