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憔悴(jiāo) 仿膳(shàn) 瘫痪(huàn)
B.暴怒(bào) 沉寂(jì) 侍弄(sì)
C.捶打(chuí) 央求(yāng) 絮叨(dao)
D.绝别(jué) 烂漫(màn) 淡雅(yǎ)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瘫痪 雁阵 砸碎 爆怒无常
B.憔悴 央求 漂落 喜出望外
C.昏迷 深沉 整宿 絮絮叨叨
D.可恨 决别 侍弄 泼泼洒洒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
B.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C.“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
D.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来成年的女儿”……
4.与画线句子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
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A.我活着有点没劲! B.我活着很有意思!
C.我活着没什么意思! D.我活着很有劲!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史铁生先生的代表作《我与地坛》,曾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杰出作品以及中国当代50本经典著作。
B.读着《秋天的怀念》,我们无不被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感动。
C.史铁生的作品《合欢树》大约有200字左右,被收录在高二语文教材中。
D.这部学术著作的作者是由北京大学的两位年轻教授写成的。
6.对《秋天的怀念》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我”的暴怒无常衬托了母亲的坚韧、顽强。
B.本文以日常琐事为题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母亲的崇高形象。
C.本文采用了语言、细节、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段刻画人物。
D.本文不是以情节的曲折巧妙取胜,而以从“平淡”中体提炼出的高度浓缩的情感震撼人。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8.请简要分析第①段画“_________”句子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9.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⑦段画“ ”的句子。
10.“好好儿活”这个关键语句在文中出现了两次,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再联系实际,谈谈今天的我们应该怎样“好好儿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选自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材料二】
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当时,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中,劳作最辛苦的是母亲,饥饿最严重的也是母亲。
(节选自莫言《母亲》)
11.材料一中三次写到“看花”,原因和结果各不相同,依据材料完成下面表格。
事件 原因 结果
第一次 “我”暴怒无常,母亲想让“我”快乐起来 ①
第二次 ② “我”勉强同意去看花,母亲却突然病逝
第三次 妹妹推“我”去看花,完成母亲生前遗愿 ③
12.下列对上述材料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其中“扑过来”“抓住我的手”,体现了母亲对“我”的自暴自弃的痛心焦急。
B.材料一中“秋天的怀念”,寓意在秋天怀念同样是在秋天去世的母亲,也表明经过人生的“秋天”,母亲牵挂的儿女都已经长大,懂得了怎样面对生活的困境。
C.材料二中依次从听觉、嗅觉、视觉方面描写了母亲捶打野菜的情景,不仅体现了母亲劳作的辛苦,也体现了当时生活的艰辛。
D.材料二中“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突出了母亲的坚强、乐观。
13.“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结合上述两则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综合性学习
14.七年级某班以“细说母爱”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活动中,班级进行主题宣传活动,请你使用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手法,拟写一则宣传语。
(2)活动中,丹丹同学拟写了一篇短文,以表达对母爱的感恩之情。下面是短文的部分内容,请你按照要求帮她修改。从现在开始,【A】我们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自己亲身的实际行动感谢母亲。当妈妈下班回来,帮她倒一杯热茶;当妈妈累了一天终于可以坐下来了,帮她捶捶背,揉揉肩;当妈妈要睡觉了,帮她打一盆热水,暖暖脚;【B】当我们考试后,给妈妈奉上一份沾沾自喜的答卷。
①【A】处画线句中有不合逻辑的问题,应将“ ”一词删除。
②【B】处画线句中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 ”一词改为“ ”。
(3)当母亲生日到来时,你准备对母亲说些什么话?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四、语言表达
15.本文在描写景物方面运用白描的手法,使得语言朴素、简练。请试着运用白描手法写一个描写景物的小片段。(50字左右)
【课文片段在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写法分析】白描手法,就是不用秾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饰语,也不精雕细刻,大加渲染,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练的语言,寥寥数语就写出活生生的形象。本段写景使用白描手法,用最朴素、最简练的语言,如实地勾勒出秋天菊花盛开的情景。无论是写景还是刻画人物,运用白描手法时一定要重点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和情态,并且所用语言要尽可能的简洁、传神。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憔悴(jiāo)——qiáo;
B.侍弄(sì)——shì;
D.绝别(jué)——诀别;
故选C。
2.C
【详解】试题分析:A.爆—暴;B.漂—飘;D.决—诀。
3.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了解与辨识能力。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要做到结合语境,准确规范的使用标点。A项“仿膳”应加“单引号”;C项“句号”应放到引号里面;D项“省略号”应放到引号里面。
【点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管是读书或是写作,除了领会文章的立意,理解布局谋篇,品读词句外,还要重视标点符号,把标点符号与语言文字联系起来阅读、思考、运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全面提高读写能力。
4.C
【详解】划线句是语言描写,生动准确地写出了“我”对再也不能站起来内心的绝望。意思是:我活着没劲。
A.语意接近,但语气不够强烈;
B.语意相反;
C.语意最接近;
D.语意相反;
故选C。
5.B
【详解】A.把“以及中国当代50本经典著作”改为“之一”;
B.正确;
C. 语义重复,删掉“大约”或“左右”;
D.把“写成的”去掉。
故选B。
【点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6.B
【详解】B.本文并非是以“日常琐事”为题材,因为文章选择的是生活中一个大非常时期——儿子双腿刚刚瘫痪,母亲又身患重病。正是在这种不寻常的题材中,显示了母亲的坚韧、顽强,从而写出了母亲的崇高伟大;
故选B。
7.示例:重病的母亲为了照顾瘫痪的儿子倒下了。儿子也终于懂得了母亲的苦心,与妹妹一块儿坚强地活下去。 8.示例:运用细节描写(动作描写),“扑”“抓”两个动词准确形象地写出了母亲急于阻止“我”、关爱“我”、心疼“我”的情形,表现了母亲对“我”的包容和关爱。 9.示例: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北海各色菊花的蓬勃生命力。这象征着母亲的期望:无论遭遇怎样的厄运,无论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都要活得坚忍,活出尊严,活出自我生命的个性与美丽。 10.示例:这句话寄予着母亲对儿女最纯粹的爱与期望-期望儿女们无论遭受了怎样的打击,都要珍爱生命,勇敢地活下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①要乐观对待自己的生活;②遇到挫折,不害怕,不畏惧,勇敢面对;③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快乐地生活。
【解析】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读文可知,①段“瘫痪以后,我变得暴怒无常”“‘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小心翼翼地照顾着我,多次提出要带我去北海看花。②段“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⑥段“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⑦段“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可概括为:病重的母亲为了照顾瘫痪的儿子,终于倒下了。儿子终于懂得了母亲的苦心,他要跟妹妹坚强地活下去。意近即可。
8.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
“扑”“抓”是母亲的动作描写,也可以理解为是对母亲的细节描写。联系前文“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可知,母亲这两个很迅疾的动作,生动准确地表现了母亲看到了伤害自己时急于阻止的表现与痛苦的心情。母亲并没有责备“我”意志消沉,只是扑过来抓住“我”的手,不让“我”伤害自己,从中可以看出母亲对“我”的关爱与包容。
9.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北海盛开的各色菊花的蓬勃生机。这是母亲对“我”的期望。期望“我”无论受到什么样的打击都要乐观勇敢的面对生活,都要活得坚忍,活出尊严,找到自己的幸福。同时也代表着母亲对我的爱,代表着我已经重新振作起来;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10.本题考查拓展延伸。
本文写“我”曾因双腿瘫痪暴怒无常,没有发现悉心照顾“我”的母亲饱受肝病折磨,母亲在离世前还在惦记着“我”和妹妹,“我”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学会了“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是母亲给“我”的人生信念;可见“好好儿活”是母亲希望“我”珍爱生命,爱护身体,不随意的发脾气,是希望“我”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勇敢面对困难。
据此可谈看法,如:生活难免遇到风浪,无论何时我们都应珍爱生命,爱护身体,勇敢的搏击风浪,热爱生活,乐观生活,不惧生活中的风雨。
11.①“我”不去,大发脾气 ②“我”独自坐在屋里消沉痛苦,母亲担心“我”情绪低落 ③“我”体悟到生命可贵,决心坚强地活下去 12.C 13.示例:材料一中的母亲,包容、宽慰儿子,以自身的坚忍教给儿子“好好儿活”的道理。材料二中的母亲,乐观、坚强地面对生活的苦难,教给了“我”坚强面对苦难的勇气和力量。从中可以理解“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这句话:母亲无私的爱呵护着我们成长,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让我们从容面对人生的风雨,所以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解析】11.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①根据材料一首段中的“‘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可得:“我”不去,大发脾气。
②根据第③段中的“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可得:“我”独自坐在屋里消沉痛苦,母亲担心“我”情绪低落。
③根据末段中的“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可得:“我”体悟到生命可贵,决心坚强地活下去。
12.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
C.“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是从视觉的角度描写,“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是嗅觉,“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是听觉。本项“听觉、嗅觉、视觉”有误。
故选C。
13.考查词句理解。
根据材料二中的“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可知,母亲的病已经很重了,却还要照顾生病的儿子,担心儿子意志消沉,一直想带儿子去看菊花。材料中的母亲坚忍体贴,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儿子,要珍惜生活,一定要好好活。根据材料二中的“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当时,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中,劳作最辛苦的是母亲,饥饿最严重的也是母亲”可知,母亲面对生活的困境却保持着极其积极乐观的心态,这让我感受到母亲的坚强与勇气,母亲劳作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据此可理解这句话为:母亲用自己无私伟大的呵护着孩子的成长。她们用自己的坚忍顽强,任劳任怨,积极乐观给孩子以影响,指引着孩子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可以帮助孩子坦然面对人生中的风雨。所以说,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14.(1)示例一:山,没有母亲的爱高;海,没有母亲的爱深。
示例二:母爱像春天的暖风,吹拂着我们的心。
(2)①亲身
②沾沾自喜 称心如意 (满意)
(3)亲爱的妈妈,岁月的磨砺让你的青春老去,风雨的洗涤让你的红颜褪色,但是在我的心中,你就是那朵最美丽的牡丹花——富贵又吉祥。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祝福您生日快乐!(答案不唯一)
【详解】试题分析:
(1)考查学生的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宣传标语要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和鼓动性。简洁:句式简短、字数较少、表达准确。作答要围绕“主题”拟写。可以使用名人名言,最好使用对偶句的形式。
点睛:宣传标语是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达到宣传鼓动的目的,因而要求语言简洁凝练,显明易记,易于传播,带有感染力和鼓动性。
(2)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①句是“自己”和“亲身”重复,②句是词语的误用,沾沾自喜——形容自以为很好而得意洋洋的样子。与语境不符。
(3)语言表达题,首先要有称谓;其次要注意说话的对象,语言表达要符合说话人的身份,最后语气要委婉。做到说话有礼貌,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答案不唯一。
15.【例文】正是荷花飘香的季节,整片荷田闪烁着金光。一朵朵的荷花有的带着水珠盛开,有的含苞吐蕾,有的似开非开,挤满荷田,等待着俏丽的采莲女来采摘。
【详解】本题要求写一个景物描写的片段,要求运用白描的手法描写景物,注意语言朴素、简练。运用白描手法时一定要重点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和情态,并且所用语言要尽可能的简洁、传神。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练的语言,寥寥数语就写出活生生的形象。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