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溶液的形成 课时作业(含解析) 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1溶液的形成 课时作业(含解析) 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4-17 09:1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1溶液的形成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将家庭中常用的四种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白酒 B.花生油 C.蔗糖 D.食盐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水银 B.糖水 C.矿泉水 D.不锈钢
3.小明按教程中的家庭实验自制汽水,可是家里没有冰箱,为了使自制的汽水变得冰凉可口,他想到可以从集镇上购买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他应该买的是
A.硝酸铵 B.熟石灰 C.生石灰 D.食盐
4.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同时也反映了实验者的化学学科素养,以下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达到着火点 B.探究钢铁生锈需要氧气
C.验证氢氧化钠遇水放热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5.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硝酸钾 B.高锰酸钾 C.花生油 D.硫酸亚铁
6.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溶液中的溶剂只能是水
B.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固体NaOH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
7.水和溶液与我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B.洗涤剂除去油污的原理是将油污溶解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8.类推可以实现知识迁移,但不符合事实的类推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
B.实验室中,点燃 H2 前需要验纯,则点燃其它可燃性气体前也需要验纯
C.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其它物质的溶解度均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9.溶液的知识广泛用于生产、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溶解 B.植物油加入水中可得溶液
C.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明显上升 D.硝酸铵溶于水,温度明显上升
10.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下降。这种物质可能是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D.蔗糖
11.如图所示实验,要使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不可能是(  )
A.锌和稀硫酸 B.石灰石和稀盐酸
C.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D.硝酸铵和水
12.下列依据实验目的进行的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从空气中获取纯净的氮气 用碳燃烧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B 从海水中获得食盐 采用蒸馏的方法
C 分离蔗糖和食盐的混合物 采用溶解过滤的方法
D 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固体 加适量的水溶解,测量前后温度变化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3.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1)“众志成城、全民抗疫”必须依靠科学。下列是小浩一家人日常的抗疫措施,其中有科学依据且利用乳化原理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爷爷每天喝酒消毒
②奶奶靠吃保健品提高免疫力
③爸爸将“84”消毒液稀释拖地
④妈妈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
⑤姐姐用沐浴露洗澡
⑥小浩用洗手液洗手
(2)低碳生活从细节做起,你的一个低碳举措是______。
14.物质的分散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1)将氯化钠、柠檬酸、小苏打、蔗糖、凉开水等物质混合可自制汽水,蔗糖在该汽水中是____(填“溶质”或“溶剂”)。
(2)洗洁精、汽油、酒精等物质清洗油污都是利用物质分散的原理,其中利用乳化作用的物质是____。
(3)某同学探究等质量的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硝酸铵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分别向上述3个烧杯中加入30 mL水后的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①如图实验操作中的一处错误是____________。
②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后溶液温度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
三、推断题
15.下图中,甲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6的有机物;乙是最常见的溶剂;丁是白色难溶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甲的化学式为____;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丙的一种用途是____。
四、实验题
16.高锰酸钾是日常生活常用的一种杀菌剂,它是一种紫黑色固体,取少量固体放入研钵内做如下图实验,试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填空。
(1)在上述实验中,步骤 _______ (选填实验步骤的序号)说明物质是可分的,步骤④中溶液几乎变为无色,溶液中溶质微粒 ______ (选填“是”或“不是”)变得更小了。
(2)在溶液中含有钾离子、高锰酸根离子和水分子,请分别用化学符号表示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白酒中主要成分是酒精,酒精与水互溶,故白酒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A不符合题意;
B、花生油难溶于水,加入水中形成乳浊液,不能形成溶液,B符合题意;
C、蔗糖易溶于水,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C不符合题意;
D、食盐易溶于水,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A
【详解】A、水银是汞单质,是纯净物。
B、糖水含有水和蔗糖,是混合物。
C、矿泉水含有水和可溶性矿物质,是混合物。
D、不锈钢是铁合金,是混合物。
故选A。
3.A
【详解】A、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故正确;
B、熟石灰溶液水温度几乎不变,故错误;
C、生石灰溶于水温度升高,故不能起到制冷作用,故错误;
D、食盐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故错误。故选A。
4.D
【详解】A、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可以燃烧,铜片上的红磷与氧气接触,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不能燃烧,二者对比,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达到着火点,故A操作正确;
B、左边试管中的铁钉与氧气和水接触,会生锈,右边试管中的铁钉与水接触,不能生锈,二者对比可以得出铁生锈需要氧气,故B操作正确;
C、氢氧化钠遇水放热,瓶内温度升高,气体膨胀,红墨水会左边液面低于右边液面,故可以验证氢氧化钠遇水放热,故C操作正确;
D、颜色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有气体生成,气体逸出,使天平不再平衡,故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D操作错误;
故选D。
5.A
【详解】A、硝酸钾易溶于水,将硝酸钾加入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故选项符合题意;
B、高锰酸钾易溶于水,将高锰酸钾加入水中得到紫红色溶液,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花生油不溶于水,将花生油加入水中,会形成乳浊液,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硫酸亚铁易溶于水,将硫酸亚铁加入水中得到浅绿色溶液,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A
【详解】A、溶液中的溶剂不一定是水,如碘酒中溶剂是酒精,故A错误,符合题意;
B、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固体NaOH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能相互转化、溶液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B
【详解】A、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混合搅拌后,浮渣多,泡沫是的是硬水,反之是软水;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洗涤剂除去油污的原理是乳化作用,不是溶解;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C、溶液中含有溶质和溶剂,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例如20℃时,不饱和的硝酸钾(易溶物)溶液质量分数可能大于饱和的氢氧化钙(微溶物)溶液质量分数;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B
【详解】试题分析:A、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但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为置换反应,如:2H2O通电2H2↑+O2↑等,错误,B、不纯的气体燃烧时可能发生爆炸,故实验室中,点燃H2 前需要验纯,点燃其它可燃性气体前也需要验纯,正确,C、有的物质的溶解度均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有的物质的溶解度均会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错误,D、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但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还可能是混合物,如金刚石和石墨,氧气和臭氧,错误,故选B
考点:置换反应、单质的概念,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物质溶解度,
9.C
【详解】A、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所以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乳化,故A错误;
B、植物油加入水中形成乳浊液,所以植物油加入水中不可得溶液,故B错误;
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温度明显上升,故C正确;
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明显下降,故D错误。
故选C。
10.B
【详解】A、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故错误;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故正确;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故错误;D、蔗糖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故错误。故选B。
点睛:物质溶于水分为两个过程,向水中扩散的过程吸收热量,与水分子结合形成水合分子的过程放出热量,如果吸收热量大于放出热量,就表现为吸热,如果吸收热量小于放出热量,就表现为放热,如果相等就表现为既不放热,也不吸热。
11.D
【解析】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能是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或产生大量的气体,也可能是溶解放出大量的热,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A、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氯化锌溶液和氢气,能使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故选项错误;
B、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使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空气受热膨胀,能使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故选项错误;
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不能使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使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的原理(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或产生大量的气体,或溶解放出大量的热)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D
【详解】A、碳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氮气中会混有二氧化碳气体,错误;
B、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较小,从海水中获得食盐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错误;
C、蔗糖和食盐都溶于水,不能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错误;
D、硝酸铵溶解时吸热,导致溶液温度降低,氯化钠溶解时热现象不明显,故可加适量的水溶解,测量前后温度变化,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固体,正确;
故选D。
13. ⑤⑥ 骑自行车上学(或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合理答案即可)
【详解】(1)①爷爷每天喝酒不能消毒,与乳化无关,不正确;
②奶奶靠吃保健品提高免疫力,与乳化无关,不正确;
③爸爸将“84”消毒液稀释拖地,是利用“84”消毒液使蛋白质变性,杀灭病毒,与乳化无关,不正确;
④妈妈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汽油溶解油污,与乳化无关,不正确;
⑤姐姐用沐浴露洗澡,是利用沐浴露使油污在水中分散成细小的液滴,不聚集成大的油污,与乳化有关,正确;
⑥小浩用洗手液洗手,是利用洗手液使油污在水中分散成细小的液滴,不聚集成大的油污,与乳化有关,正确。
故填:⑤⑥。
(2)低碳生活就是在生产、生活中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低碳举措有:骑自行车上学、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双面打印纸张、人离灯灭、少用一次性筷子等。
14.(1)溶质
(2)洗洁精
(3) 用温度计搅拌 升高
【详解】(1)汽水中蔗糖溶解在水中,水为溶剂,蔗糖为溶质;
(2)洗洁精中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故利用乳化作用的物质是洗洁精;
(3)①用玻璃棒搅拌可加速固体溶解,不能用温度计搅拌;
②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的过程中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氯化钠固体溶于水后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
15. CH4 气体肥料、灭火等
【分析】甲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6的有机物,则甲为甲烷。乙是最常见的溶剂,则乙是水。丁是白色难溶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则丁是碳酸钙,碳酸钙中钙元素占40%。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则丙是二氧化碳。丙和试剂A可以生成碳酸钙,则试剂A是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钙和试剂B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试剂B可能为盐酸。代入验证无误。
【详解】甲是甲烷,化学式为CH4。③为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丙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原料之一,可用于气体肥料,密度比空气大,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等。
16.(1) ①② 不是
(2) K+ H2O
【详解】(1)步骤①将高锰酸钾块状固体分为小颗粒,②将高锰酸钾粉末溶于水分为离子,说明物质是可分的。步骤④中溶液几乎变为无色是溶液被稀释,单位体积内钾离子和高锰酸根离子更少了,不是溶液中溶质微粒变得更小了。
(2)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离子所带电荷数和电性,数字在前符号在后,如数字为1则省略不写。钾离子符号为K+,高锰酸根离子符号为。用化学式表示1个分子,多个分子在化学式前加相应数字。水分子符号为H2O。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