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习作例文:颐和园
1.阅读例文,分析例文中的写作顺序。 (重点)
2.分析例文,总结写作顺序,学会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来写的方法。(难点)
学习目标
在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记金华的双龙洞》它是一篇游记。这个单元还安排了两篇游记性的习作例文,看看这两篇例文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值得学习的写作方法。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颐和园》。
颐和园 大殿 横槛
琉璃 画舫 远眺
认读字词
1.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请在书上画出来。
2.请你画出作者游览的示意图,学习作者按地点转换顺序记叙的方法。
3.找一找作者记叙游览过程的动词,学习作者移步换景、过渡连接的表达方式。
进了顾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暢。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
神清气爽:
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二百七十三间。
用具体详实的数据介绍长廊的“长”和“间数多”的特点。
作者按“下 上 外”的顺序,具体描写了长廊的长和美的特点。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描写景物的特点的?
先具体描写特点,后点明名称。
碧:翠绿色。金碧辉煌,意指金光碧色,彩辉夺目。比喻陈设华丽。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金碧辉煌: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昆明湖的“静”和“绿”的特点。
“滑”字用得准确、形象,反衬出昆明湖水的静,与前面的静态描写相比,一静一动,更加突出了昆明湖的静。
指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葱郁,指青翠繁盛貌。语出《宋史·乐志十》:“氤氲成雾,葱郁垂阴。
遮蔽;隐蔽。谓或遮或露,时隐时现。 遮映衬托。盖过,压倒。出处观巴黎油画记。
隐隐约约
葱郁
掩映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倒垂的杨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帝王处理朝政或宴居的建筑物
在金属、木材、石头等上面刻出图形、装饰
建筑物中用以支承栋梁桁架的长条形构件
向远方眺望
高高地直立
装饰华丽的游船
宫殿
雕刻
柱子
远眺
耸立
画舫
1.进了顾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2.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3.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4.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5.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
找出文中点明游览顺序的相关句子,读一读。
这些语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都是过渡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清楚地交代了作者的游览顺序:
长廊 万寿山 昆明湖 十七孔桥
这篇习作例文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写作方法?
1.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
2.作者移步换景,很恰当地运用了合适的动词。
3.文章结构上,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文章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颐和园》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一写长廊的景色: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然后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部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壮观景象,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景色;三写昆明湖的景色: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另外文章中许多过渡句自然,使得文章语言连贯自然。
我们在写游记时,我们要先确定游览路线,找准观察点;再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详细描述。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及感情,并恰当地运用动词过渡、连接,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