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大气运动规律 微专题 风课件(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三 大气运动规律 微专题 风课件(共3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17 08:4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CONTENTS
01
02
03
04
05
06
大气受热过程和温度高低
逆温现象
热力环流、季风环流和大气环流
气候和气候变化
天气系统
微专题:风
[高考解密]
大气运动知识体系比较庞大。因此要梳理好大气运动的知识体系。浙江和江苏的考察方向比较稳定。其他地方卷考察内容多样,但整体的核心需要掌握一下内容:
1.大气受热过程的过程性变化;
2.从空间尺度探究热力环流、季风环流和大气环流
3.风力的形成、风向及风速的判读
4.气候的分布及气候特征的判读
5.气压场中天气系统的判读、天气特点及未来变化
大气的 思维导图
大气的 思维导图<解读>
【解读】理解大气受热过程的前提是知道大气的组成及垂直结构,在大气(层)环境中探讨大气的受热过程(热量传递过程),大气对地面热量的传递则是大气的保温作用,从地球环境的角度来说形成温室效应,而人类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增强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人地关系)。由于地球是球面以及下垫面差异等原因,导致地球表面受热不均,形成热力环流。热力环流在不同时空尺度下可表现为局地环流(海陆风、山谷风、城郊风)、天气系统(气旋反气旋、锋面)、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而不同时空尺度的大气运动特征产生不同的天气和气候,也会衍生气象灾害及气候变化,进而对人类活动产生影响。但不同时空尺度的大气运动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不同区域下的大气运动对人类活动影响不同。
考点 问答内容 预测
风 2022年全国乙卷9 风向判读 2022年浙江卷15-16 风力的形成 2022年湖南卷19(1)风力大小的原因 2022年浙江卷27(1)(2) 干热风的分布、成因 2021年江苏卷-3 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 风的高考的考点之一。围绕风的成因、风向、风力大小等进行考察。浙江卷24-25题考察的风的知识难度较大。
在等压场中判读风是常见的考题,同时也要能掌握风力大小的判读因素。
(一)风的成因分析
水平气压梯度力
(气压差)
空气产生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和动力
根本原因:受热不均
存在温度差
地转偏向力
方向
南左北右
大小
纬度越高,越大,赤道附近的影响忽略不计
摩擦力
高空
下垫面
影响忽略不计
越粗糙,风力削弱越多,风向偏转的夹角越大
考点四 微专题 风

是环流中大气的水平运动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最基本的力,
其他力是在空气开始运动后产生和起作用的。
考点四 微专题 风
风的形成——受力分析
水平气压梯度力 始终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决定风速,影响风向
地转偏向力 始终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不影响风速,改变风向
摩擦力 始终与风向相反。降低风速,影响风向
(2022年山东省高考真题)1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冬半年,美洲中部地区频繁受冷空气影响。下图示意2000年1月一次冷空气南下过程中,美洲中部附近海洋表层风场和海平面气温分布。甲处南北两侧的气压梯度较大。
例题讲解
(1)下图示意M点所在水平面上的等压线分布及空气质点的瞬时受力平衡情况。在图中用画出M点风向____。
削弱风力,冷空气势力减弱。
(二)风向的判读
考点四 微专题 风
1.气压场中方向的判读
(1)根据等压线作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
(2)根据(南北)半球确定偏转方向,南左北右。
(3)确定偏转的角度:高空偏转90°,近地面偏转30°~45°。
2.热力环流、大气环流中判读
(1)热力环流:
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低温区流向高温区)
海陆风、山谷风(注意方向转变)
(2)大气环流中的风带
纬度:低纬信风(北半球东北、南半球东南),中纬西风,极地东风
(二)风向的判读
考点四 微专题 风
3.风向标和风向玫瑰图
风向标由风杆和风尾组成,在风杆底端绘制箭头即代表风向。
点所在的方位即代表风向,与原点之间的距离越远,风力越强
4.沙丘或旗形树
迎风坡平缓,背风坡较陡
旗形树
风向与树枝朝向相反
(19辽宁)下图是风向标示意图,右下图是某地近地面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题。
C
3.此时 M地盛行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根据风向的符号判断
【解题方法指导】
风向袋——常设在机场的指示风向和大致表示风速的装置。有风时风吹进袋口,使锥底指示风的去向;
季风
风带
(二)风向的判读
B
(2022·6月浙江)下图为北半球某地某季节平均纬向风速随高度分布图,甲、乙、丙为该地三个不同高程面。完成1~2题。
1.能正确反映上图平均纬向风速随高度分布的地点位于(  )
A.春季的低纬度
B.夏季的中纬度
C.秋季的中纬度
D.冬季的高纬度
2.最接近该地甲、乙、丙三个高程面上风向、风速的是(  )
C
解析 由题干图可知,由甲到乙到丙,风速在减小,但风向变化不明显。A、B、D三图风向变化明显,与题干图不符,A、B、D错误;C图中三地风向差异小,为西南风,最接近题干图的情况,C正确。
(2017年江苏卷)2017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下图为“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下题。
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
A.晴,西南风 B.阴,西北风
C.晴,东南风 D.阴,东北风
真题演练:风向判断
C
【解题方法指导】
景观图
①新月形沙丘: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即可判别风向;
②旗形树:树枝展开方向与风的来向相反。
③雅丹地貌:垄脊、沟槽与盛行风向平行
地理事物的合理布局
①机场跑道——主跑道与盛行风向
一致;
②沙障工程——与盛行风向垂直
(二)风向的判读
【解题方法指导】
(3)与人类活动关系
在吹定向强风的地方(如高山和海岸边),树木向风面由于受风的袭击而损坏,或者过度蒸发而死亡,向风面不长枝条;旗形树不仅木材质量较差,且因枝叶稀疏,光合作用的总面积较小,所以树木的生长也很缓慢。另外,风有利于花粉的传播和消散,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风力较大的地方,植被矮小。
风也是影响建筑物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防风是房屋的一大功能,有些地方还将防风作为头等大事,尤其是在台风肆虐的地区。(福建平潭“石头厝”、台湾兰屿“地下屋”)
冬季风引发寒潮,农作物冻伤;夏季风不稳定,旱涝灾害导致减产;背风坡的干热风,引发旱灾。
房屋一般位于地面以下1.5米~2米处,屋顶用茅草覆盖,条件好的用铁皮,仅高出地面0.5米左右,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室内配有火堂以弥补阴暗潮湿的缺点,还在地面上建凉亭备纳凉之用。
图中虚线是某岛火山喷发后火山灰厚度等值线,a<b<c,读图完成下题。
6.该火山喷发时最有可能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D
根据风的痕迹判断
7.该时最可能为( )
A.01时 B.04时 C.08时 D.15时
大气污染物扩散受海陆风影响。左图为深圳市某发电厂某时地面SO2浓度等值线图,右图为等高线地形图。
D
根据风的痕迹判断
(19山东)下图为“山西省北部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等高线示意图”,M、N两条虚线中,有一条代表向西流的河流。
B
8.N线部分林木为旗形树冠,推测其较为茂盛一侧的方向是( )
A.西北 B.东南C.东北 D.西南
根据风的痕迹判断
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20世纪80年代,该地区出现众多风蚀坑,坑边发育有植被覆盖的沙丘,研究发现该地区风蚀坑规模扩大、沙丘高度不断增加。2000年以后,浑善达克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下图示意某风蚀坑及坑边沙丘等高线分布。
9.根据风蚀坑的形态,推测该地盛行( )
A.偏东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北风
根据风的痕迹判断
读图,回答第8题。
10.若甲图中,城市工业布局合理,则该城市可能位于( )
A.我国东南沿海 B.英国东南沿海
C.印度东南沿海 D.美国东南沿海
B
根据地理事物的合理布局判断
【解题方法指导】
【点拨2】焚风
(1)形成——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变得干热的一种地
方性风。
(2)影响
有利:①北美的落基山,冬季积雪深厚,春天焚风一吹,积雪
会全部融化,大地长满了茂盛的青草,为家畜提供了草场,因
而当地人把它称为“吃雪者”。
②程度较轻的焚风,能增高当地热量,有利于玉米和水果的成熟。
③干热风利于卤水蒸发,利于晒盐等;
不利:①强烈的焚风能使树木的叶片焦枯,土地龟裂,造成严重旱灾、诱发森林大火,并加速火灾蔓延。
②它常常使果木和农作物干枯,降低产量;
③焚风在高山地区可大量融雪,造成上游河谷洪水泛滥;有时能引起雪崩。
④如果地形适宜,强劲的焚风又可造成局部风灾,刮走山间农舍屋顶,吹倒庄稼,拔起树木,伤害森林,甚至使湖泊水面上的船只发生事故。
冰川风
1.成因:冰雪面气温与同高度山谷气温差异
2.概念:沿着高山冰川表面向下吹的风,称为冰川风。冰川风也称为下沉(降)风。
3.形成过程: 一般山区,往往盛行日变化显著的山谷风。一般来说,上山风又叫谷风;下山风又叫山风。形成山谷风的原因主要是山谷中下垫面与山谷中大气接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而形成山坡上空气温度与山谷中同高度上大气温度的差异。山顶冰川的气温无论白天夜晚都比山谷同高度气温低,冷空气收缩下沉,形成下山风,与山谷风的山风一致,因此二者会在白天气温较高的时候抵消减弱,而在夜晚气温较低时叠加增强。
04
冰川风/“杀人风”——南极下降风
小试牛刀
(2019·广东高考模拟)南极冰盖表面的剧烈辐射冷却使得近地层空气密度增大,海拔较高处近地空气密度比同一水平面上其他位置的空气密度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加速向下运动,形成下降风,其风力大,破坏性强。读“南极大陆等高线分布图”,完成下列1 3题。
1.从形成过程分析,下降风现象和
常见的大气运动现象相似的是
A.海风 B.陆风
C.山风 D.谷风
2.在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中,下降风最为典型
的科考站是
A.长城站 B.昆仑站 C.泰山站 D.中山站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图中下降风典型地区的主导风向以偏东风为主
B.晴朗的白天或多云的夜晚下降风的强度较大
C.研究下降风,对于南极科考的顺利进行有积极意义
D.出现下降风时,近地面大气中会出现逆温现象
在我国祁连山和珠穆朗玛峰北侧的河谷地区均存在冰川风现象,冰川风势力强弱有着明显的日变化。近年来,珠穆朗玛峰北侧河谷和祁连山北侧河谷地区的冰川风变化趋势显著。
(2)描述珠穆朗玛峰北侧河谷冰川风一天中势力强弱的变化过程。
珠穆朗玛峰北侧河谷地区冰川风的强弱受山谷风风向变化的影响,谷风会削弱冰川风,山风会增强冰川风,从白天到夜晚,冰川风的势力增强,从夜晚到白天,冰川风的势力减弱。
布拉风
1.成因:地形阻挡+气压差
2.概念:从山地或高原经低矮狭隘通道向下倾泻的寒冷而干燥的暴风,称为布拉风。这种风像瀑布一样从高山滚落下来,极冷极快,我国天山南侧和长白山地区有发生。黑海和好望角地区也有发生。
3.形成条件:迎风坡有利于冷空气堆积;适合的气压梯度;背风坡陡峻且相对高度不大(无焚风效应)。
4.危害:影响交通(吹翻船只);冻死不耐寒的亚热带植物;破坏建筑物等。
山地或高原向下倾泻的寒冷而干燥的暴风
考点02 热力环流
【考法探究】
(2019·广东)布拉风是一种极严寒的地方性风。冷空气被低矮山地或高原阻挡堆积后,受附近海面上暖低压吸引,经低矮隘道倾泻而下,形成布拉风。下右图为黑海周边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出现布拉风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图示区域布拉风最强的季节( )
A. 开普敦温和多雨 B. 图中a河正处于汛期
C. 悉尼高温多雨 D. 华北平原播种小麦
D
C
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土堆。水平气流经过土堆时,被抬升,形成上升气流,气压较低。
穿堂风
吹过平坦洞口的空气速度小,压强大;吹过隆起洞口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地面上的风吹进了犬鼠的洞穴,给犬鼠带去了习习凉风。
(三)风力大小的分析与描述
角度 风力大小影响因素 常考分析语句
自身
起源
途中
影响
外在
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
摩擦力大小
河谷的加强效应
植被多少
距高压远近
冬季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大,西风强
地面起伏大,风力小;地面(如高原)平坦开阔,风力大;海面上摩擦力小,风力大
山谷口,狭管效应,风力大;
地形(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风力强劲
冬季植被少,风力大
距离亚洲高压(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大
考点四 微专题 风
【点拨1】地形对风力的影响
(1)地形类型——风速、风向
①高大的山地高原对盛行风阻挡削弱作用明显,
②某区域大尺度的风向,在小区域如果遇到地形的阻挡,可能改变原来的风向。
③平原地区摩擦力小,且利于深入内陆
(2)山脉走向——局部风速、风向
①山脉(海峡)与风向垂直,可降低风速;
②山脉(海峡)与风速平行,有利于风的深入
(3)海岸线特点——风力
①海岸线平直,有利于海风的深入;
②海岸线曲折,海湾多,不利于海风深入,受海洋影响较小
(2022·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某地近地面等压线图,图中箭头表示甲地风向及受力情况。完成下面12-13题。
12.表示摩擦力的箭头是( )
A.a B.b C.c D.d
13.乙天气系统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
①顺时针②逆时针③上升④下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真题探究】 风的形成及大气运动
D
A
【真题探究】 风向的判读
(2022·全国乙卷·高考真题)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下图示意当日该市不同高度的风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14-15题。
14.当日在观测场释放一只氦气球,观测它在1千米高度以下先向北漂,然后逐渐转向西南。释放气球的时间可能为( )
A.1时 B.7时 C.13时 D.19时
15.据图推测,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 )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C
D
例题讲解
(2022年浙江6月卷)下图为北半球某地某季节平均纬向风速随高度分布图,甲、乙、丙为该地三个不同高程面,完成下面小题。
24. 能正确反映上图平均纬向风速随高度分布的地点位于( )
A. 春季的低纬度 B. 夏季的中纬度
C. 秋季的中纬度 D. 冬季的高纬度
B
【真题再现3】
(2022·浙江卷)下图为北半球某地某季节平均纬向风速随高度分布图,甲、乙、丙为该地三个不同高程面,完成下面小题。
5.最接近该地甲、乙、丙三个高程面上风向、风速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C
(2020年浙江1月卷)下图为长白山北坡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 16 题。
16.高山灌丛发育在寒冷、风大的高山环境,长 白山高山灌丛
①根系浅而发达 ②生长快速
③植株密度稀疏 ④植株高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海拔高的高山山顶地区
气温比较低,温差小
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土层浅薄
土壤贫瘠
灌丛根系难以向下深扎根,因此根系浅
山顶风力大
根系发达可以固定植株
生长环境差,植株矮小密度稀疏
高山灌丛生长慢,植株低矮
B
例题讲解
风与植被
(2022·湖南·高考真题)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研究小组调查发现,在金沙江部分干热河谷的缓坡上发育着一定厚度的黄土状物质,其下部及附近谷底广布古堰塞湖沉积物(如下图)。在冬春季,常见谷风裹换着尘土从谷底吹向谷城。即将建成的白鹤滩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
分析金沙江干热河谷段冬春季谷风势力强的原因。
①该地河谷受季风干扰小;
②山高谷深,相对高差大;
③冬春季睛天多,太阳辐射强,加之植被稀少,山坡与河谷上方同高度的大气温差大。
【真题探究】 风力的大小
(2020年浙江卷) “三十里风区”位于吐鲁番与达坂城之间,为南疆与北疆地区的交通咽喉,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说法。图1为三十里风区分布示意图,图2 为乌鲁木齐至吐鲁番地形剖面图。图3为吐鲁番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4为乌鲁木齐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简析“三十里风区”的成因。(6分)
气压:南北两侧温差大,水平气压差大;地面状况:植被稀疏,地面摩擦力小;地形:谷地地形,狭管效应显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差大,有利于北方冷气团南下。
真题演练:影响风力的因素
图3
图4
图1
图2
感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