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兴化市永丰镇刘寨初中 邓昌滨
2005、12《分式》说课设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一、教材分析 二、教法学法 三、教学过程 四、教学设计说课设计、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分式概念、分式与现实情境中的数量关系的表示及分式有无意义、值为零的条件。本节课是分式的起始课,它是在学习了整式、因式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以分数知识为基础,类比引出分式的概念,把学生对“式”的认识由整式扩充到有理式。学好本节知识是为今后继续学习分式的性质、运算以及解分式方程的前提,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函数、方程等知识作好铺垫。地位与作用 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式的概念,明确分母不得为零是分式概念的组成部分.探究分式有无意义、值为零的条件并能由分式表示出现实情境中的数量关系等。
能力目标
通过与分数的类比,培养学生运用类比转化的思想方法研究数学问题,强化应用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松花江重大水污染情景再现,培养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同时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分式的概念。 教学难点:分式有无意义、值为零的条件。 二、教法与学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应用数式通性的思想,类比分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协作,完成对分式概念及意义的自主建构,注重数学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采用投影或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观察、类比、概括的方法,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初步培养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三 教学流程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类比联想 形成概念指导运用 巩固概念循序渐进 再探新知拓展延伸 启迪升华分层作业 巩固深化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11月13日,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爆炸事故发生后,监测发现苯类污染物流入第二松花江,造成水质污染,21日哈尔滨全城被迫停水,给广大市民带来了不便 .一方有难 八方支持 为尽快恢复城市供水,哈尔滨市急需大量的Z-15型活性炭125万吨,由于这种型号活性炭比较特殊,黑龙江省内没有供应。国家相关部门立即组织从国内其它7个省份紧急调集活性炭增援哈尔滨。
(1)平均每个省要提供多少万吨活性碳?
(2)吉林省准备了x万吨活性炭,用3艘万吨货轮运往哈尔滨,问每艘货轮能装多少万吨活性炭?
(3)我省准备了25万吨活性碳,准备运往哈尔滨,如果每列火车能装b万吨,需要多少列火车?
(4)南京火车站与哈尔滨相距m千米,原计划火车每小时行驶a千米,问需要几小时到达?为了提前到达,火车每小时加快了20千米,问几小时后可以到达??????(二)类比联想 形成概念 活动1:
上述式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形如分数的样子,分母中都有字母这三个式子的特征:
8.1 分式(三)指导运用 巩固概念 2、判断下列代数式是否为分式?3、 分式 表示什么?
试一试:从“1、-3、x、y、”中选取几个数字或字母,编制一个分式并说出其表示的意义。 可以从行程、工程、面积、经济等角度考虑。(四)循序渐进 再探新知 活动2: 填表。(分组讨论把疑问划下来)提示:1、第一个分式中x可取任意值吗?
为 什么?第二个呢?2、第二个分式中x为什么不能取2?3、第三个分式中x取什么值时分式无意义?为什么?x提示: 4、要使分式有意义,分母必须不为零,
那分子可以为零吗?
5、分子为零结果怎样呢?
6、判断:分式的分子为零,则分式的值一定为零。( )
小试牛刀由分母2x+2≠0 得x≠-1, 所以当x=1时,分式值为0。中考链接≠1X=2或-2勿想当然:当x取什么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当x取什么值时,分式的值为0?(五)拓展延伸 启迪升华各显神通试试看 你能写出一个符合下面两个条件的分式吗? (1)x≠-3时分式有意 义;(2)当x=4时分式的值为0;试试看。想 一 想 小结与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有哪些收获和感想?(六)分层作业 巩固深化1、试一试,你能行:
必做题:课本P43、①、②、③、④
2 、挑战自我:
选做题:自编一题用分式表示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并解决。
附板书设计及时间分配创设情景 5
类比联想 7
指导运用 7
循序渐进10
拓展延伸 7
分层作业 2
机动时间 2投
影
区四、设计理念1、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类比(与已有的分数知识)、联想(分数的定义)、分析(观察几个具体范例)、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状态之中。
2、通过分式概念的形成、分式有意义的条件等探讨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事物特征、规律的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
3、通过创设开放性问题(活动1、试一试、活动2 、想一想等)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4、在学生学习了分式的概念后,通过一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题组,逐题递进,落实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教学形式上采用学生口述、互评、合作、交流等多种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5、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设计分层作业,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作业有所收获。
兴化市永丰镇刘寨初中 邓昌滨
2005、12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