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7课时《单元综合复习》精品教学课件(共17张ppt) 人教版 数学 六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第7课时《单元综合复习》精品教学课件(共17张ppt) 人教版 数学 六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4-17 17:1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三单元 圆柱与圆锥
单元综合复习
输入标题
特征
单元导图
圆柱与圆锥
圆柱
圆锥
认识
体积
认识
体积
表面积
特征
展开图
输入标题
圆柱的侧面是曲面。
圆柱的底面都是圆,并且大小一样。
圆柱的两个底面圆心之间的距离叫作高。
圆柱周围的面(上、下底面除外)叫作侧面。
圆柱上、下两个面是底面。
侧面
底面

O
O
底面
圆柱的特征
知识梳理
输入标题
圆柱的展开图
底面
底面
底面的周长
底面
底面

底面的周长

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知识梳理
输入标题
圆柱的表面积
底面
底面
底面的周长
底面
底面

底面的周长

S表=S侧+2S底
=Ch+2πr2
=πdh+2π
=2πrh+2πr2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知识梳理
输入标题
圆锥的特征
顶点
底面
侧面
O
h
r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圆锥有一个顶点,圆锥的底面是个圆,侧面是个曲面。
知识梳理
输入标题
圆柱的体积
V圆柱=Sh
圆锥的体积
V圆锥=V圆柱 =Sh
等底等高
知识梳理
综合练习
1.妈妈给小雨的塑料水壶做了一个布套(如图),小雨每天上学带一壶水。
(1)至少用了多少布料?
表面积:628+157=785(cm2)
S表=S侧+2S底
两个底面的面积:
侧面积:
3.14×10×20=628(cm2)
3.14×(10÷2)2×2=157(cm2)
答:至少用了785 cm2的布料。
求布料就是求圆柱的表面积。
10 cm
20 cm
1.妈妈给小雨的塑料水壶做了一个布套(如图),小雨每天上学带一壶水。
10 cm
20 cm
(2)小雨在学校一天喝1.5 L水,这壶水够喝吗?(水壶的厚度忽略不计。)
3.14×(10÷2)2×20=1570(cm )
1570 cm =1.57 L
1.57 L>1.5L
答:这壶水够喝。
求水壶的容积与体积计算方法相同
V圆柱=Sh
综合练习
输入标题
2.一种水稻磨米机的漏斗是由圆柱和圆锥两部分组成。底面直径是4 dm,圆柱高2 dm,圆锥高4.2 dm。每立方分米稻谷重0.65 kg。
组合图形体积的计算方法
(1)这个漏斗最多能装多少千克稻谷?
圆柱:3.14×(4÷2)2×2=25.12(dm3)
圆锥: ×3.14×(4÷2)2×4.2=17.584(dm3)
(17.584+25.12)×0.65=27.7576(kg)
答:这个漏斗最多能装27.7576 kg稻谷。
综合练习
输入标题
2.一种水稻磨米机的漏斗是由圆柱和圆锥两部分组成。底面直径是4 dm,圆柱高2 dm,圆锥高4.2 dm。每立方分米稻谷重0.65 kg。
稻谷的质量×出米率
(2)如果稻谷的出米率是70%,一漏斗稻谷能磨多少大米?
27.7576×70%=19.43032(kg)
答:一漏斗稻谷能磨19.43032 kg大米。
综合练习
输入标题
3.一个圆柱形木桶(如图,木桶平置),底面内直径为4 dm,桶口距底面最小高度为5 dm,最大高度为7 dm。该桶最多能装多少升水?
3.14×(4÷2)2×5=62.8(dm3)
答:该桶最多能装62.8 L水。
由桶的最小高度决定
=62.8(L)
综合练习
输入标题
1.一支120 mL的牙膏管口的直径为5 mm,李叔叔每天刷2次牙,每次挤出的牙膏长度是2 cm。这支牙膏大约能用多少天?(得数保留整数。)
体积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120÷[3.14×(0.5÷2)2×2×2]
=120÷0.785
≈152(天)
答:这支牙膏大约能用152天。
5 mm=0.5 cm
120 mL=120 cm3
拓展练习
输入标题
2.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积是28.26 m2,高是3m。用这堆沙在10 m宽的公路上铺2 cm厚的路面,能铺多少米?
等积变形解决问题
2 cm=0.02 m
沙堆: ×28.26×3=28.26(m3)
28.26÷(10×0.02)=141.3(m)
答:能铺141.3米。
拓展练习
输入标题
3.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的体积和高分别相等,已知圆柱的底面积是28.26平方厘米,圆锥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8.26×3=84.78(cm2)
答:圆锥的底面积是84.78 cm2。
圆柱体积=圆锥体积
圆柱的高=圆锥的高
圆柱的底面积和圆锥的底面积有什么关系?
圆柱的底面积=圆锥的底面积×3
拓展练习
和小伙伴们交流,在学习本单元内容时,你有什么收获,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
课后活动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