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题 小小商店(课本74-75页) 课型 活动
本课题教时数:1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备课日期 4月30日
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商品的价格,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2、通过亲身参与购物活动,在取币、换币、找币的操作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加减计算,培养思维的灵活性。3、在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和“用数学”的情感,并受到勤俭节约,量力而行,不提过分要求的教育。4、培养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及能力;学习与他人合作,获得学习数学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人民币的换算和简单地运算。教学难点: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换算,模拟购物的过程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十几情境中充分的活动和认知,在探究的过程中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教师在设计的购物活动要有具体的要求和形式,让学生在有效的活动过程中充分体验。
教具学具:提前几天布置活动课的准备工作:我们要开展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数学活动,需要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小的商店,并利用所学的有关人民币的知识进行一次真正的购物。同学们有的要做售货员,有的要做顾客。商店里的商品需要大家共同准备,请大家把平时使用过的玩具、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带来一些作为商品(每人带2样物品),并和家长商量一起制作出这些商品的价格标签;模拟人民币的学具;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检查准备情况。教师检查学生带来的文具物品,看看是否都带,都贴上价格标签。二、创办商店,展示商品。谈话:小朋友今天带来了一些物品,我们来办个“小小商店”(板书)。增加之处:提问:你们带来的物品中哪些是玩具?哪些是学习用品?哪些是生活用品?三、购物指南,示范购物。1、出示课本74页上的货架。(1)如果要买1本字典和1个书包大约要带多少钱?(2)提问:30元钱买1只玩具熊和1个布娃娃够不够?为什么?(3)在文具柜台,50元钱最多可以买几样东西?小结:用50元钱买货架上的物品,最多能买几件,应该买价钱比较便宜物品。2、购物示范。教师小结:①顾客首先要确定买什么东西,属于哪一类商品,再到相应的柜台找到该商品,了解商品的价格,同时要根据需要购买,不要浪费。②要根据自己手里的钱确定怎样付款,售货员则要根据商品的价格和顾客付的钱数计算出需要找回多少钱。四、现场购物,体验成功。谈话:我们已经了解有关购物知识,现在我们一起到小小商店去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增加之处:教师可以选定一部分学生扮演的售货员,其余的扮演顾客。让教师一方面要注意观察学生提出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另一方面要在学生碰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提示。五、汇报讨论,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汇报,并对出现问题进行讨论。(1)汇报一下活动中提出了哪些问题或遇到了哪些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六、实践平台,拓展提高。红红到超市买东西,他付给营业员50元的人民币,营业员找给他5元钱,请你说一说他可能买了下面哪几样东西?汽车38元 飞机5元 沙滩玩具10元 布娃娃30元 手电筒2元 纸扇3元七、课堂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总结。 学生出示自己带的物品。增加之处:请同学们分一分,并进行交流展示,并分别把物品摆放到相应柜台上。(1)学生看图说说图上有哪些物品,他们的价格是多少。(2)第一题:你是怎样估计的?再估计一下任意买两样东西大约要多少钱。学生交流怎样才能指导30元够不够?得出:先算一算这两样东西的价格;然后和带的这些钱作比较;最后判断够不够。学生讨论交流:你想买哪些东西?(在图上圈一圈)你带了多少钱?够不够?小朋友还有什么想说的?先请2名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让顾客自主选购物品,同时请其他学生观察这两名学生的买卖过程。讨论:你认为在购物中应注意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人民币购买商品。在活动过程中,买卖双方互相检查对方在进行人民币计算时有没有发生错误。例如,顾客要检查售货员有没有找错零钱,售货员则要检查顾客所付出的钱数。增加之处:活动中,如果发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和其他同学商量、讨论。让大家讨论一下。这种解决问题方法是不是最好的?讨论:你原有多少钱?买了哪些物品?一共用了多少钱?现在还剩多少钱?判断一下算得对吗?请小售货员汇报结果:一共卖出多少东西?收入多少钱? 课前准备:让学生亲历创办商店的准备过程,通过不同的途径去调查、了解商品的价格,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信息的能力。增加之处:通过对物品的分类,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知道商店的商品要按类别进行摆放,又为学生提供了一次运用统计方法的机会。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原有的生活经验,先指导购物。通过对几个问题的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顺利实施购物活动提供保证。创设分柜台购物的真实情境,让学生人人参与简单的购物的活动,充分体验如何取币、付币、找币,学会与人合作,体验交易的过程。增加之处:师生问情感的交流,自然、融洽,使学生深深的体验到数学应用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好奇心,引发更强烈的求知欲望。通过汇总交流,让学生说说买东西的经过,使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通过统计、进行检查核对以及讨论碰到问题如何处理,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板书设计: 小小商店 确定买什么——付钱——找钱(核对)
授后小记:
第一部分在购物情境里提出并回答几个问题,体会购物过程中的数学活动。教学时给出了各种文具和玩具的价钱,鼓励学生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及时解答。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一般会是三类:一类是买2件或几件物品一共要多少钱(像男孩那样),这是两个数或几个数相加的问题。另一类是带的钱够不够买需要的物品,或者是带的钱可以买些什么(像女孩那样),这是比较‘钱数’的大小的问题。第三类是比较不同物品的价钱,什么比什么贵(便宜)多少,这是计算相差数的问题。其实,上面提出的问题都是购物时经常会遇到并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为学生参与购物活动作好知识准备和思想准备。
上课日期:5月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