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区2022-2023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8 小题,共 40.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的一项)
1. 已知 2 = 156,则 等于 ( )
A. 11 B. 12 C. 13 D. 14
2. 1 3 (1)设 ( )是可导函数,且 lim = 2,则 ′ 1 =( ) →0
A. 23 B.
2
3 C. 6 D. 2
3. 已知正项等比数列{ }中, 1 5 9 = 27, 6与 7的等差中项为 9,则 10 =( )
A. 3 B. 132 81 C. 96 D. 729
4. 已知函数 (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导函数 ′( )的图象可能是( )
A. B.
y=f(x)
C. D.
5. 已知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 3 + 5 + 7 = 3, 11 = 11,则使 取得最大值时
的值为 ( )
A. 4 B. 5 C. 6 D. 7
6. 已知 ′( )是偶函数 ( )( ∈ )的导函数, (1) = 1.若 ≥ 0时, ( ) + ′( ) > 0,
则使得不等式( 2023) ( 2023) > 1 成立的 的取值范围是( )
A. (2023, + ∞) B. ( ∞, 2023) ∪ (2023, + ∞)
C. (2024, + ∞) D. ( ∞, 2024) ∪ (2024, + ∞)
7. 若一个数列的第 项等于这个数列的前 项的乘积,则称该数列为“ 积数列”.若各项
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 }是一个“2023积数列”,且 1 > 1,则当其前 项的乘积取最大值
时 的值为( )
A. 1011 B. 1012 C.2022 D. 2023
第 1页,共 16页
2 2 1, ≤ 0
8. 已知函数 ( ) = ,若函数 2 2 有五个不等实根,
, > 0
( ) + ( ) + = 0
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 )
A. ( 2 , 0) B. (
2+
2 , 0) C. (
2
, 0] D. (
2+
2 , 0]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0.0 分。在每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9. 学校食堂某窗口供应两荤三素共 5种菜,甲、乙两同学每人均在该窗口打 2份菜,且每
人至多打 1份荤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若甲选一荤一素,则有 6种选法
B. 若乙选两份素菜,则有 3种选法
C. 若两人分别打菜,则总的方法数为 18
D. 若两人打的菜均为一荤一素且刚好有一份菜相同,则方法数为 30
10. 已知数列 满足 1 = 1, +1 = 2( + 1) ,设 =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3 =4 B. { }是等差数列
C. 4 = 16 D. = ·2 1
11. 已知函数 ( ) = ( 2 1),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 )
A. 函数 ( ) 5极小值为 ,极大值为 2
B. 函数 ( )存在 3个不同的零点
C. 当 ∈ [ 2,2]时,函数 ( )的最大值为 2
D. 当 < < 5 3 2时,方程 ( ) = 恰有 个不等实根
12. 如图,由正方形可以构成一系列的长方形,在正方形内绘
1
出一个圆的4,就可以近似地得到等角螺线,第一个和第二个正
方形的边长为 1,第三个正方形边长为 2, ,其边长依次记为
1, 2, 3, ,得到数列{ },每一段等角螺线与正方形围成
的扇形面积记为 ,得到数列{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8 = 21 B. 1 + 2 + + 14 = 16 1
C. 21 + 22 + + 214 = 2 14 15 D. 4( 20 19) = 19 20
第 2页,共 16页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0.0 分)
13. 已知 = 1 33 +
2 + 1有一个极值点为 4,则 的值为 .
14. 为了迎接期中考试,某同学要在周日上午安排五个学科的复习工作,为提高复习效率,
数学学科的复习时间不安排在早晨第一科,并且数学和物理两科的复习时间不连在一起,那
么五个学科复习时间的顺序安排总共有 种(用数字作答).
15. 设函数 ( )的导函数为 ′( ),若函数 ( ) = cos2 + 2 ′( 3 ),则曲线 = ( )在点
(0, f(0))处的切线方程为 .
16. 已知数列{ }满足 1 = 1, +1 = 3 + 2( ∈ ),则数列{ }的通项公式 = ,前
项和 = .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0.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小题 10.0分)
“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
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岸畔的桂,雪中的梅.”
这是给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张桂梅老师的颁奖词,她用实际行动奉献社会,不求回报,
只愿孩子们走出大山.受张桂梅老师的影响,有大量志愿者到乡村学校支教,现有甲、乙两名
志愿者和 , , , 四名学生排成一排合影留念,求下列不同的排法种数.
(1)甲、乙两人必须站在两端;
(2) , 两人相邻且 , 均不与 相邻.
18. (本小题 12.0分)
已知数列 是公差为 2的等差数列,且满足 1, 2, 5成等比数列.
1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1
19. (本小题 12.0分)
如图所示,某风景区在一个直径 为 400m的半圆形花园中设计一条观光路线,在点 与圆
弧上一点 之间设计线.段.小路,在路的两.侧.边缘种植绿化带;从点 到点 设计为沿.圆.弧. 的.
弧.形.小路,在路的一.侧.边缘种植绿化带. (注:小路及绿化带的宽度忽略不计)
(1)设∠ = (弧度),将绿化带总长度 表示为 的函数;
(2)试确定 的值,使得绿化带总长度最大,并求最大值.
第 3页,共 16页
20. (本小题 12.0分)
已知数列{ }的前 项和为 , 1 = 2, = +1 2.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令 = log2 , =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21. (本小题 12.0分)
已知函数 ( ) = + +1 22 + 1.
(1) 1 1当 = 2时,求 ( )在区间[ , ]上的最值;
(2)讨论函数 ( )的单调性.
22. (
本小题 12.0分)已知函数 ( ) = 2 + 2 ln , ∈ (0, + ∞).
2
(1)当 = 1时,证明函数 ( ) = ( ) 有两个零点;
4
(2)若函数 ( )有唯一极值点,求 的取值范围.
第 4页,共 16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排列数的计算公式,一元二次方程,考查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利用排列数的计算公式即可得出.
【解答】
解:∵ 2 = 156,∴ ( 1) = 156,
解得 = 13或 = 12(舍).
故答案为: .
2.【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导数的概念,属基础题.
根据导数的定义计算即可.
【解答】
∵ lim 1 3 (1)解:
→0
= 2,
∴ ‘(1) = (1 3 ) (1) = 1 (1 3 ) (1) = 1 × 2 = 2.
→0 3 3 →0 3 3
故选 B.
3.【答案】
【解析】
【分析】
第 5页,共 16页
本题考查等比数列的性质及等差中项的概念,考查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由题意,可设公比 ( > 0),得到 5 = 3,解得 ,再由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计算即可得到所求
值.
【解答】
解:设正项等比数列{ }的公比为 ( > 0),
1 5 9 = 27 = 53,
∴ 5 = 3,
∵ 6与 7的等差中项为 9,
可得 6 + 7 = 18,
∴ 5 + 25 = 18,
∴ + 2 = 6,
解得 = 2 或 = 3(舍去),
则 = 5 = 3 × 2510 5 = 96.
故选 C.
4.【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导函数函数图象与原函数图象的关系,属于较易题.
根据函数的单调性和函数导数符号的关系即可找出 ′( )可能的图象.
【解答】
解:根据原函数为减函数时, ′( ) < 0,增函数时, ′( ) > 0,
从而可判断只有选项 D 的图象符合.
故选 D.
5.【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 项和公式的灵活运用.
【解答】
第 6页,共 16页
解:等差数列{ }中, 3 + 5 + 7 = 3, 11 = 11
则 5 2 + 5 + 5 + 2 = 3 5 = 3, 5 = 1,
5 = 1 + 4 = 1
∴ 11×10 ,11 = 11 1 + 2 = 11
( 1)
解得 1 = 9, = 2.∴ = 9 + 2 × 2
= 2 10 = ( 5)2 25,
∴当 = 5 时, 取得最小值.
故选 B.
6.【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导数的综合应用,解题中需要理清思路,属于中档题.
设 ( ) = x ( ),求导得 ′( ) = ( ) + ′( ) > 0,进而可得 ≥ 0时, ( )单调递增,由于 ( )
为偶函数,推出 ( )为奇函数,进而可得 ( )在( ∞, + ∞)上单调递增,由于 (1) = 1,则 (1) = 1,
由于( 2023) ( 2023) > 1,则 ( 2023) > (1),推出 2023 > 1,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设 ( ) = x ( ),
′( ) = ( ) + ′( ) > 0,
′( ) > 0, ( )单调递增,
因为 ( )为偶函数,
所以 ( ) = ( ),
所以 ( ) = ( ) ( ) = x ( ) = ( ),
所以 ( )为奇函数,
所以 ( )在( ∞, + ∞)上单调递增,
因为 (1) = 1,
所以 (1) = 1 (1) = (1) = 1,
因为( 2023) ( 2023) > 1,
所以 ( 2023) > (1),
第 7页,共 16页
所以 2023 > 1,
所以 > 2024,
故选: .
7.【答案】A
【解答】
解:∵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 }是一个“2023积数列”,且 1 > 1,
∴由题意得 1 × 2 × 3 ×… × 1008 × 1009 × 1010 ×… × 2020 × 2021 × 2022 = 1,
根据等比数列的性质得到:
1 2022 = 2 2021 = 3 2020 = … = 1011 1012 = 1,
∵ 1 > 0, > 0,
∴该数列为递减的等比数列,
∴ 1011 > 1,0 < 1012 < 1,
∴当其前 项的乘积取最大值时 的值为 1011.
故选: .
8.【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
质,考查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属于较难题.
> 0 ( ) = 当 时, ,求导可得当 ∈ (0, )时, ( )单调递增;当 ∈ ( , + ∞)时, ( )单调递
减,作出 ( )图像,令 = ( ),则 2 2 + + = 0,由题意可知方程 2 2 + + = 0 有两个不
相等的实根,设为 1, 2,且 1 ∈ [ 1,0),
1 2
2 ∈ [0, ),设 ( ) = 2 + + ,再结合二次函数的
图像,列出关于 的不等式组,解出 的取值范围即可.
【解答】
> 0 1 解:当 时, ( ) = ,则 ′( ) = 2 ,
∴当 ∈ (0, )时, ′( ) > 0, ( )单调递增;
当 ∈ ( , + ∞)时, ′( ) < 0, ( )单调递减,
第 8页,共 16页
且 ( ) = 1 ,作出 ( )图像,如图所示:
令 = ( ),则 2 2 + + = 0,
当 ∈ ( ∞, 1)时, ( ) = 有 2个解,
当 ∈ [ 1,0)时, ( ) = 有 3个解,
当 ∈ [0, 1 )时, ( ) = 有 2个解,
当 = 1 时, ( ) = 只有 1个解,
∵方程 2 2( ) + ( ) + = 0有五个不等实根,
∴方程 2 2 + + = 0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设为 1, 2,
1
则 1 + 2 = 2,
且 1 ∈ [ 1,0), 2 ∈ [0,
1
),
(若一个解在( ∞, 1),一个解在[ 1,0) 1,则不满足 1 + 2 = 2 ),
设 ( ) = 2 2 + + ,
= 1 8 > 0 1 8 > 0
( 1) ≥ 0 1 + ≥ 0
则 (0) ≤ 0 ,即 ≤ 0 ,
2 1
( 1 ) > 0 2 + + > 0
2+
解得: 2 < ≤ 0.
故选: .
9.【答案】
【解析】
第 9页,共 16页
【分析】
本题考查两个计数原理和排列组合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应用两个计数原理和排列组合的应用,对每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
【解答】
解:对于 ,甲若选一份荤菜,则有 2 × 3 = 6(种)选法,故 A 正确;
对于 ,若乙从三份素菜中选两份素菜,则有 3(种)方法,故 B 正确;
对于 ,由 和 可知,若两人分别打菜,没人都有 9 种选菜方法,则两人选菜的总方法数为 9 × 9 =
81(种),故 C 错误;
对于 ,若两人打的菜均为一荤一素且只有一份相同,分为以下两类
若荤菜相同,素菜不同,则有 2 × 23 = 12(种),
若素菜相同,荤菜不同,则有 3 × 22 = 6(种),
总计有 12 + 6 = 18(种),故 D 错误.
故选 AB.
10.【答案】
【解答】
2
解:由条件可得 +1 +1 = ,即 +1 = 2 ,又 1 = 1,
所以{ }是首项为 1,公比为 2的等比数列,故 B 错误;
可得 = = 2 1 ,所以 = ·2
1,故 D 正确;
则b3 = 4, 4 = 8,可知 正确,C 错误;
故选 .
11.【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和最值.属于中档题.
求出函数导数,利用导数研究函数单调性即可求出极值以及零点和最值,然后利用图象,即可得
解.
第 10页,共 16页
【解答】
解:根据题意 ′ = 2 1 + 2 1 = 2 + 2 = + 2 1 ,
当 < 2时, ′ > 0,函数 ( )单调递增,当 2 < < 1 时, ′ < 0,函数 ( )单调递
减,
当 > 1 时, ′ > 0,函数 ( )单调递增,所以当 = 2时,函数取得极大值为 2 =
2 4 + 2 1 = 5 = 1 2,当 时,函数取得极小值为 1 = 1 1 1 = ,故 A 正确;
作出函数大致图象:
由图象可知,当 趋于负无穷时, ( )趋于 0,故函数 ( )存在 2个不同的零点,故 B 错误;
(2) = 2,故当 ∈ [ 2,2]时,函数 ( )的最大值为 2,故 C 正确;
当 < < 0 时,显然只有 2个不等实根,故 D 错误.
故选 AC.
12.【答案】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归纳推理,以及数列的有关运算,属中档题.
由图中数据可得 1 = 2 = 1, =
2
1 + 2( ≥ 3),由题意可得 = 4 ,依据各项条件计
算即可判断各项的正确性.
【解答】
解:由图中数据可得 1 = 2 = 1, = 1 + 2( ≥ 3),
由题意可得 2 = 4 ,
第 11页,共 16页
对于 : 5 = 5, 6 = 8, 7 = 13则 8 = 21,故 A 正确;
对于 : = 1 + 2,可得 2 = 1,
1 + 2 + + 14 = ( 3 2) + ( 4 3) + + ( 16 15) = 16 2 = 16 1,故 B 正确;
对于 : 1 = ,∴ 2 2 1 = 1 1 2,
∴ 2 + 2 2 21 2 + + 14 = 1 + ( 2 3 2 1) + ( 3 4 3 2) + + ( 14 15 14 13)
= 21 2 1 + 14 15 = 14 15,故 C 正确;
对于 :4( 20 19) = 4( 24 20
2 2 2
4 19) = ( 20 19) = ( 20 19)( 20 + 19) = 18 21,故
D 错误
故选 C
13.【答案】2
【解析】解:由题, ’ = 2 + 2mx,令 ’ = 0,则 1 = 0, 2 = 2 ,
因为 有一个极值点 4,所以只需 2 = 4,即 = 2.
54
【解答】
根据物理复习时间的安排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物理安排在第一科复习,第二科不能为数学有 3种,接下来三科有 33种安排,共有
3× 33=18
第二类,物理不安排在第一科复习,因为第一科也不能安排数学,有 3种,剩下四科中数学和物
理采用插空法,有 2 2 2 22× 3种安排,共有 3× 2× 3=36种。
两类相加,共有 18+36=54种安排。
15.【答案】 = 2 3 + 1
【解答】
′( ) = 2 2 + 2 '( ),则 ′( ) = 2 2 + 2 '( ) 3 ,可求 '( ) = 3,3 3 3 3
所以有 ′(0) = 2 3, (0) = 1,则曲线 y= ( )在点(0, f(0))处的切线方程为 1 =
2 3( 0), 即 = 2 3 + 1
第 12页,共 16页
16.【答案】2 3 1 1, 3 1
【解答】
解:∵数列{ }满足 1 = 1, +1 = 3 + 2( ∈ ),
∴ +1 + 1 = 3( + 1),
∴数列 + 1 是以 1 + 1 = 2为首项,公比为 3的等比数列,
∴ + 1 = 2 × 3 1,
∴ = 2 × 3 1 1,
∴数列{ }的前 项和为:
= 2 × 30 + 31 + . . . + 3 1
= 2 × 1 3
1 3 = 3
1故答案为 2 × 3 1 1, 3 1
17.【答案】解:(1)由题意得,先把甲、乙排在两端,其他 4人排中间,
由分步乘法原理得,共有 22 44 = 48 种方法.
(2)由题意得,除 , , 外,剩余的 3人先排列,有 33 = 6 种方法,
然后把 , 捆在一起看成整体与 去插空,最后 A,B 之间顺序可以改变,共有 2 24 2 = 24 种方法,
由分步乘法原理可得,共有 6 × 24 = 144种方法.
18.【答案】解:(1)设数列{ }的公差为 ,∵ 1, 2, 5成等比数列,∴ 22 = 1 5,
即( + )21 = 1( 21 + 4 ),∴ 12 + 2 1 + = 12 + 4 1 ,由题意 = 2
故 12 + 4 1 + 4 = 12 + 8 1,得 1 = 1,∴ = 1 + 2( 1) = 2 1
即 = 2 1.
1 1 1 1 1
(2)由(1)知, = = , +1 (2 1)(2 +1) 2 2 1 2 +1
1
所以 = 2 1
1 1 1 1 1 1 1
3 + 3 5 + . . . + 2 1 2 +1 = 2 1 2 +1 = 2 +1.
第 13页,共 16页
19.【答案】解:(1)如图,连结 , ,
在直角三角形 中,∠ = , = 400( ),
所以 = 400cos ( ),
由于∠ = 2∠ = 2 ,
所以弧 的长为 200 × 2 = 400 ( ),
所以 = 2 × 400cos + 400 = 800cos + 400 , ∈ 0, 2 ;
(2)由(1)得 = 800cos + 400 , ∈ 0, 2 ,
所以 ′ = 400 2sin + 1 ∈ 0,
, 2 ,
0 < < = 当 6时, ′ > 0,当 6时, ′ = 0,当6 < < 2时, ′ < 0,
所以 在 0, 6 上单调递增,在 6 , 2 上单调递减,
当 = 6时, 有最大值 6 = 800cos
+ 400 × 6 6 = 400 3 +
200
3 ,
= 200 所以当 6时,绿化带总长度最大,最大值为(400 3 + 3 )米.
20.【答案】解:(1) ∵ = +1 2,∴ 1 = 2( ≥ 2),
两式相减得 +1 = 2 ( ≥ 2),
∵ 1 = 2, 2 = 1 + 2 = 4,∴ 2 = 2 1,
∴ +1 = 2 ( ∈ ),
∵ = 2 ≠ 0 ∴ +1 = 2( ∈ 1 , ),
∴数列{ }是以 2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 2 ;
(2)由(1)可知 = log 2 = log22 = ,
= = 2 ,
第 14页,共 16页
∴ = 1 21 + 2 22 + 3 23 + + 2
2 = 1 22 + 2 23 + + ( 1) 2 + 2 +1
两式相减得: = 2 + 22 + 23 + + 2 2 +1 = 2 2
+1
2 +1 ,1 2
化简得 = ( 1) 2 +1 + 2.
21.【答案】解:(1) = 1 ( ) = 1 + 1当 时, 22 2 4 + 1,定义域为(0,+∞)
∴
2 1
′( ) = ,2
可知函数 ( )在(0,1)上单调递减,在(1, + ∞)上单调递增,
5 1 3 2 2
又 (1) = 4, ( ) = 2 +
1
, ( ) = 1 + ,对比可得1
3 1
4 2 >2 4 2+ 4 2+ 4 2
2
∴ ( ) 1 5在区间[ , ]上的最大值为 ( ) =
1 + ,最小值为 (1) = 4.2 4
2
(2) ′( ) = ( +1) + , ∈ (0, + ∞),
①当 + 1 ≤ 0,即 ≤ 1时, ′( ) < 0,
∴ ( )在(0, + ∞)上单调递减;
②当 ≥ 0时, ′( ) > 0,
∴ ( )在(0, + ∞)上单调递增;
③当 1 < < 0 时,由 ′( ) > 0 得 > +1;由 ′( ) < 0 得 0 < < +1,
∴ ( )在( +1, + ∞)上单调递增,在(0, +1)上单调递减;
综上,当 ≥ 0时, ( )在(0, + ∞)上单调递增;
当 1 < < 0时, ( )在( +1, + ∞)
上单调递增,在(0, +1)上单调递减;
当 ≤ 1时, ( )在(0, + ∞)上单调递减.
22.【答案】
(1)证明: 因为 = 1,所以 ( ) = 2 + 2ln ,函数定义域(0,+∞)
2 2
函数 ( ) = ( ) 的零点个数,即为 ( ) = 的解的个数
4 4
( 2)( 2 1) ( 2)
′( ) = ,令 ( ) =
, > 0,则 ′( ) = .
2
3
当 ∈ (0,2)时, ′( ) < 0, ( )单调递减,当 ∈ (2, + ∞)时, ′( ) > 0, ( )单调递增,
2
则 ( ) = (2) = > 1, 所以 2 1>0,4
第 15页,共 16页
故当 ∈ (0,2)时, ′( ) < 0,当 ∈ (2, + ∞)时, ′( ) > 0,
即 ( )在区间(0,2)上单调递减,在区间(2, + ∞)上单调递增;
2 2 2 5 2
则 f(x) min=f(2)= -2+2ln2 < ,
1 1
又因为 ( ) = 4 2 2> , f(5)= 5+ 2 5 >
4 4 2 2 4 25 4
2
故 ( )在(0,2)和(2, + ∞)分别存在一个零点,因此 ( ) = ( ) 有两个零点。
4
(2)
第 16页,共 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