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7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优质课件)(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7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优质课件)(共3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16 13:1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人教版 语文 二年级 下册
古代叫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
指南针
1.自由朗读课文,用“ ”圈出要求会认的字,用“ ”标出要求会写的字,并给段落标上序号。
2.对照老师的标注,检查是否标注清楚了,再把标出的生字读一读。
1
2
3
4
5
6
浓 饭 沟 雪
一 远 乱 上
张 别 向
huāng
biàn
zhōng
dǎo
zhǎn
yǒnɡ
chuǎnɡ
pènɡ
shí
chóu



“导” 是会意字。甲骨文的“导”字,外部是表示十字路口的“行”,中部上方是表示人的“首”,下方是表示脚的“止”,合在一起意思是人走到十字路口时需要有人指引方向。“导”本义是指引、引领,引申为教导之义。
1.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听范读,看自己的朗读是否正确。
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伸出你的小手指,一起写写这几个字吧!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一说:课文介绍了哪四种天然指南针?
太阳
北极星
大树
积雪
认真朗读课文,看课文介绍了哪些天然的指南针,再想一想这些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指引方向的。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品析首尾呼应的写法,学习运用首尾呼应的写法写话。
自由读第1小节,说一说:迷路了应该怎么办?
迷路别慌张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可千万别慌张。
“要是”是如果的意思,这是作者的假设。“千万别”强调了遇事要沉着。
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
会帮助你辨别方向。
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大自然中许多可以指示方向的事物或现象比作“天然的指南针”。
比喻
选一选:
“天然的指南针”中的“天然”意思是( )。
A.自热形成的
B.人工创造出来的
C.自然形成和人工制造的。
A
自由读第2-5小节,想一想:天然指南针有哪些?
天然指南针
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
它在天空给你指点方向:
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
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
把太阳比作忠实的向导,“向导”表示太阳可以给人们指引方向。“忠实”说明太阳很可靠,我们可以放心地相信它。
太阳
··
··
··
··
··

西
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
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
想一想:
太阳为什么是忠实的向导?
因为我国在北半球,中午的时候,太阳总是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指着北方,我们可以利用太阳和树影来辨别方向,所以说太阳是忠实的向导。
北极星是盏指路灯,
它永远高挂在北方。
要是你能认出它,
就不会在黑夜里乱闯。
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北极星比作指路灯。
···
想一想:
为什么说北极星是指路明灯?
北极星很亮,一直高挂在北方,在晴朗的夜晚,人们可以通过看北极星来辨别方向,所以说它是“指路灯”。
要是碰上阴雨天,
大树也会来帮忙。
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
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
“帮忙”是把大树当成人来写,表明大树也有指示方向的作用。
树的枝叶的稀稠和太阳光照射时间的长短及照射量有关。在北半球,树冠的南面受太阳光照射多,树叶茂密,长得稠;北面由于处于背光面,光照较少,树叶长得稀。
拟人
稠 稀
南 北
连一连:
结合课文想一想“稀”和“稠”是什么意思?连一连。
稠 枝叶少,树叶之间空隙大。
稀 枝叶多而密。
“怕”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雪当成人来写。
拟人
受光的一面,太阳照射的时间长,温度高,积雪融化的快;背阴的一面,太阳照射不到,温度低,积雪融化的慢。沟渠是凹下去的,阳光照射过来,南面会投下阴影,而阳光正好射在北面,所以,冬天沟渠北面的积雪融化得快,南面的积雪融化得慢。
雪特别怕太阳,
沟渠里的积雪会给你指点方向。
看看哪边的雪化得快,哪边化得慢,
就可以分辨北方和南方。
冬天,太阳从南边射过来,沟渠里的积雪在北面的,受照射的时间长,化得快,在南面的,太阳照射不到,雪化得慢。
北 南
说一说:
沟渠里积雪画的快的是北方还是南方?照着前一小节的后两句说一说。
雪画的快的一面是北方,
雪化的慢的一面是南方。
自由读第6小节,说一说:怎样才能发现更多的天然指南针呢?
迷路多观察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可千万别慌张,
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
只要你仔细观察,多多去想。
这句话告诉我们找到天然指南针的方法:细细观察,多多去想。与诗的开头一唱一和,首尾呼应。
首尾呼应
首尾呼应
概念:所谓首尾呼应,是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在内容、结构上都很相似,这样就形成了呼应。
作用:首尾呼应使得文章结构更加完整、严密,同时起到了概括全文、突出中心的作用。
运用:这首诗歌开头和结尾在内容、结构上都很相似,都有“要是你在野外迷了
路,可千万别慌张。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只有最后半句内容不同。这样就形成了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严密,同时起到了概括全诗、突出中心的作用
语文要素
说一说:
要想运用大自然的指南针,我们应该怎么做?
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大自然的指南针就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朗读课文。说说课文里写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它们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这是课后第1题哦!
本文写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太阳、北极星、大树、沟渠里的积雪。中午的时候太阳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指向北方;晚上,北极星永远高挂在北方;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在沟渠里,雪化得快的那边是北方,雪化得慢的那边是南方。
慌张 分辨 忠实 向导 永远
惊慌 辨别 忠诚 导游 永久
这是课后第2题哦!
○读一读,记一记。
点拨:这些词语是本课生字的一字组多词,同学们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来读,并识记、积累词语,还可以照样子给课文中的其他生字组词。
这是课后选做题哦!
○选做:生活中还有哪些辨别方向的办法?可以请教周
围的人。
参考答案:可以观察岩石——布满青苔的一面是北方,干燥光秃的一面为南方;可以观察蚂蚁的洞穴——洞口大多是朝南的。
岩石上有青苔的一面是北侧,
另一面为南侧。
观察蚂蚁的洞穴,洞口大都是朝南的。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中午:太阳—南 树影—北
黑夜:北极星—挂在北方










阴雨天:大树
枝叶稠—南
枝叶稀—北
雪后: 沟渠里的积雪
化得快—北方
化得慢—南方
这首诗歌讲述了在野外迷路后辨别方向的四种方法,告诉我们只有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才能发现大自然的许多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