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4-17 09:50: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辽宁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
生物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2,选择性必修3第1~2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多种情况会导致人体出现浮肿,下列情况可能导致组织水肿的是( )
A.淋巴循环受阻 B.组织液的渗透压较低
C.血糖含量过高 D.血液中酒精含量过高
2.下图为性腺分泌性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器官,a、b表示激素。下素列对这一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
B.图中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所释放激素的调节
C.激素a表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D.青少年血液中的性激素含量较低可能会影响其生殖器官发育
3.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恢复不久的人也有可能再次被该病毒感染,主要原因是( )
A.人体中产生了足够的抗体 B.病毒可能破坏了人体免疫系统
C.病毒的遗传物质易发生突变 D.人体细胞毒性T细胞失去了活性
4.下列物质不属于植物激素的是( )
A.赤霉素 B.细胞分裂素 C.脱落酸 D.乙烯利
5.下列有关高等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的向光性与生长素的分布有关
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的运输
C.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具有促进或抑制作用
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同一种植物的根的促进效果不可能相同
6.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种群呈“S”形增长,其数量不可能超过K值 B.a种群受生态因素的影响大于b种群
C.a种群与b种群的竞争程度由弱到强再到弱 D.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
7.某地农田弃耕后,逐渐演变成了一个非常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A. B.
C. D.
8.草原上由草、羊和狼组成的食物链中,羊所同化的能量的去向不包括( )
A.羊呼吸作用释放 B.流入狼体内部分被同化
C.由羊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 D.用于羊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
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三大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的植物都是通过释放化学物质来传递信息的
B.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而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
D.一条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数量越多,次级消费者能够获得的能量就越多
10.近年来,广东积极推进红树林及其周边生态旅游和自然教育等相关绿色产业建设,省内国家湿地公园年游客人数逾2300万人次。这主要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 )
A.直接价值 B.间接价值 C.潜在价值 D.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
11.腐乳和泡菜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的两种传统发酵食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传统发酵以混合菌种进行的半固体发酵或液体发酵为主
B.豆腐中的蛋白质主要被曲霉分解为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C.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会逐渐升高,然后保持稳定
D.泡菜坛要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以保证发酵所需要的无氧环境
12.发酵工程具有许多特点,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农牧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发酵工程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产物专一 B.生产条件温和
C.废弃物对环境污染大,但容易处理 D.原料来源丰富,且价格低廉
13.紫草宁是从紫草细胞中提取的一种药物和色素,具有抗菌、消炎和抗肿瘤等活性。若通过植物细胞培养,进行工业化生产紫草宁,下列操作流程最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14.了解哺乳动物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规律,是体外进行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卵细胞可以直接进行受精作用 B.精子获能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C.精子入卵后,卵细胞膜会立即发生透明带反应阻止后来的精子进入透明带
D.桑葚胚包括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等结构,内细胞团可发育为胎儿的各种组织
15.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工程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动物细胞培养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B.在传代培养的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不可能发生改变
C.核移植后,可用电刺激、乙醇或Ca2+载体等激活重构胚
D.成体干细胞经培养可获得各种组织细胞,可发育成个体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
16.将若干只健康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用灭活的H1N1和H1N5病毒进行下表所示的实验操作,假设甲、乙、丙三组健康小鼠之前均未接触和感染过H1N1和H1N5病毒。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
组别 第一次注射物质种类 第二次注射物质种类
甲组 生理盐水 H1N1
乙组 H1N1 H1N1
丙组 H1N5 H1N1
A.第二次注射后,甲组的吞噬细胞参与其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
B.第二次注射后,乙组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B细胞的增殖分化
C.第二次注射后,丙组体内免疫细胞的种类最多,单一抗体种类最多
D.第二次注射后,乙组的免疫反应速度、强度要比甲、丙两组的快、高
17.研究人员调查了某沿海滩涂上两种水鸟在三种主要觅食环境中的出现概率、主要的食物种类等,统计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青脚鹬与绿翅鸭的主要觅食环境不相同
B.绿翅鸭和青脚鹬的生态位有一定程度的重叠
C.两种水鸟的生态位差异越大,二者的种间竞争强度越大
D.两种水鸟的生态位存在差异有利于对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
18.桑葚与草莓营养价值极高,口味调和。草莓中含量较高的维生素C有助于延缓桑葚天然色素的氧化;桑葚独有的花青素、白藜芦醇等物质能显著增强复合果酒的功效。下图为桑葚草莓复合果酒的工厂化制备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桑葚和草莓原料的挑选和清洗→混合搅拌→添加偏重亚硫酸钾→榨汁→调糖和调酸→灭菌→接种发酵
A.在生产复合果酒的过程中,要防止桑葚天然色素被氧化
B.果酒发酵初期通入氧气能促进酵母菌繁殖,有利于加快果酒发酵
C.复合果酒的制备过程中对发酵设备要进行灭菌处理
D.变酸的果酒表面会形成一层菌膜,这层菌膜是由乳酸菌形成的
19.SOD是一种抗氧化酶,它能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增强植物的抗逆性。下图为培育能够产生SOD的农作物新品种的一种方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促进细胞中SOD基因的表达可能有助于降低基因突变频率
B.把植物体细胞培育成幼苗属于无性繁殖的范畴
C.②过程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以获得原生质体
D.③过程表示再分化过程,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0.2023年1月,3头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培育高产长寿奶牛陆续出生,这是我国首次采用克隆技术对现存群体中终生产奶量高于100吨的优良荷斯坦奶牛进行种质复原保存及良种繁育,技术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将采集的卵母细胞通过显微操作去核后才能进行核移植
B.供体细胞一般选择优良动物的胚胎干细胞
C.重构胚一般要培养到囊胚期或原肠胚期才适合进行移植
D.克隆牛属无性繁殖,犊牛的遗传物质都来自供体细胞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10分)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其发现使人们认识到,机体除了神经调节,还存在激素调节。下图表示胰液分泌调节的部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调节过程中存在的信息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__,这些信息分子的存在表明机体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
(2)图中反射弧的效应器为____________。胰液分泌调节的过程可能存在____________调节机制。
(3)研究者又进一步研究刺激迷走神经、注射不同剂量促胰液素和刺激迷走神经同时注射促胰液素对胰液分泌量的影响,结果如下表。
处理方式 时间/剂量 分泌量/(滴·15min-1) 时间/剂量 分泌量/(滴·15min-1) 时间/剂量 分泌量/(滴15min-1)
刺激迷走神经 3min 8 3min 8 3min 8
注射促胰液素 1mg 11 2mg 37 3mg 62
刺激迷走神经同时注射促胰液素 3min和1mg 43 3min和2mg 88 3min和3mg 120
根据表中数据,从对胰腺分泌胰液的促进作用角度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22.(11分)我国在南海岛礁上积极发展“海洋牧场”进行海洋渔业生产,“海洋牧场”是将人工放养的鱼、虾、贝、藻等聚集起来,有计划地进行海上放养和系统管理,以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某研究小组建立贝—鱼—藻复合生态系统,在贝类养殖区开展网箱养鱼,间养大型海藻,其物质循环如图所示。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海洋中藻类资源丰富,是海洋生态系统的主要生产者。若某种鱼类以米氏凯伦藻(一种红藻)为食,其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的去向有流向下一营养级和__________。
(2)据图判断,珠母贝可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填成分);贝—鱼—藻复合生态养殖需要不断进行物质投入,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传统网箱养鱼相比,此生态系统中鱼类的粪便和残饵可为海藻和珠母贝提供营养物质,从能量流动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2分)尿素[CO(NH2)2]是有机态氮肥,只有在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后,才能被农作物吸收和利用。某兴趣小组试图从土壤中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相关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分离得到尿素分解菌,需要配制培养基,培养基中加入的尿素能为微生物提供的营养成分是__________。
(2)配制好的培养基,采用__________法进行灭菌,待平板冷却凝固后需要将平板__________(填放置方式),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
(3)据图分析,该兴趣小组设置了三个培养皿进行接种,所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培养一段时间后,经过统计,在培养基表面分别形成了51、42、45个菌落,据此计算,1g土壤样品中约有分解尿素的细菌__________个。
24.(11分)紫罗兰(2n=14)的花色丰富,抗虫性强,种子富含亚麻酸。为了让油菜(2n=38)具有紫罗兰的诸多优良性状,实验人员进行相关实验,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需要使用__________酶处理,获得的原生质体通常可用化学试剂__________诱导融合,能够发生融合的基础是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过程③到过程④需要更换新的培养基的原因,除了营养成分的更新和代谢废物的清除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光照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一般情况下,图中的过程__________(填序号)需要进行照光培养,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1分)CD47是一种跨膜蛋白,其可与巨噬细胞表面的信号调节蛋白结合,从而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肺癌、结肠癌等多种肿瘤细胞表面的CD47含量比正常细胞高1.6~5.0倍,导致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清除效果减弱。为验证抗CD47的单克隆抗体可以解除CD47对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某实验室按照如图所示流程进行了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用CD47作为抗原间隔多次免疫若干只小鼠,一段时间后取这些小鼠的血清,分别加入多孔培养板的不同孔中,多孔培养板中需加入__________来检测这些小鼠产生的抗体。依据反应结果,选出抗原—抗体反应最__________(填“强”或“弱”)的培养孔所对应的小鼠。
(2)写出以上述筛选出的小鼠的脾脏为材料制备单细胞悬液的主要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3)据图分析,若只考虑两两融合的细胞类型,则细胞①最多有__________种,为了得到能产生抗CD47的单克隆抗体的细胞②,所采用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按功能),细胞②的特点是__________。
高二考试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1.A 2.B 3.C 4.D 5.D 6.C 7.D 8.C 9.A
10.A 11.D 12.C 13.D 14.B 15.C 16.ACD 17.C
18.ABC 19.ABD 20.BCD
21.(1)神经递质、促胰液素(2分)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1分)
(2)迷走神经传出纤维末梢及其支配的胰腺(2分)反馈(1分)
(3)单独刺激迷走神经或注射促胰液素与二者同时作用相比,二者同时作用对胰腺分泌胰液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表明调节胰液分泌的两种方式具有协同作用(答案合理即可,4分)
22.(1)分解者(2分)
(2)消费者、分解者(2分) 人工生态系统不断有产品输出,带走了部分元素,根据物质循环原理,需要不断投入物质(3分)
(3)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同时减少了N、P等直接排放至海水中,避免了水体富营养化(4分)
23.(1)碳源和氮源(答出1点给1分,共2分)
(2)高压蒸汽灭菌(2分) 倒置(2分) 避免培养基表面的水分过快地蒸发;防止皿盖上的冷凝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答出1点即可,2分)
(3)稀释涂布平板法(2分) 4.6×107(2分)
24.(1)纤维素酶和果胶(2分) 聚乙二醇(或PEG)(1分) (一定的)流动性(1分)
(2)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和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为试管苗所需要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不同(3分)
(3)④(2分) 诱导试管苗形成叶绿素,使试管苗能进行光合作用(2分)
25.(1)CD47(2分) 强(1分)
(2)剪碎该小鼠的脾脏→用胰蛋白酶处理,使其分散为单个细胞→加入培养液,制成单细胞悬液(3分)
(3)3(1分) 选择培养基(2分) 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抗CD47的抗体(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