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9.1压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通过实验,理解压强。;
(2)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解释简单的现象和解决简单的问题;
(3)知道日常生活中压强增大和减小的方法。
2.科学思维
通过科学探究活动,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思维能力。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利用压强的定义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压强的物理意义;有关压强的计算
三、教学分析
压强是初中物理课程中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体现压力作用效果的重要物理量之一。压强不仅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是材料力学、热力学中的核心概念。《课标》中属于理解层次的内容要求只有四条,压强是其中一条,可见压强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第七章学生学习了力的概念,知道力的三要素,知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知道产生形变是力的一种作用效果。
第九章第 1节学生开始认识压力的方向和大小,明确压力是作用在受力物体的支承面上,同样的力作用在不同的面积上,其产生的效果不同,因此有必要引入压力的概念。这一节内容又是初中自然科学中有关力学知识的一次较大的综合,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学习科学方法的重要环节。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老师上一节课让你们准备的橡皮泥吗?我们现在呀把橡皮泥都取出来。今天带大家做一个有趣的实验,我们呢,尝试着把我们的物理书横着放到橡皮泥上面,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橡皮泥有什么变化呢?嗯,第二排这位同学,你来回答一下,嗯,很好请坐。这个同学说橡皮泥没有太大的变化。那同学们,我们接着把我们的物理书竖着放在橡皮泥上面,看看橡皮泥有什么变化没有?来第一排这位同学,你来回答一下,嗯,很好请坐。橡皮泥已经凹下去,那哪位同学来告诉老师,物理书放在橡皮泥上面橡皮泥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竖着放在橡皮泥上面,橡皮泥就会立刻凹下去呢?我们结合上节课所学习过的压力,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压强的学习
(二)新课讲解
一、压力的作用效果
同学们,对于我们刚刚的问题,哪位同学来说说你的想法,好,第二排这位穿白色衣服的同学,嗯,好的,请坐,这位同学说呀,是因为物理书横着放的时候与橡皮泥接触的面积较大,竖的放着时候与橡皮泥接触的面积较小。那同学们,我们现在以四人为小组进行讨论,我们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都有哪些呢?开始,嗯,这组同学你们的想法非常的棒,确实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你们再去思考思考,看还是否有其它的影响因素呢?嗯,第二组同学,你们的想法也非常的棒,影响压力作用大小的因素呀,确实跟压力的大小有关系。好的,同学们,老师刚刚在下面转的时候呀,好多小组已经得出了答案,影响压力作用的效果因素与压力的大小以及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那我们把这个作用效果成为什么呢?用我们的专业名词来说呀,它叫做压强,那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压强的概念吧!就是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用大写字母P来表示。
那同学们,我们的概念已经得出来了,我们怎么去计算压强呢?它的公式是怎么书写的?我们知道压力用F来表示受力面积用S来表示,那我们根据压强的定义它的计算公式为,P=F/S,那压强的单位用什么来表示呢?同学们,请接着看书本上这段话压强他的单位是帕符号为Pa。同学们,我们已经列出了压强的计算公式,并且知道了压强的单位如何表示。那么大家把接下来书上这个例题自己算一算吧!嗯,看同学们都抬起了头,相信同学们都已经计算完了。那么同学们,我们在生活实际中怎么去增大和减小压强呢?同学们,带着这样的思考呀赶紧转动自己的小脑筋,老师呢给同学举个例子,同学们来区分一下,这个是增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呢?第一个例子是推土机上的宽链条,嗯,同学们非常棒,大家都异口同声地回答出来了是减小压强,那我们再坐公交车,或者是大巴车的时候,那个悬挂在窗口上的安全锤,它是增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呢?
环节四:小结作业在小结时,我会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提问总结,梳理本节课知识点。在作业布置环节,完成课后第三题。
(三)板书设计
压强
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2、压强:物体所受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叫做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