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邱少云
狼牙山五壮士
6
学习目标
会写“寇、副”等15个字,会写“日寇、奋战”等20个词语。
结合重点语句,感受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
体会课文既关注群体,又聚焦个体的写法。
任务1:读准字音,根据“看-学-写-评-改”五步法正确美观书写“寇”字。
活动一:读准字音
日寇 奋战 险要 悬崖 攀登 山涧 雹子 屹立 眺望 喜悦 壮烈 豪迈 不屈 手榴弹 惊天动地 全神贯注 斩钉截铁 热血沸腾 居高临下 粉身碎骨
活动二:五步法写好“寇”
书写技巧:
1.上下结构
2.“元”的最后一笔竖弯钩伸展
3.最后一笔是长点
评价标准 星级
占格正确 ★
美观大方 ★
能体现出所有所用到的技巧 ★
任务2:借助关键词句以及对人物的细节描写,感受五战士的英雄气概。
活动一: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借助提示回顾课文内容,讲述“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
接受任务→( )→( )→( )→跳下悬崖
痛击敌人
引上绝路
顶峰歼敌
任务2:借助关键词句以及对人物的细节描写,感受五战士的英雄气概。
活动二:合作探究
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能够表现五位壮士英雄气概的词句,圈画出来,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感受。
交流方式:我们找到的句子是( )我从( )体会到了( )的( )特点。
评价标准 星级
能正确的找到表现五位壮士英雄气概的词句。 ★
能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
结合关键句,能谈谈自己的体会。 ★
班长在面对生死抉择时,是什么态度?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斩钉截铁
走
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这个词突出了班长的坚毅果敢。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刻骨仇恨 誓死杀敌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屹立
眺望
回头望望
写出了壮士们对敌人的蔑视。
突出了五壮士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
蕴含着对人民群众和主力部队安全转移的欣慰。
屹立:
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课文指五壮士意志坚强、不可动摇。
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要读出豪迈的语气
任务3:聚焦重点段落,体会点面结合的写法
活动一:品词句,悟写法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第2自然段,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五位战士的表现的,哪些是群像描写,哪些是个体描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作者抓住了人物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班长马宝玉:
副班长葛振林:
战士宋学义:
小战士胡德林、胡福才:
“沉着”
神态描写
“大吼一声”
动作描写
“抡一个圈”
动作描写
“绷”“全神贯注”
神态描写
“瞄准”“射击”
动作描写
纪念塔
狼牙山五勇士
面对着英勇跳崖的五位勇士的雕像,面对着汉白玉的纪念碑上那金色的大字,今天的你想说些什么?
我想说:
有一种付出以生命做代价,用生命呵护生命,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你们临危不惧,以命相搏,让绝望之心重燃希望之光,你们是上天下派的天使,病患者的守护神!
拓展阅读
阅读主题丛书第2本《淮海战役的之前大军》 ,体会点面结合的好处。
温馨提示:自由阅读《淮海战役的之前大军》,看看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用波浪线画出描写“面”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描写“点”的句子。想一想这样写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