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电子备课教案(表格式) 第六单元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文档属性

名称 1.【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电子备课教案(表格式) 第六单元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4-17 13:56: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数学教案 序号:56
教学课题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课型 新 授
本课题教时数:1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备课日期 5月6日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意识。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并与同学合作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的算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找计算方法,并互相讨论交流。通过交流得出的算法多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选用不同层次的算法。交流后还要引导学生对算法进行比较,择优选择并应用。
教具学具:主题图、光盘、小棒及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旧知再现出示口算练习: 30+25 26+3 14+40 7+52 让学生说一说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二、情境引入1.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能知道那些与数学有关的内容?提出一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并列出算式。修改之处:1、观察画面,提出问题。谈话:聪明的小朋友,你能根据他们“数画片”的游戏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并且请你根据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2.比较算式,揭示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三、探究算理1.教学24+6(1)让学生尝试说一说24+6的计算方法,媒体直观演示。(2)口算练习37+3= 62+8= 5+45= 9+21=2.教学24+9(1)估算24+9,在学生估算的基础上同桌交流24+9的计算方法(可以借助小棒操作)(2)学生操作,汇报展示(3)媒体演示计算24+9的不同方法。增加之处:小结:你们在计算时,用了不同的方法计算。那你喜欢那种算法呢?为什么?(4)圈一圈,再计算。(想想做做的第一题26+7=) (5)口算练习29+7= 58+6= 7+38 = 5+59=四、巩固运用1.题组练习,优化算法(想想做做第二题)(1)口算比较,说出计算过程(4+8= 34+8= 54+8= 84+8=)(2).独立计算剩余两组练习。 2.游戏:小组口算比赛48+6= 53+9= 73+7= 9+26= 54+5= 34+7= 8+19=3.拓展练习:计算24+6+9=4.解决问题: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根据出示的卡片,进行个别口答。学生提问并列式修改之处:(1)小红和小明一共有多少张画片?(2)小亮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画片?(3)小亮和小明一共多少张?(4)三个人一共有多少张画片?(四人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算法。口答。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并进行讨论。交流算法。(板书)(小组讨论,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再交流方法。)(先独立完成,再开火车。) 复习铺垫针对性强,注意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修改之处:学生已有积累了较多的提出数学问题的经验,所以让学生尽可能地提出,激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充分发挥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口算的迁移作用,让学生先算4+6=10,发现得数是10,与原有认识发生矛盾时,再通过摆小棒探索算法,初步悟出算理练习题的设计不但巩固了新知识,还激励了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发现的欲望。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24+6= 4+6=10 10+20=30 24+9 4+9=13 20+13=33
授后小记: 一年级的学生持续性差,注意力难以集中,所以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是孩子们探求新知识的一条可行之路。本课通过创设学生熟知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自己探索、讨论的过程中,找出了多种不同的算法,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主动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在相互的交流与探讨中学生确立了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在体现算法多样化的同时,能够给他们一个充分自主的空间,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自主学习”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在本堂课中,我鼓励学生用多种算法来计算36+9,那“算法多样化”是否“多多益善”,是否要提供“算法最优化”?对于《课程标准》中“提倡算法多样化”如何理解?我认为算法多样化绝不是形式上的越多越好,而是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角度提出的,更深层次的目的是从逐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我价值观角度提出的。 上课日期:5月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