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教案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5-29 14:3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设计
罗 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讨论分析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诚信守时的重要性,并学会尊重他人。
教学重点:
1. 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2. 品味文中描写人物语言和动作的词句,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翻译文言文,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有这样一个少年11岁时,去拜见袁绍。袁绍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你的父亲任太丘长,远近的人都称赞,他到底做了什么?”他回答说:“家父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让人们安居乐业,久而久之,大家对他老人家就越来越尊重了。”袁绍说:“我从前曾当邺县县令,也是这样做的。不知是你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父亲?”这个少年该如何回答,才能既不伤害袁绍,也能维护父亲的尊严?
答案是:“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做法是那么一致。所以,你没有学我父亲,我父亲也没有学你。”
这是一个怎样的少年?(聪明机智,能言善辩)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个孩子就是陈元方。其实,他的聪明早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来了, 让我们一起来再来看看他7岁那年的故事。
初读课文——读顺课文
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清字音和停顿。
抽生朗读 ,学生简单评价。
全班朗读。
再读课文——读懂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译。有问题的请勾划出来。
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抽生翻译。师生简单评价。
研读课文——读透课文
文中出现了几个人?找出有关他们的描写,并简要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
客人:A、“太丘舍去,去后乃至”说明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而无信;B、“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说明他粗野无理,不讲礼节,缺乏教养;C、“友人惭,下车引之”说明他诚恳认错,知错勇改。
元方:A、对客人的一番义正严词可以看出,他很有教养,懂礼识义,同时也维护了家父的尊严,可见父子亲情浓厚。B、“元方入门不顾”,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他的童真童稚。
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谈谈你的看法。
可以肯定,也可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否定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是: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
谈谈你从课文中受到的启示。
做人就要有有诚信,讲礼仪。
如果你是文中人物,你会怎样做?
课外阅读——拓展延伸
见《王戎识李》
板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
《世说新语》
以信做人 以礼待人
客人:无信、无礼、知错能改
元方:聪明机智、懂礼识义、天真率直
《陈太丘与友期》课堂练习
解释加点词。
尊君在不?不,通 。
与友期行 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相委而去 下车引之 入门不顾
补充句子的省略成分。
(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 )乃至。
翻译句子。
君与家君期日中。过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辨别下列词语哪些是谦词,哪些是敬辞。
敝人 卑职 令尊 足下 令郎 老朽 家父
谦词:
敬辞:
《王戎识李》,完成课后练习。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戏。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注释:尝:曾经 诸:众。 折枝:把树枝压弯了。 走:跑。信然:确实这样。
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尝与诸小儿戏 树在道边而多子
诸儿竞走取之 唯戎不动
2.王戎根据___________推断李子是苦的。
3.从王戎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