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雷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雷雨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17 15:4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6.雷雨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正确认读14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9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以及自己见到的雨的情景。
3.能结合语境结合“压、垂、挂”等词语的好处,并练习运用。
二、教学重难点
1.抓住三个场景找到文章的写作顺序。
2.通过朗读表现雷雨不同阶段的不同情景。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指着黑板的板书“雨”字,谈话导入:你见过什么样的雨?
2.老师也带来了一些雨,我们来读读。(出示各种雨)今天啊,我们就来一起见识一下其中的一种。谁来读读课题。
3.齐读课题。
4.这里有个本课的生字“雷”,怎么记住它呢?谁来记?
5.不知道,作者笔下的雷雨是不是和你想象中的一样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看看自然段是否标正确。
思考:课文写了关于雷雨的哪几个场景呢?
2.检查读书情况
(1)词语(带拼音)
乌云 黑沉沉 压下来
蜘蛛 垂下来 坐在
窗户 清新 迎面扑来
小老师领读
(2)(去拼音)开火车读、齐读
过渡:词语都读准了,我们就要来读课文啦!这篇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呢?8个。
3.出示标好自然段的课文
(1)指生读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课文哪些自然段写雷雨前的景象;
哪些自然段写雷雨中的景象;哪些自然段写雷雨后的景象。
1~3雷雨前,4~6雷雨时,7~8雷雨后。
三、学习1-3段,感受雷雨前
过渡:让我们先来看看雷雨前的景象吧!请同学们自由读1-3段:边读边想象雷雨来临前是一幅怎样的画面?用一个词说说你的感受。
1.交流分享(可怕的、吓人的、恐怖的)
2.看来,雷雨还没来,就已经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可怕的印象了。默读1-3段,找找看,作者写了哪些雷雨前的哪些事物,让你感受到了雷雨前的可怕呢?把它们画出来。(乌云、叶子、蝉、大风、树枝、蜘蛛、闪电、雷声)
3.交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雷雨前,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呢。
(1)乌云
乌云有什么特点?
“满天”:乌云很多很密集。
“黑沉沉”:乌云很黑,很重。
什么是“黑沉沉”?你能给它找到近义词吗?(黑乎乎)。
你能带这样的感受读好这句话吗?指生读,一起读。
(2)叶子、蝉
其实呀,不仅我们感受到了乌云的可怕,叶子和蝉也感觉到了。
出示“树上的叶子一动也不动,蝉一声也不出。”
(3)大风、树枝
可这样的宁静没有持续多久,便被大风便打破了。
谁来读一读。出示:“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瞧,树枝都在乱摆了。什么是乱摆?
(4)蜘蛛
哎呀!在这样的狂风中,除了乱摆的树枝,还有个惊慌的小家伙呢,是谁啊?(小蜘蛛)谁来读一读,出示“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你知道小蜘蛛为什么这么着急呀?(预设:害怕,逃命去了)
谁能读出这只小蜘蛛慌乱的场景。(指名朗读)
可是既然小蜘蛛这么害怕,为什么用“垂”不用“掉”呢?掉下来不是更快吗?
看,蜘蛛坐在网上是这样的。(出示蜘蛛坐在网上图)
随文指导书写“垂”,观看字的笔顺,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5)闪电、雷声
天气太闷了,连雷公公也受不了了,他发怒了(播放打雷音效)而且闪电(越来越亮),雷声也(越来越响)谁能读好好这句?(指生读)
联系你平时的观察,雷雨就要来了,还有什么 越来越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学语文)
4.是呀,雷雨来临前的画面是如此的可怕,让我们把这三段连起来读,读出这样的可怕场景。
5.相信,你们一定已经把这个场景记在心中了,一起来尝试背一背。
6.那雷雨过程中,和雷雨结束后又是什么样子呢?我们留待下节课再来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雷雨》。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是从三个时段来写雷雨的,分别是?
3.我们一起先来把上节课学过的雷雨前的场景读好。
二、学习雷雨中
1.哗,哗,哗,雷雨说来就来了,我们一起来看。播放雷雨到来的动画,这场雨下得怎样?学生交流。
2.你从哪里体会到雷雨的大?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体现雷雨之大的地方,学生交流。
(1)“哗,哗,哗”
(预设1:你读得越来越快,读出了雨越来越大的特点,真棒!
预设2:这样读,雨似乎没有变化呢。)
指导读好:“哗哗哗”,应当由慢到快,体现雨下得越来越大。
齐读这一句。(先一组齐读,然后两组齐读,接着三组齐读,最后全班读,通过声音的逐渐增强来体现雨越下越大。)
(2)“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出示课文插图,感受雨大。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学生说一说:除了树、房子看不清了,还有什么也看不清了?
3.雷雨就是这样,来得快去得也快。不一会儿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课文中哪个词语写出了雷雨的变化?(渐渐地)
这儿用了两个“渐渐地”,你会读吗?怎样才能读出雷雨的变化。引导:因为现在雷声、雨声都是从原来的大声到现在的声音小了,所以两个“渐渐地”也应该从大到小声来读,体现雨的变化。
4.我们一起把下雨的过程连起来读好。出示第四、五、六自然段。
三、学习雷雨后
过渡:雷雨很快停了,雷雨后美丽的景象出现在了我们眼前,想去看看吗?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读7、8自然段,看看雷雨后有哪些美景。
1.你认为哪儿最美呢?学生交流。
预设:天亮起来了。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
为什么觉得美呢?我仿佛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所以我觉得很美。
瞧,这里说空气是“扑面而来”,那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会用到这个词呢?你来说一说(出示图片,说句子。)
预设:雨停来了。太阳出来了。
说说你的感受。雷雨停了,天也变亮了,没有乌云了,所以太阳出来了,我觉得很美。
能请你美美地读好句话吗?
预设:一条彩虹挂在天空。出示图片和句子。
你瞧,着彩虹像什么一样挂在天空呢?(一条彩带、一座彩桥),是啊,多美呀。这里的“挂”用得很巧妙呢,理解“挂”的意思,感受彩虹的美丽。读好句子。
2.看着这么美的景色,蝉、蜘蛛和青蛙的心情也很高兴,这时候蝉、蜘蛛和青蛙又在干啥呢?
出示“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回想一下,雷雨来临之前,他们是什么样子的?
是呀,对比之前的样子,你觉得它们现在的心情如何呢?
(喜悦、开心、兴奋)
老师觉得呀,这些心情都源于他们此刻的悠闲自在。
让我们一起读出它们的悠闲。
3.雨过天晴,空气清新,彩虹高挂,我们的心情感觉怎么样呢?(学生交流:轻松愉快),让我们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读这雨后的美景。学生分组读课文。
4.孩子们的朗读太美了,让老师感受到了雷雨后的美景让人陶醉。
5.相信你都能记住这些场景了,出示背诵。
四、拓展练习
1、这一场雷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为什么能把雷雨描绘得如此形象呢。原来有一个秘密,你想知道吗?(原来是作者仔细地观察,并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认真地写了下来。)
2、孩子们,老师相信你们也是留心观察的好孩子,在你的眼里春天里毛毛细雨、秋天凉凉的秋雨、或者夏天的狂风暴雨又是怎样的?你能说一说吗?学生练习与同桌讲一讲,再在全班交流。
3、教师出示文段引导学生用填空的方式,把观察到的说完整。
4、总结:你们真是一群留心观察的好孩子,要是能把你们看到的、听到的也认真记录下来,那就更了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