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0 一滴水经过丽江(优质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0 一滴水经过丽江(优质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16 21:3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
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
了解丽江的自然风景与人文风情;梳理文章的脉络,理清文中“一滴水”游历丽江的过程。(重点)
把握文章的写作手法并体会其表达效果;品味作品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难点)
感受作者对丽江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情感。(重点)
阿来,1959年生于四川省马尔康市,藏族诗人、作家。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转向小说创作。2000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2018年,作品《蘑菇圈》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
作者名片
其主要作品有诗集《棱磨河》,小说集《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等。
轻盈( ) 喧哗( ) 驿道( )
奔流( ) 草甸( ) 矗立( )
目眩( ) 闸口( ) 徘徊( )
翡翠( ) 砚池( ) 蘸( )
眺望( ) 流淌( ) 擦拭( )
硕大( )
字词学习
yínɡ
xuān

bēn
diàn
chù
xuàn
zhá
pái huái
fěi
yàn
zhàn
tiào
tǎnɡ
shì
shuò
词语解释
喧哗:声音大而杂乱;喧嚷。
矗立:高耸地立着。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疑不决。
目眩神迷:眼花缭乱,心神摇荡。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
五彩斑斓:形容色彩繁多亮丽。
整体感知
通读全文,说说这“一滴水”的踪迹是怎样的。理清本文的时空线索,完成学习任务单。
学 习 任 务 单
所至
①________
所见
丽江坝
黑龙潭
②______
金沙江
城外果园田地
丽江坝
森林
松与杉
杜鹃、山茶
象山
狮子山
笔架山
田野
村庄
不同模样的人
亭台楼阁
花与树
玉龙雪山
水车:古城、老柏树、
房屋、老街
水流:五彩灯光、茶楼酒吧
中河:银器店、玉器店、
字画店
院子:兰花盛开、主客闲话
满天星光
薄云
月亮
两条线索
移步换景,由高到低到平地,这是③______顺序
从古到今,由白天、晚上到黎明,这是④_____顺序
时空交错
玉龙雪山
四方街
空间
时间
这一滴水在文中出现的形态有哪些?



课文精讲
雾气
第3段以一滴水的身份见证了四方街的建造。说说文中介绍了四方街的哪些内容,作者为什么要选取四方街为介绍对象。
第3段
第10段
第13、14段
简单介绍了四方街的历史沿革,因徐霞客扬名天下。
作者化作一滴水在水车上眺望:古城、苍劲的老柏树、重重房屋、蜿蜒老街,自然美丽。
具体详细的介绍,有银器小店、玉器店、字画店、纳西人家,以及黄昏时的茶楼酒吧、喧哗的夜景等。
四方街“名扬世界”,可以作为丽江当地文化的代表。它位于丽江古城的中心,交通四通八达,周围小巷通幽,街道依山势而建,顺水流而设,具有独特的艺术美和地域特色。
(黔西南州中考)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游丽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丽江以水见长,选择“一滴水”来贯串全文,充分贴合描写对象本身的特点。
1
“一滴水”既通古贯今,又由高而下,容易把时间与空间这两条线索结合起来,使文章形成有机的整体。
2
用“一滴水”贯串全文,获得了自由的视角,时而居高瞰下,时而由远观近,时而升高远望,时而仰视天幕,时而抵近细察,时而一瞥即逝,使得文章对描写对象的表现既全面又灵动。
3
“一滴水”既是观察者,也是“丽江故事”的讲述者,它在文中或娓娓道来,或直抒胸臆,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和交互性,使情感的表达更加真切深挚。
4
作者笔下的丽江古城是一幅优美的画卷,你认为这幅画卷美在哪里?
丽江古城作为画卷的中心, 以玉龙雪山为背景,构成丽江古城风景画,并用水的流动为画面增加动感。整个画面有层次感,从高到低,由远到近,景致分明。
风景美
丽江古城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名城。这里的闸口,放水洗净街道;这里的大水车,在高处览括古城的美景;这里的房屋重重,依山而起;这里的老街蜿蜒,顺水而去。种种建筑融合,构成丽江古城悠久而别致的美景。
建筑美
建筑、放牧、经商、拉琴、浇花、闲聊、畅游、聚集、唱歌等构成了丽江独特的民俗画。
民俗美
本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体现在哪些方面。
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
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
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到了顺水而去的蜿
蜒老街。
①体现在抒情性与节奏感上。连续使用“看到了”赋予简略传神的描写一种抒情的意味,句子内部有短有长,有整有散,节奏多变,带着诗句一般的弹性。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展现了“我”随着大水车的升高看到的四方街的美丽景色。
一个名叫徐霞客的远游人来了,把玉龙雪山写进了书里,把丽江古城写进了书里,让它们的名字四处流传。
巧妙地点明了丽江古城扬名海内外的原因。
②作者善于将漫长的时间、广大的空间浓缩起来,凝聚在某个具体的点上,使文章的语言富于厚度和质感,能引发读者的联想与想象。
古城的建筑就这样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
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③富有哲理。这些句子或直接评述,或制造反差,既表现了丽江人与自然和谐、让人心灵沉静的特点,也透露出某种文化、人生的哲思,带有哲理诗一般的睿智。
第10—15段集中描写了丽江城的部分,作者描写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群组”,请分别概括。
①丽江深厚的文化传统,包括手工艺、音乐和东巴文字;
②丽江人的日常生活,包括民居的建筑形制、种植花卉的传统、主人和游客之间的和谐关系;
③丽江美丽的夜色,夜色中人的活动与心境;
④丽江城外果园、田地的夜景。
如何理解这句话?
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在远方,即使是寂静的夜晚,人们内心也是喧哗的;而在丽江,古城是平静、淳朴的,在古城的氛围里,人们浮躁的内心如水滴一般晶莹,即使欢笑、歌唱,内心也是沉静、安定的。这是将人们在远方的心态与在丽江的心态进行对比,表现了丽江人与自然的和谐,突出表现了丽江的美好。
(黔西南州中考)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
游踪
景象
感受
登上水车
东巴文字
投身民居
穿城而出
古城夜晚,旷野田园
依止自然,美丽自然
掺入砚池,蘸到笔尖
恬淡怡然,安居乐业
①古城全貌
③百姓寻常生活
②经过字画店
④五彩斑斓,宁静澄澈
深入探究
《壶口瀑布》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登勃朗峰》
《一滴水经过丽江》
景物特点
作品内涵
写作手法
不同点
雄浑壮美
奇绝险远
威严瑰奇
以水之势喻人之情,从黄河的特点联想到人的个性品质。
纯净自然
作者在生命极限处见到的景物,生命、死亡、瞬间、历史、感受、思绪交织在一起
写景叙事中,“车夫之王”驾车疾驰狂奔、后发先至的“功劳”,与人生中的某些不期而遇、无心插柳相似。
以一滴水的前世今生作为文章的线索,描写丽江的景物与人,写活了丽江的生命和生命的丽江。
视角独特,既有整体观照,也有细节刻画。
表现出作者置身于难得一见的景物之中的身体感觉和心理感受。
先以散文笔法写登山过程中所见的勃朗峰景色,后以小说笔法写匪夷所思的下山过程,相辅相成,独具异趣。
不写人的“游览”而写水的“经历”,用一滴水从融化成形到汇入大江的过程,串起丽江的风土人情。
本单元的四篇游记所写的景物各有特点,写法更是各具特色,试分析其异同之处。
《壶口瀑布》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登勃朗峰》
《一滴水经过丽江》
语言特色
创新点
共同点
不同点
宏阔又不失细腻,既有画面感又有动态,既畅达自然又经过精心打磨。
看似不刻意经营,又颇为工巧,有着与景物相称的庄严感。
亦庄亦谐,妙趣横生。
细致优美,在精细的描写之中带有深长的咏叹,富有诗意。
时间和视角选择。
大量呈现作者的身体感受。
奇妙的联想和奇特的经历。
虚构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旅游者兼讲述者,既用它串起文章,形成时空线索,又用它与读者交流,抒发情怀。
都传达出作者对人生、生命的某种感悟与思考。
1.角度新颖,构思奇特
写作特色
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和拟人的手法,从一滴水这个独特的视角,描写了丽江的源头玉龙雪山,凝聚着纳西人智慧的丽江古城,以及充满浓郁地方特色的四方街,在读者面前
展开了一幅集历史、人文、地理、科学于一体的美丽画卷,在诗情画意之中让人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采用第一人称写法,以亲历者的眼光去观察和叙述,不仅使情感表达更为浓厚、动人,也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性、亲和力和亲切感。
而采用拟人手法,赋予水滴以人的思想感情,不仅生动、形象、传神,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印象,而且更有助于思想情感的表达。以上都反映出作者在构思上的匠心独运之处。
2.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本文游踪清晰,主次分明,行文灵活却不紊乱。文章先从玉龙雪山的冰川写起,交代丽江的起源;接着写“我”奔流到丽江沿途的所见所闻,其中既有山峦、瀑布、树木、鲜花,更有千百年来建设美丽丽江的纳西族人,由“丽江坝”到“丽江城”称谓的变化,
则反映出丽江由封闭的古老城镇变为开放的旅游城市这一历史变迁;最后作者抓住重点,对丽江最具特色和魅力的四方街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写,那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售卖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店、演奏
古代音乐的白须垂胸的老者们……无不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向人们诉说着丽江古城的历史、现在与未来。
3.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作者在文中综合运用描写、叙述等多种表达方式介绍丽江。值得注意的是,在处理一些知识性、背景性的内容时,作者往往不单纯使用说明性的介绍,而是将其转化为叙事性的讲述甚至适当的描写。例如,关于丽江古城的建设和出名,作者采用的是讲述小
故事的写法;关于丽江城的选址缘由、四方街前水闸的作用,则以简要的描写来表现。这样就让知识性、背景性的内容自然和谐地融入了全文如水流动的叙事中,文章的表达也显得更加圆融,更有整体感。
一滴水经过丽江
“我”由雪变成冰,再变成一滴水
一滴水的漫长旅行
一滴水奔流到金沙江边,汇入了江海
板书设计
来到丽江坝
奔流走过草甸、落水洞
仰望着玉龙雪山 兴奋地来到丽江古城
在四方街的漫游历程
丽江古城无限热爱
本文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一滴水游历古城丽江的经过,展示了丽江优美怡人的景色、古朴的建筑、质朴的民风,表达了作者对丽江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主旨概括
拓展延伸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赏析】这首七绝是一首写景佳作。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全篇用“可怜”二字点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其写景之微妙,历来备受称道。明代杨慎《升庵诗话》评云:“诗有丰韵。言残阳铺水,半江之碧,如瑟瑟之色;半江红,日所映也。可谓工微入画。”
阅读刘增山《小溪的行程》,与课文比较,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分析“我”在两篇文章中的作用有什么异同。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