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田忌赛马
一、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田忌赛马的故事。
2.正确认读“策、荐”2个生字;学写“赢、拳、策、荐”4个生字;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实际、找近义词等方法理解“出谋划策、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等词语的意思。
3.标画齐威王和田忌赛马的对阵图,推测孙膑制定计策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交流历史上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并尝试还原故事主角的思维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
1.默读课文,讲讲田忌赛马的故事。从中领会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2.分析赛马时双方安排马的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齐读课题,质疑导入
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则历史故事《田忌赛马》(板书课题)
2.学贵有思,学贵有疑。同学们,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田忌和谁赛马 赛马的结果是什么 田忌是谁 )
3.介绍作者司马迁及其著作《史记》。
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汉武帝元封三年继父职,任太史令,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藉。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
1.自读课文,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理清人物关系,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田忌赛马的故事。
2.检查生字词
第一行
(1)(补充资料)走近人物。
(2)理清人物关系。
齐威王是齐国的国君,田忌是齐国的大将军,孙膑是田忌的门客,后来成了齐威王的军师。
第二行
理解词语:
门客:寄食于贵族门下并为之服务的人。
赏识:认识到别人的才能而给予重视或赞扬。多半用于前辈对晚辈、领导对下属等,不可反用。
脚力:两腿的力气。
引荐:推荐(人才)。
第三行:
(1)字音
“策”“擦”是平舌音;“赢”是后鼻音。
(2)字形
“拳”上半部分的撇、捺要舒展;“赢”上半部分的“亡”“口”较扁,下半部分的“月”“贝”“凡”较窄。
(3)词义
出谋划策:谋,计谋;划,筹划。制定计谋策略。
摩拳擦掌:形容战斗或劳动之前,人们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
跃跃欲试:跃跃,急于要行动的样子;欲,要。形容急切地想试试。
三、围绕人物,理清脉络
1.文章围绕“赛马”,按什么顺序展开叙述?
事情的发展顺序
2.理清课文脉络
起因:(1-2) 孙膑看了田忌同齐威王及贵族们的几场赛马,发现了取胜的策略。
经过:(3-14)孙膑帮助田忌用调换出场顺序的办法与齐威王赛马,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结果:(15-16)齐威王询问取胜原因,田忌引荐了孙斌,齐威王任命孙膑为军师。
3.完善人物关系图,并用自己的话讲讲田忌赛马的故事。
4.孙膑从一个普通的门客,变成国君的军师,他是怎么做到的?
下一节课我们再来学习。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回顾课文内容
1.听写:赏识 引荐 摩拳擦掌 出谋划策
2.孙膑为田忌出了一个怎样的好办法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田忌赛马》。
二、聚焦赛马,直击现场
1.自由读课文第3~14自然段,用“-”画出描写赛马场面的句
子,说说你的发现。
2.交流。
(1)(出示段落)
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比赛双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观众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比赛结果。就在这时,孙膑把田忌请到一边,悄悄地把办法告诉了他。
(2)你读出了什么?
双方准备都很充分。
(3)如果你是在场的观众,你觉得谁会赢?为什么?
(4)到底谁输谁赢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场次 阵容 结果 田忌的表现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3.快速浏览课文,完成表格。
4.交流填表
(1)第一场(出示句子)
①指名填表格
②理解“不动声色”
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②为什么田忌输了比赛还是不动声色、一脸震惊?他此时可能会想些什么?
田忌:暂时输而已,不算什么。下面两场比赛我可是信心满满。
过渡:结果真如田忌所想吗?我们接着往下看。
(2)第二场(出示句子)
接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
①指名填表格
②从田忌的“微微一笑”中,你读出了什么?
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3)第三场(出示句子)
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
①指名填表格
场次 阵容 结果 田忌的表现
第一场 下等马对上等马 输 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
第二场 上等马对中等马 赢 微微一笑
第三场 中等马对下等马 赢 满意地笑了
②比赛结束了,比赛结果是?
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三、图示对阵,领悟智慧
1.回顾齐威王和田忌的对阵图,完成课后第二题的连线题。
2.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孙膑为什么要让田忌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呢?
(出示段落)
田忌经常同齐威王及贵族们赛马。孙膑看了几场比赛之后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1)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了什么?
(2)完整地说一说孙膑看到比赛时内心的想法。
3.于是,孙膑向田忌献上了他的计策。
(出示段落)
(1)分角色指名读对话
他们心里可能会想写什么?读出你的体会。
孙膑:胸有成竹、沉着、足智多谋
田忌:迷惑不解、没有信心
(2)抓住人物心理、神态,合作读对话,可加入合理的想象。
4.孙膑的计策成功了吗?同样的马匹进行比赛,为什么田忌输了而孙膑却能赢?赢在哪里?
田忌:只凭马力比赛,不用智谋,比赛方法不当,所以失败了。
孙膑:善于观察、认真思考、仔细分析、勇于打破常规。
5.(教师引读)所以当齐威王好奇地问田忌:“你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是不是有人给你出谋划策了?”田忌可能会说?
6.田忌为什么要把孙膑引荐给齐威王?联系上下文。
孙膑确实是一个有谋略、有智慧的人。
(补充孙膑资料)
孙膑早年曾与庞涓共拜当时有名的军事家鬼谷子学习兵法,庞涓做了魏国将军后,害怕孙膑超过自己,出于妒嫉而将其骗至魏国施以膑刑(砍掉膝盖骨)并幽禁。后孙膑受齐国使臣帮助回到齐国,先做田忌的座上宾。
7.齐威王确实如孙膑所想,重用了孙膑。(拓展延伸)
马陵之战
公元前343年,魏惠王派兵大举进攻韩国。韩哀侯异常忍慌,派人星夜求救于齐。于是,齐任命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统兵数万去救韩国。孙膑决定改变战术,以计胜之。第二天,他让军士把为10万人做饭用的锅灶减为5万人的,第三天减为3万人的,以此迷惑魏军。魏军果然上当,将军庞涓亲率精锐骑兵, 昼夜兼程地沿着齐军的方向猛追不舍。齐军在马陵设伏,果然魏军在黄昏时分赶到了马陵道。齐军万箭齐发,魏军大败。庞涓也死于乱军之中。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马陵之战。
四、小结
1.历史典故作为中国历史文化代表的佼佼者之一,因其蕴含巨大的精神财富而广受大家的喜爱。学完今天这则《田忌赛马》,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一:遇到问题先分析,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预设二: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打破常规思维方式。
2.主人公是孙膑,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笔墨写田忌呢?
侧面描写,烘托出孙膑仔细观察,善于思考,足智多谋。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