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浙大附高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浙大附高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4-18 21:43:19

文档简介

浙大附高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C C D A B B C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A C C B D C B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21.(11分)
(1)氮源 生长因子 琼脂 高压蒸汽灭菌
(2)不能 防止CaCO3被培养基自身含有的酸性物质降解 溶解圈/菌落直径
(3)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 无氧
(4)乙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观察计数只能计为一个菌落
22.(13分)
(1)含量 活性 发芽时间过长会造成原料/发酵底物的过度损失
(2)B 灭菌(1分)和破坏酶的活性(1分)
(3)不需要 发酵早期酵母菌可利用氧气快速增殖(1分),便于发酵中后期快速发酵(1分) 啤酒风味不佳 发酵时酵母可产生热量
(4)二氧化碳 酵母在无氧情况下将糖代谢成酒精时产生的
23.(12分)
(1)幼茎、树皮、针叶的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低 再分化 杂菌污染 茎尖/根尖
(2)脱分化 液体 及时更换培养基、及时分离产物
(3)1(甲醇) 11(乙醇-二氯甲烷)
24.(11分)
(1)抗S蛋白抗体 灭活病毒诱导融合、电刺激融合、PEG 融合
(2)只有一个细胞 阳性 既能无限增殖(1分),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1分)
(3)特异性好(1分)、灵敏度高(1分)
(4)5 区 6 区
25.(13分)
(1)②③④⑤①
(2)促性腺激素 手术采卵 非手术采卵
(3)DE 滋养层细胞
(4)生理状态 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透过性
(5)雌性或雄性(不能确定) 白面绵羊和黑面绵羊 白面绵羊
(6)具有全能性浙大附高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用 2B 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接种前需要对外植体灭菌 B.接种时不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C.培养过程中不需要更换培养基 D.诱导愈伤组织期间不需要光照
2.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是
A.生产单克隆抗体 B.胚胎分割
C.动物细胞培养 D.动物细胞核移植
3.下图①~④表示采用不同方法分离和纯化大肠杆菌的部分操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第3题图
A.①属于倒平板操作,盖上培养皿的皿盖后立即将平板倒置
B.②是将在火焰上灼烧过的接种环直接伸入菌液中沾取菌液
C.③属于涂布平板操作涂布时可转动培养皿使菌液分布均匀
D.④属于平板划线操作,平板上形成的单菌落可用于微生物计数
4.单克隆抗体在生物工程和临床医学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巨大的应用。下列有关单克隆抗体技术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冠病毒检测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盒需要根据新冠病毒的核酸研制
B.将选择培养基筛选得到的杂交瘤细胞直接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
C.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可筛选出能产生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D.“生物导弹”中的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的结合抗原并杀死癌细胞
5.下图为烟草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流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第5题图
A.对过程①获取的根组织块应该做灭菌处理
B.过程②表示脱分化,该过程中,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不会发生改变
C.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不需要加入有机物
D.组织培养可用于培育转基因植物或生产某些中药
6.微生物培养时常利用无菌技术避免杂菌的污染,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配制好的培养基应放入干热灭菌箱中进行干热灭菌
B.实验中要避免已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物品接触
C.接种前后的接种环都要在酒精灯火焰上进行灼烧
D.实验室可定期采用药物熏蒸并配合紫外线照射进行灭菌或消毒
7.微生物接种方法很多,平板划线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据下图分析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第7题图
A.在该操作过程中只需要灼烧接种环5次
B.第5区域的划线与第1区域的划线不得相连
C.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合适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D.划线操作时,如接种环不慎划破培养基,可以继续正常操作
8.如图为某研究小组利用菊花叶片获得菊花幼苗的实验流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第8题图
A.①过程需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
B.②为再分化,该过程培养基中的细胞分裂素比例较低
C.③过程将丛状苗转接到诱导生根培养基上形成幼苗
D.①②③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9.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融合必须先制备原生质体
B.试管婴儿技术包括人工受精、动物细胞培养和胚胎移植三方面
C.经细胞核移植培育出的新个体只具有一个亲本的遗传性状
D.单倍体育种过程中应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10.人体皮肤表面存在着多种微生物,某同学拟从中分离出葡萄球菌。下述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对配制的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B.使用无菌棉拭子从皮肤表面取样
C.采用平板划线法对获得的菌株进行计数
D.观察菌落的形态和颜色等进行初步判断
11.苹果醋是一种新型饮品,下列条件不适合苹果醋发酵的是
A.18~30℃ B.充足的氧气
C.醋酸菌 D.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
12.下图表示通过体外受精培育试管牛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第12题图
A.获取的精子经获能后才能进行体外受精
B.②过程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
C.③过程的细胞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
D.④过程属于胚胎移植过程
13.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及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尿素固体培养基可迅速杀死其他微生物,而保留利用尿素的微生物
B.配制培养基时应根据微生物的种类调整培养基的pH
C.酵母菌不能直接利用糯米淀粉发酵得到糯米酒
D.适宜浓度的酒精可使醋化醋杆菌活化
14.变酸的酒表面有一层膜、泡菜坛表面有一层白膜、腐乳外面有一层致密的皮,它们分别是
A.醋酸菌、乳酸菌、毛霉菌丝
B.醋酸菌、毛霉菌丝、毛霉菌丝
C.醋酸菌、酵母菌、毛霉菌丝
D.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15.关于动物细胞融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融合也称细胞杂交,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B.动物细胞融合后形成的具有两个动物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称为杂交细胞
C.常用的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有: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电刺激、紫外线照射等
D.细胞融合技术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
16.海洋无脊椎动物门类繁多,是研究诸多生物学过程的材料。研究人员培养了光滑双脐螺的胚胎细胞系,显微镜下观察如右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第16题图
A.培养前应剪碎并使用胰蛋白酶处理胚胎组织 B.培养箱中应保证5%CO2+95%O2的气体环境
C.图中细胞处于贴壁生长的状态 D.培养一段时间后应进行传代培养
17.进行土壤中尿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时,利用的培养基组分及含量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第17题表
组分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葡萄糖 尿素 琼脂糖 H2O
含量 1.4g 2.1g 0.2g 10.0g 1.0g 15.0g 定容1000mL
A.KH2PO4和Na2HPO4既可为菌体提供无机盐,又可调节培养基的pH
B.尿素既可为尿素分解菌提供氮源,又可对培养基中的微生物起选择作用
C.琼脂糖一般不可以为尿素分解菌提供碳源,只起到凝固剂的作用
D.蒸馏水既可用于定容,又可用于稀释培养液
18.下列现象不能体现细胞膜流动性的是
A.巨噬细胞吞噬细菌 B.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
C.突触后膜小电位的形成 D.植物体细胞杂交
19.稀释涂布平板法可用于测定土壤中的细菌数量,下列与此操作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将培养皿倒置,37℃恒温培养24~48小时
B.选择菌落数在300个以上的培养皿进行计数
C.取104、105倍的土壤稀释液0.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
D.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
20.某小组使用规格为16中格(400小格,0.1mm2)的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计数前培养液稀释了100倍,检测四角上中格的酵母菌数量分别为25、30、29、36。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酵母菌获得充足氧气
B.制片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
C.1 mL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约为4.8×108个
D.若计数前未对酵母菌进行染色,则计数结果会比实际值偏大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21.(11分)北方小吃浆水中的产酸菌主要是乳酸菌和醋酸菌,现欲对某浆水样品中这两种产酸菌进行筛选,其操作过程如下图一。图二为两种不同的接种方法。请分析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21题图
(1)①操作中制备培养基时,为满足微生物生长需求,加入的营养成分应包含碳源、水、无机盐、 ▲ 和 ▲ ,还需加入 ▲ 作为凝固剂,并对培养基用 ▲ 法进行灭菌。
(2)实验室常用溶钙圈法对产酸菌的产酸能力进行评估,其原理是产酸菌产生的酸性物质和平板中的CaCO3粉末反应而出现溶解圈。在配置相关培养基时,pH ▲ (填“能”或“不能”)调节为中性偏酸,原因是 ▲ 。最终,在平板上 ▲ 比值越大的菌落,产酸能力越强
(3)③操作前,应随机抽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培养基先行培养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 ▲ 。若只需获得乳酸菌一种菌种,则④操作中的培养必须在 ▲ 条件下培养。
(4)若对筛选获得的菌株进行计数,应选择图二中 ▲ 图对应的操作方法,但是,用此方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实际接种的活菌数目要低,原因是 ▲ 。
22.(13分)下图为啤酒酿造的流程图,请回答与啤酒酿造有关的问题:
(1)大麦在酿造前要经过发芽过程制备成麦芽,目的是增加大麦中水解酶的种类、 ▲ 和 ▲ 。但发芽时间不宜过长,原因是 ▲ 。
(2)麦芽粉碎和糖化可将麦芽中的非水溶性组分转化成水溶性组分,是啤酒发酵过程中的重要步骤。糖化的主要过程是水解淀粉,参与该过程的水解酶最适温度以及产物信息如下表:
22题表
淀粉酶种类 最适温度 主要产物 次要产物
α-淀粉酶 72-75℃ 糊精 麦芽三糖、麦芽糖
β-淀粉酶 62-65℃ 麦芽糖 麦芽三糖、葡萄糖
其中糊精不可作为发酵底物,酵母发酵时底物使用的优先顺序是葡萄糖>麦芽糖>麦芽三糖,因此,若想获得低乙醇含量的啤酒,糖化时温度应 ▲ 。
A.快速提升至62-65℃ B.快速提升至72-75℃ C.缓慢提升至72-75℃ D.缓慢提升至62-65℃
糖化完毕后,需要将麦汁煮沸,目的是 ▲ (2点,1点1分)。
(3)发酵早期 ▲ (填“需要”或“不需要”)保持无氧,原因是 ▲ (2分)。为避免发酵过程产生过多的代谢产物从而导致 ▲ ,麦汁发酵多在低温环境下进行。此外,发酵设备还必须配有冷却装置,这是因为 ▲ 。
(4)啤酒倒入酒杯时会产生大量的气泡,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 ,其主要来源是 ▲ 。
23.(12分)紫杉醇是从红豆杉中分离出的1种生物碱,因具有广谱抗癌活性和独特抗癌机制而受到医学界青睐。紫杉醇在野生红豆杉植株中含量很低,为了获得更多的紫杉醇,许多科学家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与研究。
(1)快速培育红豆杉植株:以该植物的幼茎、树皮、针叶作为外植体,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组织培养,均能获得试管苗,其原理是 ▲ (2分)。研究发现用幼嫩茎段比成年老枝更易产生愈伤组织,且时间早,诱导率高,原因是幼嫩茎段细胞分化程度较 ▲ 。愈伤组织经 ▲ 形成组培苗,组培苗移栽至特殊基质并检验后作为生产用苗。移栽时,用清水洗掉根部残留的培养基,防止 ▲ 。可采用 ▲ (部位)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获得脱除病毒的红豆杉。
(2)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红豆杉外植体经 ▲ 获得愈伤组织,再将愈伤组织移至 ▲ 培养基大量培养。但紫杉醇本身是一种细胞生长的毒性物质,在培养基中的积累量越多,对细胞增殖的抑制越强。为了减弱其抑制作用,可采取的措施有 ▲ (2点,1点1分)。
(3)紫杉醇的提取:不同有机溶剂及其组合作为浸提溶剂对紫杉醇得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23题图
注:1-甲醇;2-乙醇;3-丙酮;4-二氯甲烷;5-乙酸乙酯;6-甲醇-乙醇;7-甲醇-丙酮;8-甲醇-二氯甲烷;9-甲醇-乙酸乙酯;10-乙醇-丙酮;11-乙醇-二氯甲烷;12-乙醇-乙酸乙酯;13-丙酮-二氯甲烷;14-丙酮-乙酸乙酯;15-二氯甲烷-乙酸乙酯
从溶剂单独和混合提取效果的角度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有:单一溶剂作为提取紫杉醇的浸提溶剂时, ▲ 的提取效果最佳;溶剂混合浸提时, ▲ 作为浸提溶剂提取紫杉醇效果最好。
24.(11分)新冠病毒外壳中的S蛋白具有很强的抗原性,S蛋白与人细胞膜上ACE2受体结合后入侵人体细胞,导致人体患肺炎,抗体可阻断病毒的黏附或入侵。2021年12月8日,我国首个抗新冠病毒特效药——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特效药获得中国药监局的上市批准,这标志着中国拥有的首个全自主研发并证明有效的抗新冠病毒抗体特效药正式问世。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抗S蛋白单克隆抗体时,分多次间隔给小鼠注射S蛋白,能获得大量产生 ▲ 的 B 淋巴细胞。诱导小鼠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时,采用的诱导方法具体有 ▲ (2点,1点1分)。
(2)为选出能产生专一抗体的细胞,要从特定培养基上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然后稀释滴入多孔培养板中,使多孔培养板每孔中 ▲ ,然后筛选出抗体检测呈 ▲ (填“阳性”或“阴性”)的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该克隆化培养细胞具有 ▲ 的特点(2点,1点1分)。
(3)用抗S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生产的新冠病毒抗原试纸能准确诊断出某人是否感染,原因是抗S蛋白的单克隆抗体 ▲ (2分)。
(4)鼠源单克隆抗体进入人体后,会使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导致该抗体失效。目前有多种技术可以解决抗体失效问题,如从杂交瘤细胞中提取编码鼠源单克隆抗体的 ▲ (填“5区”或“6区”,抗体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序列的基因,与从人体中获得的编码抗体 ▲ (填“5区”或“6区”)的基因进行拼接,然后导入骨髓瘤细胞中,进行培养获得新的抗体。
24题图
25.(13分)长期以来,优良种畜的繁殖速度始终是限制畜牧养殖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技术为优良种畜的快速繁殖带来了无限生机,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25题图
(1)和受精有关的过程有:①第一次卵裂开始;②精卵识别;③精子头部进入;④雌、雄原核的形成;⑤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其正确的顺序为 ▲ (填序号,2分)。
(2)超数排卵技术的处理措施是对供体母牛注射 ▲ 。可采用 ▲ 和 ▲ 分别从输卵管和子宫获得卵细胞。
(3)从A到E中,适宜于牛的胚胎移植时期有 ▲ ;图中标号3为 ▲ ,它将来可发育为胚胎的附属结构或胚外结构。
(4)动物的早期胚胎移植到同种且 ▲ 与供体相同的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叫做胚胎移植。用某染料鉴定胚胎细胞是否为活细胞时,发现活胚胎细胞不能被染色,其原因是活细胞膜 ▲ 。
(5)试管牛E的性别为 ▲ 。克隆羊多利的遗传物质来自于 ▲ ,性状和 ▲ 最接近。
(6)从哺乳动物2-8细胞期胚胎分离出来的细胞,称为ES或EK细胞,这类细胞的特点是 ▲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