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1张PPT)
相 信 未 来
食指
你认为应该如何朗诵好一首诗?
要读出感情,把握好诗歌的重音、语速、节奏和语气
自由朗读全诗,思考:应该怎样读,以第三节为例,节奏怎么划分,重音在哪里?
讨论朗读
读法一: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读法二: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分析鉴赏
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手指比作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比作托住太阳的大海,将笔杆比作曙光,即:手指是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是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漂亮的笔杆是曙光。
这一节说白了,就是——我要用手指和手掌摇曳着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请几个同学起来朗读。
认真听同学朗读,思考:
1、我最欣赏的是哪位同学的朗读,理由是什么?
2、谁的朗读什么地方处理不到位,我认为这样处理更好……
品读全诗,思考:
1 这首诗给你的总体感觉是什么
2 找出你最喜欢的诗句,说明理由.
感情基调:
忧郁,深沉,豪迈,坦诚,坚定
讨论
江青对这首诗的解读与评价有没有道理?请陈述理由。
“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
66年9月3日,傅雷夫妇在自家钢窗上吊死;
66年8月24日,中共一大代表李达自杀;
66年8月24日,老舍在北京投太平湖;
67年2月,《红岩》作者罗广斌跳楼;
67年6月21日,食指的岳父、中共早期领导人李立三服毒;
68年4月22日,郭沫若的儿子郭世英跳楼,随后他的另一个儿子郭民英也自杀;
郭路生一首《相信未来》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诗风在中国大地不胫而走,迅速传颂于一代青年人的口中。但是在那特定的年代也几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殉道者的命运。
江青读到了《相信未来》,她为诗歌独立不羁的个性所震惊、所恼怒。她一定要找到“坚定的相信未来/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相信生命 ”的“反动”诗人。
于是,一顶反动诗人的帽子重重地扣在了年仅十九岁的郭路生头上。厄运降临了 诗人被严格审查,被批判。
郭路生生长在一个正统的革命干部的家庭里,就在他受到一个又一个打击之后、就在他比常人更先看到了整个社会都在被一种政治所扭曲并在他的诗中抒发着强烈的不满之时,他对国家还是不改初衷的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情。
当朦胧诗的主将们还处于蒙昧之中,食指已写出了划时代的篇章。他的作品基本上遵从了四行一节,在轻重音不断变化中求得感人效果的传统方式,以语言的时间艺术,与中国画式的空间艺术相结合,实现了他所反复讲述的“我的诗是一面窗户,是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艺术追求。
他的诗是质朴的,没有华而不实的语言,早期的代表作品《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现在读者仍被深深打动,这首描写别离的作品,写于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中,诗人在赴山西插队的列车上开始创作这首作品,后几经删改成为一首传世佳作。
食指在他的另一首诗《热爱生命》中写道:“我能顽强地活着,活到现在,/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食指,原名郭路生,山东鱼台人,1948年生,6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他的诗,特别是早期作品广泛传诵于知青及城市青年中。他是一位时代良知和民间正直渴望的代言人,他以一个歌者的身份让自己的诗歌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如春雷一般轰轰滚过,几乎可以说是感动和温暖了一代人。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命运却远不如一般人幸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1966~1969),诗人诗性的敏感和良知在与残酷现实的尖锐冲突中不胜重荷,精神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1972年,在部队当兵时,因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导致精神分裂,此后,食指陷入了长期的病困中。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食指依然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写作着。食指用他的一生,为我们诠释了四个字:相信未来。
简介意象
意象,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寄托的对象。通俗地说,就是诗歌中具体的形象,是诗歌中所描绘的具体景物和生活画面。
诗歌回味
诗歌意象 体会思想
1、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忍受重压、坚强不屈的品格
2、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孤傲不屈、不同流合污、执著追求的精神
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凄凉、失落、思家的心绪
仔细阅读1、2、5、6四节,找一找作者所用到的诗歌意象,并体会这些意象所表达的意思。
第一节
找出意象 分析意象 体会思想
蜘蛛网查封炉台
陈旧贫穷
余烟叹息悲哀
生活贫困
铺平失望的灰烬
抛弃失望
用美丽的雪花写
纯洁美好
生活上
贫困
但保持乐观
第二节
找出意象 分析意象 体会思想
紫葡萄化为露水
青春逝去
鲜花在别人情怀
情感失落
用凝霜的枯藤写
直面绝望
凄凉的大地上写
自信执著
心理上
失落
但一往情深
第1节:
蜘蛛网——黑暗势力
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
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
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第2节:
紫葡萄——希望的果实
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
鲜花——收获的果实
凝露的枯藤——没有收获但有孕育着新的希望
第三节
找出意象 分析意象 体会思想
手指——涌向天 边的排浪
气魄恢宏
手掌——托起太阳的大海
志向远大
曙光——温暖漂亮的笔杆
追求光明
孩子的笔体
憧憬美好
目标上
用尽全力
执著追求
比 喻
【排浪】定语是“涌向天边的”,这是一种无限的气势和力量。
【大海】定语是“托住太阳的”,这是一种雄浑博大的气度和胸怀。
【曙光】“曙光”即清晨阳光。阳光是万物生长的生命之源,而“清晨”的阳光又暗示了黑暗的过去和黎明的到来。诗人“摇曳”着这清晨的阳光,有着对美好生命力的确信,有着对黑暗时光必将消亡的确信。
【人们的眼睛】这是“未来”的人们的眼睛,“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即诗人相信未来的人们具有一种拨开历史迷雾的理性。
【腐烂的皮肉】指“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在与后面的“脊骨”相对照之后可以知道,这些惆怅、苦痛是表面的创伤、暂时的困难。
【我们的脊骨】指“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脊骨”支撑着人的躯体,一般用来象征一个民族的脊梁。在这里内化为一个群体“我们”的精神支柱,而这些精神上的“探索”无疑也是对一个处在困境中民族出路的探索。诗人相信“未来”的人们会用历史的理性对他们受到的伤害、有益的探索“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相信未来
腐烂的皮肉
脊骨
创伤是表层的,困难是暂时的
能拯救中国命运的中国的脊梁
未来会“拨开腐烂的皮肉”,露出“坚强的脊骨”,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体会诗人为什么能够如此执著的相信未来?
相信未来 食指 第1~3节 展示自我 思想逐层深入 第4~6节 剖白内心 第7节 热情呼唤 韵律渐趋高昂
全诗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你有没有感受到诗歌的力量?
诗的第1、2两节结构类似,作者用几乎相同的句式在对现实进行了象征式描绘的同时表达了自己的信念。现实是残酷的,诗人选择的意象也大都带有灰暗的色彩,炉台被蜘蛛网查封,贫困缠绕在周围,紫葡萄化成为露水,鲜花也在别人的怀中。这些意象不但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且饱含着许多矛盾复杂、难以言明的情感。尽管这样,诗人依然支持理想、相信未来。特别是“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是写下:相信未来”这样的诗句,有一种内在的力量,将残酷的现实、诗人的无助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和理想糅在一起,表达了诗人绝望中诞生的信念,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崇高的悲剧感。
分析第三节前三句的精妙之处和所表达的意思。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这三个句子中,“手指”与“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与“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曙光”与“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都是同谓关系。将“手指”比作“涌向天边的排浪”,将“手掌”比作“托住太阳的大海”,将“曙光”比作“笔杆”,即:手指是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是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曙光是漂亮的笔杆。全节的意思是:我要用手指拨动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三次“写下”“相信未来”有什么变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先是在“失望的灰烬”上写,再是“在凄凉的大地上”“用凝露的枯藤”写,表现出诗人什么都被剥夺了,处于极端贫困之中(也可以理解为精神),最后“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表明诗人有孩子似的纯真,仍然对未来存有不灭的希望和信心。
分析诗歌的表现形式。
反复手法的运用是本诗在表现形式上的一大特色。本诗的前三节,都用大致相同的语言形式表示作者相信未来不变的信念,增强了诗文的感染力,突出了诗歌主旨。
疯狂岁月——大字报
大字报不知是否为文革的发明,但肯定在文革发展到了极致。从城市到乡村、从大街到小巷,铺天盖地,势如潮涌。
疯狂岁月——红卫兵
当红卫兵象流星般划过中国的政治天空之后,留下的,是对中国文化遗产前所未有的破坏和对几代中国人(也包括他们自己)从精神到肉体的摧残。
疯狂岁月——个人崇拜
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在文革中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以致于一代伟人变成了全国人民顶礼摩拜的神。
疯狂岁月——批斗会
大到成千上万的群众集会,小到车间、班组的现场会,各式各样的批斗会层出不穷;上至国家主席,小到一个平民百姓,都可以成为批斗会的对象。
然而,与食指的生命观相反,在“文革”那个黑暗的年代,却有多少知识分子、干部和普通百姓在“否定现在”时,也一并把自己“否定”掉了——他们选择了轻生、自杀。
66年5月17日,邓拓服毒;
66年9月3日,傅雷夫妇在自家钢窗上吊死;
66年8月24日,中共一大代表李达自杀;
66年8月24日,老舍在北京投太平湖;
67年2月,《红岩》作者罗广斌跳楼;
67年6月21日,食指的岳父、中共早期领导人李立三服毒;
68年4月22日,郭沫若的儿子郭世英跳楼,随后他的另一个儿子郭民英也自杀;
68年8月12日,周瘦鹃跳井;
71年1月13日,闻捷打开煤气自杀……
顾城《一代人》
黑夜给予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俄]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的时侯暂且忍耐, 相信吧,快乐日子一定会到来。 我们的心永远向着憧憬, 尽管生活在忧郁的现在: 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 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热爱生命
也许我瘦弱的身躯象攀附的葛藤,
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前程,
那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
仍在反复地低语:热爱生命。
也许经过人生激烈的搏斗后,
我死得比那湖水还要平静。
那请去墓地寻找的我的碑文,
上面仍刻着:热爱生命。
我下决心:用痛苦来做砝码,
我有信心:以人生去做天秤。
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
要后代以我为榜样:热爱生命。
的确,我十分珍爱属于我的
那条曲曲弯弯的荒槽野径,
正是通过这条曲折的小路,
我才认识到如此艰辛的人生。
我流浪儿般的赤着双脚走来,
深感到途程上顽石棱角的坚硬,
再加上那一丛丛拦路的荆棘
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
我乞丐似地光着脊背走去,
深知道冬天风雪中的饥饿寒冷,
和夏天毒日头烈火一般的灼热,
这使我百倍地珍惜每一丝温情。
但我有着向旧势力挑战的个性,
虽是历经挫败,我绝不轻从。
我能顽强地活着,活到现在,
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1978年
请分别为《相信未来》一诗和诗人食指
作注解。如《相信未来》——这是一杯温暖了一代人的酒,一曲激励一代人的歌。食指——催生爱和希望的歌者
《热爱生命》 与《相信未来》悲壮而不悲戚,凝重而不沉重,感慨而不感伤,迷惘而不迷惑,是痛苦中的呐喊,是滴血的呼唤,是含泪的微笑,是一曲顽强奋进的生命之歌!
《相信未来》——这是源于心灵深处的自由奔流的歌。
——这是痛苦的产儿,是执著不倒的旗帜。
——痛苦的吟哦,只是为了追寻光明
食指——是冷静的思考者,时代的批判者勇敢的前驱者
再现情感,体悟青春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食指的诗
即使生活本身是混乱的、分裂的,诗歌也要创造出和谐的形式;即使生活本身是扭曲的、晦涩的,诗歌也要提供坚固优美的秩序,使人们苦闷压抑的精神得到支撑和依托;即使生活本身是丑恶的、痛苦的,诗歌最终仍将是美的,给人以美感和向上的力量的。
这种由对诗歌的忠直体现出来的忠直,体现了那个时代惨遭摧残的良知,显示出能战胜环境的光明和勇气。
思考题
1.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下列诗句的空格中。(备选词语:诉说 笼罩 叹息 倾泻 寄予 依偎 蜷缩 查封 缠绕 留给 湮没 交织) ⑴当蜘蛛网无情地__了我的炉台 ⑵当灰烬的余烟__着贫困的悲哀 ⑶当我的鲜花__在别人的情怀 ⑷是__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2.下面是对食指《相信未来》这首诗歌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前三节,一唱三叹,“相信未来”就像一首乐曲的主旋律,奏出了诗人心底的最强音。 B.诗的最后一节,用谆谆教导的方式,满怀激情地号召人们“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C.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语言让人们懂得了在逆境中怎样好好生活,怎样自我鼓励,怎样矢志不渝地恪守自己对明天的承诺! D.诗写于1968年。从诗中不难看出在那个史无前例的狂热年代,食指和当时许多年轻人一样陷入了迷惘和失望。但年轻、热情、执着,又让诗人挣扎着摆脱现实的羁绊,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光明》汪峰改编自食指的诗歌,创作的这首《光明》。
当灰烬查封了凝霜的屋檐
当车菊草化作深秋的露水
我用固执的枯藤做成行囊
走向了那布满荆棘的他乡
当大地铺满了悲泣的落叶
当杜鹃花化作远空的雾霭
祝福我吧我最思念的亲人
那就是我向你告别的身影
也许迷途的惆怅会扯碎我的脚步
可我相信未来会给我一双梦想的翅膀
虽然失败的苦痛已让我遍体鳞伤
可我坚信光明就在远方
当灰烬查封了凝霜的屋檐
当车菊草化作深秋的露水
我用固执的枯藤做成行囊
走向了那布满荆棘的他乡
也许征程的迷惘会会扯碎我的手臂
可我相信未来会给我一双梦想的翅膀
虽然挫折的创伤已让我寸步难行
可我坚信光明就在远方
我用翅膀掀起那天边的排浪
我用身躯拖起那血红的太阳
就在这刺骨而凛冽的大风中
你会听到我赞美未来的呼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