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课一练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课一练 (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16 23:04: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课一练·达标闯关
一、选择题
1.自古以来,状元最受读书人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在清末偏偏有一位状元“舍本逐末”,办起了大生纱厂。他是 (  )
A.张謇 B.侯德榜 C.詹天佑 D.荣宗敬
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处于夹缝中的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顽强挣扎。下列表述是造成“恶劣的生存环境”的原因的有 (  )
①帝国主义势力  ②封建势力
②官僚资本主义  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压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是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生动写照。说它“畸形”,从行业看,是因为主要集中在 (  )
A.轻工业 B.重工业 C.造船业 D.冶铁业
4.据统计,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的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10%集中在武汉,11%集中在天津,而广大内地纱厂很少。该统计数据表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之一是 (  )
A.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落后
B.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C.资金少,技术力量极为薄弱
D.受到外国资本控制
5.面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有识之士对此深感忧虑,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然而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步履维艰,其根本原因是 (  )
A.封建制度的阻碍
B.科学技术的落后
C.经营管理不善
D.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束缚和压迫
6.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方面的变化 (  )
A.交通 B.通信 C.文化 D.社会习俗
7.与右图反映的剪辫风潮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公车上书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8.哲学家李泽厚强调:“辛亥革命至少带来了平等的观念。”下列史实最能够证明这一论点的是 (  )
A.改称呼 B.剪辫 C.禁缠足 D.易服
9.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从总体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的特征是 (  )
A.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
B.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
C.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
D.新旧并呈、多元发展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曲线图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民族资本主义在历史上有过发展的高潮,第一次高潮大概出现在什么时期 指出这一时期出现发展高潮的原因。
(2)史学家费正清却把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材料二 电视剧《大染坊》主题曲《把感动留在人间》唱道:“总以为泪水早已擦干……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这一场锦绣年华欲说无言……”该剧讲述了主人公陈寿亭在20世纪初从一个乞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再到破产的历程。
(3)要改变陈寿亭“心酸”与“无言”的命运,你认为关键在于什么
【备选习题】
1.下图是民国初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产品销售示意图。下列关于这一时期该公司经济发展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  )
A.洋务运动的客观促进作用
B.外国经济卷土重来的影响
C.辛亥革命对封建制度的冲击
D.国民党官僚资本的支持
2.清末民初,政治变动带动了社会风尚的变化。中华民国成立后,革除旧习俗成为时代性的社会潮流。这一时期,你能看到的景象是 (  )
A.称呼上司为“老爷”
B.所有男子都留着长辫
C.旗袍和中山装等服装受人青睐
D.女子普遍裹小脚
一课一练·达标闯关
一、选择题
1.自古以来,状元最受读书人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在清末偏偏有一位状元“舍本逐末”,办起了大生纱厂。他是 (  )
A.张謇 B.侯德榜 C.詹天佑 D.荣宗敬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清末状元张謇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的情况下,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处于夹缝中的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顽强挣扎。下列表述是造成“恶劣的生存环境”的原因的有 (  )
①帝国主义势力  ②封建势力
②官僚资本主义  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压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工业除了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外,还遭到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内忧外患的危机,严重阻碍着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④表述不符合史实,应排除。
3.“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是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生动写照。说它“畸形”,从行业看,是因为主要集中在 (  )
A.轻工业 B.重工业 C.造船业 D.冶铁业
【解析】选A。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存在着先天不足,重工业落后,主要集中在轻工业。
【拓展延伸】怎样理解中国民族工业
发展的“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1)先天不足:中国民族工业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是本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而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与中国人向西方人学习相结合的产物。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2)后天畸形:发展不均衡。地域,集中于沿海地区;部门,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4.据统计,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的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10%集中在武汉,11%集中在天津,而广大内地纱厂很少。该统计数据表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之一是 (  )
A.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落后
B.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C.资金少,技术力量极为薄弱
D.受到外国资本控制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材料内容反映的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分布地点上的特点,近代民族工业分布沿海多而内地少,所以B正确,A内容与材料内容无关,C内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也是无关项。
5.面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有识之士对此深感忧虑,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然而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步履维艰,其根本原因是 (  )
A.封建制度的阻碍
B.科学技术的落后
C.经营管理不善
D.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束缚和压迫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中国民族工业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有帝国主义的压迫,内有封建势力阻挠,因此发展缓慢。
【知识拓展】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总体特征
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是比较落后的。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地区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大体是民族工业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比较发达,广大内地却非常薄弱。
6.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方面的变化 (  )
A.交通 B.通信 C.文化 D.社会习俗
【解析】选A。第一幅图片是我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黄鹄”号,第二幅图片是早期的火车头,而轮船、火车属于交通运输工具。
7.与右图反映的剪辫风潮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公车上书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图片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剪辫令,限期剪去辫子,去除旧俗,做中华民国新国民。
8.哲学家李泽厚强调:“辛亥革命至少带来了平等的观念。”下列史实最能够证明这一论点的是 (  )
A.改称呼 B.剪辫 C.禁缠足 D.易服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法令。废除了“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等平等的称呼。
9.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从总体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的特征是 (  )
A.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
B.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
C.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
D.新旧并呈、多元发展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A、B、C是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不平衡的表现,结合这些不平衡的表现,可以得出社会生活变化新旧并呈、多元发展。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曲线图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民族资本主义在历史上有过发展的高潮,第一次高潮大概出现在什么时期 指出这一时期出现发展高潮的原因。
(2)史学家费正清却把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材料二 电视剧《大染坊》主题曲《把感动留在人间》唱道:“总以为泪水早已擦干……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这一场锦绣年华欲说无言……”该剧讲述了主人公陈寿亭在20世纪初从一个乞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再到破产的历程。
(3)要改变陈寿亭“心酸”与“无言”的命运,你认为关键在于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题根据材料中曲线图可以看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第一次高潮是在1910年至1920年间,可以联想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包括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第(2)题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说明理由。中国民族工业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因此这种观点是正确的,理由可以根据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来回答。第(3)题可以结合材料二和第(2)题来分析,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具有不均衡的特点,其根源是社会性质,据此来回答。
答案:(1)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原因:辛亥革命的推动;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2)看法: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原因:中国社会环境没有根本改变,工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分布不平衡。(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或者:这一说法不合理。原因:虽然民族工业有可能发展缓慢,但如果没有战争与动荡,也将获得逐渐发展。(能够自圆其说即可)
(3)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备选习题】
1.下图是民国初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产品销售示意图。下列关于这一时期该公司经济发展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  )
A.洋务运动的客观促进作用
B.外国经济卷土重来的影响
C.辛亥革命对封建制度的冲击
D.国民党官僚资本的支持
【解析】选C。题干要求回答民国初年该企业发展的原因,考查了辛亥革命的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另外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清末民初,政治变动带动了社会风尚的变化。中华民国成立后,革除旧习俗成为时代性的社会潮流。这一时期,你能看到的景象是 (  )
A.称呼上司为“老爷”
B.所有男子都留着长辫
C.旗袍和中山装等服装受人青睐
D.女子普遍裹小脚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法令;废除跪拜礼,代之以鞠躬、握手礼;取消“大人”“老爷”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A、B、D中的现象是中华民国政府禁止的,均不正确。旗袍和中山装等具有民族风情的服装受人青睐符合当时的现状。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