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第六单元 整理和复习
输入标题
通过问题的解决,提高信息分析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和归纳推理的能力。
学习目标
认识邮票,了解邮票的作用,学会根据信件的质量和目的地计算邮资和支付邮资,巩固组合等相关知识。
重点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一级标题
同学们,你知道这是什么?是用来做什么的?
探究新知
创设情境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这是邮票。
邮票是寄信件时用的。
谈话导入
你还见过哪些邮票?你知道它们各有什么作用吗?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探究新知
创设情境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普通邮票由于面值种类齐全,
可适用于各种邮政业务。
谈话导入
信息解读
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创设情境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仔细阅读,你从中看懂了什么?
计费单位是指邮寄费用的计算单位,一般以“克”为单位;
资费标准是指每个计费单位对应的费用;
首重是指在规定的范围内的重量;
续重是指超过了规定范围的重量;
“埠”原意为停船的码头或有码头的大城镇;
本埠是指本地,邮政上指本县市区范围;
外埠是指本地以外较大的城镇。
业务 种类 计费单位 资费标准/元 本埠(b)资费 外埠资费
信函 首重100 g内,每重20 g (不足20 g按20 g计算) 0.80 1.20
续重101~2000 g每重100 g (不足100 g 按100 g计算) 1.20 2.00
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创设情境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根据什么因素来确定应付的邮资呢?
信函质量
寄达目的地
信息解读
业务 种类 计费单位 资费标准/元 本埠(b)资费 外埠资费
信函 首重100 g内,每重20 g (不足20 g按20 g计算) 0.80 1.20
续重101~2000 g每重100 g (不足100 g 按100 g计算) 1.20 2.00
业务 种类 计费单位 资费标准/元 本埠(b)资费 外埠资费
信函 首重100 g内,每重20 g (不足20 g按20 g计算) 0.80 1.20
续重101~2000 g每重100 g (不足100 g 按100 g计算) 1.20 2.00
一封不足20 g的信,要寄给本市的朋友,要付多少邮资呢?
计算邮资
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创设情境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只需要贴上80分的邮票就可以了。
业务 种类 计费单位 资费标准/元 本埠(b)资费 外埠资费
信函 首重100 g内,每重20 g (不足20 g按20 g计算) 0.80 1.20
续重101~2000 g每重100 g (不足100 g 按100 g计算) 1.20 2.00
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创设情境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一封45 g的信,要寄给外地的朋友,要付多少邮资呢?
每重20 g为1.20元,不足20 g按20 g计算,那么45 g应该按3个20 g计算:3×1.2=3.6(元)。
计算邮资
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创设情境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280 g
100 g
180 g
(100÷20)×1.2=6(元)
2×2+6=10(元)
若信件重280 g,寄往外地该付多少邮资呢?
计算邮资
业务 种类 计费单位 资费标准/元 本埠(b)资费 外埠资费
信函 首重100 g内,每重20 g (不足20 g按20 g计算) 0.80 1.20
续重101~2000 g每重100 g (不足100 g 按100 g计算) 1.20 2.00
有序思考,组合付费
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创设情境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如果邮寄不超过100 g的信函,最多只能贴3枚邮票,只用80分和1.2元的邮票能满足需要吗?
小组合作交流
有序思考,组合付费
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创设情境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如果邮寄不超过100 g的信函,最多只能贴3枚邮票,只用80分和1.2元的邮票能满足需要吗?
本埠和外埠也要分开考虑。
不超过100g,那是不是该分不同情况进行考虑,比如20 g以内的,21 g至40 g的……
该怎么思考呢?
业务 种类 计费单位 资费标准/元 本埠(b)资费 外埠资费
信函 首重100 g内,每重20 g (不足20 g按20 g计算) 0.80 1.20
续重101~2000 g每重100 g (不足100 g 按100 g计算) 1.20 2.00
有序思考,组合付费
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创设情境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本埠
外埠
质量/g
资费/元
目
的地
0.8
1.6
2.4
3.2
4
1.2
2.4
3.6
4.8
6
如果邮寄不超过100 g的信函,最多只能贴3枚邮票,只用80分和1.2元的邮票能满足需要吗?
业务 种类 计费单位 资费标准/元 本埠(b)资费 外埠资费
信函 首重100 g内,每重20 g (不足20 g按20 g计算) 0.80 1.20
续重101~2000 g每重100 g (不足100 g 按100 g计算) 1.20 2.00
如果邮寄不超过100 g的信函,最多只能贴3枚邮票,只用80分和1.2元的邮票能满足需要吗?
有序思考,组合付费
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创设情境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本埠
外埠
质量/g
资费/元
目
的地
0.8
1.6
2.4
3.2
4
1.2
2.4
3.6
4.8
6
0.8,1.6,2.4可以分别用1张、2张、3张80分的邮票支付。
1.2,2.4,3.6也可以分别用1张、2张、3张1.2元的邮票支付。
如果邮寄不超过100 g的信函,最多只能贴3枚邮票,只用80分和1.2元的邮票能满足需要吗?
有序思考,组合付费
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创设情境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本埠
外埠
质量/g
资费/元
目
的地
0.8
1.6
2.4
3.2
4
1.2
2.4
3.6
4.8
6
3.2元的邮费可以用1张80分和2张1.2元的邮票支付。
用80分和1.2元面值的邮票,3张最多可支付邮资3.6元,所以4元、4.8元、6元需要增加新的面值。
如果邮寄不超过100 g的信函,最多只能贴3枚邮票,只用80分和1.2元的邮票能满足需要吗?
有序思考,组合付费
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创设情境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本埠
外埠
质量/g
资费/元
目
的地
0.8
1.6
2.4
3.2
4
1.2
2.4
3.6
4.8
6
增加哪种面值的邮票呢?
有序思考,组合付费
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创设情境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支付6元邮资增加的面值
6元
6.0-0.8=5.2(元)
6.0-1.2=4.8(元)
6.0-0.8×2=4.4(元)
6.0-1.2×2=3.6(元)
6.0-0.8-1.2=4(元)
6÷2=3(元)
6÷3=2(元)
(6.0-0.8)÷2=2.6(元)
(6.0-1.2)÷2=2.4(元)
√
√
√
增加哪几种面值的邮票同时能满足4元和4.8元的资费呢?
增加2元、2.4元或4元面值的邮票可满足100 g以内信函的所有支付情况。
有序思考,组合付费
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创设情境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如果想最多只用4种面值的邮票,就能支付所有不超400 g的信函的资费,除了80分和1.2元两种面值,你认为还需要增加什么面值的邮票?
小组合作交流
有序思考,组合付费
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创设情境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如果想最多只用4种面值的邮票,就能支付所有不超400 g的信函的资费,除了80分和1.2元两种面值,你认为还需要增加什么面值的邮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200 201~300 301~400
本埠
外埠
质量/g
资费/元
目
的地
0.8
1.6
2.4
3.2
4.0
1.2
2.4
3.6
4.8
6
5.2
6.4
7.6
8
10
12
业务 种类 计费单位 资费标准/元 本埠(b)资费 外埠资费
信函 首重100 g内,每重20 g (不足20 g按20 g计算) 0.80 1.20
续重101~2000 g每重100 g (不足100 g 按100 g计算) 1.20 2.00
有序思考,组合付费
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创设情境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如果想最多只用4种面值的邮票,就能支付所有不超400 g的信函的资费,除了80分和1.2元两种面值,你认为还需要增加什么面值的邮票?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200 201~300 301~400
本埠
外埠
质量/g
资费/元
目
的地
0.8
1.6
2.4
3.2
4.0
1.2
2.4
3.6
4.8
6
5.2
6.4
7.6
8
10
12
用80分和1.2元面值的邮票,4张最多可支付邮资4.8元,所以超过4.8元的不能支付。
为方便机器检信,一件信函最多可贴 4 枚邮票。
有序思考,组合付费
探究新知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创设情境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如果想最多只用4种面值的邮票,就能支付所有不超400 g的信函的资费,除了80分和1.2元两种面值,你认为还需要增加什么面值的邮票?
最高邮资是12元,12÷4=3(元),所以最大的面值不低于3元。
增加4元面值的邮票
增加面值2元和3元的邮票
增加的方式还有很多。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200 201~300 301~400
本埠
外埠
质量/g
资费/元
目
的地
0.8
1.6
2.4
3.2
4.0
1.2
2.4
3.6
4.8
6
5.2
6.4
7.6
8
10
12
一级标题
1.小雨要去邮局寄2封信,根据资费表解答下面的问题。
(1)第一封信重36 g,寄给本市的好朋友,应该贴多少元的邮票?
(2)第二封信重115g,寄给外市的外婆,应该贴多少元的邮票?
巩固新知
探究新知
课堂小结
创设情境
练习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0.8×2=1.6(元)
(100÷20)×1.2 +1×2=8(元)
答:应贴8元的邮票。
答:应贴1.6元的邮票。
业务 种类 计费单位 资费标准/元 本埠(b)资费 外埠资费
信函 首重100 g内,每重20 g (不足20 g按20 g计算) 0.80 1.20
续重101~2000 g每重100 g (不足100 g 按100 g计算) 1.20 2.00
一级标题
2.小雨有20分、60分、80分、1元的邮票各一枚,可以支付多少种邮费?
巩固新知
探究新知
课堂小结
创设情境
练习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1元=100分
一枚:20,60,80,100
两枚:20+60=80,20+80=100,20+100=120,
60+80=140,60+100=160,80+100=180
三枚:20+60+80=160,20+60+100=180,
20+ 80+100=200,60+80+100=240
四枚:20+60+80+100=260
答:共可以支付11种邮费。
一级标题
你有什么收获?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探究新知
创设情境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怎样计算邮费?
怎样支付邮费?
根据资费表分段、分情况计算
根据面值和邮资有序思考组合方式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探究新知
拓展延伸
创设情境
1840年,英国发行了世界第一枚邮票。它上面印了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头像。因为这一枚邮票是黑色的,所以有“黑便士”之称。
一百五十多年前的某一天,在英国的一个村子里,来了一辆由马儿拉动的邮车。那个时候,邮车到村里来送信是十分罕见的。所以,村里的人一听见马车声,便立刻从屋子里、田地里冲出来,围在邮车的周围。
邮差走下车,手里高举着一封信,大声喊着:“爱里丝·布朗小姐,有信!”一个姑娘轻声地对邮差说:“我就是爱里丝·布朗。”人们的眼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她。
爱里丝接过邮差给她的信,看了一看信封,便把信交还给邮差。“对不起。”她说,“我没有足够的钱付邮费。”
人们都很同情她,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突然间,人群里走出一个绅士模样的人,从口袋里拿出一些钱币,说要替爱里丝付邮费,可是爱里丝并不认识他。
布置作业
邮票的起源
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探究新知
拓展延伸
创设情境
她带着感激的笑容对这位绅士说:“谢谢您的好意,先生,这封信我盼望了很久,可是现在我用不着它了。”
“为什么呢?”那位绅士感到十分奇怪。
“这封信是我的男朋友寄给我的。我们打算明年结婚。他为了筹钱结婚,只得到外地去找工作做。由于我付不起邮费,所以他事先交代我:在信封上画个叉,是表示他的日子过得很好;画个圆圈,意思是他已经找到工作了。”
“啊!原来这信封里是没有信的。”那位绅士自言自语地说:“这种情形很不合理,必须改善。”
对于这件事情,他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他向当时的英国政府建议:“邮费应该由寄信的人来付,而且也不应该太昂贵,否则穷人是付不起的。为了大家的方便,我认为寄信的人,用一个便士买一枚邮票,贴在信封上,这样寄出去就可以了。”
结果,英国政府从善如流,接受了他的建议。这位绅士的名字叫罗兰·希尔世界上第一枚邮票就是这样诞生的。
布置作业
邮票的起源
一级标题
输入标题
教材P110探究活动400 g内新增邮票的进一步思考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巩固新知
探究新知
创设情境
拓展延伸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