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也是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的历史。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时候,先进的中国人并没有完全屈服,而是展开了救亡自强之路。今天我们就来介绍当时最著名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导入新课
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导航目录
学习目标
新课讲授
课堂小结
课堂演练
一、知识目标:
知道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代表人物、目的及主要内容,戊戌变法的序幕、代表人物。了解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以及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逐步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地看待历史事件。
三、情感目标:
培养以天下为己任,敢为天下先,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和品质。
学习目标
返回主界面
洋务运动是在太平天国运动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双重刺激下产生的。
洋务运动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
新课讲授
一、洋务运动
项目 洋务运动
派别
目的
代表人物
口号
领导机构
洋务派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维护清朝统治
中央:奕?;地方:曾国藩
左宗棠 李鸿章 张之洞
师夷长技以自强
总理衙门
填
一
填
你
能
行
洋务派的中央代表
爱新觉罗·奕?
爱新觉罗·奕?,封恭亲王,号乐道堂主人,清末洋务派首领,咸丰帝同父异母弟,道光帝第六子,绰号“鬼子六”。1861年后掌管军机处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维新变法运动期间,鼓吹“祖宗之法不可变”,阻挠变法维新。1898年5月病死。
曾国藩
左宗棠
李鸿章
张之洞
洋务派的地方代表人物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861年设立,主要负责处理外交、通商、海防等事务,后来又扩展到办厂、开矿、筑路等,是推动洋务运动的中枢机构。
洋务运动过程(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前期
后期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自强”
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求富”
重点发展民用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
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
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开平矿务局 李鸿章
汉阳铁厂 张之洞
湖北织布局 张之洞
洋务运动兴办的军事和民用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洋务派开办的第一个兵工厂
江南制造总局:由李鸿章创办,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军工企业
洋务运动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说说它在中国近代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作用:洋务运动采用西方科学技术,兴 办近代工矿企业,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性质:封建统治者的救亡图存运动。
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洋务运动的结果怎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结果:失败。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惨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失败原因:洋务派企图不改变政治体制,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假如我们生活在那个年代,是热爱祖国、关心中国前途命运的知识分子、爱国青年,你如何拯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
二、戊戌变法
康有为
梁启超
《公车上书记》书影
公车上书
直接原因:
时 间:
主要内容:
重要影响:
结 果:
《马关条约》的签订
1895年
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
失败
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出版的报刊
主要内容和影响
内容 影响
政治方面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改订律法,澄清吏治
经济方面 奖励实业,改革财政
文化方面 设立学堂和译书局,准许创办报馆、学会等
军事方面 编练新军,改习洋操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知识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事,有利于革除社会弊端
戊戌变法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它为什么会失败?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戊戌变法的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失败的原因:领导变法运动的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软弱性,维新派力量弱小,又没能发动群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
结论: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谭嗣同
观点一:不值得,因为逃走后还可保存实力继续斗争,不应该做这样的牺牲。
议一议
温馨提示:先表明观点,再说明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观点二:值得,因为谭嗣同用他的献身精神激励后人继续斗争。
返回主界面
戊戌变法
序幕:公车上书
派别:维新派
准备:创办报刊,组织学会,
宣传变法
高潮:百日维新
失败:戊戌政变
性质:救亡图存的资产阶级
改良运动
洋务运动
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派别:洋务派
代表人物:中央和地方
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主要内容:学习西方
先进科技
作用和地位:刺激中国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发展,对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起到一定作用
课 堂 小 结
返回主界面
课 堂 演 练
1.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加强国防实力 B.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C.抵抗外来侵略 D.启动中国近代化
2.下列哪一主张适合洋务派的思想( )
A.变法图强 B.师夷长技
C.扶清灭洋 D.民主和科学
3. 在“百日维新”中被捕牺牲的是 (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严复
4.下列对“百日维新”评价正确的是( )
A.是一次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B.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C.是一次封建地主阶级的改良运动
D.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