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五年级上册教案第7课 歌曲《妈妈之歌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花城版五年级上册教案第7课 歌曲《妈妈之歌 》(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04-16 11:5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妈妈之歌》音乐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学习并掌握音乐基本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节奏、节拍、旋律、调式、和声等)、常见结构、体裁形式、风格流派和演唱、演奏、识谱、创编等基础知识
二、教材分析 学唱小调色彩的歌曲,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建立起音色色调的概念并懂得音乐色调的含义,能表达出歌曲中的情绪和情感
三、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唱歌曲能正确体验和把握歌曲的音乐色调:能表达出歌曲中的情绪和情感
·过程与方法 通过熟听歌曲、律动感知、分组轮唱、器乐创编等形式,熟悉歌曲旋律;分组进行创编展演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 让学生在学习歌曲中体会慈母为了孩子日夜操劳的情感,以此联想到要体会自己妈妈的辛劳。
四、教学重点难 ·教学重点 能感受歌曲的情绪特点、分辨歌曲的乐句和调式、能准确的演唱。
·教学难点 弱起小结、乐句划分和分辨调式
教学环节1 教学过程 引趣激情,导入歌曲。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进入乐课堂,上课前,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希望聪明的你们帮我揭开谜底,(打开ppt)打两个字,我将会提供三个线索和三张图片,谜底就藏在这些线索里。(出示1、2、3)先不急着揭晓答案,答案藏在一首歌曲里,同学么你们听听你们猜对了吗?如果你会唱,请你跟着一起唱出来。(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请你们大声告诉我,谜底是什么?(妈妈)同学们都非常聪明,大家都知道妈妈是非常伟大的,是她给了我们生命,是她教我们学说话,教我们学走路,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是她给了我们支持和力量,她永远无私的爱着我们,今天,我们也将学习一首关于妈妈的歌曲,请同学们根据歌曲的律动感受音乐的情绪,请同学们安静的围成两个圆圈(播放音乐)歌曲的情绪是温柔亲切的,还是慷慨激昂的?非常好,同学们手中都有纸和笔,请你们用简单的一两句话写一写,应该怀着什么样的情感来进行演唱?写完后贴在黑板图片旁。(总结)猜谜(1) 出示谜语线索和图片,让学生引出妈妈这个词语。(2) 跟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感受妈妈对孩子的关爱。(3) 请同学们围成圆圈,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写一写对歌曲的感受或者演唱的时候应该怀着什么样的情感来进行演唱?
教师活动 1、猜谜语2、视频《世上只有妈妈好》3、黑板展示学生体会到的情感4、揭示课题—《妈妈之歌》
预设学生行为 猜谜是激发学生兴趣的第一步,用熟悉的歌曲引发情境和情感,引入课题《妈妈之歌》
设计意图 用谜语把学生引入学习的节奏中激发兴趣。用熟悉的歌曲、诗词引发情境和情感,更好的辅助学习。
教学环节2 教学过程 新歌学唱,感受意境接下来请大家带着问题进行聆听,歌词中妈妈在干什么?她为什么要这么做?1、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聆听范唱:歌词中妈妈在干什么?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妈妈在编织手套,因为害怕孩子的手冻裂了,这都是出于妈妈对孩子深深的爱。(1) 轻声用lu跟录音唱(强调吗换气记号) 首先强调两个知识点:小尖角,头朝地,遇见它,换口气,同学们要特别注意换气记号:第二点,同学们知道这是几几拍子的歌曲吗?它的强弱规律是什么?请同学们根据掌声来进行辨别,在歌曲中强弱次强弱,因此我们演唱的的时候,这一拍是强拍还是弱拍?因此我们演唱的时候应该?弱起,我们就要像说悄悄话一样的进行演唱,请同学们,注意以上两点,用lv来跟唱。(2) 加入歌词,轻声学唱(带出爱妈妈) 讲解歌词:带出爱妈妈,加入歌词,轻声学唱(3)了解并找到乐句,围圆圈加入动作来感受乐句感受歌曲 乐句通俗易懂的理解就是音乐中的句子,能够表达出相对完整的意思,它和文章中的每一句话一样,只有懂得了每句话的意思,才能理解全篇的意思,这首歌有三个乐句,你能帮我找到它吗?…….让我们用10秒围成圆圈,加入简单的动作来感受三个乐句,你可以用自己的理解加入动作,也可以跟随老师的动作来进行理解。(4)采用颜色分组法用划分乐句形式熟唱歌曲 同学们手上都有颜色不一样的图案,请你快速找到跟你同颜色的同学,现在我邀请 红颜色唱第一乐句,黄颜色唱第二乐句,蓝颜色唱第三乐句,(5)分辨歌曲是大调、还是小调。讲解歌曲的旋律线条、手画旋律线跟老师再次演唱提问:整首歌曲是大调式还是小调式?线索:大调式听上去节奏明快,色调明朗,一般以135结尾,小调式听上去忧郁唯美节奏舒缓,色调柔和,一般以6结尾,请你们告诉我,这首妈妈之歌是大调式还是小调式?非常好,我们看到第二乐句,我们先抛开共同有的66,第一个的站位应该是?第二个的站位应该是?第三个的站位应该是?。。。。根据旋律线条,请大家伸出手跟我一起画一画,让我们跟着音乐,在第二乐句,一起伸出手来画一画旋律线条。(6)颜色分组进行器乐任务分配:1)沙锤2)响板3)三角铁为歌曲进行伴奏和演唱同学们身边都有乐器,请大家按照分组,一组拿上沙锤、二组拿上响板、三组拿上三角铁,一组的旋律是,二组的旋律是,三组的旋律是,一起来为妈妈之歌进行伴奏。小组合作、进行创编(采用抽签分组形势进行创编):(5分钟)请每组上来一位同学,进行抽任务卡,被抽中的组分别需要完成布置的任务。(可以作为课外拓展,视时间而定)(1)(表演唱,根据乐句至少三个集体动作)(2)(加情绪的演唱)(3)(用乐器进行简单伴奏唱)挑选一组进行表演。四、课外拓展:欣赏不同版本的《妈妈之歌》,分析各个版本的不同之处,并学会其中一首歌曲唱给妈妈听。教师小结:同学们学习的非常棒,在过程中了解到了向三度模进、划分乐句和弱起小结,并且能准确表达出歌曲中的情感。希望各位同学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能够明白妈妈对你们无私的爱,回家能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或者回家对妈妈唱一首妈妈之歌,表达妈妈的感恩之情,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课
教师活动 1、按节奏领读2、用lu跟唱3、加入歌词学唱4、找到乐句并用动作进行感受5、分辨歌曲大小调、旋律线、了解弱起小结、换气记号6、采用颜色分组法进行任务分配7、小组合作8、进行拓展9、进行小结
预设学生行为 由于不了解学生的音乐水平,颜色分类法有可能学生对乐器的伴奏掌握比较难一些
设计意图 通过用身体感受旋律律动、有感情的演唱、乐器伴奏演唱等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贯彻了“两纲教育”理念对于学生“合作”的要求,帮助学生树立相互合作的意识,逐步加深学生对旋律的熟悉程度。
五、教学反思 这首歌曲节奏比较难把握,尤其是弱起和呼吸拍,学生很容易把握不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