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 唱歌 少先队员采茶歌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 唱歌 少先队员采茶歌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04-16 11:4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少先队员采茶歌》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简谱)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唱歌课《少先队员采茶歌》”
二、教材分析
采茶歌是我国南方的一种歌舞体裁,表演形式一般为一男一女,或一男两女,后发展为数人或数十人的集体舞。编演者身穿彩服,腰系彩带,男的执鞭,女的拿扇,作为模拟各种采茶的用具,载歌载舞。表演内容多为种茶,采茶的过程。歌曲的体裁形式多为小调。
《少先队员采茶歌》以新的创作手法表现了少先队员采茶的过程和欢快的心情。
歌曲为两段体,羽调式,旋律流畅,具有江南音乐的特点。
第一乐段为典型的起、承、转、合四个乐句。第一乐句开始五度大跳的旋律,一下子把少先队员采茶时的欢乐情绪展现在我们面前。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节奏模仿。第三乐句分成了两个小分句,节奏发生了变化,附点音符和八分休止符的运用为歌曲增添了欢快的情绪。第四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虽然最后一个音结束在主音上,但由于只结束在一个八分音符的短音上,并没有使人有结束感,而另一个八分休止符则为进入第二乐段做了呼吸的准备。
第二乐段连续用了八个X X的节奏,沿用了歌曲开始的音乐动机6 6 3 3,旋律活泼、跳跃,并配以“采哟”“采哟”的衬词,形象地表现了少先队员采茶的动作和欢快的心情接着的两个乐句仍然运用了第一乐段的素材,切分节奏的运用使旋律既有变化又保持了整首歌曲的统一。最后两小节1 0 2 1 ︱6 - ︱中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别具特色,声断气连,寄托了少先队员热爱采茶的感情。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都有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都较一般,但是识谱能力和竖笛演奏能力还可以,因此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多聆听,在课堂中创设情境,将歌曲演唱表演、动作编创等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音乐的丰富多彩,体验到音乐学习的快乐。
四、三维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舞蹈动作体验少先队员采茶时的欢快的心情。
(二)过程与方法:
能够分小组为《少先队员采茶歌》创编几个动作,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少先队员采茶歌》。
(三)知识与技能:
唱好附点、切分、前十六、后十六节奏型以及休止符。
五、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少先队员采茶歌》,用愉快的心情和舞蹈来表现歌曲,能用甜美的歌声演唱歌曲。
六、教学难点
唱准附点、切分、前十六、后十六节奏型以及休止符。
七、教学关键
通过情境创设,音乐与动作的结合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
八、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随《少先队员采茶歌》音乐做律动进教室
1.老师做动作并提问:老师做的是什么动作?
2.学生模仿老师做的动作。
3.学习采茶的节奏。
(二)聆听学习歌曲
1.初听
老师播放歌曲范唱录音,并提问:这首歌曲唱了什么内容?
2.揭示课题
3.复听
老师播放歌曲范唱录音,并提问:这首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边听边随音乐在心里默唱。
(三)教与学
1.再听
老师播放歌曲范唱录音,并提问:刚才的采茶节奏分别出现在歌曲中的哪些地方?边听边随音乐小声哼唱。
<设计意图:本环节使学生对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都有了初步的感知,在聆听中再次解决难点,对难点节奏有深刻的体验。>
2.按节奏读歌词
将采茶的歌词按照节奏读出来。
<设计意图:将难点单独解决,有序的提高难度,加深节奏记忆,解决难点附点、前十六、后十六、切分节奏>
3.随范唱小声哼唱。
4.随琴哼唱
师弹琴学生哼唱。
(四)歌曲处理
1.生自己纠错
生找出容易出错的地方,师带领学生及时改正,并处理歌曲的演唱细节。<设计意图:学生自己纠错,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导,解决重难点。>
2. 随琴完整演唱。
3.随范唱完整演唱。
4.分小组比赛<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中,学生对乐曲的感受是层层深入的,整个过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使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自己完成整首歌的学习。>
(五)发散与创编:乐器演奏、编创动作
竖笛演奏一段旋律。
(生答,由于歌曲难度较大,师带领学生演奏采呦采呦部分)
师:还有一些小朋友听到采茶的音乐高兴的跳起来了,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怎么跳的好吗?你们边看也可以边模仿设计几个采茶的动作。
(播放视频,学生编创)
(六)拓展与相关文化
学生边做动作边结束课程。
(七)教学评价:将重难点在开课的时候解决,学生能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会歌曲。
(八)教学反思
《少先队员采茶歌》是一首动听的民族歌曲。附点、前十六、后十六、切分节奏是本首歌曲教学的难点,学生很难掌握。我认为在教学时不能简单枯燥的给学生讲何谓“节奏型”,而是通过感受、体验、模仿、与动作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学会。我改变了这种理论分析式教学换以愉快体验式教学,学生一下子变得头脑灵活思维敏捷起来。让学生多听反复听各种形式听,带着要求听,让学生在整体听唱的基础上再歌曲的重难点然后学唱歌曲。我组织学生通过编创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情绪,对歌曲进行演唱表演。在演唱中不能一味的要求学生反复唱歌曲,我又采用了小组比赛等形式,学生很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