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10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
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
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挣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
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
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特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鲁迅1920年发表《风波》到今天,乡土文学在中国已经走过了百年的历史。在这
一过程中,许多优秀的作家奉献了令人摊以忘怀的杰作,也有许多理论家和批评家对之做
了大量的理论建设,使乡土文学在新文学历史中拥有着特别的地位,也产生了突出的社会
影响力:乡土文学的发展与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有密切关系,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步入
到工业化进程中,乡村社会的面貌发生了迅猛的变化,这给乡土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
挑战。
中国乡土文学存在着两个最基本的思想方向。一个是思想的批判,也就是以现代性
的启蒙思想来批判乡村社会。它的思想前提是:现代思想的视野充分映照出乡村社会的
落后和蒙昧,因此,乡村迫切需要现代文明来启蒙和批判。体现在乡土文学中,是对乡村
的愚昧和黑暗作集中的展示,对其表达同情的悲哀和批判的愤怒。鲁迅的《阿Q正传》是
思想批判最著名的代表作品,也是这一传统的直接开启者。“五四”时代的乡土文学群体
深印着鲁迅的影响。“五四”之后,萧红的《生死场》《呼兰河传》、师陀的《果园城记》、路
翎的《罗大斗的一生》等都继承了这一思想传统。从上世纪80年代到今天,这一思想依
然有深刻的彩响力,如高晚声的《陈奂生上城》、韩少功的《爸爸爸》、郑义的《老井》等。
另一个是批判的思想,就是将乡村作为一种文明方式,以之来反思和批判现代文明。
在这一视野里,乡村文明呈现的是比现代城市文明与人类更为和谐的精神面貌,作家们也
借对乡村文明的讴歌式书写表达对现代文明发展的批判。废名的作品在上世纪20,年代
高二语文第1页(共10页)(2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