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导入】
同学们,我们喜欢关注明星,因为他们有着耀眼的光环;我们愿意关注伟人,因为他们做出非凡的成就;我们关注家人,因为血浓于水。然而生活中有多和我们非亲非故、不起眼的普通人,他们虽然没有耀眼的光环,没有做出非凡的成就,却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杨绛先生的文章《老王》,来共同关注这个社会底层的小人物。
老王
作者: 杨 绛
杨绛,钱钟书夫人,原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主要译著有《堂·吉诃德》,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长篇小说《洗澡》。她于2016年5月在北京去世,享年106岁,是一位在文学上造诣很深的世纪老人。
钱钟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学者,作家,著有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等。
杨绛夫妇都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最有学问的高级知识分子,可悲的是他们遭遇了中国最荒唐的年代——文革,在那长夜漫漫的日子里,他们经受了非人的苦痛折磨。
文章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
写 作 背 景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钱钟书、杨绛均被“揪出”,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反动学术权威”,打入了“牛鬼蛇神”的阵营。有人写大字报诬陷钱钟书轻蔑领袖著作,钱钟书夫妇用事实澄清了诬陷。1969年11月,钱钟书作为“先遣队”去河南的“五七干校”接受劳动锻炼,1970年7月,杨绛也来干校,1970年6月,钱钟书夫妇的女婿德一因“五一六”案被迫含冤自杀。1972年3月,钱钟书夫妇由干校回家,遭到了住在他们家的“革命男女”的毒打、迫害,三人被迫离家逃走,在外过了三年的流亡生活,1977年2月才搬入三里河新居。“文化大革命”期间,杨绛一家人受尽了屈辱和蹂躏。
蹬车 绷带 捎带 惶恐 肿胀
荒僻 取缔 降格 镶嵌 门框
滞笨 侮辱 愧怍 伛 翳
字词积累:
dēnɡ
bēnɡ
shāo
huánɡ
zhǒnɡ
pì
dì
jiànɡ
xiānɡ qiàn
kuànɡ
zhì
wǔ
kuì zuò
yǔ
yì
(1)惶恐:惊慌害怕。
(2)荒僻:荒凉偏僻。
(3)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
(4)降格:降低标准、身份等。
(5)滞笨:呆滞笨拙。
(6)塌败:塌陷破败。
(7)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字词积累:
任务一:初读文本,认识老王
老王档案
姓 名
职 业
家庭成员
外貌特征
家庭住址
好人好事
任务一:初读文本,认识老王
老王档案
姓 名 老王
职 业 三轮车夫
家庭成员 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
外貌特征 只有一只眼,另一只眼是瞎的
家庭住址 荒僻的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塌败的小屋
好人好事 送冰、送医、送货、送香油和鸡蛋
任务一:初读文本,认识老王
老王档案
姓 名 老王
职 业 三轮车夫
家庭成员 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
外貌特征 只有一只眼,另一只眼是瞎的
家庭住址 荒僻的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塌败的小屋
好人好事 送冰、送医、送货、送香油和鸡蛋
任务一:初读文本,认识老王
老王档案
姓 名 老王
职 业 三轮车夫(社会遗弃)
家庭成员 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孤苦无依)
外貌特征 只有一只眼(患有眼疾)
家庭住址 荒僻的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塌败的小屋(住宅恶劣)
好人好事 送冰、送医、送货、送香油和鸡蛋
(忠厚老实、心地善良、体贴顾客)
任务一:初读文本,认识老王
老王档案
姓 名 老王
职 业 三轮车夫(社会遗弃)
家庭成员 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孤苦无依)
外貌特征 只有一只眼(患有眼疾)
家庭住址 荒僻的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塌败的小屋(住宅恶劣)
好人好事 送冰、送医、送货、送香油和鸡蛋
人生评语
任务二:细读文本,品味老王
1.找出直接描写鸡蛋和香油的文字,概括礼物的特点,选择最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品味。
鸡蛋、香油:
包装朴素、品质上乘、丰厚贵重
【七八十年代的工资和物价】
工人工资:17.83元/月
芝麻大饼: 3分/只
水果糖:1分/颗
电影:0.15——0.30元
中学学费:12元/学期
购买米面制品和豆浆均要粮票
食油0.88元/斤(凭油票供应)
鸡蛋6分一只
礼重情义重
任务二:细读文本,品味老王
2.文章是怎么描写老王送香油与鸡蛋的?有什么表达效果?选一句感触最深的句子作赏析。
赏析:动作描写,“镶嵌”一词生动形象写出了老王单薄、瘦弱、病入膏肓、形销骨立的特点,就像一幅遗像。
示例: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请你朗读
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他面如死灰
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
分不清哪一只瞎
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
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
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
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
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他直着脚往里走,
对我伸出两手
他一手提着个瓶子,
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他只说:“我不吃”
他一手拿着布,
一手攥着钱
滞笨地转过身子
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
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
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我渐渐明白: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
任务三:回溯交往,理解“愧怍”
一位中年干部不知从哪里找来一块污水浸霉发黑的木板,络上绳子,叫我挂在颈上,木板是滑腻腻的,挂在脖子上很沉,我戴着高帽,举着铜锣,给群众押着先到稠人广众的食堂去绕一周,然后又在院内各条大道上“游街”。他们命我走几步就打两下锣,叫一声“我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背后还跟着七长八短一队戴高帽子的“牛鬼蛇神”……
——杨绛回顾文革岁月
文化大革命时代,杨绛和钱钟书都被揪出来批斗。忍受抄家、批斗、羞辱、剃阴阳头……种种对精神和身体的折磨。年近60岁时,被下放至干校,让她去打扫厕所。
那个时代,人与人互相背叛。就连杨绛的女儿——钱瑗,要回家看父母也要先“我跟钱钟书、杨绛在思想上彻底地划清界限”,然后才能够回到家。而更悲惨的是,杨绛的女婿,钱媛的丈夫,因为不愿意无辜诬陷别人,最后被逼得上吊自杀。
①我常坐老王的三轮。 ②老王给我们家送冰,冰大一倍,车费减半。
③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④他对我伸出两手,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出一包东西。
①他蹬,我坐
②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
③我一定要给他钱
④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老王把杨绛当作__________(人),
而杨绛仅把老王当作____(人)。
亲人、恩人
熟人
任务三:回溯交往,理解“愧怍”
两者的关系是不对等的
任务三:回溯交往,理解“愧怍”
杨绛的愧怍是对自己与老王关系不对等的深度思考,感觉自己深深亏欠老王的真情。
杨绛的愧怍,缘于深深体会不幸后,缘于超越廉价同情的悲悯情怀,由同情不幸者的俯视姿态到最后对老王身上人性光辉的仰望姿态。
杨绛的愧怍有对底层不幸的人的悲悯,对高尚人格的崇敬,有对卑微生命的敬畏,还有作
知识分子的自觉内省。
《致老王和杨绛》
你只有一只眼
但你把这世界看得多么明白
你的房屋荒僻塌败
但你的心里却充满了温暖
你的三轮车都拉不动那破破落落的日子了
但你还是伸出双手 捧出了
你的好香油
还有大鸡蛋
你呢
你不安 一直不安
他蹬 你坐 你不安
他只有一只眼 你不安
他要半价收费 你不安
他送人看病不要钱 你不安
他的香油和鸡蛋让你不安
他的悄悄去世让你不安
真的 真的
你已经做得够好了
但你还是觉得自己不够慷慨
于是在被命运流放的日子里
你又把自己送上了灵魂的祭坛
你们啊 活命的你们啊
在那个时代
一样卑微 一样艰难
但你们的彼此牵挂好像那大瓶的鱼肝油
是疯狂岁月里的热血和肝胆
而这个世界
也因为一位百岁老人的愧怍
让多少曾被嘲笑遗忘的珍贵
涅槃……
本单元中,我们遇见了命运不幸却仁厚善良的阿长,在特殊年代里,生活在社会低层却与作者有着珍贵友谊的老王,遇见了一生为建新屋修台阶而努力的父亲,还遇见了“熟能生巧”的卖油翁……他们应该让你对“怎样做人”有了更深的思考,也让你更积极、理性地看待身边的普通人,去捕捉他们平凡生活中的闪光点。
在你的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小人物”,你是否也遇见过这样的“小人物”,请以《遇见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