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之乡村生活专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纪村事
[唐]韦庄
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归。
【注】饷田:到田间送饭。
1.“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描写了什么样的乡村场景?请具体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芣苢
《诗经·周南》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苏辙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①诸孙替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②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注释】①赖有:幸亏有。②村酤(gū):农家自酿的酒。酤,酒。
2.清人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芣苢》一诗读来好似“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全诗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你能从《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一诗中,读出哪些乡村生活的气息?请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玉楼春①
辛弃疾
三三两两谁家女,听取鸣禽枝上语。提壶沽酒已多时,婆饼焦时须早去②。
醉中忘却来时路,借问行人家住处。只寻古庙那边行,更过溪南乌桕树。
【注】①这首词是辛弃疾闲居江西上尧铅山瓢泉乡村期间所作。②“提壶”、“婆饼焦”都是鸟名,皆因啼声而得名。
3.这首词是如何表现乡村生活的乐趣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行香子·树绕村庄
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4.你认为词作中的八段景即八个句号所描绘的八般景致,哪一段最能代表美丽乡村的春天?请说明理由并简要分析。
五、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归园田居·其二
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①。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②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庥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注释:①轮鞅,泛指车马。②墟曲,乡野。
5.这首诗的前四句写出了怎样的乡村生活?并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六、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①,嘤伫②如《竹枝》。
【注】①郢中歌,一作“田中歌”。②嘤(yīng)伫(zhù):细声细气,形容相和的声音。
6.如果说杨诗的劳动者是“繁忙”的,那么刘诗的劳动者则是“轻松愉快”的。请你结合诗句对刘诗劳动者的“轻松愉快”进行简析。
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竹枝词九首·其九
刘禹锡(唐)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①。
浪淘沙九首·其六
刘禹锡(唐)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②。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注:①烧畲:少数民族耕作方式,春耕时,把地里的草木烧成灰作肥料,然后播下种子。②江隈(wēi)指江水曲折处。
7.有人认为这两首诗都是赞美劳动妇女的创造力之美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诗句分析。
八、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张谷田舍
[唐]储光羲
县官①清且俭,深谷有人家。
一径入寒竹,小桥穿野花。
碓②喧舂涧满,梯倚绿桑斜。
自说年来稔③,前村酒可赊。
【注】:①县官:陪诗人巡视的县令。②碓(duì):用来舂米谷的器具。③稔(rěn):庄稼成熟。
8.本诗颈联是如何描写农人劳动场景的?
参考答案
1.①为准备祭祀、祈求丰收,农人在忙于酿酒;暮色渐浓,远处飘来捣衣的声音。②描写了繁忙、充实、安宁、丰足的农村劳动、生活场景。③视觉、听觉结合,极富感染力和画面性,赞扬田园的美好怡人温馨。
2.首联,让我们感受到乡村生活中浓浓的亲情;颔联写出了初升的太阳令乡邻欢欣鼓舞,乡村生活久雨忽晴、宜事农桑的场景,朴素而动人;颈联,一急一多,侧面写出了农人劳动的热烈,“大饼”“村酤”更是具有乡村饮食的气息。
3.①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树上的鸟儿催促沽酒女子要赶快回家,生动活泼地表现乡村和谐自然的生活乐趣。②用谐音双关手法(或答“巧用禽言诗体”),通过“提壶”和“婆饼焦”两种鸟的名字和叫声,模仿鸣禽语言来写农家农事——提壶沽酒和煎婆饼,俏皮活泼,幽默风趣又富有乡村生活乐趣。③巧用主客颠倒写法(或答“用自我调侃的诙谐手法”),作者通过写自己醉中失态,反过来问路人自己家的住处,表达自己融入淳朴乡村生活的乐趣。④巧用语言细节描写,通过细致描写路人一本正经地给作者指路的语言细节,突出农村童叟无欺、热情善良的淳朴的民风,作者从中感受到和谐的乡村生活乐趣。⑤用留白艺术手法,上阕写村姑沽酒却不说为何而沽,下阕写作者醉中却不说因何而醉,故意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既突出村民的热情好客,又表现作者陶醉于乡村生活带来的乐趣。⑥用画面组合手法(或答“用意象组合手法”),上下阕分别选取富有乡村生活特色的典型画面来描述,两幅图画相映成趣,凸显乡村生活画卷,表现乡村生活的乐趣。⑦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树上鸟语,虚写作者回家路上的古庙、溪水、乌桕树以及作者的住处,虚实相生,描绘了乡村美丽的自然风光,表现乡村的生活乐趣。(答出三点即可)
4.示例:树绕村庄,水满陂塘。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写出了乡村的平凡而优美。“绕”字与“满”字显见春意之浓,是春到农村的标志景象。
5.写出了宁静的乡村生活。“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写出居住偏僻,没有俗事打扰宁静的乡村生活。“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写出虚掩柴门,幽静的居室,内心的安静,身心俱静。诗人借乡居安静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抱贫收志的高洁之心。
6.①美景让其轻松:环境优美,草长鸟飞,水田潋滟。②穿戴显其轻松:农民夫妇白裙绿衣,穿戴与景色相谐。③唱和表露其轻松愉快:他们一边劳动,一边唱和,声音缠绵柔媚,就像《竹枝词》的音调。
7.不同意。①前者不光赞美了劳动妇女的创造力之美,也赞颂了壮年男子的劳动之美。“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中“银钏金钗”代指妇女,“长刀短笠”代指男子。
②后者前两句写淘金妇女的劳动,并且从“日照”“满”字中,看到了她们劳动的时间之长和艰辛,表达了作者对他们劳动的赞美之情。后两句讽刺权贵无限度地掠夺人民的劳动果实,含有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义。
8.①通过“喧”“倚”等动词,从听觉与视觉两个方面展现了农人舂米与采桑的场景,对仗工整,形象生动。②一幅喜悦动人、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尽在眼前,这是对未来丰收的期许。③暗含了农人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与清正勤俭的县官创造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