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应当坚持正义》同步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从泰勒斯开始的希腊哲学关于宇宙的本质是水、宇宙的本质是火等的命题,充满了理性精神和理性推理,但没有严格的逻辑,苏格拉底要求用严格的理性逻辑去审查自己的命题,进而去反思人生与宇宙。这一严格的理性,体现在后来与柏拉图的一个个对话录中。几乎每一场对话,苏格拉底都以无知的状态出场,向有知识的智者提问,但对于这些有知识的智者的信心满满的回答,他却以严格的逻辑去追问,最后在严格逻辑的诘难和推导下,得出正确的结论。
严格的逻辑性,成为苏格拉底判定是真知还是假知,无知的标准。因此,苏格拉底留给世界的名言是:人生在世,不经过审查,不经反思,是无价值的一生。正是在苏格拉底的路线上,产生了柏拉图,其提出追求现象后面的理想性的理式;继而产生了亚里士多德,其创立了严格的形式逻辑。西方的知识体系正是在这一严格的逻辑中建立起来的。后来西方哲学史上开创新时代的哲学家,大都是以苏格拉底式的石破天惊之“问”和严格的逻辑去贯彻自己的“问”,而产生巨大的时代影响的。如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如笛卡尔的怀疑一切,如海德格尔对存在的追问,如维特根斯坦对语言的追问,如德里达对深层结构的追问……
回到苏格拉底,由他而来的这一西方式的严格逻辑,最为重要的结果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实验科学。按爱因斯坦的说法:西方文化的特质,在于两点,一是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二是文艺复兴产生的实验科学。正如上面所说,这两点都是在苏格拉底所建立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在这一意义上,西方的哲学史家认为。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的创立者。
(摘编自张法从四句哲学名言看西方哲学的特质》)
材料二:
大约在公元前800年至前200年之间,在诸多古代文明中,中国、印度和希腊产生了今天我们称为哲学的学问。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注意到了人类精神发展在历史地理上的这种共同性,提出了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概念,将这一时期看作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诞生了孔子、老子、庄子、墨子等各派思想家;印度出现了《奥义书》和佛陀,探究了怀疑主义、唯物主义、诡辩派和虚无主义等哲学思想;伊朗出现了查拉图斯特拉创立的琐罗亚斯德教(亦称祆教),将人世生活视为善与恶的斗争;希腊则贤哲如云,其中有荷马,哲学家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和柏拉图等。这表明:尽管世界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差异是巨大的,但是人类文明的发展总是有着一定的共同性,哲学所思的根本问题,本质上是一致的。
雅斯贝尔斯的这个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以中西哲学思想的历史发展为例,尽管旨趣、思路、内容、特点多有不同,但是其内在的共同性是客观存在的。第一,哲学所思的基本趋向都是形而上。用中国哲学的话讲就是要研究“道”而非“器”的问题。为什么哲学研究会追问“道”?这与人的理性相关。康德曾指出,对事物运动变化终极原因和条件追求的形而上学倾向是人类理性的本性。海德格尔也说:“只消我们存在,我们就总是已经处于形而上学中的。”第二,哲学所思的本质特征都是概念思维。即使像西方早期哲学家讲的“水”“火”“数”,中国早期哲学典籍所说的“太极”“易”“象”等,虽然有一些感性的特征,但都已经是哲学的概念。
哲学的这些共同性,是我们将中国和西方的哲学都称之为哲学的学理根据,也是我们可以设想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化的哲学的基本前提。哲学的这种共同性,是人类文明共同性的重要体现。但是,由于各个民族、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道路不同,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哲学思想在各个民族、国家的存在和发展也必然会有自己的不同特点。
(摘编自杨河、于品海《历史中的哲学与哲学中的历史》)
材料三:
在年届七旬之际,孔子与苏格拉底的人生都出现了一个重大的转变:70岁的孔子从政治转向文化,潜心于《春秋》的编纂等多项文化事业,完成了为人间制定规则、确立准据,寻找意义之使命;与之不同的是,70岁的苏格拉底被人控告,并被判处死刑。中西圣贤在七旬之际的不同境遇,体现了两种值得注意的思想与文化。
孔子表达的是守成的思想倾向。这种思想倾向于肯定传统文化的正面价值,强调历史对于当下及未来的规范作用,侧重于维护社会生活的秩序性、稳定性、延续性。孔子的这种思想倾向,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思想史来说,长期盛行的是“代圣人立言”,即使是最有创造力的思想家,也要通过“集注”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就政治史而论,数千年来,真正触及内核的政治革新极为罕见,政治运作方式代代相袭,鲜有根本性的变化。
苏格拉底代表的则是批判的思想倾向。这种思想倾向于揭示现实生活中的缺陷、毛病;对于传统的做法、普遍性的积习,绝不视为当然。这种具有批判精神、质疑性格的思想倾向从苏格拉底后就一直流淌在西方文化的历史长河中。譬如在资本主义革命时期,出现了洛克对“君权神授论”的驳斥;到了20世纪,早期的法兰克福学派也是以“批判理论”而著称的。
如果没有苏格拉底坚守的批判立场,整个社会就将缺乏自省自救的能力,失去自我更新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以自己的不自由(死亡)作为代价,为西方文化注入了自我省察、自我批判、自我革新的精神因子。孔子对“旧”文化的“守护”与整理,既有助于民族精神的凝聚,更有助于形成和谐有序的社会生活。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相互对立的思想倾向,在现当代中国都处于相对贫乏的状态。一方面,在面对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要么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要么彻底倒向另一边,认为只有儒家学说才能救中国、才能救人类。在这种非此即彼,看似坚定的立场背后,实际上是生硬、武断、简单化,是对传统文化的轻慢。另一方面,在面对社会现实的时候,我们更缺乏足够的批判意识与质疑性格。如果没有苏格拉底式的批判精神,无论是一个小邦还是一个大国,都可能在浑浑噩噩的状态下一直酣睡下去,不知东方之既白。
(摘编自喻中《自由的孔子与不自由的苏格拉底》)
1.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中谈到苏格拉底以无知的状态出场向智者提问,以严格的逻辑去追问,创立了形式逻辑。
B. 材料一中谈到古希腊以后的西方哲学家都受苏格拉底之“问”的影响而开创了他们自己的新时代。
C. 材料二中谈到哲学思想在各个民族、国家的存在和发展有自己的不同特点,所以各个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就呈现出多样性。
D. 材料二中的“轴心时代”的论述表明,尽管世界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存在巨大差异,但是哲学所思的根本问题,本质上是一致的。
2. 根据材料一、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宇宙本质等问题的回答,苏格拉底走向了和泰勒斯等哲学家完全不同的“回答”路线,要求用严格的理性逻辑去审查自己的命题。
B. 苏格拉底说的“不经过审查,不经反思,是无价值的一生”,和《论语》中曾参所言“吾日三省吾身”的自我反思精神是一致的,表明中西文化有内在相同之处。
C. 孔子和苏格拉底在七十岁时不同的生活境遇,促使他们形成了不同的思想。
D. 苏格拉底的质疑性格与批判精神,能促使人们自省、自救、自我更新。
3. 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
A. 孔子对于从夏商二代沿袭到周朝的礼乐制度高度礼赞。
B. 朱熹通过“集注四书”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C. 卢梭提出“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的理论。
D. 中世纪,哥白尼以“日心说”对“地心说”提出了挑战。
4. 材料二中是如何运用举例论证来说理的?请结合论述层次简要分析。
5. 根据材料三的论述,在现当代中国,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孔子与苏格拉底两种互相对立的思想倾向?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家国天下是中华文化无论走向何方都割舍不了的道德前提和伦理情结。它指涉三种伦理实体:家是本源而直接的伦理实体,是最小的共同体;天下是普遍而抽象的伦理实体,是最大的共同体;国作为现实的伦理实体,既是家的扩展,又关联着天下之想象。家国天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诠释的中心,它使中国人在不同的实践境域中,无论是作为家人、国人还是作为天下人,都与其所在的世界结成唇齿相依的关联。
中华文化中各种共同体的道德前提离不开家国天下的伦理情结。以此观家、观国、观天下,就是用一种关联性思维把个体与整体相贯通的家国天下的伦理观。用这种伦理观看待家国天下,则一切共同体都是相互关联的命运共同体。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的内在延展看,中华文化作为世界文明体系的一部分,内蕴着一种走向世界的伦理情结,并由此预设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精神轨迹。
共同体的想象是中华文化礼治德治之本和文明教化之根。它从历史深处走来,构成了中华文化将个人命运与共同体整体命运相融贯的伦理型文化特质。中华文化的根脉深植于共同体之中。所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
(节选自田海平《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
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指向“天下情怀”。在谈到“天下”的时候,中国古代总是将它和“公”与“太平”联系在一起,表现出非常可贵的平等、友爱、和平理念。《老子》说:“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认为只有以天下为怀,其德才能称得上“普”。《管子》云:“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他的意思是,处理不同的事,要有不同的胸怀,处理到天下事,要有天下胸怀。《礼记》引录孔子的话——“天下为公”。“公”可以理解为公正、公平、合理,强调人与人之间、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诸侯国与中央政权之间的相处,要友爱,要互利,要公平。
宋代大儒张载则提出“为万世开太平”。天下太平是天下公平基础上的提升。太平有两义:一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这中间含有生态平衡之义;二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由于“太平”概念视界阔大,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主要指国与国之间的友好相处,这种友好相处就是没有战争。张载提出的“为万世开太平”的理念,最重要意义不在于提出了“太平”的理念,而在于这一理念认为,这种太平不能只是一时的,而应是“万世”的。换句话说,张载要的是永久的太平。这万世的太平、永久的太平如何来?张载提出“开”这一重要理念。既然是“开”就不能靠等,靠恩赐,事实是太平等不来,也没有谁能恩赐。“开”,就是开拓、开发、开创。它需要最大的努力、最高的智慧,必要时也会有最大的牺牲。
家国情怀以及家国情怀的放大版——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核。这一精神在范仲淹的名文《岳阳楼记》里得到彰显。在同一个时期,张载倡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曾让张载师事之的范仲淹则高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由于种种原因,张载、范仲淹的愿望也都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而绝大部分只是作为一种梦想而存在。然而,在今天,时代不同了。中华民族遇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历史机遇。振兴中华不再只是梦,而是正在真正化为现实。在举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砥砺奋斗的今天,我们的诗人、作家、艺术家、美学家是不是应该有不负时代的新作为新创造呢?回答无疑是肯定的。
(节选自陈望衡《中国美学的“家国情怀”》)
材料三:
家族观念基于血缘的原初信赖关系,安土重迁的中国农耕文明进一步充实了家族的机能。人伦情感亦因血缘而来,在情感依托的层面上,家的意义超越任何经济的“成本—收益”分析。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庭伦理的建设并不矛盾。正如搬用熟人社会的伦理原则到陌生人社会是不合理的,反过来将陌生人社会的规则搬用到家庭也是不合理的。关键是如何能够在不同的关系当中正确切换。在现代化生产和协作上依照公共理性、法制精神;在家庭与私人领域,弘扬孝悌之道,忠恕相待,爱敬相与。这要求对家庭伦理和孝道进行理性的阐发和合理的引导,使得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此呼应。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家是社会的细胞,国是维护家的外部屏障,家国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历史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中庸》的“修齐治平”深入到一代代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内化为热爱祖国与家园的担当精神。在今天,心怀家国天下便是个体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与忧患意识,是主动追求民族统一、国富民强的精神,也是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意识的来源。
(节选自金香花《“家国天下”观念的历史形成及其现代意义》)
6.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是将“家”和“天下”串联起来的现实的伦理实体,它使得中国人与其所在的世界紧密地联系起来,相互依存。
B. 中华文化的礼治、德治和文明教化植根于历史悠久的共同体想象,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成为中国人价值观中的伦理自觉。
C. “为万世开太平”“先天下之忧而忧”尽管境界不凡,但因为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些愿望本质上还是空想,不可践行。
D.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变化,引导人们在意识形态上从家庭伦理逐渐向公共精神转变,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7.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二引用《老子》《管子》《礼记》中的话,强调了中国古代谈及“天下”时总是将它和“公”“太平”相联系的观点。
B. 张载“为万世开太平”的理念是孔子“天下为公”思想的发展提升,“开”字体现了一种积极入世、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
C. 基于中国国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完全沿用熟人社会的伦理原则或照搬现代社会的公共理性、法制精神,都是有局限的。
D. 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造就了中国人共同的爱国情怀、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8. 下列说法中,与材料三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B. “大河无水小河干”
C.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D. “治大国若烹小鲜”
9. 试简要说明材料二是如何对“天下情怀”展开论证的。
10. 我们今天应当如何践行“家国天下”观?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试题。
在义与利之外
周国平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中国人的人生哲学总是围绕着义利二字打转。可是,假如我既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呢?在义利之外,还有别样的人生态度。在君子小人之外,还有别样的人格。套孔子的句式,不妨说:“至人喻于情。”
义和利,貌似相反,实则相通。“义”要求人献身抽象的社会实体,“利”驱使人投身世俗的物质利益,两者都无视人的心灵生活,遮蔽了人的真正的“自我”。“义”教人奉献,“利”诱人占有,前者把人生变成一次义务的履行,后者把人生变成一场权利的争夺。殊不知,人生的真价值是超乎义务和权利之外的。义和利都脱不开计较,所以,无论义师讨伐叛臣,还是利欲支配众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紧张的。
如果说“义”代表一种伦理的人生态度,“利”代表一种功利的人生态度,那么,我所说的“情”便代表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它主张率性而行,适情而止,每个人都保持自己的真性情。你不是你所信奉的教义,也不是你所占有的物品,你之成为你,仅在于你的真实“自我”。生命的意义不在奉献或占有,而在创造,创造不同于奉献,奉献只是完成外在的责任,创造却是实现真实的“自我”。至于创造和占有,其差别更是一目了然。譬如写作,占有注重的是作品所带来的名利地位,创造注重的只是创作本身的快乐。有真性情的人,与人相处唯求情感的沟通,与物相触独钟情趣的品味。尤为可贵的是,在世人匆忙逐利又为利所逐的时代,他待人接物有一种闲适之情。我不是指中国士大夫式的闲情逸致,也不是指小农式的知足保守,而是指一种不为利驱、不为物役的淡泊的生活情怀。仍以写作为例,我想不通,一个人何必要著作等身呢?倘想流芳千古,一首不朽的小诗足矣。倘无此奢求,则只要活得自在即可,写作也不过是这活得自在的一种方式罢了。
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我曾经深以为然,并且佩服他把人生的可悲境遇表述得如此轻松俏皮。但仔细玩味,发现这话的立足点仍是占有,所以才会有占有欲未得满足的痛苦和已得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如果把立足点移到创造上,以审美的眼光看人生,我们岂不可以反其意而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当然,人生总有其不可消除的痛苦,而重情轻利的人所体味到的辛酸悲哀,更为逐利之辈所梦想不到。但是,摆脱了占有欲,至少可以使人免除许多琐屑的烦恼和渺小的痛苦,活得有气度些。我无意以审美之情为救世良策,而只是表达了我自己的一个信念:在义利之外,还有一种更值得一过的人生。这个信念将支撑我度过未来吉凶难卜的岁月。
1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真性情的人,能彰显自我,回归本心,率性而行,可以不被世俗的评价标准牵绊。
B. 对重情轻利的人而言,人生的真正价值既不在于义务,也不在于权利,而在于获得闲适之情。
C. 重情轻利的人可以免除许多琐屑的烦恼和渺小的痛苦,不会体味到人生的辛酸悲哀。
D. 作者否定义利评价标准,提出“至人喻于情”的观点,并把这种审美之情作为救世良策。
1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在否定把“义”和“利”作为人生追求的基础上,倡导一种以“情”为审美追求的人生态度,先破后立。
B. 作者从对“义”与“利”的对比分析中得出,二者其实是相通的,都脱不开计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表现了作者敏锐的洞察力。
C. 文章以“著作等身”和“不朽的小诗”两类追求为例,论证了“写作是一种活得自在的方式”的观点。
D. 作者引用萧伯纳的话,指出其所说的人生两大悲剧是立足于占有而言的,如果立足于创造,则可以成为人生的两大快乐。
13. 结合文章,谈谈如何获得作者所说的“情”所代表的审美的人生态度。
四、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说蚕是一种昆虫,往往使人觉得不可思议,( ) 。我童年时家里养过蚕,后来才知道,蚕,只是这种动物的幼虫;它要先变成蛹,再变成蛾,然后交配、产卵、死亡;蛾,才是它的成虫形态。所以当读到李商隐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时,便以为诗人对蚕的生命过程察之未详,产生了误解。但也许 ,原本不必那样拘泥,谁知道呢!
但人们对蚕还有另一种比较严重的误解: 。应该说这是蚕的绝顶聪明之举,以之为蠢笨,实在是对蚕的不恭。而真正时常作茧自缚的,倒是我们这些自以为是万物之灵的人。人创造了神,从此便自堕于渺小,甘为臣仆, 之余,甚至把自己的命运 ,这就是人类自身所做的一个最大的茧。至于其他各种各样或大或小的茧,那就更多了。有的是从别人那里弄来,再自己钻了进去的;有的是自己亲手造就,再自己套自己的。这些茧被我们艰于呼吸难于动弹,甚至直接被闷死。
14.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然而在动物学上,它却是千真万确地属于昆虫纲
B. 而且它在动物学上属于昆虫纲,却是千真万确的
C. 然而它却在动物学上属于昆虫纲,倒是千真万确的
D. 然而在动物学上它属于昆虫纲,却是千真万确的
15.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借喻取譬 束手无策 顶礼膜拜 听之任之 B. 借箸代筹 作茧自缚 如痴如醉 听之任之
C. 借喻取譬 作茧自缚 顶礼膜拜 任其摆布 D. 借箸代筹 束手无策 如痴如醉 任其摆布
16.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些茧被我们艰于呼吸、难于动弹,或许可能被闷死。
B. 使我们艰于呼吸、难于动弹,甚至这些茧可能被闷死。
C. 这些茧使我们艰于呼吸、难于动弹,甚至可能被闷死。
D. 这些茧把我们艰于呼吸、难于动弹,而是直接被闷死。
17. 把下面新闻材料压缩成一段话,保留关键信息,不超过100个字。 人民网北京2019年12月27日电 “人民星云”项目启动仪式暨“人民一号”卫星发射新闻发布会12月27日在京举行。人民数据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中科光启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会上共同启动了“人民星云”项目, 它将为各行业提供高时效、低成本、更便捷的基础空天信息,不断提升空天信息在经济社会发展、大众生活、国际服务等方面的服务保障能力。
据了解, “人民星云”是集卫星研发装配、卫星测控接收、专属星座定制、遥感信息服务为一体的卫星和大数据全产业链项目,将成为我国首家达到数据每月更新的商用卫星服务体系,填补了卫星遥感领域的空白。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项目计划于2020年1月15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通过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人民一号”卫星。
“人民星云”还将致力成为卫星遥感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产业高地。会上进行了多个项目的签约,包括建设中国科学院人民星云空天信息研究中心、四川省广元市“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共建“商业卫星大数据产业基地”、冠名“秭归脐橙一号”卫星签约等,这些项目对于卫星数据的推广应用、卫星产业和大数据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答案和解析
1~5.【答案】D、D、C、【参考答案】举例论证既丰富了材料的内涵,同时也增强了材料的说服力,使论证更有力。如材料二第1段首先提出“轴心时代”这一概念,然后举出大量的中西方哲学实例加以论证;第2段首先提出东西方哲学内在存在着共同性,然后列举中国哲学的“道”和康德的“形而上学”、中国哲学的“太极”“易”“象”和西方哲学的“水”“火”“数”两组实例来加以论证。、【参考答案】①在面对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需要孔子的守成态度;在面对现实时,我们需要苏格拉底的批判精神。②这两种思想倾向虽然对立,但对于一个民族的传承和发展来说,都能起到积极作用。
【解析】1. 【试题分析】A项,“材料一中谈到苏格拉底……创立了形式逻辑”错误,根据原文“继而产生了亚里士多德,其创立了严格的形式逻辑”可知,形式逻辑并非苏格拉底所创。B项,“材料一中谈到古希腊以后的西方哲学家都受苏格拉底……”错误,根据原文“后来西方哲学史上开创新时代的哲学家,大都是以苏格拉底式……而产生巨大的时代影响的”可知,选项扩大了范围。C项,“……所以各个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就呈现出多样性”错误,原文是“由于各个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哲学思想……必然会有自己的不同特点”,可知选项因果倒置。
故选D。
2. 【试题分析】 A项,“苏格拉底走向了和泰勒斯等哲学家完全不同的‘回答’路线”错误,不是完全不同,而是在“理性精神”“理性推理”等方面有所继承和发展,要求用严格的理性逻辑去审查命题。
B项,“……自我反思精神是一致的,表明中西文化有内在相同之处”错误,苏格拉底此语强调的是用严格的逻辑理性审查、反思自己提出的命题,而曾参所言强调的则是人格养成过程中的自我省视。两者同言“反思”,但其内涵并不一致;据此也不能说明中西文化有内在相同之处。
C项,“孔子和苏格拉底在七十岁时不同的生活境遇,促使他们形成了不同的思想”错误,原文说的是“中西圣贤在七旬之际的不同境遇,体现了两种值得注意的思想与文化”,二者并非因果关系。
故选D。
3. 【试题分析】C项,材料三主要论证的是中国哲学中孔子守成的思想倾向和西方哲学中苏格拉底的批判精神。卢梭的理论是从个人信仰角度强调“善”,而非认识论上的批判。故选C。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议论文的论证特点,不仅包括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类比论证等论证方法的使用,也包括论证的结构特点。通读相关材料,从以上特点入手分析即可。材料二是从“轴心时代”的概念和“哲学存在的内在共同性”两个层面展开论述的,找出材料中所举的例子并分析其表达效果即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注意到了人类精神发展在历史地理上的这种共同性,提出了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概念,将这一时期看作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即材料二第一段首先提出“轴心时代”这一概念,然后举出大量的中西方哲学实例加以论证。“雅斯贝尔斯的这个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以中西哲学思想的历史发展为例,尽管旨趣、思路、内容、特点多有不同,但是其内在的共同性是客观存在的”“第一,哲学所思的基本趋向都是形而上”“第二,哲学所思的本质特征都是概念思维”,即第二段首先提出东西方哲学内在存在着共同性,然后列举中国哲学的“道”和康德的“形而上学”、中国哲学的“太极”“易”“象”和西方哲学的“水”“火”“数”两组实例来加以论证。举例论证的作用丰富材料的内涵,增强了材料的说服力,使论证更有力。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探究某一问题,提出自己个性化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返回文本找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再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切忌脱离文本,自己发挥。对于本题来说,可先分说在面对传统文化时和在面对现实时我们应怎么做,然后总说这两种思想倾向对一个民族的发展的积极意义。“孔子表达的是守成的思想倾向。这种思想倾向于肯定传统文化的正面价值,强调历史对于当下及未来的规范作用,侧重于维护社会生活的秩序性、稳定性、延续性。孔子的这种思想倾向,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知在面对传统文化时,我们需要继承并发展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需要更多地采用孔子的守成态度。“苏格拉底代表的则是批判的思想倾向。这种思想倾向于揭示现实生活中的缺陷、毛病;对于传统的做法、普遍性的积习,绝不视为当然。这种具有批判精神、质疑性格的思想倾向从苏格拉底后就一直流淌在西方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可知在面对现实时,我们应及时自我更新,跟上潮流、创造潮流。需要更多地采用苏格拉底的批判精神。这两种思想都有利于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都有利于我们新时代社会的建设。因此应兼收并蓄。
6~10.【答案】B、A、D、【参考答案】①先指明“天下情怀”在古代呈现“天下为公”和“天下太平”两种理念形态,分别运用引证法和例证法加以分析论证;②后阐发“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核心,通过古今对比,指出其现实意义,提出时代要求。、【参考答案】①继承并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家国天下”的价值观念,积极投身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实践;②厚植家国情怀,追求“天下为公”“天下太平”,抓住机遇,努力创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③将传统的家庭伦理原则和现代社会的公共理性、法制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爱国爱家,勇于担当。
【解析】1.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它使得中国人与其所在的世界紧密地联系起来,相互依存”错误。由原文“家是本源而直接的伦理实体,……又关联着天下之想象”“家国天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诠释的中心,……都与其所在的世界结成唇齿相依的关联”可知,将中国人与其所在的世界紧密地联系起来,相互依存的是“家国天下”,不是“国”,该表述偷换概念。
C.“本质上还是空想,不可践行”错误。由原文“由于种种原因,张载、范仲淹的愿望也都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而绝大部分只是作为一种梦想而存在”可知,他们的愿望“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而绝大部分只是作为一种梦想而存在”,但这些愿望并非空想,不可践行。
D.“引导人们在意识形态上从家庭伦理逐渐向公共精神转变,是我们的当务之急”错误。原文是“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庭伦理的建设并不矛盾”“这要求对家庭伦理和孝道进行理性的阐发和合理的引导,使得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此呼应”“关键是如何能够在不同的关系当中正确切换”,并没有要求“从家庭伦理逐渐向公共精神转变”,且无“当务之急”的相关表述。
故选B。
2.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强调了中国古代谈及‘天下’时总是将它和‘公’‘太平’相联系的观点”错误。由原文“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指向‘天下情怀’。在谈到‘天下’的时候,中国古代总是将它和‘公’与‘太平’联系在一起,表现出非常可贵的平等、友爱、和平理念”“《老子》说:‘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认为只有以天下为怀,其德才能称得上‘普’。《管子》云:‘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他的意思是,处理不同的事,要有不同的胸怀,处理天下事,要有天下胸怀。《礼记》引录孔子的话——‘天下为公’”可知,材料二引用《老子》《管子》《礼记》中的话,侧重强调的是将“天下”和“公”联系在一起,未谈及“太平”。引用《老子》《管子》《礼记》中的话是为了证明“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指向‘天下情怀’”的观点。
故选A。
3.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材料三观点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D.“治大国若烹小鲜”是比喻的说法,意为“治理大国就像烹调美味的小菜一样”,是讲如何治理国家的。只是强调了“治国”这一方面,不能用来说明“家”“国”二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与材料三观点不一致。
故选D。
4.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二共4段。
第1、2段是一层,重点阐释“是什么”。结合材料二第一段“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指向‘天下情怀’,在谈到“天下的时候,中国古代总是将它和‘公’与‘太平’联系在一起,表现出非常可贵的平等、友爱、和平理念”分析可知,本文先指明“天下情怀”在古代呈现“天下为公”和“天下太平”两种理念形态,并且引用“《老子》说:‘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认为只有以天下为怀,其德才能称得上‘普’”“《管子》云:‘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和举宋代大儒张载“为万世开太平”的例子加以分析论证。
第3段是第二层,结合“家国情怀以及家国情怀的放大版——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核。这一精神在范仲淹的名文《岳阳楼记》里得到彰显。在同一个时期,张载倡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分析可知,文章后阐发“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核心,通过“张载、范仲淹的愿望也都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然而,在今天,时代不同了。中华民族遇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历史机遇”古今对比,“振兴中华不再只是梦,而是正在真正化为现实。在举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砥砺奋斗的今天,我们的诗人、作家、艺术家、美学家是不是应该有不负时代的新作为新创造呢?回答无疑是肯定的”指出其现实意义,提出时代要求。
5.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材料中信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由原文“中华文化中各种共同体的道德前提离不开家国天下的伦理情结。……用这种伦理观看待家国天下,则一切共同体都是相互关联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文化的根脉深植于共同体之中。所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分析可知,我们今天应当继承并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家国天下”的价值观念,积极投身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实践。
由原文“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指向‘天下情怀’。……表现出非常可贵的平等、友爱、和平理念”“家国情怀以及家国情怀的放大版——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核”“在举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砥砺奋斗的今天,……回答无疑是肯定的”分析可知,我们今天应当厚植家国情怀,追求“天下为公”“天下太平”,抓住机遇,努力创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由原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家国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心怀家国天下便是个体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与忧患意识,是主动追求民族统一、国富民强的精神,也是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意识的来源”分析可知,我们今天应当将传统的家庭伦理原则和现代社会的公共理性、法制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爱国爱家,勇于担当。
11~13.【答案】A、C、①率性而行,适情而止,保持真性情;②通过创造实现真实的“自我”,追求审美情趣;③待人接物要有一种闲适之情,一种不为利驱、不为物役的淡泊的生活情怀。
【解析】
1.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比阅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解答】
B.“而在于获得闲适之情”错,原文是“重情轻利的人所体味到的辛酸悲哀,更为逐利之辈所梦想不到……活得有气度些”。C.“不会体味到人生的辛酸悲哀”错,原文是“重情轻利的人所体味到的辛酸悲哀,更为逐利之辈所梦想不到”。D.“把这种审美之情作为救世良策”错,原文是“我无意以审美之情为救世良策”。
故选A。
2.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解答】
C“论证了‘写作是一种活得自在的方式’的观点”错,论证的观点应是“有真性情的人待人接物有一种闲适之情”。
故选C。
3.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题时,应立足文本,通读全文,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如“它主张率性而行,适情而止,每个人都保持自己的真性情”“创造不同于奉献……创造却是实现真实的‘自我’”“待人接物有一种闲适之情”“一种不为利驱、不为物役的淡泊的生活情怀”等,然后加以整合、概括即可。
14~16.【答案】D、C、C
【解析】
1. 【分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要补充完整所缺失的句子,关键在于一定要联系上下文语境,我们才能推断需要补写的地方需要怎样的表述才能将上下文连接起来。另外注意字数的要求。
【解答】
A.突出“属于昆虫纲”与前文衔接不恰当。B.“而且”表递进,与前文衔接不恰当。C.“它却在动物学上属于昆虫纲”与前文衔接不恰当。故选D。
2. 【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和辨析词语的能力。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和正确选用,其中不仅有词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是否使用得好的问题。考查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实词的使用与辨析;虚词的使用与辨析;熟语的使用与辨析。词义辨析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需要了解词语的意义,并能够结合语境辨别。
【解答】
①借喻取譬:借其他事物作比喻。借箸代筹:原指借筷子来指画当时的形势。后用以表示替人出谋划策。根据语境可知,应用“借喻取譬”。②作茧自缚:蚕吐丝做成茧,把自己包在里面,比喻做了某事,结果反而使自己受困。束手无策:形容一点儿办法也没有。根据文中的“蚕”可知,应用“作茧自缚”。③顶礼膜拜:形容对人特别崇敬(多用于贬义)。如痴如醉:对人或事物过于沉迷或陶醉而不能自拔,神志恍惚。根据“自堕于渺小,甘为臣仆”可知,应用“顶礼膜拜”。④听之任之:听任事情(多指不好的)自然发展变化,不管不问。任其摆布:毫无抵抗意识和能力,任由他人操纵、处置。结合前文的“甘为臣仆”可知,应用“任其摆布”。故选C。
3. 【分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六种常见病句类型,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解答】
A.介词“被”使用不当,“或许”与“可能”语意重复。 B.成分残缺,缺少主语;茧“被闷死”不合逻辑。D.介词“把”使用不当;“而是”常与“不是”连用,表示并列,根据语意可知,这两个分句间应是递进关系;“直接被闷死”判断失当。故选 C。
17.【答案】2019年12月27日,“人民星云”项目启动仪式暨“人民一号”卫星发射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项目计划于2020年1月15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通过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人民一号”卫星,还将致力成为卫星遥感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解析】这是一段叙述类文字,可以用要素提取法,将新闻材料中叙述的各要素提取出来,然后按“时间+人物(单位或组织)+事件+原因+结果”的格式组织答案。本则新闻首句是导语,介绍新闻的主要内容,即:2019年12月27日(时间),“人民星云”项目启动仪式暨“人民一号”卫星发射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事件) 。其余是“发布会”的内容,主要有两个:项目计划于2020年1月15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通过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人民一号”卫星;“人民星云”还将致力成为卫星遥感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整理上述信息,用规范语言组织答案。注意字数要求。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