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16 17:5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5 明朝的对外关系
学习主题 明朝的对外关系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探险、发现这类活动比较感兴趣,对郑和下西洋的事迹有一定认识,但对其原因、条件、意义、具体过程等缺乏综合的认识。能力方面,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历史学习,对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有一定掌握,具备一定的结合史料、地图分析问题能力,有利于开展主题学习。
设计思路 本课是七年级历史人教版《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中郑和下西洋的内容为重点,郑和下西洋是人类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2005年,我国以“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为主题,举行了多种形式的纪念郑和航海600周年的活动,并把7月11日作为我国航海日。这些活动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根据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了典型的、孩子们有兴趣的图片、文字等材料配合学习,通过问题设计和学习环节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增强师生互动,加入了分析遇到困难、航海准备、邮票解读、情景代入、的学生活动环节,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实现完成三维目标的目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生能够概括郑和下西洋的基本史实,认识郑和远航使中国与亚非各国建立了友好的关系;理解郑和船队完成远航体现了当时我国古代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水平,郑和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了解戚继光抗倭的史实。 (2)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经验,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概括、综合,从而提升认识能力。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媒体的演示,调动学生的合理想象,激发学生求知欲望。(2)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要出发,设计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探究。(3)设计一系列学生活动增加学生课堂参与,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启发学生学习船队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优秀品质。(2)通过郑和远航的盛况所体现的我国古代造船业、航海技术在世界的先进地位,以及郑和远航增进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谊这些史实,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体会和平外交有利于促进国家之间的友好往来。
教学重点 (1)郑和船队远洋航行的原因、意义和成功航行的原因综合分析。(2)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
教学难点 (1)本课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学生在世界历史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加上古今地名的叫法不一致,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因此通过图示、讲解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2)由于科学知识有限,初中学生理解郑和下西洋中所运用的科学技术相当比较困难,因此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本“相关史实”及资料图片理解。
教学方法 讲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小组讨论、学生活动。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图片导入推出主题 展示图片:奥运会开幕式“郑和下西洋”场景和郑和号波音飞机引出主题,明确主题。 观察图片,渐入主题。明确学习主题及内容,思考回答问题。 通过图片展示郑和的影响力深远,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步入主题。
(二)分析船队下西洋的目的、准备 1.投影人物介绍2.西洋概念界定掌握郑和下西洋基本史实引导学生结合郑和船队完成远洋航行需要解决哪些问题,组织活动(一):“设想远航障碍和危险” 了解人物背景。读图学生对阅读课文分析、思考、回答,完成基本知识情景进入,为郑和下西洋准备相应物资和人员。学生大胆想象回答 对郑和背景有更多了解概念界定,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情景有助于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三)体验郑和船队西洋之旅经过 智慧之舟 1.讲解郑和船队的规模、航海先进技术 观察图片、听讲领会、思考感悟 感受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水平,体会中国古代科技成是船队完成远洋航行的基础。
文化之旅 1.展示地图和邮票2.组织活动(二):邮票配文3.图示交流物品 借助邮票为导向,想象郑和下西洋的经历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概括力、语言表达能力。为下一步归纳意义铺垫
(四)分析郑和之旅意义 1.提供与哥伦布的比较、图片等材料引导学生归纳郑和下西洋的意义,反思负面影响。2.引导郑和下西洋的启示3. 引导学生思考航海成功的原因 根据所给资料形成观点,归纳意义。分析思考,回答问题分析思考。看图片,提升情感。 引导学生多角度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并由此调动学生的情感,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五)戚继光抗倭 了解背景分析抗倭成功的原因抗倭经过及意义提供相关参考资料供探究 根据学习的内容阅读、理解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