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2023年八年级下期中模拟测试科学试卷(到第2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金华市2023年八年级下期中模拟测试科学试卷(到第2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4-17 17:31: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江省金华市2023年期中模拟测试科学试卷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森林入口处应张贴的标志是(  )
A. B.
C. D.
研究“条形磁铁磁场分布特点”活动中,在有机玻璃板上任意撒上一些铁屑,放上条形磁铁,轻敲玻璃板,铁屑静止后分布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铁屑的分布情况可以判断磁场强弱和磁场方向
B.玻璃板上A处没有铁屑分布,说明此处没有磁场
C.此条形磁铁右端磁极的磁性要比左端磁极的磁性强
D.玻璃板上B处的铁屑受到玻璃板对它摩擦力的作用
四位同学判断通电螺线管极性时的做法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连接如图所示电路,提供足够数量的大头针,只通过控制开关和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无法探究的是(  )
A.电流的有无对电磁铁磁场有无的影响
B.电流方向对电磁铁磁场方向的影响
C.电流大小对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影响
D.线圈匝数对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影响
在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的实验中,小杰同学按照科学教材的要求安装了一台直流电动机模型。安装完毕,闭合开关后,线圈顺时针转动,则能使线圈逆时针转动的做法是(  )
A.减少一节电池 B.把电源和磁铁的两极同时对调
C.增加一节电池 D.把电源两极对调
家庭电路中熔断器的作用是(  )
A.防止触电 B.稳定电压
C.测量电能 D.保护电路
关于原子模式结构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夸克组成
B.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C.原子核的质子带正电,中子带负电
D.夸克由比其更小的质子与中子组成
下列表示地壳中元素含量示意图的是(  )
A. B.
C. D.
氕、氘、氚三种不同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情况是(  )
A.占同一个位置 B.占三个不同位置
C.不占位置 D.只有氕占位置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小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1 Na 22.99 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A.它们都属于金属元素 B.1个镁原子的质量是24.31g
C.铝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3 D.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下列符号通常用来表示微观意义而不表示宏观意义的是(  )
A.2H B.H2 C.H D.H2O
19世纪时化学家对氧化锆的化学式有争议,后经实验测定,锆(Z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1,其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3。试推断与锆的氯化物价态相同的氧化锆的化学式为(  )
A. ZrO B.Zr2O C.Zr2O3 D.ZrO2
全球近140个国家将根据签署的《国际防治汞污染公约》,在2020年前禁止生产和出口含汞产品,如电池、荧光灯、化妆品、温度计、血压计等,分析如图判断关于汞元素的相关信息正确的是(  )

A.汞的化学式为Hg B.汞原子的质量为200.6g
C.汞原子的中子数是80 D.汞为非金属元素
下图所示是一些与用电安全相关的现象,其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 B. C. D.
、填空题(3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如图为一闸刀开关,标出的7个部分中属于绝缘体的两个部分是胶盖和   ,熔丝的作用是当电路发生短路或   情况时,自动切断电路,起保护电路作用.
建立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1)图甲是水分子电解模型图,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该模型图中缺少了   。
(2)从图甲模型中可以看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
(3)图乙是水中各元素质量分数模型,请在图丙中建立甲烷(CH4)中各元素质量分数模型。
图示实验装置中,磁体和导体棒均水平放置,断开S2、闭合S1,使导体棒水平向右运动,电流表G的指针向右偏,这是   现象,为使G的指针向左偏,可使导体棒向   运动,断开S1、闭合S2,导体棒能运动起来,依此可制成   (选填“电动机”或“发电机”)
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四种粒子共表示    元素,其中阴离子的符号为    .
(2)D中的X=    .
(3)E中碘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1)水是由_____构成的,铜是由_____构成,氯化钠由_____构成。
(2)请用化学式或符号表示:
2个氢原子_____;氯气_____;水_____;4个铵根离子_____;5个氯离子_____;硝酸钾_____;氢氧化钡_____;金刚石_____
(3)写出下列2表示的意义
2Fe_____;_____;N2_____;SO42-_____。
、实验题(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带+电)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释与结论:
(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α粒子就   (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
(2)1微米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 。
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1919年,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有种微粒从氮原子被打出,而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使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从现代观点看,被打出的微粒一定是   。
(1)如图所示是电磁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实验,从实验现象可知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这种现象是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________发现的。
(2)把直导线弯曲成螺旋线,当螺旋线圈中插入铁芯后磁性增强,此装置称为电磁铁,为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丽同学作出以下猜想:
猜想A: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强;
猜想B:外形相同的电磁铁,线圈的匝数越多,它的磁性越强。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丽所在实验小组通过交流合作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用漆包线(表面涂有绝缘漆的导线)在大铁钉上绕若干圈,制成简单的电磁铁,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通过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的多少,来判断其磁性强弱的不同。
①通过比较图________两种情况,可以验证猜想A是正确的。
②通过比较图C中甲、乙两电磁铁,发现猜想B不全面,应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如水位自动报警器,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当水位未达到金属块A时,工作电路的状态是________。
A.红、绿灯同时亮 B.红、绿灯都不亮
C.绿灯亮 D.红灯亮
、解答题(1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就会患坏血病。下图为某种“维生素C”的说明书的一部分,试分析问答:
(1)“Vc”属于   (填“单质”或“化合物”);
(2)“Vc”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3)若正常成年人每天最低需要补充“Vc”60mg。
①当“Vc”完全由图中“维生素C”来补充时,则每次至少服用 ▲ 片;
②当“Vc”完全由某种蔬菜(每100g这种蔬菜含“Vc”15mg)来补充时,则每天至少应该食用这种蔬菜多少g。
图甲为热敏电阻R和继电器组成的恒温箱的简单温控电路。继电器线圈的电阻为150欧。当线圈中电流大于或等于28毫安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为继电器线圈供电的电池的电压为6伏,图中的“电源”是恒温箱加热器的电源。
(1)从图甲中可得5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   欧。
(2)恒温箱的加热器应接在A.B端还是C、D端?
(3)若恒温箱内的温度达到100℃时,通过计算分析恒温箱加热器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4)若在原控制电路中,串联接入一个可变电阻,当该电阻增大时,所控制的恒温箱内的最高温度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浙江省金华市2023年期中模拟测试科学试卷答案解析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A
D
A
【解析】根据安培定则分析判断。
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下。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下,此时大拇指指向右端,则右端为螺线管的N极,故A正确;
应该使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而不是左手,故B错误;
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上,则四指指尖应该向上,故C、D错误。
故选A.
B
【解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实验所需的实验器材,需要的实验电路,然后与图片进行比较即可。
A.断开开关,无电流;闭合开关,有电流,通过能够吸引大头针判断是否有磁场,则可以探究电流的有无对电磁铁的磁场的影响,故A不合题意;
B.探究电流方向对电磁铁磁场方向的影响时,需要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方向,而这个电路无法实现,故B符合题意;
C.探究电流大小对磁场强弱的影响时,需要控制线圈匝数相同而改变电流,只需观察同一个电磁铁,然后调节变阻器的阻值即可,故C不合题意;
D.探究线圈匝数对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影响时,需要控制电流相同而改变线圈匝数,题目中两个电磁铁线圈匝数不同,二者串联即通过电流相等,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D
【解析】直流电动机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发生转动的原理制成的,其转动速度与电流大小和磁场强弱有关;电动机线圈的转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
电动机线圈的转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所以使线圈逆时针转动的方法为:改变通入直流电动机的电流的方向,即可以改变它的转动方向;故A.B、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D
熔断器通常安装在火线上,它是由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的,当电路中有过大电流通过时,熔断器发热自动熔断,切断电路,从而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解答】当家庭电路中发生短路或总功率过大时,会使导线发热而引发事故,故要有能自动切割电路的装置,这就是要安装熔断器的原因。
故答案为:D
B
【解析】【解答】A.原子是由原子核及核外电子组成的,故A错误;
B、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故B正确;
C、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故C错误;
D、质子和中子都是由夸克组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都是由夸克组成,夸克能不能再分人们正在研究.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
A
【解析】根据地壳中的元素组成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地壳的组成元素较多,按照含量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氧、硅、铝、铁和钙,还有其他元素,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A
【解析】氕、氘、氚三种不同原子都是氢元素的同位素。原子中核内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统称为同位素。
【解答】氕、氘、氚三种不同原子都是氢元素的同位素,他们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在元素周期表中他们占同一个位置。
故答案为A.
C
在元素周期表中,中间的汉字为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正下方的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右上方的字母为元素符号,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Si的名称为硅,不含金字旁,为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
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1.31,而不是它的实际质量,故B错误;
铝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3,而它的核电荷数等于原子序数,故C正确;
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故D错误。
故选C。
A
根据化学式或元素符号前加系数只表示粒子个数,而没系数时则既可表示宏观意义也可表示微观意义分析。
【解答】A.符号只能表示2个氢原子,符合题意;
B、符号既表示宏观氢气物质,又表示微观一个氢分子,不符合题意;
C、符号即表示宏观氢元素,又表示微观一个氢原子,不符合题意;
D、符号既表示宏观水物质,又表示微观一个水分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D
【解析】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化学式中所有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据此列出关系式计算出氯化物的化学式,从而计算出锆的化合价,接下来再根据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出氧化物中原子的个数之比即可。
【解答】设氯化物的化学式为ZrxCly,那么:91x+35.5y=233,解得:x=1,y=4,那么氯化物的化学式为ZrCl4。根据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得到:z+(-1)×4=0,解得:z=+4。
设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ZrmCln,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4)×m+(-1)y=0,解得:m=1,n=2,因此化学式为:ZrO2。
故选D。
A
【解析】【解答】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Hg;汞属于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汞的化学式为Hg,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80,表示原子序数为80;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为80,而不是中子数为80,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汞,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D
【解析】解:A.人体是导体,用手直接触摸插座是非常危险的.故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B、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从电线上取风筝容易发生触电事故,十分危险.故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C、接在电路中的电源插头属于带电体,用湿手触摸时,非常容易发生触电事故,十分危险.故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D、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外壳一定要接地,防止外壳漏电,发生触电事故,故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故选D.
(1)当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火线并形成电流通路的时候,就会有电流流过人体,从而造成触电.低压触电可分为单线触电和双线触电,当人体直接碰触带电设备其中的一线时,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这种触电现象称为单线触电;
(2)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3)水是导体,不能用湿手去触摸插头.
(4)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外壳一定要接地.
、填空题(3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瓷柄;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
【解析】(1)根据导电性的不同,材料可分为导体,半导体,绝缘体三大类,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叫半导体;(2)熔丝的作用是当电路发生短路或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情况时,自动切断电路,起保护电路作用.
解:(1)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有:陶瓷、橡胶、塑料等.闸刀开关标出的7个部分中属于绝缘体的两个部分是胶盖和瓷柄,其他五个部分是导体;(2)根据焦耳定律可知,电阻一定时,电流越大在相同时间里产生的热量越多,当电路发生短路时电流很大,根据I= 可知当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时,电流也很大,所以当电路发生短路或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情况时,电路中的电流很大,由于熔丝电阻率大,产生的热量多,熔点又低,所以熔丝熔断保护电路.
故答案为:瓷柄;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
【答案】(1)B
(2)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3)C∶H(质量比)=3∶1
【解析】【分析】由题中所给的模型图,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进行分析。
【解答】(1)由图甲中的模型可知,反应前有四个氢原子,反应后只有两个氢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因此还缺少两个氢原子,构成1个氢分子,B符合题意。
(2) 从图甲模型中可以看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
(3) 通过计算可知水中各元素质量比为(2×1):16=1:8,甲烷(CH4)中各元素质量比为12:(4×1)=3:1,根据图中所给模型模型图来画则为C:H=6:2。
故答案为:(1)B;(2)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3)C:H=6:2
【答案】电磁感应;左;电动机
【解析】(1)断开S2、闭合S1,电流表与磁场中的金属棒串联。金属棒在磁场中水平向右运动时,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此时电流表的指针摆动,说明有感应电流产生,这是电磁感应现象。
(2)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导体的运动方向有关;
(3)断开S1、闭合S2,金属棒与电池串联。当电流通过金属棒时,它在磁场中受力运动,这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解答】(1)图示实验装置中,磁体和导体棒均水平放置,断开S2、闭合S1,使导体棒水平向右运动,电流表G的指针向右偏,这是电磁感应现象;
(2)为使G的指针向左偏,即改变感应电流的方向,可使导体棒向左运动;
(3)断开S1、闭合S2,导体棒能运动起来,依此可制成电动机。
3;Cl﹣;8;53
【解析】【解答】(1)根据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及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A.B、C、D四种粒子共表示3元素,其中C粒子的质子数是17,电子数是18,是氯离子,属于阴离子,符号为Cl﹣;
(2)根据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可知D图中X=18﹣2﹣8=8;
(3)根据E图中获得的信息有:碘元素的质子数为53,碘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是53.
故答为:(1)3;Cl﹣;(2)8;(3)53.
(1)根据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及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进行判断;
(2)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进行解答;
(3)根据元素周期表一格提供的信息分析,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水分子 铜原子 钠离子和氯离子 2H Cl2 H2O 4NH4+ 5Cl- KNO3 Ba (OH)2 C 2个铁原子 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1个氮气分子含有2个氮原子 硫酸根离子的化合价为-2价
【详解】
(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铜是由铜原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2)2个氢原子表示2H。
氯气化学式为Cl2。
水的化学式为H2O。
4个铵根离子表示为4NH4+。
5个氯离子表示为5Cl-。
硝酸钾化学式为KNO3。
氢氧化钡化学式为Ba (OH)2。
金刚石的原子符号为C。
(3)2Fe中2表示的意义是2个铁原子。
中2表示的意义是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N2中2表示的意义是1个氮气分子含有2个氮原子。
SO42-中2表示的意义是硫酸根离子的化合价为-2价。
、实验题(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不会;原子核
(2)B
(3)质子
【解析】(1)原子核带正电荷,α粒子也带正电荷,则α粒子会受到排斥力而改变运动轨迹。如果正电荷在原子核内分布均匀,那么α粒子受到的排斥力就不会很大,自然偏转的角度就会变小。实际上,原子核带正电荷,且体积很小质量很大,存在与原子的中心。
(2)绝大多数α粒子 运动方向不变,说明它们几乎没有受到原子核的排斥力,即原子内部大部分空间都没有正电荷,也就是原子内部大部分都是空的。
(3)根据氮原子和氧原子的质子数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α粒子就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原子核。
(2)1微米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α粒子是带两个正电荷的氦原子核,即它有两个质子。用它轰击氮原子后 ,设打出粒子的质子数为x,得到:7+2-x=8,解得:x=+1,因此被打出的微粒一定是质子。
奥斯特A.B电流相同时D
(1)奥斯特实验就是以奥斯特的名字命名的,这个实验证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因此奥斯特也被尊称为“揭示电和磁联系的第一人”;
(2)实验中电磁铁的磁性是以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多少的不同体现的,用到了转换法的思想;
①要验证猜想A是正确的,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必须控制线圈的匝数相同,改变电流的大小,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的多少,符合此要求的只有A.B两图;
②C图中甲、乙两磁铁串联,通过的电流相同,线圈的匝数不同,吸引的大头针数目不同,匝数多的吸引的大头针多,磁性强,因此B的猜想应该补充“电流相同”这一前提条件.
(3)水位自动报警器利用了电磁铁“通电有磁性,断电无磁性”的特点,当水位达到金属块A时,由于水是导体,电磁铁电路接通,电磁铁产生磁性把衔铁吸下来,使触电与红灯电路接通,红灯发光.
故答案为:(1)奥斯特;(2)①A.B;②电流相同;(3)D.
、解答题(1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化合物
(2)54.5%
(3)①根据标签可知,每片维生素100mg中至少含有Vc10%,即每片维生素C中至少含10mgVc,若成年人每天最少补充60mgVc,则每天至少服用:,而每天是三次,所以每次是2片。
②60÷15=4mg,4×100=400g,因此每天至少应该食用这种蔬菜400g。
(1)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答】(1)维生素C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C6H8O6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8+16×6=176“Vc”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90
(2)A.B端
(3)解:由图可知,100℃时,R=50Ω
控制电路电流I= =6V,150Ω+50Ω= =0.03A=30mA
∴恒温箱加热器处于不加热状态
(4)变大
【解析】(1)据图甲可得5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 (2)当温度低的时候,电路与AB相连,此时加热器要工作,所以加热器的电路要与AB相连; (3)当恒温箱内的温度保持 100℃,据甲图可知此时电阻R 大小,而后结合欧姆定律计算电流,与28mA比较即可;(4)据题目中“当线圈中电流大于或等于2 8毫安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分析即可判断;
(1)分析图甲可知,5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90Ω;
(2)A.B当温度较低的时候,热敏电阻的电阻较大,电路中的电流较小,此时继电器的衔铁与AB部分连接,此时是需要加热的,恒温箱内的加热器要工作,所以该把恒温箱内的加热器接在A.B 端;
(3)由图可知,100℃时,R=50Ω,控制电路电流I= =6V,150Ω+50Ω= =0.03A=30mA,
∴恒温箱加热器处于不加热状态;
(4) 据题意可知,“当线圈中电流大于或等于28毫安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即恒温箱会停止工作,故可知,若在控制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后,电路电阻变大,同样 情况下,使得电路电流变小,故控制电路达到28mA时所用的时间会更长,故可知,保温箱的加热时间会更长,故保温箱内的温度会更高。
故答案为:(1)90;(2)恒温箱的加热器应接在A.B端;(3)若恒温箱内的温度达到100℃时,通过计算分析恒温箱加热器不处于工作状态;(4)变大;
第 1 页(共 1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