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月考考试
高( 二 )年级( 生物 )答案
一、选择题: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A D A C D B D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D D B B C D B B D
21 22 23 24 25
C D A D D
二、非选择题:50分
(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5分)
(1)隐性(1分)
(2)Aa aa
(3)AA 1/3 Aa 2/3
(4)1/9
27.(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4分)
(1)体液(1分) ABC [A](1分)血浆(1分)
(2)5(1分)
(3)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成分 理化性质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28.(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1分)
(1)① 由正变负(或由正变负再变正) 电信号 膜内(1分)
(2)组织液(1分)
(3)不会(1分) 大脑皮层
29.(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
(1)d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分级调节 肾上腺素
(2)受体 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2分)
(3)渗透压感受器 抗利尿激素
(4) b阿瓦提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卷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50分)
中国三孩政策的放开,使得当前出现生育小高峰。而三孩孩子往往与其他孩子在性状表现上既有相同又有差异,引起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环境影响 D.染色体变异
2. 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可以是一段DNA序列发生改变,因此也是一种染色体结构变异
B.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可发生以染色体组或个别染色体为单位的变异
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前者所涉及的数目比后者少
D.X射线可引起基因突变,也可导致染色体变异
3. 产生镰状细胞贫血的根本原因是( )
A.红细胞易变形破裂 B.血红蛋白中的一个氨基酸发生了改变
C.mRNA中一个碱基发生了改变 D.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改变
4. 如图所示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a含有4个染色体组,图b含有3个染色体组
B.如果图b表示体细胞,则图b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三倍体
C.如果图c代表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的体细胞,则该生物可能是单倍体
D.图d代表的生物一定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成的,是单倍体
5. 人类遗传病是指( )
A.先天性疾病 B.具有家族性的疾病
C.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 D.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
6.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
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②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③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④进化的本质是遗传
A.①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7.适应的形成离不开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内因)与环境(外因)的相互作用。下列与适应及其形成相关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适应不仅是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也包括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B.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都能成功地生存和繁殖后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会过早死亡,不能留下后代
C.适应相对性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的稳定性与环境不断变化之间的矛盾
D.雷鸟在冬季来临前将羽毛换成白色的,有时是有利的,有时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8. 下列选项不是达尔文的进化观点的是( )
A.同种生物不同个体间存在许多性状上的差异
B.生物产生后代的数量往往超过生活环境所能承受的数量
C.不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物会被淘汰
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9. 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频率指种群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B.基因型频率等于相应的表现型频率
C.基因频率改变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
D.在稳定遗传的自然种群中,基因频率会保持稳定
10.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距(如图),花距底部储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
B. 花距变长是兰花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 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距变异的方向
D. 口器与花距的相互适应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11.右图是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液中的物质只能来源于A液
B.B液中的所有物质都可以进入A液
C.A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
D.红细胞和组织细胞所处内环境的蛋白质含量不同
12.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稳态是机体只在体液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B.稳态主要是机体内的细胞通过复杂、有序的酶促反应来维持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静止状态的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的,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1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激素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B.细胞进行正常代谢的场所是内环境
C.淋巴细胞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D.组织液中的pH是相对稳定的
14.下列关于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各种理化性质的稳定不变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温度和pH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代谢活动的
C.冬季人体内酶的活性降低,因为冬季温度偏低
D.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渗透压、温度和pH这三个指标的相对稳定
15.当内环境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
A.渗透压下降 B.细胞代谢紊乱 C.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D.糖尿病
16.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它们都属于自主神经系统,但作用并不“自主”,必须在意识的支配下才能进行调控
B. 排尿时,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
C. 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
D. 交感神经总能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加强,副交感神经总能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减弱
17.导盲犬能够根据主人的口令做出相应的动作,此时“口令”属于( )
A.非条件反射 B.条件反射 C.非条件刺激 D.条件刺激
18.突触一般是两个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传出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可与肌肉或腺体细胞相接触
B.突触小体能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C.突触后膜通常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
D.兴奋在突触处单向传递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有关
19.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K+内流是大多数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B.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可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C.一次反射过程中一个神经元各部分同时兴奋
D.反射弧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20.下图是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图甲中,切断②,刺激④,不会发生反射,但⑤有反应
B.在图甲的⑥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若图乙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位的分布情况,则b为兴奋部位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的方向一致
21.如图是甲状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图中“+”表示促进,“-”表示抑制)。对该图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图中X和Y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
B. 图中a和b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 甲状腺的分泌活动只受垂体释放的激素的调节
D. 甲状腺分泌活动的调节中存在反馈调节
22.下列有关人和高等动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细胞,靶器官
B. 盐酸进入小肠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不属于体液调节
C. 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偏高时,只有反馈抑制下丘脑活动才能使激素含量恢复正常
D. 寒冷环境中,神经冲动和激素共同发挥作用,动员几乎所有细胞共同抵御寒冷
23.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B. 胰岛A细胞产生的激素能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C. 人体内唯一能升高血糖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
D. 人体饥饿时,血液流经胰岛后,血糖浓度会升高
24.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体液调节有分级调节的现象,神经调节也有
B. 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
C. 不少内分泌腺会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D. 激素不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
25.汗蒸日渐成为一种人们热衷和追捧的休闲、养生方式。汗蒸房的温度平均在38~42℃,正常人进入汗蒸房后,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 )
A. 汗液、尿液分泌增多 B. 体温迅速升高到环境温度
C. 垂体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D. 皮肤血流量增加,面色红润
第II卷 非选择题(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共50分)
26. (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5分)如图所示为某家族中白化病遗传系谱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以A、a表示有关的遗传因子):
(1)该致病遗传因子是__________(显性、隐性)的。(1分)
(2)5号、9号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8号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比例为______)或_______(比例为_______)。
(4)若8号与10号婚配,则后代中出现白化病患者的几率是_____________。
27.(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4分)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表示四种体液,其中D表示某种细胞的细胞内液。图1中①②序号表示物质,图2中①②等序号表示物质交换。请据图回答:
(1)图1的虚线圆圈内的区域称____________(1分)。A~D中,___________构成人体的内环境,其中[ ](1分)_____(1分)是红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图1中如果①代表O2,由体外进入红细胞至少需要穿过_____层膜(1分)。
(3)图2体现出内环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内环境稳态指机体通过调节,使内环境的________和________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8.(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1分)如图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①~⑤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感受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若②被刺激,受刺激部位兴奋前后膜外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②上兴奋以__________________形式传导,方向与___________(填“膜内”或“膜外”)(1分)电流方向一致。
(2)若该感受器位于手指部位的皮肤,并被火焰灼伤从而引起红肿,红肿的原因是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强,血浆蛋白渗出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填“组织液”“淋巴”或“血浆”)(1分)增多。
(3)若此图为缩手反射示意图,某人车祸后,脊髓在颈部折断,除此之外其余部分都正常,此时用针刺此人的手,其_____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1分)有痛觉,痛觉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___。
29.(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9分)下丘脑在体温、血糖、水盐平衡的调节中都有重要作用。如图为下丘脑参与人体相应活动的调节过程,A—E表示结构,a—f表示物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丘脑通过合成并释放[___](填字母)_____________(填名称)促进D分泌e,e再作用于E分泌甲状腺激素,这一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遇到寒冷刺激时激素c 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会分泌增多,并且骨骼肌产生不自主战栗。
(2)物质e与E细胞上的 __________相互识别并特异性结合,该过程体现激素调节的特点为_____________(2分)。
(3)人体大量出汗时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中的 ______________会兴奋,引发D释放f ______________(填名称),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以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稳定。
(4)若某人不吃早餐,______(填字母)会促进肝糖原分解,长此以往会出现习惯性低血糖。 2 / 3