矣。’于是不能期年,于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
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燕王
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
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
齐城之不下者,唯独莒、即墨。
(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一》
【注】①嘿:同“默”。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己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
而捐五百金
B.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己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
而捐五百金
C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己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日/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
捐五百金
D.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
而捐五百金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面”指古代礼仪以面北为尊,如帝王面北,臣下面南。
B.“涓人”是指古代宫中担任洒扫清洁的人。亦泛指亲近的内侍。
C.“三晋”是战国时赵、韩、魏的合称。春秋末年,韩、赵、魏三卿分晋,故有此称。
D.“追北”指追逐打了败仗逃亡的敌兵,与《过秦论》中“追亡逐北”意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齐国趁燕国内乱之际,突袭攻破了燕国。燕昭王在国势衰弱时即位。他知道国力弱小,难以
轻易洗雪国耻,因此主动请教郭隗,询问复仇的计策。
B.郭隗告诉燕昭王,开创帝业、成就王业,称霸诸侯、亡失国家的君主,各有不同的用人方式
不同的用人方式会招来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结果:
C.在上将军乐毅的统率下,本来安逸轻敌的燕国士兵变得心情舒畅不怕打仗,他们攻入齐国都
城临淄,把财宝尽数取去。最后齐国只剩两座城池未被攻下。
D.古代某国君以重金购求于里马,长久不能如愿。后来他的一位侍从花五百金买回一匹已死千
里马的头,结果不满一年,就有三匹千里马送上门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燕昭王收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
(2)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
14.《孙子兵法》日“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燕昭王为了复仇,是怎样“谋定而后动”的?
请根据选文加以概括。(3分)
高二语文试题第6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