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西方文化主要是指欧美文化,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1)在中古时期,西欧地区形成了以基督教文化为特征的地域文化。
(2)在近代,西方文化的主要特征是资产阶级代议制、工业文明、殖民扩张与掠夺等。
(1)文艺复兴是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世界历史从“神”的时代进入“人”的时代,为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以及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动员;
(2)1500年,新航路开辟使得人类历史由分散逐渐走向整体;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首次在世界上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影响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等反封建专制的斗争在全世界逐渐展开;
(4)近代资本主义的大工业和世界市场日益在经济上把世界联成一个整体。
概念阐释:
1.世界近代史开端:
2.西方文化:
思考:你倾向哪一种观点?
[情境探究] 独立战争孕育了美国文化内涵
材料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摘编自《独立宣言》
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独立宣言》体现的美国文化的内涵,并说明其发表有何意义。
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
提示 内涵:体现了平等与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积极进取的抗争精神。意义:《独立宣言》为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提供了理论武器;极大地动员了一切革命力量,鼓舞了北美人民的斗志,对争取独立战争的胜利起了巨大推动作用;《独立宣言》作为美国立国精神的最重要的文献之一,深深地影响了美国未来的发展,推动了美国民主化进程;《独立宣言》还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它直接影响了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推动了整个欧洲的反封建斗争,同时鼓舞了拉丁美洲和亚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
(一)独立战争前的美国文化
1.特征:多元特征
2.原因:
①北美居民构成:英国及其他欧洲国家的移民、非洲黑人、印第安人;
②在欧洲白人主导下,各种文化相互融合与混合。
3.表现:
①语言:使用美式英语,与英国本土英语不尽相同;
②精神:地方自治、勤俭务实、重视教育和创造精神等,也成为北美殖民地文化的一部分;
③生活:饮食文化、艺术生活也融入了印第安人和黑人的因素;
1607—1733年英国在北美建立的13块殖民地
在美式英语中,一些单词来自印第安语:如tamarack(落叶松)、pone(玉米饼)、Arizona(亚利桑那)、woodchuck(土拨鼠)、mose(麋),cauchy(橡胶)、
还有一些单词来自非洲黑人语言:如tote(搬运)、okra(秋葵)、voodoo(巫术)、jazz(爵士)、banana(香蕉)
【学思之窗】:美式英语能够反映出哪些信息?
①北美居民由于种族的多样性,语言也会相互借鉴;
②美式英语以英语为主,反映了白人在北美殖民地占主导地位。
融合印第安语言、非洲黑人语言
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
(一)独立战争前的美国文化
3.表现:
④种族、血统和宗教:具有多源性和多样性(清教对美国文化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⑤民族:形成了美利坚民族。“美利坚人”,已经成为北美殖民地居民的共同名称,同时,白人对黑人、印第安人的种族歧视和文化优越感根深蒂固。
(二)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
1.特征:
美利坚文化(各种族趋于认同的文化).
【历史纵横】思考:清教因素对美国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①清教因素(“契约思想”、“民主政治”、“注重个性”、“追求个人权利、尊严和自由”等思想)丰富了美国政治文化的内容。
②清教因素体现了强烈的使命感,对美国以后的侵略扩张提供了重要动力。
清教徒是指要求清除英国国教内保有天主教仪式的改革派。清教徒信奉加尔文主义,认为《圣经》是唯一最高权威,任何教会或个人都不能成为传统权威的解释者和维护者。清教先驱者产生于玛丽一世统治后期流亡于欧洲大陆的英国新教团体中,之后部分移居至美洲。清教的兴起则是在伊丽莎白一世时期。
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
(二)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
2.原因:
独立战争直接推动了美利坚民族与美利坚文化的形成。
3.表现:
①政治独立:
1787年宪法,建立联邦制共和国,北美大陆出现了第一个以启蒙思想家的理论为指导建立的建立联邦制共和国,权力制衡原则成为美国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
②思想自由:
自由女神像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
③存在问题:
发展种植园经济,保存奴隶制;种族歧视等是与美利坚主流文化相违背的,是美国历史上黑暗的一面。
二、独立战争后的拉丁美洲文化
(一)独立战争前的拉美文化
1.背景:
①殖民侵略:西班牙和葡萄牙在美洲建立殖民统治。拉丁语族的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是拉美的主要语言。
②种族混血:大量西、葡移民的到来,拉美的民族和文化发生巨大变化。
2.表现:
①族群:
种族融合现象普遍,形成等级分明的“混血社会”。
②文化:
印第安文化逐渐消失,西班牙、葡萄牙文化成为主体,天主教成为拉丁美洲的主要宗教。
③重要文化符号之一:拉丁舞
材料一 在社会等级制度中,欧洲人、美洲印第安人、非洲人分别占据不同的位置,按等级依次排列为:欧洲白人为第一等级,占据政治、经济、教会的要职;殖民地土生白人为第二等级,占据那些名望和利益仅次于半岛人的职位,第三等级是混血种人,他们是异族通婚后出现的。印第安人名义上是“自由人”但实际上没有一点公民权利,而黑人大多在热带种植园中从事奴隶劳动,没有丝毫的人身自由和权利。
——《世界文明史》
思考问题: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西葡殖民统治对拉美的文化有何影响?
④原生文化:偏远的内陆地区,印第安人保留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多神信仰、图腾崇拜)
二、独立战争后的拉丁美洲文化
(一)独立战争前的拉美文化
2.表现:
3.局限性:发展种植园经济和继续实行奴隶制,与美利坚主流文化相背。
4.特征:混血社会,多元文化
提示:
①西、葡文化成为主体;
②印第安文化逐渐消失;
③形成等级分明的“混血社会”,拉美文化多元性明显。
材料二
二、独立战争后的拉丁美洲文化
(二)独立战争后的拉美文化
圣马丁
1804第一个独立;黑人杜桑·卢维杜尔领导。
西属拉美独立,玻利瓦尔领导。
西属拉美独立,圣马丁领导。
1822独立;1889建立共和国
玻利瓦尔
1.背景:
19世纪上半叶拉美独立运动。
(1)法属海地独立:
1804年,黑人杜桑·卢维杜尔领导海地独立,拉开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2)西属拉美独立:
1826年,土生白人玻利瓦尔和圣马丁领导,独立后,建立了15个共和国。
(3)葡属巴西独立:
1822年独立,建立了帝国,1889年成立巴西合众国。
二、独立战争后的拉丁美洲文化
(二)独立战争后的拉美文化
2.表现:
(1)政治文化:
①追求法治、自由:
颁布宪法,取消奴隶贸易、奴隶制,取消印第安人的人头税和强制劳役。
②形成独裁权力:
考迪罗独裁权力的形成。
(2)存在问题:
对黑人与印第安人的种族压迫与岐视仍然存在。
历史解释: 考迪罗制
是指那些以暴力夺取政权,并以暴力维护其统治的独裁者的专制制度。“考迪罗”在西班牙语里是“首领”的意思,最早产生于19世纪初拉丁美洲人民为争取独立而进行斗争的时期,那时涌现出一批军事领袖,他们为拉美各国的独立做出了贡献。独立后,他们大权在握,实行专制统治,成为第一代“考迪罗”。此后,一些高级军官和地方首领通过政变或战争以暴力手段夺取政权的现象在拉美政治生活中普遍出现。
3.特征:
(1)拉丁美洲文化多元性非常明显。
(2)战后形成考迪罗独裁权力。
特征:它经济上依靠大地产,大庄园主,在政治上靠军人专政来维持其政治统治。是拉丁美洲特有的军阀、大地主和教会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独裁制度。
影响:考迪罗的出现对于刚刚独立的拉美诸国来说,起到了一定的稳定作用。但是长远来看,却是阻碍了拉美国家近代化的发展。而且拉美的考迪罗制度一直影响到20世纪拉美诸国的政治走向。
材料 随着拉丁美洲不同种族和文化的长期融合,到17世纪,拉丁美洲出现了“美洲人”这个新观念,并逐渐凝聚成为一种新的“美洲精神”。同时,欧洲启蒙思想和学说的传播也对拉丁美洲殖民地民族意识的形成以及社会、经济、政治的变革起到了促进作用。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终于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争取独立的革命运动。这次运动几乎遍及拉美各地,前后持续近40年,波及的人口近2000万,是世界近代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殖民地解放运动。大部分拉美地区结束了殖民统治,建立了一系列新的民族独立国家。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下)》
结合材料和所学,简述拉丁美洲文化兴起的历史背景。
问题探究:
提示:
①随着种族的融合,“拉美人”观念和“美洲精神”逐步形成;
②欧洲启蒙思想的传播,促进了拉美民族意识的形成;
③美洲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拉美独立运动结束了殖民统治;
⑤民族国家的建立。
[方法突破] 1.独立战争前后的北美文化
2.美国文化多样性与拉丁美洲文化多样性的比较
(1)相同点
①文化产生的背景相同。它们都曾受到欧洲殖民者的侵略。
②文化的构成因素相同。欧洲白人、印第安人和黑人的文化是二者共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他们有着共同的缺陷。对黑人、印第安人的种族压迫和种族歧视仍然存在。
(2)不同点
①对二者文化产生影响的国家不同。对美国产生影响的主要是英国,对拉丁美洲文化产生影响的主要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家。
②二者所使用的语言不同。美国的通用语言是美式英语,拉丁美洲的通用语言主要是拉丁语族的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
③二者的文化特征有所不同。人人生而平等、人民主权和权力制衡原则是美国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自由女神像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战后拉丁美洲的考迪罗独裁权力成为独立战争后拉丁美洲政治文化的特征之一。
[情境探究]拿破仑战争促进欧洲民族意识觉醒
材料 法国大革命的战争起初是民族战争,而且也确实是这样的战争。这些战争都是革命的:保卫伟大的革命,反对反革命君主国的联盟。但是,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已形成的、有生命力的民族大国的时候,法兰西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而这种帝国主义战争又反过来引起了反对拿破仑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摘编自列宁《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
思考 根据材料,指出列宁是如何评价拿破仑的。
提示 列宁认为拿破仑的战争起初是带有正义性的民族战争,有利于革命的发展;但是后期则带有侵略、奴役性,正义性的战争逐渐演变成帝国主义战争。
三、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
三、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
(一)拿破仑战争(1804-1815)
1.背景:
(1)17—18世纪,欧洲的大多数国家仍处于封建统治之下。
具体表现:
①政治格局:
拿破仑战争前,欧洲大陆散布着大大小小的王国、邦国和自由城市。
②政治制度:
14、15世纪,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加强了王权。
③宗教文化:
基督教是欧洲人的普遍信仰。
④思想文化: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
三、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
(一)拿破仑战争(1804-1815)
1.背景:
(2)1789年,爆发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即法国大革命,革命后拿破仑在法国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军事独裁统治。
(3)拿破仑通过战争,在欧洲建立了一个从大西洋沿岸到波兰,从波罗的海到地中海的庞大帝国
拿破仑(1769—1821年)法国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历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年-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4年-1815年)。
2.过程:
时间:1803年—1815年。
地点:欧洲、北非、北美、大西洋、印度洋等。
参战方:法国 对 欧洲反法同盟。
提示:(即战争的评价)
拿破仑战争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向欧洲大范围传播。表现为:
(1)拿破仑大军所到之处,废除封建贵族特权,推行《拿破仑法典》,传播启蒙思想,受到各国革命者的欢迎。
(2)在反抗法国征服的斗争中,欧洲各地出现了不断高涨的民主意识和民族独立要求。
(3)战争后,欧洲的政治文化得以重构,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
(4)但拿破仑压迫被征服地区,掠夺财富、摊派兵役,引起当地人的不满,同时也给法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材料一 拿破仑在被占领地区或附庸国废除封建义务、取消什一税、没收和出售教会财产、实行公民平等、鼓励土地买卖自由和劳动自由、取消内地关卡、统一度量衡等,更不用说……推行《民法典》了。 ——选摘自人教版选修4教师用书
材料二 “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
——恩格斯
小组探究:
拿破仑是欧洲民族国家的解放者,还是侵略者?
(二)欧洲文化的重构
三、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
1.背景:
拿破仑战争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向欧洲大范围传播。
2.内容:
(1)政治文化: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越来越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
(2)民族文化:欧洲各地出现了不断高涨的民主意识和民族独立要求;
(3)思想文化:传播启蒙思想。
3.表现:
(1)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
1825年,“十二月党人”起义,试图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起义失败,但传播了革命主张。
教材“学思之窗”:
谈谈你对列宁这个评价的看法
提示:
列宁的观点是正确的。“十二月党人”是一些贵族青年军官,他们没有团结工农群众,缺乏群众基础,因此最终失败。但是在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俄国的沙皇专制制度,这些贵族青年军官的愿望最后得以实现。
(二)欧洲文化的重构
三、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
3.表现:
(2)波兰华沙起义:
1830年,贵族青年军官和学生在华沙发动了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推动了波兰的民族解放斗争。
(3)德意志争取国家统一:
①背景:德意志地区长期处于分裂状态;普鲁士进行了并不彻底的废除农奴制改革;随着经济的发展,德意志要求改革与统一的呼声高涨。
②经过:1848年2月和3月,奥地利和普鲁士等地发生革命,要求建立统一的独立国家、制定宪法。
③结果与影响:革命失败,但德意志的统一之势已不可阻挡。
教材思考点:
拿破仑战争后欧洲的政治文化出现了哪些新的因素?
提示:
(1)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力量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日益强大。他们要求争取更多的权利,进一步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2)民族民主意识的空前觉醒,反对专制制度,争取民族独立,要求实现国家统一。
(3)维也纳会议确立的维也纳体系压制革命,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引起欧洲各国的反对。
(4)欧洲各国人民表现出极大的革命热情,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观念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四、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
(一)概念
1.含义:
殖民国家往往通过向被殖民地输出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及基督教,改造甚至消灭后者的民族意识,达到殖民目的。
2.方式:
通过教会、学校、报刊书籍等途径,用传教布道、开办学堂、兴办慈善事业等方式进行渗透,推行殖民主义的奴化教育。
3.影响:
在回应殖民者文化侵略的过程中,被殖民者会不同程度地接受外来文化,但也会努力保护传统文化,其文化呈现出新的多样性。
材料 文化侵略是与经济、政治侵略相平行的一种侵略方式,是殖民国家为了达到同化控制他国或民族的目的,而采取的对他国或民族文化的排斥和挤压。殖民国家通过向被殖民地区输出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及基督教,改造甚至消灭后者的文化、淡化后者的民族意识,达到殖民目的。殖民者的文化侵略主要是通过教会、学校、报刊书籍等途径,用传教布道、开办学堂、兴办慈善事业等方式进行渗透,推行殖民主义的奴化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文化的侵略与征服,要比武力侵略与征服更容易达到目的。
天津望海楼教堂
近代上海圣约翰大学
保护传统文化 接受外来文化
中国
挽救民族危亡,
保留传统文化精髓
①林则徐、魏源、郑观应等主张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
②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使新技术、新思想传入
(1)中国
近代中国社会精英在与西方侵略者的抗争中,一方面接受外来文化,另一方面,努力保护传统文化,最终使得中西文化在博弈中融合。
——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
思考1:结合教材P70,举例说明中西文化的“博弈”与“融合”。
(二)亚非国家的回应
[情境探究] 日本对中国的文化侵略
材料 在日本侵略中国的整个过程中,“文化侵略”作为侵略的一种方式和途径,是与军事侵略、经济侵略相始终的。16世纪末日本军事冒险侵略朝鲜并试图“直捣大明国”失败后,日本民间人士或通过文艺的形式表达侵华意念,或通过学术研究方式为侵华出谋划策,提出系统的侵华理论和方略。近代日本,一些军国主义理论家则打着“文明”论的幌子,极力为对华战争寻找理论根据。认为日本进攻朝鲜和中国是为了推进“文明”,因此日本发动的“文明”战争是绝对正确和必要的。日本还有一种“怀柔形态”的宣传,如19世纪90年代的樽井藤吉的《大东合邦论》强调黄种人与白种人的种族对立。
到了20世纪初,日本通过学术著作的方式,大肆宣扬“西方列强分割论”,认为日本应该“保全”中国或独占中国的遗产。日本在全面军事入侵中国后,明确提出要着眼于对中国长期占领与统治。为此,日本派遣“文化工作”特派员来华,对中国上层特别是知识阶层进行利诱和劝降,对下层老百姓进行以奴化为目的宣传“安抚”活动和奴化教育。他们凭借武力,扫荡、毁坏或占领中国的新闻宣传机构,扶植和建立自己控制的宣传媒体,通过新闻媒体、情报机构、日语教育、宗教信仰等推动所谓“文化事业”。
——摘编自王向远《日本对华文化侵略的特征、方式与危害》
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特点。
提示 民间人士的理论研究为侵华服务;战争形态与怀柔形态相结合;民间与政府相互推进;利诱与奴化教育相结合;强化媒体宣传、情报搜集、宗教信仰的作用。
(日本)"所奉行的主义,惟在脱亚二字。我日本之国土虽居于亚细亚之东部,然其国民精神却已脱离亚细亚之固陋,而转向西洋文明(入欧)"。
——福译谕吉《文明论概略》
2.日本——尊王攘夷,明治维新
(日本)"所奉行的主义,惟在脱亚二字。我日本之国土虽居于亚细亚之东部,然其国民精神却已脱离亚细亚之固陋,而转向西洋文明(入欧)"。
——福译谕吉《文明论概略》
3.印度:
(1)保留传统文化:
①印度上层精英运用欧洲的意识形态来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并提出“印度人的印度”的口号;
②印度的传统文化顽强地保留下来:
印度教和伊斯兰教还是印度的主要宗教,种姓制度虽然被废除,但仍然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接受外来文化:
英国把英语、英国的法律体系、政府体制、文官制度等移植到印度。
材料 为了在精神上征服印度,英国人力图把英国文明强加给印度,然而英国文明对印度社会发展产生的实际影响也很复杂,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英国企图使印度基督教化。19世纪上半叶由官方自上而下直接鼓励英国传教士大批进入印度传教。
(二)推行英语教育。
(三)19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对印度实行的文化、思想、教育领域政策。新方案创立了分级的教育制度。
(四)禁止社会恶俗。
——《世界文明史》
思考:以印度为例,如何看待殖民者的文化侵略?
提示:
文化征服具有双重性:破坏性、建设性。
4.埃及
埃及作为文明古国,曾历经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统治,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是埃及的主要语言和宗教。……1882年英国出兵占领埃及,将名义上还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埃及变成英国的殖民地。1914年,英国正式宣布埃及为其“保护国”。1922年2月28日,英国被迫承认埃及独立。独立后的埃及实行君主立宪制,但英法仍保留对埃及国防、外交等方面的权力。1953年埃及成立共和国,1956年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教师教学用书》
保护传统文化 接受外来文化
埃及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1948年),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印度国大党领导人、印度国父,人们尊称他为“圣雄”,意思是“伟大的灵魂”。为实现理想,他一生中曾17次绝食。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1948年),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印度国大党领导人、印度国父,人们尊称他为“圣雄”,意思是“伟大的灵魂”。为实现理想,他一生中曾17次绝食。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1948年),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印度国大党领导人、印度国父,人们尊称他为“圣雄”,意思是“伟大的灵魂”。为实现理想,他一生中曾17次绝食。
伊斯兰教仍是主要宗教;
阿拉伯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
独立后实行君主立宪制
思考3:结合教材P71,举例说明殖民历史下埃及文化的发展情况?
学习西方,谋求独立;传统保留
教材问题探究: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表现形式?如何看待其客观影响?
材料 埃及长期受到法国与英国的殖民统治,1882年,英国发动侵略埃及的战争,占领了整个埃及,把埃及变成了殖民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埃及人民在以扎格鲁尔为首的民族主义政党华夫脱党的领导下,通过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以及进行街垒战等方式斗争,终于迫使英国让步,1922年承认埃及为独立的主权国家,独立后的埃及实行君主立宪制。但在社会生活中,伊斯兰教仍然是其主要宗教,阿拉伯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如服饰、饮食、婚礼习俗等都得以保留。
1.特点:
(1)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殖民国家通过向被殖民地区输出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及基督教等,改造甚至消灭后者的文化、淡化后者的民族意识,达到殖民目的。
(2)侵略途径具有多样性。由于文化涵盖的面极广,殖民国家通过制度、教育、宗教、兴办慈善事业等方式进行。
(3)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文化侵略不像武力侵略那样明显,它可以在文化交流中潜移默化地完成,对本土传统文化的破坏更大。
(4)具有广泛性和全球性。西方文化侵略是伴随着其殖民活动进行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都深受其害,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接受了其先进文化的熏陶,更有利于推动全球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2.影响:具有两面性
西方的文化侵略对被侵略国家的传统民族文化是一场灾难,但同时为新思想新观念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条件,客观上推动了近代化的发展。
[方法突破]
1.欧洲殖民者
的文化侵略
2.全面认识近代欧洲的文化侵略
(1)主要方式:殖民者的文化侵略主要是通过教会、学校、报刊书籍等途径,用传教布道、开办学堂、兴办慈善事业等方式进行渗透,推行殖民主义的奴化教育。
(2)基本特征
①它往往不是赤裸裸的文化侵略,而是在人类文明的相互交融和渗透,民族文化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吸收的过程中进行,潜移默化的特点很突出。
②它往往不是强硬灌输,而是迎合了某些民族和国家地区追求新奇、崇洋媚外的心理与价值需求。
③它一般不采取与被殖民者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直接抗衡和冲突的形式,而是尽量选择沟通和契合的方式,引发被侵略国家民族文化传统中一些消极落后因素的泛滥,造成一种强大的文化逆流,因此不易阻塞。
(3)客观结果:不可避免地把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带到被殖民地区,激发被压迫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如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技、制度与思想等,以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
与拉丁美洲文化
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
拿破仑战争后欧洲
文化的重构
文化融合的多样性
文化重构的时代性
文化侵略的双重性
美国文化:战争前后的文化表现
拉丁美洲文化:战争前后的文化表现
拿破仑战争前后文化的变化
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
波兰1830年民族起义
德国1848年革命
目的
欧洲文化重构具体表现
美国与拉美文化多样性的异同
结果
被侵略的民族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外来文化,但也努力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使自身文化呈现出新的多样性。(中国 印度 埃及)
民主、独立、自由、
法治成为普遍诉求
课堂总结:
针对训练
1.有学者认为浪漫、懒散的拉丁文化导致了拉丁美洲的相对落后,而英国的实用主义则让北美进入发达状态。对此理解最为正确的是( )
A.该观点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南北美洲出现反差的根源
B.学者们强调了一定程度上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C.该观点旨在说明区域地理环境对地区文化的决定作用
D.材料史实充分,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答案 B
解析 该学者表达了不同特质的区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B项符合题意;A项观点把文化的作用夸大了,不是该学者本意,排除;该学者强调了地理文化,而不是强调地理环境,排除C项;该学者的观点不代表权威且材料未给出充分的史实论证,排除D项。
2.恩格斯指出,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一位意大利爱国者说道:“我这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向拿破仑表示感激,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这两种说法的共同依据是( )
A.拿破仑维护法国资产阶级的利益
B.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的一面
C.拿破仑的对外战争防止了波旁王朝的复辟
D.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向拿破仑表示感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战争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故D项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未批判拿破仑的对外战争的侵略性,排除B项;“防止了”波旁王朝复辟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
3.19世纪,英国为加强对印度的控制,修建了英式标准的铁路、电报和邮政设施,普及了英语教育,将西方文学和政治思想的主要部分引入印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措施客观上( )
A.加大英国对印度的经济掠夺
B.导致印度民族意识增强
C.使印度在经济上依附西方
D.导致当地的经济与文化发展停滞
答案 B
解析 材料“修建了英式标准的铁路”“普及了英语教育,将西方文学和政治思想的主要部分引入印度”属于奴化印度,加剧了英国与印度之间的矛盾,客观上增强了印度的民族意识,故B项正确;“加大英国对印度的经济掠夺”是英国的主观目的,排除A项;材料侧重于思想政治方面,排除C项;“发展停滞”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4.拿破仑认为自己的全部战功被滑铁卢战役抹去,唯一永垂不朽的就是自己的法典。这部法典简化了错综复杂的法律体系,强调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在他所统治地区强制施行。这表明拿破仑战争( )
A.稳定了法国的社会秩序
B.客观上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C.得到欧洲各国的拥护
D.导致了拿破仑帝国的覆亡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这部法典简化了错综复杂的法律体系,强调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在他所统治地区强制施行”可知,拿破仑战争使得《拿破仑法典》得到传播,《拿破仑法典》倡导人人平等、法治等观念,冲击了欧洲的封建思想及封建制度,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拿破仑战争对整个欧洲的影响,而不是法国的影响,故A项错误;欧洲其他国家反对拿破仑对外战争,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5.20世纪60年代,非洲很多国家刚获得独立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非洲作了调查,非洲学生很少有机会读到本国的历史、地理,也接触不到科学和技术的知识,他们读的是欧洲的历史,特别是一度称霸欧洲的欧洲名人的历史。在法属非洲,书本告诉他们,他们的祖先是高卢人,有着一双蓝色的眼睛,并详尽叙述了拿破仑的一生。这一现象( )
A.反映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
B.说明非洲缺乏民族文化土壤
C.根源于欧洲对非洲的殖民扩张
D.表明欧非文化交流成果明显
答案 C
解析 20世纪60年代,非洲很多国家的学生还读不到本国的历史、地理,接触不到与科学技术相关的知识,只能读欧洲的历史,接受欧化教育,其根源在于欧洲对非洲的殖民扩张,C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非洲缺乏民族文化土壤,B项错误;欧非文化交流成果明显与“法属非洲,书本告诉他们,他们的祖先是高卢人,有着一双蓝色的眼睛”等不符,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