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自主检测卷(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自主检测卷(一)(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4-16 22:4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自主检测卷(一) 六年级科学下册 教科版 (含答案)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28分)
1.在白米粥中滴加碘酒会变成蓝色,说明粥里含有( )。
A.淀粉 B.蛋白质 C.脂肪
2.下列几项中,与其他几项属于不同反应类型的是( )。
A.磁铁吸住铁钉 B.铁钉生锈 C.铁丝折弯
3.学校放学后,每个教室都要喷消毒剂进行消毒。消毒剂消毒属于( )。
A.没有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变化
4.厨房中,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白糖结块 B.冷水烧开沸腾 C.天然气燃烧
5.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不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产生大量气泡 B.溶液颜色变淡 C.铁钉上附着红色物质
6.把点燃的细木条伸进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杯中,细木条火苗马上熄灭,说明产生的气体具有( )的特点 。
A.无色 B.透明、比空气重 C.不支持燃烧
7.减缓铁生锈,下列方法最可行的是将铁( )。
A.涂上油漆 B.冷冻 C.浸在水中
8.下列三组实验,铁钉生锈最快的是( )。
B. C.
9.半根铁钉浸入水中,半根露在空气中,( )部分最容易生锈。
A.在空气中的半根 B.在水中的半根 C.在空气和水的交界处
10.菜刀在下述情况下发生锈斑的程度(从严重到轻微)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切酸菜后放置 ②切完菜后洗净擦干 ③切完菜后用水冲洗 ④切完菜后洗净擦干,再抹一点花生油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①③②④
11.小科同学在做“铁钉生锈”实验时,发现实验结果与原来的猜测不符合,他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A.记录下来,重新实验 B.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索
C.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猜测相符
12.下列物质变化都伴随着颜色改变,其中与另两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
A.加热白糖至黑色 B.把红墨水加入水中 C.在淀粉上滴碘酒
13.泡沫灭火器里面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灭火时,两种液体混合,能喷射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及泡沫,它们能黏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所以泡沫灭火器灭火利用的是( )。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没有变化
14.煤的能量主要来源于远古的( )。
A.植物 B.动物 C.微生物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铁生锈变成的铁锈和铁的性质不同,是一种新物质,这是一种物理变化。( )
2.豆子掉在地上脏了,属于化学变化。( )
3.“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说明了钻石这种物质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
4.任何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都会产生新的物质。( )
5.食物在人身体内的消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
6.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后,铁钉上会附着铜。( )
7.把点燃的细竹条伸进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杯中,火焰会马上熄灭。( )
8.铁制的防盗窗都要刷上油漆,是为了防止铁生锈。( )
9.制作衣服使用的化学纤维,主要是利用石油制作而成的。( )
10.把铁矿石中的铁冶炼出来只需要物理变化。( )
三、实验探究题(共62分)
1.探究铁锅生锈的原因。(10分)
洗好的铁锅如果不擦干,隔天,锅底就会出现红色物质。小明因为好奇就用三个洗干净的同款铁锅做了如下实验,下表是他将铁锅放置几天后的实验现象记录单。
序号 实验现象描述 实验现象
①号擦干的铁锅 无红色物质出现
②号少量水滴的铁锅 水滴处出现少量红色物质
③号留有一碗水的锅 水面周围一圈出现红色物质,水面以下部位无红色物质
(1)比较①号和②号铁锅实验,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根据你的科学学习经验,②号铁锅出现的红色物质是_____________。(4分)
(2)分析①号和②号铁锅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号铁锅水面以下部分没有出现红色物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虽然是铁锅,但是锅柄一般是用木头或塑料材料制成的,请你解释这样设计的原因。
2.厨房里的科学。(30分)
橙汁饮料 柠檬汽水
把去皮的橙子榨成汁,加少量的水,配成一杯橙汁饮料。 一杯水中,加少量的糖、柠檬酸和一小勺小苏打, 做成的饮料会冒气泡,就是柠檬汽水了。
(1)制作橙汁饮料产生的变化属于_____________变化,因为_____________。制作柠檬汽水产生的变化属于_____________变化,伴随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__。
(2)米饭、马铃薯中主要的营养成分是_____________。用菜刀切开马铃薯,在切面上滴一滴碘酒,马铃薯切面会变成_____________色。类似的食物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马铃薯遇碘酒后产生的变色物质是( )。
A.马铃薯 B.碘酒 C.既不是马铃薯也不是碘酒
(4)随后再滴上柠檬汁,原来产生的颜色消失,说法合理的是( )。
A.发生了化学变化 B.发生了物理变化 C.被柠檬汁冲洗了
(5)铁制的菜刀很容易生锈,铁锈是_____________色的,_____________导电。铁生锈是铁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因此防止菜刀生锈的好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A、B、C三种液体,分别是白醋、水、碘酒;两种粉末状固体D、E,分别为小苏打、淀粉。小彤选取适量的比例将A和D在玻璃杯中混合,使它们完全反应后,发现玻璃杯中产生了大量的气体。当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注意不要把玻璃杯中的液体倒出来),结果发现火焰竟然熄灭了。(9分)
(1)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我们可以确定_____________是白醋,_____________是淀粉。(2分)
(2)从现象中我们得知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是一种新物质。这种气体叫做_____________,像这样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叫做_____________。(4分)
(3)玻璃杯里留下的液体还是A液体吗?_____________(填“ 是”或“不是”)。请你选择题中提供的材料用实验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物质的变化研究。(13分)
(1)烧红烧肉时,先放几勺白糖在锅里加热,白糖由固体变成液体(属于_____________变化),然后用锅铲搅拌,液体的颜色逐渐变成棕黄色(属于_____________变化),这时把备好的肉放入锅里翻炒,适时加入调料,色、香、味俱全的红烧肉就完成了。如果不及时盛出,时间久了会烧焦(属于_____________变化)。(3分)
(2)铁锅洗后平放在灶台上,第二天锅里出现一层红褐色物质,如果倒扣在灶台上就不出现红褐色物质,由此判断该红褐色物质是_____________,说明该物质的产生和_____________有关。要防止铁制品发生此类现象,我们可以采用的方法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拓展课上,老师拿来六种材料(粉末1和粉末2为白色,液体1和液体2为无色透明,液体3和液体4为黄色),让同学们进行混合实验,记录如下:
液体1 液体2 液体3 液体4
粉末1 出现气泡 无变化 混合部分黄色 混合部分黄色
粉末2 无变化 无变化 混合部分黄色 混合部分蓝色
实验后,老师告诉大家这六种物质是小苏打面粉、清水碘酒、酱油白醋。请你将它们对号入座,液体1是_____________,液体2是_____________,液体3是_____________,液体4是_____________,粉末1是_____________,粉末2是_____________。(6分)
参考答案
一、
1.A 解析:淀粉遇碘酒会变蓝。
2.B解析:铁钉生锈是化学变化,磁铁吸住铁钉、铁丝折弯、拔铁钉是物理变化。
3.B解析:消毒剂消毒属于化学变化。
4.C解析: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5. A解析:把铁钉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同时溶液颜色会变为浅绿色。
6.C解析: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7. A解析:将铁涂上油漆可以减缓铁生锈。
8.B解析:铁接触空 气和盐水最易生锈。
9.C解析:在空气和水的交 界处,有水又有空气,最容易生锈。
10.C解析:切完菜后 ,把刀用水洗净、擦干、涂花生油可以防锈。
11.A解析:实验不成功, 应该重新实验。
12.B解析:红墨水加入水中 发生物理变化;加热白糖至变黑,在淀粉上滴碘酒是化学变化。
13.B解析:泡沫灭火 器中两种液体混合,发生化学变化,产生二氧化碳,达到灭火目的。
14.A解析:煤是由远古的植物在地底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变成的。
二、
1.×解析:铁生锈生成了 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
2.× 解析:豆子掉在地上脏了,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3.×解析:钻石的性质较稳定,不容 易发生化学变化,但是仍有可能发生变化。
4.×解析: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不一定会产 生新的物质。
5.√ 6.√ 7.√ 8.√ 9.√
10.×解析:冶炼铁主要利用化学变化。
三、
1. (1)有无水滴 铁锈 (2)水是铁生锈的条件 (3)水面以下部分没有接触到空气
(4)木头或塑料材料的导热性差,防止烫伤
2.(1)物理 没有产生新物质 化学 产生气泡 (2)淀粉 蓝 面包 米饭 (3)C (4)A (5)红褐 不能 空气 水 用完擦干放在干燥的地方
3.(1)A E (2)不支持燃烧 比空气重 二氧化碳 化学变化 (3)不是 往玻璃杯里面继续加入D小苏打,没有气泡产生,说明剩下的液体不是白醋
4.(1)物理 化学 化学 (2)铁锈 水 制成不锈钢 表面涂层隔水的材料 (3)白醋 清水 酱油 碘酒 小苏打 面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