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下历史第22课 科学技术(下)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七下历史第22课 科学技术(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5-30 14:33:03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明成祖迁都北京,修建了宏伟的紫禁城,明朝还修筑了蜿蜒六千余公里的长城。你到过首都北京吗? 当你登上景山,俯视雄伟壮观的北京城,或是在八达岭眺望宛如巨龙腾飞的万里长城时,心中升腾起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你能感悟到其中蕴涵的文化意义和精神象征吗 ? 除此外,明朝的科学技术,还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
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第22课
科学技术(下)
学习目标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课堂演练
知识目标:了解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赵州桥和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
能力目标:分析总结出明朝我国科技发展的时代特点,以此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选取对本课涉及的三位科学家事迹的介绍,探究他们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
返回主界面
李时珍像
一、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李时珍采药图(雕塑)
成书时期:
原因:
内容及特点:
历史地位:
明朝
在前人的基础上,增补遗漏、纠正错误
考订详细、内容丰富的中医学著作
译成多种文字、流传海外,成为世界闻名的药物学著作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书影
《本草纲目》插图
《本草纲目》不同语言版本
毫无疑问,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那部在本草著作中登峰造极的著作《本草纲目》。李时珍作为科学家,达到了同伽利略、维萨留斯的科学活动隔绝的任何人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二、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内容和特点:
地位:
总结了前人的农学成就和生产经验,论述了农学理论和技术的各个方面,还介绍了欧洲的水利知识。
内容完备,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是我国传统农学的集大成之作。
利玛窦和徐光启
三、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宋应星
宋应星(邮票)
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天工、开物的含义(天工:大自然造就的资源;开物:开发为物质资料)
内容及特点:对中国古代尤其是明代的农业和手工业作了系统的总结,书中图文并茂、详细叙述了各部门的技术经验、工艺流程、工具装备。
地位:中国科技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书影
19世纪,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汉学家儒莲首次将《天工开物》的一些篇章译成法文,并盛赞该书是中国的“技术百科全书”。英国李约瑟也称《天工开物》为中国“17世纪早期的重要工业技术著作 ”。
《天工开物》插图
南方挖煤
《天工开物》插图
冶铸
《天工开物》插图
花机
《天工开物》插图 独轮推车
明末科学名著比较表
科学名著 作 者 类型 主要相同点 不同点
《本草纲目》 医药学
《农政全书》 农学
《天工开物》 手工业
李时珍
徐光启
宋应星
都是总结性的科技著作;都在世界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都图文并茂
《农政全书》还记载了欧洲的先进技术;《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被译成外文,流传海外
四、工程建筑
1.赵州桥
李 春
赵州桥
赵州桥栏板上的花纹
赵州桥—春
赵州桥—夏
赵州桥—秋
赵州桥——冬
图片欣赏
2.长城
西起临洮,东至辽东
明长城:
东起鸭绿江,西达嘉峪关
中国的过去和将来,同样具有魅力。……抵达长城时,我觉得比以往从照片上、刺绣上和绘画上见到的长城更为壮观。
——英国前首相希思
中国最伟大的美术,最壮丽的美,莫过于长城!
——著名美学家宗白华
长城风采
秦、明长城比较表
朝代 主要相同点 起止不同 对付民
族不同 材料不同


都是为抵御少数民族南下进攻而修筑,都是当时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都是人类历史上伟大建筑
东起辽东
西到临洮
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匈奴
蒙古
泥土
砖石
3.北京城和故宫
(元、明、清)
宫城(紫禁城,今故宫)
皇城
京城
外城
对称展开
规模宏大
主次分明
严谨整齐
雄伟端庄
故宫全景
故宫神武门
故宫午门
太和殿
太和殿内景
中和殿
保和殿
乾清宫
乾清宫内景
返回主界面
返回主界面
三部科技著作
《本草纲目》 明代 李时珍
《农政全书》 明代后期 徐光启
《天工开物》 明末 宋应星
三大工程建筑
赵州桥
明长城
北京城、故宫
有一首歌唱道:“都说长城两边是故乡,你知道长城有多长……”你能告诉我们明长城全长多少公里吗 ( )
A.3300多千米
B.4000多千米
C.5300多千米
D.6300多千米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