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了“英美法系”。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继承了罗马法传统,很快推广到欧洲各地,形成了“大陆法系”。从形成过程来看,两者
A.没有共性 B.趋于一统 C.源于国情 D.相互对抗
2.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中提出:“在理论上,法律总体现着其创造者的世界观,每一种世界观都包含着社会和经济趋向,它取决于事实上规定权力及凭借这一权力立法的阶级的实际意图”。据此可知,近代西方法律制度( )
A.体现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B.力求保证司法程序的规范和公正
C.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武器 D.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3.进入中世纪,抄写成为僧侣获取功德的重要途径,“每一封信、每一行字和每一个标点, 都意味着一项原罪获得了宽恕”。他们抄写的书籍除《圣经》、教徒著作外,还有古罗 马诗人推吉尔、奥维德的诗,历史学家李维的著作等。这一现象表明基督教会( )
A.在中古西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B.控制了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
C.一定程度上保存了古代西欧文化 D.有力维护西欧封建主的统治
4.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时期的大多数法学家认为,有一个与几何学原则一样精确和明显的法律制度,可以毫不费力地创造出一个美好的社会。由此推断《拿破仑民法典》的制定( )
A.沉重打击了法国封建势力 B.确立资本主义政权的合法性
C.深受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 D.标志着欧洲首部成文法诞生
5.565年,东罗马帝国的法学家把查士丁尼一世于535年至565年间陆续颁布的168条新敕令(以行政法规为主,包括部分关于遗产继承制度方面的规范)汇编成《查士丁尼新律》,以作为《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学家的这些做法( )
A.旨在总结罗马法学成就 B.有力捍卫了土地私有制
C.为近代司法提供了渊源 D.利于完善罗马法制体系
6.罗马的法律传统,即便在帝国覆亡之后的漫长岁月里,仍构成除不列颠以及其属地以外所有西方国家习惯法的基础。其中一些法律条款仍存活于现代欧洲许多国家的法律制度之中,成为西方文明的一笔重要遗产。这体现了罗马法( )
A.仅对“大陆法系”国家产生重要影响
B.对“英美法系”习惯法产生重要影响
C.对所有欧美国家法律产生重要影响
D.为近代欧洲法律的形成奠定基础
7.大陆法系以成文的法典为表现形式,以民法为典型,以演绎为思维特点;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表现形式,以普通法为基础,以归纳为思维特点。这两大法系的差异源自( )
A.是否受到罗马法的影响 B.地理环境的决定性因素
C.各自历史与文化的不同 D.对法律精神的区别理解
8.近代世界的某部法典"肯定法律面前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部法典( )
A.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B.成为许多国家制定民法的蓝本
C.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 D.肯定天皇统揽一切的政治地位
9.私犯与公犯是古代罗马刑法中的两大犯罪类型。如表所示为《十二铜表法》对私犯与公犯的判罚。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十二铜表法》( )
罪名 判罚
私犯 诽谤罪、侮辱罪、纵火罪、伪证罪、故意杀人罪、扰乱社会秩序罪、过失致人死亡罪 死刑
非法伐木罪高利贷罪、侵占罪 罚金
失火罪、过失伤害罪 赔偿
诈骗罪 宣誓
拒绝作证罪 资格刑
故意伤害罪 同态复仇、罚金
盗窃罪 死刑、答刑、罚金
公犯 受贿罪、国事罪 死刑
A.保障平民利益 B.违背公平正义 C.重视道德修养 D.量刑较为随意
10.西方律师在运用某一法律体系进行庭审辩论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时引用了过去案件当事人的名字,如“弗里特维克案中的大卫即是如此……”;有时引用的是法律从业人员都熟知的重要判例,如“贝斯塔案帮了你的忙……”、“此前我们已经看到”或“在某某法官的时候我们看到”。据此可知( )
A.“英美法系” 以遵循先例为基本原则 B.《法国民法典》中法官的地位突出
C.《罗马民法大全》确立无罪推定的原则 D.“大陆法系”是“法官制定的法律”
11.罗马法学家通过法律解答,指导裁判官拟定告示和当事人进行诉讼。罗马帝国时期,某些卓越的法学家获得“公开法律解答权”,当他们对法律问题意见一致时,其解答具有法律效力。这体现出罗马法( )
A.蕴含实践理性 B.倡导人文精神
C.体系完备周密 D.程序公平公正
12.罗马法将法定继承人分当然继承人、必然继承人和任意继承人三类,具体如下表:
据此可推知,罗马法
A.优先保护当然继承人的继承权 B.注重维护奴隶主贵族经济利益
C.对于民事关系的规定较为详实 D.存在繁复苛杂的形式主义倾向
13.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是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大基本法律体系。下列属于英美法系特点的是
A.强调宪法的根本法地位 B.法官的地位突出
C.体现分权制衡思想 D.注重维护个人权利
14.按照罗马市民法的规定,外国人是没有任何权利的,为此外事裁判官在处理外国人与罗马人之间的案件时,创立了“拟制”方法,即先拟制该外国人属于罗马市民,然后再按照市民法的规定对其授予诉讼权,进而审理案件。这说明,“拟制”方法的创立( )
A.扩大了罗马的公民权 B.强化了法律形式主义
C.反映了罗马法的成熟 D.助推了万民法的产生
15.古罗马通过战争方式积累了大量的财力,获得了大量的奴隶,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罗马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且罗马社会的经济成分也渐渐发生了变化,商品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刺激了货币的发行,物权方面如买卖、借贷、租赁、诉讼等内容逐渐显露出来。这反映出罗马法
A.蕴含着自然法的理念 B.随社会发展而不断丰富
C.平等的私法精神 D.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3世纪中叶到15世纪下半叶,西欧民族国家如英、法、西班牙、葡萄牙等形成并得到巩固,政治权力逐渐集中到国王手中。在王权盛行的17世纪,国王利用手中的绝对权力不断发动战争。一些学者和思想家对战争与和平问题进行了研究,如被誉为“国际法之父”的格劳修斯强调国家主权,主张对战争行为进行限制。1618~1648年发生了席卷整个欧洲的三十年战争,战后缔结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认了国家主权、国家独立、维护和平、协商解决争执等一系列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准则,使国际法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宣告了近代国际法的产生。伴随着殖民扩张,国际法中所包括的思想和价值被欧洲列强带到世界的其他地方,但中国等亚非国家非但没有成为国际法体系中正常的平等一员,反而随着主权被侵害不断沦为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
——摘编自周忠海《国际法史与国际法的发展》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宪章》等确定的不使用武力、民族自决、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国际法原则得到普遍接受,逐渐形成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一整套国际规则体系。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组织、争取独立的民族、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修改、调整外国投资、开发和其他部分的国际法内容,国际法出现了一个新兴的分支——国际经济法。同时,从传统的国家领土逐步扩展到外层空间、海床洋底、南北极地甚至网络空间等、新涌现出诸如国际行政法、国际旅游法、核法和极地法等数十个新分支(部门法)。现代国际法越来越多地体现各国的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日益成为维护人类普遍价值和利益的法律秩序。
——摘编自盛红生《战后国际法体系演变与中国角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国际法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国际法的主要变化。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际法的认识。
17.法律与教化
材料一 《唐律疏议》中有十恶重惩原则,如谋反:“谓谋危社稷”。然王者…奉上天 之宝命……为子为臣……将起逆心故曰“谋反”。如恶逆:“谓殴及谋杀祖父母、父 母……”。如大不敬,指对帝王不尊敬的言行,为帝王配制药物有错误,为帝王做饭菜误犯食禁,无礼对待帝王派遣的使者。如不孝,指对直系尊亲属有忤逆言行;居父母丧时嫁娶作乐,脱去丧服,改着吉服。如不义,“谓杀本属府主、刺史、县令、见受业师,吏卒杀本部五品以上官长”……此外还有八议原则:亲、故、贤、能、功、贵、勤、宾这八种人犯罪“大罪必议,小罪必赦”。以及刑事责任年龄及老幼废疾减免刑法原则(七十以上老人,十五 以下儿童),死刑复议原则等。
材料二 1905年的“洛克纳诉纽约州案”是一桩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劳工权益案。当时,经过工人阶级的艰苦斗争,纽约州议会终于通过一项法律,禁止面包房老板让雇工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一个叫洛克纳的老板第二次违反这一法律时,法院对他处以50美元的罚金。洛克纳不服,最终把这个案件上诉到了最高法院。洛克纳的辩护律师声称: 纽约州的这项立法偏袒工人,损害老板,因此违反了宪法修正案第14条中“平等保护条 款”。而且,宪法第5条修正案,也禁止各州不经过正当法律程序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权,而“程序”就是为了保护个人权利而建立。19世纪末的美国,资本权力几乎决定了一切。这期间,最高法院通过一系列的判例确立并发展了这一原则。因此,经过激烈的辩论,最高法院以5比4的票数判洛克纳胜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对《唐律疏议》的原则进行简要说明。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概括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点。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英美法等国因为国情不同,导致分别形成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C项正确;二者有一定的共性,排除A项;二者有所区别,趋于统一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二者并非相互对抗,排除D项。故选C项。
2.A
【详解】依据材料“它取决于事实上规定权力及凭借这一权力立法的阶级的实际意图”,可以看出法律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而近代西方法律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A项正确;仅从材料无法得出西方法律制度的司法程序,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反封建,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法律的本质,并未涉及其对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
3.C
【详解】由材料可知,中世纪的教会鼓励僧侣通过抄写获得公德,抄写的内容比较广泛,“除《圣经》、教徒著作外,还有古罗马诗人推吉尔、奥维德的诗,历史学家李维的著作等”,这一行为客观上有利于西欧文化的保存,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必要的基础,C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的是教会僧侣的抄写有利于古代西欧文化的保存,没有体现基督教会在西欧社会的重要地位,也没有表明基都教会对西欧社会精神生活的控制,排除A项、B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基都教会维护西欧封建主统治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
4.C
【详解】根据“有一个与几何学原则一样精确和明显的法律制度,因此有一部美好的法典就可以毫不费力地创造出一个美好的社会”及所学知识可知,近代自然科学影响了启蒙运动,启蒙运动进而又影响了拿破仑的民法典,启蒙思想的核心是理性主义,C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自然科学对启蒙思想的影响,没有体现打击封建势力,排除A项;《拿破仑民法典》与资本主义政权的合法性没有关系,排除B项;欧洲首部成文法是《十二铜表法》,排除D项。故选C项。
5.D
【详解】根据材料“……(以行政法规为主,包括部分关于遗产继承制度方面的规范)汇编成《查士丁尼新律》,以作为《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知,体现了罗马法体系的不断完善,D项正确;材料仅反映了法学家汇编《查士丁尼新律》的信息,并不是总结所有的罗马法学成就,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罗马法关于保护土地私有制的信息,排除B项;罗马法为近代司法提供了渊源,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6.D
【详解】根据“其中一些法律条款仍存活于现代欧洲许多国家的法律制度之中,成为西方文明的一笔重要遗产”可知这体现了罗马法为近代欧洲法律的形成奠定基础,D项正确;ABC项中的说法都过于狭窄或者过于夸张,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故选D项。
7.C
【详解】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各自历史与文化的不同,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形成了不同的特点,C项正确;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都受罗马法的影响,排除A项;地理环境不能决定两大法系的差异,但对法律形成产生影响,排除B项;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都强调法律的公平正义等精神,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8.B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肯定了肯定法律面前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把大革命中形成的小土地所有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确立了现代民法体系,成为许多国家制定民法的蓝本。B项正确;A项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内容,排除A项;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排除C项;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肯定天皇统揽一切的政治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
9.D
【详解】通过阅读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中,将诽谤罪、侮辱罪、过失致人死亡罪和纵火罪、故意杀人罪、国事罪等同,均判处死刑,而诈骗罪只须宣誓即可等,反映出罗马早期立法中,量刑较为随意,D项正确;《十二铜表法》在本质上要保障的是奴隶主贵族而非平民的利益,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罗马法违背公平正义,排除B项;重视道德修养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0.A
【详解】根据教材,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以遵循先例为基本原则,而材料中有“判例”二字,据此推断,材料符合英美法系的特点,A项正确;《法国民法典》属于大陆法系,而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法官的作用不太突出,排除B项;无罪推定的原则出现在近代,不会出现在《罗马民法大全》中,排除C项;“法官制定的法律”是英美法系而不是大陆法系,排除D项。故选A项。
11.A
【详解】材料表明,罗马法学家参与司法实践的法律解答,取得“公开法律解答权”的法学家意见一致的解答具有法律效力,体现出罗马法重视从实践中发展,蕴含实践理性,A项正确;材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法学家的价值,但这不是罗马法本身的特征,体现不出对人文精神的倡导,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罗马法体系完备周密和程序公平公正的信息,排除C、D两项。故选A项。
12.C
【详解】从材料看到,罗马法将法定继承人分当然继承人、必然继承人和任意继承人三类并作出了详细规定,这说明罗马法对于民事关系的规定较为详实,C项正确;A项“优先保护”的说法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A项;B项“维护奴隶主贵族经济利益"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D项“繁复苛杂的形式主义”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3.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美法系是以英国自中世纪以来的法律,特别是它的普通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其特点有:特点:以英国为中心,英国普通法为基础;以判例法为主要表现形式,遵循先例;变革相对缓慢,具有保守性,有着“向后看”的思维习惯;在法律发展中,法官具有突出作用;体系庞杂,缺乏系统性;注重程序的“诉讼中心主义”,B项正确;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强调宪法的根本法地位,A项排除;“分权制衡思想”是近代法律制度的特点,C项排除;维护个人权利是近代法律的内容,D项排除。故选B项。
14.D
【详解】由材料可知,“拟制”方法虽没有真正授予外国人公民权,但突破了罗马市民法的封闭与狭隘,使罗马法在一定程度上走向了开放与实用,助推了万民法的产生,D项正确;“拟制”方法并没有真正授予外国人公民权,因而并没有扩大罗马的公民权,排除A项;“拟制”弱化了罗马市民法的形式主义,增强了其实用性,排除B项;“拟制”方法只是有利于罗马法走向成熟,但不能说明其成熟,排除C项。故选D项。
15.B
【详解】从材料内容可知,随着罗马社会经济的发展,罗马法有关物权的内容也不断丰富,这说明罗马法因时而变、不断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自然法思想,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具体涉及有关平等的论述,故排除C项;D项与材料内容相反,材料体现的是社会经济发展对罗马法发展的推动作用,故排除D项。
16.(1)背景: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国家主权意识日益增强:欧洲各国间的战争频繁带来了严重危害;一些学者和思想家对战争问题的研究;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促进了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和扩大,加剧了国家间的矛盾。(任答三点即可)
(2)主要变化: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国际法主体增加;国际法的适用范围扩大;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提高;国际法理念和原则更加多元。(任答两点即可)认识:国际法应根据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变化与时俱进;国际法的完善有利于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应积极成为国际法的参与者、维护者和建设者。(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西欧民族国家如英、法、西班牙、葡萄牙等形成并得到巩固,欧洲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国家主权意识日益增强。在王权盛行的17世纪,国王利用手中的绝对权力不断发动战争,战争给欧洲各国带来了严重危害。再加上这一时期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这些原因共同促成了近代国际法的产生。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二战后,国际法的主体地位逐渐确立,逐渐形成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一整套国际规则体系。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修改、调整外国投资、开发和其他部分的国际法内容,国际法出现了一个新兴的分支——国际经济法,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提高,国际法理念和原则更加多元化。在认识上,首先国际法应该与时俱进,国家之间也应该建立更加合理的国际秩序,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成为国家法的积极参与者。
17.(1)严惩“谋反”,维护统治;维护君主专制;礼法结合;儒家思想渗透到法律。
(2)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上,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在法律内容上,注重保护个人权利;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
【详解】(1)根据“十恶重惩原则”“谓谋危社稷”得出严惩“谋反”,维护统治;根据“大不敬,指对帝王不尊敬的言行,为帝王配制药物有错误,为帝王做饭菜误犯食禁,无礼对待帝王派遣的使者”得出维护君主专制;根据“不孝,指对直系尊亲属有忤逆言行;居父母丧时嫁娶作乐,脱去丧服,改着吉服”得出礼法结合;根据“不孝”“不义”等得出儒家思想渗透到法律。
(2)根据“最终把这个案件上诉到了最高法院”“最高法院通过一系列的判例确立并发展了这一原则”得出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上,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根据“为了保护个人权利而建立”得出在法律内容上,注重保护个人权利;根据“‘程序’就是为了保护个人权利而建立”“最高法院以5比4的票数判洛克纳胜诉”得出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